APP下载

服装专业就业形势与教学创新模式探讨

2016-02-24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16年6期
关键词:款式毕业生服装

杨 陈

(江西服装学院, 江西 南昌 330201)

服装专业就业形势与教学创新模式探讨

杨 陈*

(江西服装学院, 江西 南昌 330201)

通过分析服装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与高校教学模式的探讨,认为只有创新高校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才能实现多样化、专业化。服装专业毕业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才能脱颖而出。

服装专业;就业;教学创新模式

服装款式的设计与制作拥有悠久的历史,古时的裁缝师也是现代服装设计师最早的雏形。随着科技文化的进步,人们对服装款式的追求造就了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产生。据统计,全国目前设有服装设计专业的高校多达30多个,其中形成了以北京服装学院、东华大学、苏州大学等一批公办高校为主,江西服装学院、闽江理工学院等一批民办高校相配合的服装人才培养格局。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的扩招与制造业的低迷,服装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渐凸显。如何能够使服装专业的毕业生在高校学习期间能够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为踏入社会后更好适应社会,开展自己的职业生涯已经成为很多高校就业部门研究的一个热点与难点[1]。本文通过探讨服装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分析如何通过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设计水平,为能够更快更好的就业提供一定的参考经验。

1 服装专业的特点

服装专业的特点源于服装行业的生产特点。服装行业从古自今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甚至现在我国让保持着服装生产和出口最大贸易国的地位,服装行业为我国经济建设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服装行业的发展与其自身的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特点。首先,服装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尽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但仍很难摆脱大量人工的参与,而我国的人工众多,为服装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大助力。其次,服装的加工生产流程过长,从纤维的选配、纱线的织造、布匹的染色与服装的生产,漫长的生产流程与较短的服装流行周期形成明显的矛盾。最后,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追求越来越倾向与对自己个性的彰显,价值的体现,而非简单的防寒御暖,这就使得服装的生产品种不可能是规模化的大批量生产,而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多品种的小批量生产。

服装生产的这些特点使得服装专业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能够熟悉并掌握一线的服装生产实践技术,为服装款式的设计的生产提供技术上支持。第二,熟悉服装生产上游各工序的特点及知识,只有熟悉上游各工序的特点,才能更好的掌握服装面料的特点与风格,为服装款式的设计与生产提供材料上的支持。最后,必须了解所设计服装的受众。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教育背景等服装有不同的理解。这点从不同民族对颜色的理解上都可以明显看出,比如在我国大多数汉族居民认为红色代表喜庆与吉祥,而白色则代表悲伤与哀悼,而对藏族居民而言,白色则代表这纯洁与神圣。因此,服装的设计必须了解服装的受众,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深受消费者欢迎的服饰。

2 服装专业的就业形势

由于经济的低迷与高校的盲目扩张导致服装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巨大。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服装及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10万。而我国所能给提供给服装专业对口的设计师岗位仅有其十分之一,巨大的就业缺口导致了很多服装类毕业生就业就等于失业,甚至一些学生产生了就业恐惧症,而使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继续读书,研究生结束读博士来拖延自己的就业时间。同时,一些服装专业毕业生通过不对口就业来使自己就业,很多学生毕业后长期处于待业状态来寻求合适的工作,以大量学生毕业后待业考公务员为例,每年国家提供给服装专业毕业生的公职岗位大多在海关、进出口检验检疫与监狱等相关岗位,岗位的稀少导致很多学生长期处于四处赴考。另一方面,这些岗位的实际工作又与所学专业相关小较小,使得高校的四年教育付之东流。目前,很多高校都设有就业处,专门对临近毕业的高校学生进行就业辅导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收效甚微,甚至很多高校帮助学生联系了用人单位后,学生在用人单位实习期间就选择了辞职,形成了新的待业群体。在大学生求职难的同时,用人单位又在天天抱怨招工难,留人难。大学生如何在就业压力巨大的条件下,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专业技能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是目前很多高校与大学毕业生共同要思考的问题。

3 服装专业教学创新模式

目前,大多开设服装专业的高校采取的教学模式均为传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这种延续了数十年的教学模式,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对服装人才的培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这种人才的培养模式全部采用的同一的培养模式,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与兴趣化培养较少,而导致学生不能对自己所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深入的学习,所有的内容都是泛泛的了解,因此缺乏就业的竞争力。在经济形势低迷,人才辈出,就业压力巨大的时代,只有学有所长才能脱颖而出,成为职场的赢家。笔者认为服装专业对人才的培养模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3.1 专业方向细化

目前,很多服装专业高校在本科教学阶段对专业方向的细化流于形式或者根本没有进行专业方向的细化。笔者认为对服装专业的方向细化非常重要,这样能使学生在四年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更好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进行学习。

目前,很多开设服装专业的高校简单的认为服装专业教学就是服装款式设计的教学,而在大学的四年教育中通通讲述的服装款式的设计,而这种教学思路使得学生培养模式单一,人才类同,就业压力大。笔者认为服装专业可以细化以下几个方向:

第一,服装生产管理。服装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多流程的过程,每个过程直接能够影响服装生产的效率与质量。因此该方向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有很好的企业管理才能,还要熟悉生产各环节的生产成本,才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因此,服装生产的管理人才是一个很重要的培养的方向,这就要求在服装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与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第二,服装款式的设计。服装专业的一个重要方向便是服装的款式设计,任何服装的生产量和销售量与消费者的喜爱程度密不可分,因此服装的款式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服装款式设计是服装企业盈利的保障。

第三,服装生产机械及计算机化方向。随着科技的进步,服装生产机械也不断推陈出新,各类的新型的机械化、信息化的服装生产机械被研发出来以提供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因此,对服装生产机械及计算机化方向的人才培养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向,该方向的培养应用机械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第四,服装贸易方向。服装贸易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服装贸易的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而且难度较高,这是由于服装贸易人才不仅要能熟练掌握各种服装的知识与质量水平的鉴定评价,还要掌握服装贸易过程中相关的法律知识与交易规则,这就要求在服装贸易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于法律专业与营销专业的教学和实践相结合。

第五,服装化妆方向。笔者认为该方向是一个新兴,且易就业易高薪的一份工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婚纱照、写真照都会需要一些能够针对服装特点进行化妆的化妆师[2]。甚至,更高层次的,一些电影电视机剧组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也很大,因此该方向是一个就业前景良好的方向分类。

第六,服装史。该专业主要研究服装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各时期的服装特点,笔者认为目前该方向在大一至大二基础课程时加以学习即可,而没有必要在大学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进行深究,如真的很感兴趣,可在研究生期间进行系统全面的学习。

通过大一至大二两年对服装专业大学生进行基础专业的教学,在大三至大四的两年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系统全面的方向化学习,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就业效率。

3.2 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

由于服装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因此,只有深入到生产的第一线才能够更好更快地了解和学习。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设的。以江西服装学院为例,虽然学校拥有规模较大的798生产实践基地,学校还是每年送大量的优秀学生深入到企业生产的第一线去感受真正的规模化生产,让他们更好更快的融入到行业中去。同时,每年学校还邀请很多知名企业的老师傅来学校对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直接得到生产中经验,而这些都是课本中学不到的。但是目前很多企业联合对学生的培养也不尽如人意。很多企业把前去学习的大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使用,而很多工厂的技术人员担心这些大学生学得自己的技术后,来抢自己的饭碗,造成“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局面,而在对学生的教学中存在留一手的想象,导致很多前去实习的学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没有得到相应的知识。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让校企联合培养发挥真正的人才培养作用,必须在国家层面与学校和企业层面进行制度的规定。比如,从国家层面,政府可以对接受培养大学生的企业进行税费的减免,而对其中恶意损害学生利益的企业加以惩罚,在这方面中国可以向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如德国,日本等进行学习。

3.3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

虽然我国的服装专业教学均有数十年的教学经验,但与国外的一些知名大学仍有不小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教学硬件方面,也体现在教学理念方面。而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来弥补这种理念的差距是效率最高,效果最明显的一种方法。尤其对服装生产管理与服装款式设计两个细化方向最为明显。目前,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主要是两种,一种是聘请国外的教师来华讲学,另一种是通过交换生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3]。笔者认为,中外合作办学不应仅停留在国外一些教师所讲述的层面,应把目光集中在国外一些时装设计大师对服装设计的理解上,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只有具有开阔的视野,同时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才能在人才辈出的时代脱颖而出。

4 结语

通过对服装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阐述了高校如何利用教学模式的创新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而在职业生涯中脱颖而出。分析表明,服装高校只有实现人才种类培养的多样化与专业化才能使得毕业生在求职就业中占据优势,高校教学模式的创新也势在必行。

[1] 赵晶,杨梅,陈晓玲.社会需求培养视角下服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46): 138-139.

[2] 张蓓蓓,束霞平.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高校针织服装人家培养[J].针织工业,2014(3): 67-69.

[3] 王式竹.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J].山东纺织经济,2011(2): 60-62.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服装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多维实践平台建设》。

2016-05-27

猜你喜欢

款式毕业生服装
让人心碎的服装
局部加热服的款式设计及其舒适性评价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Dream Bag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最火的单品款式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