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反腐倡廉长效机制构建

2016-02-24

中文信息 2016年2期
关键词:道德修养惩戒理想信念

(山东潍坊烟草有限公司安丘分公司,山东 潍坊 262100)

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作为烟草企业,如何才能构建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需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出容易产生腐败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措施,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党员干部不想腐;强化制度建设和监督制约,使党员干部不能腐;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使党员干部不敢腐,筑牢拒腐防变、清廉自守的坚固防线。

一、反腐倡廉的问题表现及原因分析

1.理想信念把口不严,具有“想腐败”的思想动机

1.1 理想信念方面

有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如果没有理想信念的坚定和方向的正确指引,党员干部就很容易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迷失方向,在大是大非面前站不稳立场,把握不住原则,抵制不住诱惑,降低自身“免疫力”。

1.2 群众路线方面

有的缺乏群众感情,不能铺下身子深入基层一线,不会讲群众语言,,不善于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善于做群众工作。但走群众路线对提高拒腐防变能力非常重要。因为群众是党员干部的衣食父母,服务群众是党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如果群众立场不坚定,就不能正确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不愿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政绩观就出现偏差。

1.3 道德修养方面

有的不注重自身道德修养,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扑面而来的种种诱惑,工作之初还可以坚守一阵子,但时间长了就经受不住诱惑,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所有这些,主要还是德不配位的原因。

2.制度建设扎口不紧,存在“能腐败”的客观条件

2.1 权力制衡的机制不够健全

监督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决策权、经营权、监督权没有彻底分离,一定程度上存在滋生腐败的土壤。

2.2 缺乏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约

部分关键环节、关键岗位缺乏实质性的运作,出现了权力寻租的空间,同时也增加了权力集中者的从业风险。

3.法治惩戒较为滞后,诱发“敢腐败”的侥幸心理

3.1 法治观念淡薄

系统学习法律法规知识的深度、广度不够,致使对违法违规违纪行为没有清醒的认识,有的甚至犯了法、违了规还不以为然,抱有侥幸心理。

3.2 惩戒不够到位

高压反腐起到了很好的惩戒作用,但仍需加强。

3.3 警示教育需进一步加强

个别党员干部对自身的“短板”定位不准,放松了对自身思想、纪律、学习等方面的严格要求。

二、着力构建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反腐倡廉长效机制

1.理想信念方面

1.1 坚守理想信念,提高自身免疫力

坚定的信仰始终是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抵御各种诱惑的决定性因素。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什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其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崇高信仰、坚定信念不会自动自发产生。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就要经常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原原本本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老老实实地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

1.2 走好群众路线,接受群众监督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权力具有两重性,从做好工作的角度来说,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赢得群众的信任。因此,要把倾听群众呼声作为畅通民意渠道、满足群众需求的重要一环,主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到困难最多、矛盾最大、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听取群众声音,解决群众所需所盼,积极回应群众期待;要向群众大力宣传腐败的危害,营造对腐败行为“零容忍”的社会氛围,搭建监督平台。

1.3 加强道德修养,筑牢反腐根基

中华民族具有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德文化。厚德方能载物。德不配位,是造成人心浮躁、逐名逐利的一个根本原因。有了深厚的道德支撑,人才能有定力,才能以内心的自律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但道德修养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党员干部要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和主观世界改造,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需要为之付出一生的心血和努力。要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

2.制度建设方面

2.1 健全权力制衡机制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有界线的地方才停止。[1]”因此,加大监督力度就显得特别重要。对党员干部来讲,严格的管理是对他们的关心爱护,放任自流就是对他们的坑害。为此,要通过科学化、程序化的制度设计,特别是在总结借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关口前移,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有效运行机制,使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

2.2 正确看待权力,科学分解权力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权力过于集中而又得不到有效监督,是各种腐败现象产生蔓延的重要原因。为此,需要将权力进行适当的分解,因为一定的权力是与其承担的责任相对等的,权力的过于集中,会使权力集中的少数部门和个人不堪重负。

3.法治惩戒方面

3.1 增强法治观念

要系统学习法律法规知识,提高法治思想和法律素养。古人说,“畏法度者最快乐。”一个人因为敬畏法纪,所以恪守法纪不逾规,没有后顾之忧,没有思想包袱,自然无忧无虑,快乐潇洒。心有所畏,方能行有所止。要敬畏权力,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一己之私放弃原则,不为蝇头小利自毁前程,不为眼前利益以身试法,做规矩人,说老实话,办踏实事。要严肃纪律作风,凡是上级要求的必须做到,并且要做好;凡是上级禁止的必须坚决停止,凡是纪律规定的必须坚决遵守。要主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深刻剖析思想根源,汲取问题经验教训,日思一过,日进一步,如此坚持不懈地自我反思,就能打造出过硬的看家本领。

3.2 加大惩戒力度

应当看到,高压的反腐态势起到了很好的惩戒作用。但违法违规违纪行为具有反复性、顽固性、长期性。反腐倡廉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对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的惩戒力度,只能加强,而不能有丝毫的削弱。要严明政治纪律,继续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是改进作风的第一步,必须认认真真、持之以恒抓下去。八项规定看似“小事”,实则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因为每一个腐败分子的腐化堕落都是从小事、小节开始的,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事不慎,必将酿成大祸。要坚持正向引导,不断汲取反面典型案例的深刻教训,以较真的态度认真落实,以归零的心态自我反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严格正风肃纪,强化监督检查,明确责任分工,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加大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违纪行为,切实维护法律法规制度规定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要强化责任追究,加大惩戒力度,采取专项检查、随机抽查、暗访暗查等多种方式,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以此强化制度执行刚性,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要进一步加强警示教育,借助观看警示教育片、到警示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举办职务犯罪预防讲座等多种形式,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敬畏法律,在法律框架内和法律监督下履行职责,坚决不越“防火墙”,切实做到警钟长鸣,筑牢拒腐防变、清廉自守的坚固防线。

[1]李玉赋.关于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行政管理改革,2009,2:38~45

[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82,154

[3]俞可平.西方政治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141

[4]刘宗洪.“零容忍”视角下的反腐倡廉建设。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4:32~35

猜你喜欢

道德修养惩戒理想信念
忘却歌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教育惩戒艺术仍值得继续探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也谈“教育惩戒权”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教育有时需要一定的惩戒手段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