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黄平县民俗节日集会举办水平的探讨
2016-02-24
(贵州省黄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贵州 黄平 556100)
一、黄平县民俗节日集会活动的基本情况
黄平县有历史记载的民俗节日集会活动大大小小近百余个,能传承到今天仍然在开展的有三十三个,它们分别是:塘都、枫香、望坝、咬寨、富桐、黄猫、罗裙、龙角、里长、平寨、新寨、牛场、蓑衣、翁板、苗陇、马鞍山、王家牌、杨家牌、高坡、白保坡姑娘、四月八飞云洞、石牛龙舟、重安江龙舟、重安五·二六、金塘、五里墩、马场、安马河、岩鹰、新合、十里桥、谷陇九月芦笙会、枫香哈戎节等。日子多选在每年的秋收以后和春耕来临之前的农闲时节,是几百年前先辈们早就定下来的,有的一年一次,有的三年一次,有的五十年一次。活动内容有芦笙演唱、苗族大歌、斗牛、斗鸟、斗羊、赛马、高跷、踩桥、龙舟、陀螺等比赛活动,涉及的民族有苗、革家人、汉、木佬、布依等。
在贵州省知名度较高的有谷陇“九·二七”芦笙会、飞云洞四月八祭牛节、枫香50年一次的哈戎节。谷陇“九·二七”芦笙会每年举办一次,以苗族为主,2015年度总计达20万人,著名相声演员牛群、谷陇出生的苗族歌唱家阿幼朵、国家一级演员王飞鸿、土家族歌后陈娟等都到场演出,是黄平县民俗节日集会之最,为百节集会之王。
二、黄平县民俗节日集会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基础设施落后成为制约黄平县民俗节日集会大发展的首要瓶颈。黄平县的民俗节日集会大都分布在南面乡镇,基础设施不足,现已满足不了来看集会的游客需求。先是公路和停车场问题,很多外地游客都是开私车去看集会,路面不平和道路窄,造成大量的阻车,每次都是几百上千辆的车,没有停车场,有的会期连临时停车场都没有,游客来了就出不去,滞停两三个小时是常有的事,在集会期间还影响其他车辆正常通行,游客苦不堪言,来了就不想再来。其次是多数集会都没有专门的会场(只有谷陇初步建成),厕所、宾馆和垃圾箱等严重不足,给游客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赛马、斗牛等比赛活动无专用场所还影响到群众的安全,集会中就发生过有人受伤的情况。
2.文明健康意识不强,外来游客对此评价不好。因工作需要,每年黄平县开展的各种主要民俗节日集会笔者都要到场,所看到的和听到的有很多不文明地方。由于厕所、垃圾箱几乎都没有,加上观看集会的群众文明意识不高,个别群众在山间大小便现象时有发生,街面和会场被垃圾全覆盖,整个集会场一团糟,事后请环卫工清扫都要好几天。吃的以狗肉为主,烧烤很多,没有部门管理,没有卫生检查,三无垃圾食品出售特别严重,几百上千个货摊,没几个正规的商品,由于民俗节日集会处于该县相对落后地区,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不强,现已成为集会的又一个新问题。如何改变这种脏乱现象,真是一个难题。
3.民俗节日集会中原生态节目有所减少和现代气息的节目不断加重。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强势和汉文化的介入以及少数民族青年外出务工,使得具有丰富内涵的民族传统节目面临被冷落和遗忘的危险,黄平因经济文化落后才得以保留了很多特有的民俗节日文化,现在也遭到冲击。例如,重安江龙舟节主要是划龙船比赛,目前很少举办,主要是缺少有劳动力的年轻人,其中最精彩的江中捉鸭子比赛节目,现在没有人报名,拉二符和奏笛子等项目报名比赛的人数也不多,几乎没有人有这方面的兴趣。由于农村机械化运输,农民很少养马,赛马这个民俗节日集会主要比赛项目也后继无人。为了丰富活动节目,部分民俗节日集会主办者把广场舞、流行歌也搬上了舞台,象棋、围棋、篮球等也开展起来,真正的高跷、陀螺等民族传统体育节目有消失之势。
三、提高黄平民俗节日集会举办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1.各级党委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落实好国家的相关政策。充分认识贵州特别是黄平民俗传统节日集会文化的普遍性、独特性和不可多得性,提升民俗传统节日文化是促进各民族团结和睦相处的凝聚剂,是展示“多彩黄平”的重要平台。要结合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保护和传承好民俗传统节日文化,有序开发与合理利用好民俗传统节日文化,为推进黄平经济加速发展,文化创新繁荣,为维系和增强全县各民族的团结和睦多作贡献。
2.加大对民俗节日集会活动的投入。第一是搞好民俗节日集会会场所在地的交通公路建设,保证到大的集会场有三级公路,小的集会场有通村油路,交通是民俗节日集会做大做强的基础,也是民俗节日文化品牌走出去,客人走进来的先决条件;第二是抓好集会会场建设,修建常用的舞台、项目赛场、厕所、垃圾箱(池)、停车场等,让民俗节日集会活动得以文明进行,为活动高质量的开展和提升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三,重点扶持,向传统的芦笙演唱、苗族大歌、斗牛、斗鸟、斗羊、赛马、高跷、踩桥、龙舟、陀螺等民俗文化节目注入资金,成立各种协会,开展小项目技能传承培训和比赛,对优秀的传承师傅和继承者给予奖励,每年给一定的经费,让有某一爱好的年轻人进得来,留得住;第四,大力宣传文明行为,通过电视宣传、发放宣传资料、制作民族语言宣传光碟、印制讲文明爱卫生小册子等办法,让广大群众知道讲文明卫生的好处,让文明行为深入村寨中去,大家文明了,民俗节日集会活动才能开展得更好。
3.逐步提升节民俗节日文化旅游的品牌效应,推动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第一,加强宣传促销,创建品牌。每年应选择几个重点的民俗节日如谷陇“九·二七”芦笙会、四月八飞云洞祭牛节等进行重点培育和重点包装宣传,吸引客源,平时向来观看、体验民俗节目活动的旅客收取一定的服务费、他们来了还要有生活消费等,让管理和参与活动的群众有一定的经济收入。第二,把民俗节日旅游宣传与影视文化结合起来,通过民族风光片、电视、摄影作品等,充分展示贵州黄平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把民俗文化游、生态游、自然风光游结合起来,推向全国、推向世界。第三,对于民俗节日集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黄平独特的优秀节目,为它们创造一定的平台,让他们走出去演出,展示民族文化,也可获得经济收入。自古以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必须走出一条民俗节日集会活动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的路子,民俗节日集会活动才会有更好的生命力,也才能长期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民俗节日集会作为民族传统文化活动的重要开展方式,它开展水平的高低,是由当地文化发展、经济发展、民族文化意识等因素决定的,既要做到文明有序、和谐自然、风格独特地开展民俗节日集会活动,又能产生经济社会效益,成为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支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几句话,做几件事就能办好的,有很长的路要走。民俗节日集会作为人文旅游资源,具有鲜明而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特点,具有不可低估的开发价值,只要我们不放弃,一点一滴的去做,切实抓好民俗节日集会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使黄平民俗节日集会活动得到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双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