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校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几点体会
2016-02-24
(中共武穴市委党校,湖北 黄冈 435400)
在党校的教育体系中,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基础。因而,发挥教学与科研的作用,实现教学与科研间的良性互动,对党校教育功能正常有效发挥至关重要。对于教学与科研间的良性互动,人们常说的一句带有总结性的话是“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但是,这句总结性话落实起来,却是各有不同。下面,结合多年教学科研的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一、“教学出题目”
从教学科研一体化角度讲,是指教学专题与科研课题间实现有效对接,也就是科研课题由教学需要而产生。落实到基层党校实际操作上,就是教学专题题目依据什么来设置的问题。过去基层党校有一个较普遍的作法,就是教学专题基本上沿用上级党校的。这种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没有结合基层的实际,没有调动基层党校教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根本谈不上有科研含量。为了克服这一弊端,充分发挥基层党校教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需要,基层党校必须实现传统教学模式向教学科研一体化转化。从“教学出题目”这一环节来讲,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1.教学题目设计要做到“上下相结合”
何谓“上下相结合”呢?就是上面的方针路线政策与下面基层的实际相结合。近几年来,在教学题目的设置上,设计了:《学习科学发展观促进武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推进武穴美丽乡村建设》等。这样设计教学题目,旨在要求教研人员,既要清楚上面的方针路线政策,又要摸清本地的实际。要弄清楚上面的方针路线政策,就必须要认真学习方针路线政策,领会其精神实质;要摸清本地实际,就必须要进行社会调研。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
2.教学题目设计要做到与学员实际需求相适应
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首先,必须进行培训需求调查。培训需求调查主要采取全额问卷调查和抽样座谈调查两种形式,并对调查结果列出清单,将关注率高的问题设计出教学专题。然后,分配给课题组去联合攻关,形成教案。近几年,我们设计了以下专题:《武穴在区域一体化中实现跨越发展的基础与路径》、《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牢固树立“三个自信”》等。通过这种方式来设计教学专题,旨在解决广大学员的思想认识问题、能力水平问题,进而提高党校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教学题目设计要关注地方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与部署
这既是党校作为同级党委一个重要部门的职责与任务,又是地方党委政府重大决策与部署性质决定的,因为它实际上就是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在本地的贯彻落实。去年将武穴市建设发展目标“现代港城、实力强市、城乡一体、生态武穴”设计为教学专题。设计这样的教学专题,既调动了党校教研人员关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又宣传了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与部署,履行了党校作为市委一个重要部门的职责与任务。
二、“科研做文章”
在教学科研一体化中,处于基础核心地位。从实际操作来讲,没有统一固定作法的。但是,笔者认为基层党校科研做文章,就是要精心设计、认真分析、合理安排专题教学的逻辑结构,使科研成果与教学逻辑结构高度契合。基层党校专题教学的逻辑结构一般来讲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就是常说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从“是什么”环节来讲,一般表现的是对概念的揭示、状态的说明和特征的概括。这就需要党校教研人员发挥理论见长的优势,运用抽象思维能力,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分析概括说明所讲的问题。譬如讲什么是党的群众路线?先理清群众路线从提出到最终定型的过程,然后再分析讲解“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概念。“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从世界观来讲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解决了党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从方法论来讲的,解决了党领导方法、工作方法问题。整个概念是从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统一来讲的,解决了党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指导下的领导方法工作方法问题。从“为什么”环节来说,一般表现就是对提出问题作理论性或事实性地分析,以说明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这就要求教研人员认真查阅资料,搞好社会调研,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形成教案。譬如讲为什么要“推进武穴美丽乡村建设”?一要弄清楚党的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政策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二要摸清楚武穴美丽乡村建设的优劣势,三要搞清楚武穴人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期盼与愿望。从“怎么办”环节来讲,一般表现就是提建议出措施。应该说,这个环节是个实践问题。对党校的教研人员来说,是个短处。因而,切忌洋洋洒洒、口若悬河,应该怎么样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怎么样。在这个环节,笔者的体会是提出一些总的思路,举出一些相关的案例,以供学员思考和借鉴。譬如讲怎么样“推进武穴美丽乡村建设”?笔者先讲浙江湖州安吉美丽乡村建设的案例,然后,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先进理念,并结合本地的实际,提出四条原则:一要做到综合性与特色性相结合,二要做到长期性与短期性相结合,三要做到建设与保护相结合,四要做到硬件建设与软件培育相结合。
三、“成果进课堂”
在教学科研一体化中,是科研为教学服务的最终体现。从实际操作来讲,笔者认为科研成果进课堂要做到以下三点:
1.从内容来讲,科研成果进课堂是有选择性的
课堂教学有固定的地点、特定的对象和固定的时间,不容许教研人员一古脑地将科研成果搬进课堂。但是,课堂特别是党校课堂是有纪律,不允许有损党和人民利益、形象的言论存在,传播的都是正能量。因此,讲什么,讲多少,必须做到周密安排,精心筹划。
2.从方式方法来讲,科研成果进课堂也须有讲究
虽然有“教无定法”的古训,但“教必得法”也是古训。何谓得法呢?笔者认为这主要依据教学内容来定,因为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讲“是什么”,一般采用传统的讲解讲述法。譬如讲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概念时,笔者就是用层层讲解法的。讲“为什么”,可采用讨论互动法。譬如讲“武穴市经济社会发展为什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笔者设计了近年来,武穴市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成就?又出现哪些问题?通过这些身边问题的列举、分析与归纳的互动,既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又完成了教学目的,使科学发展观科学指导的理性建立在社会实践的感性基础上。其实,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运用往往是综合性的,说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方法则是相对的。
3.从语言来讲,科研成果进课堂要合乎课堂讲课语言
课堂讲课语言,一般来说,要求是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凝练明快,根据这一要求,笔者认为多讲口语化句子、短语化句子,少讲书面化专业术语化句子、长语化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