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简为繁拨云见日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有感
2016-02-24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第三中学,河北 张家口 075100)
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当时,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鲁迅这篇文章,就是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而写的。
文章虽然不长,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讲,理解起来确实有困难。按照传统的讲法:第一部分:摆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1~2)。第二部分:驳斥对方的论证(3~8),根据批驳的对象不同,分两层 第一层,针对对方的三个论据,运用层层剥茧的方法,指出其虚伪性和欺骗性,抨击其卖国行径(3~5)。第二层,正面歌颂我国有史以来前仆后继战斗着的中国人民,揭露反动派凶残毒辣的行径,驳斥论敌的论点(6~8)。第三部分: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分清是非,向英雄人物学习,积极投入革命的洪流中去。同时写出作者鲁迅的观点——从古至今都有不失自信力的中国人在(9)
讲过几次后,总觉得差强人意。鲁迅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在我们民族积贫积弱的年代就看到我们民族蕴藏的伟力,他的眼光是独到的,是令人钦佩的。可是他的“痛打落水狗”和“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精神以及他对反动派入木三分的揭露和痛斥痛批。总觉得学生还没有真正领悟到,鉴于这种情况,我做了这样的尝试,把第一段中涉及的三个“事实”结合史料做重点讲解:
第一个事实:“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
“地大物博”在学生的印象中是赞美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褒义词,向全世界宣告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这不是好事吗?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反对这样做呢?针对学生的疑惑,我给出了这样的材料:
(1)蒋介石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成立了依赖帝国主义统治的法西斯政权。在一段时间内,他为自己做稳了帝国主义的奴隶总管有点沾沾自喜。“总自夸着‘地大物博’”。
(2)鲁迅针对这种现象说:“倘是狮子,夸说怎样肥大是不妨事的,如果是一口猪或一匹羊,肥大倒不是好兆头。”
(3)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选自鲁迅《拿来主义》)
(4)(送去主义)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选自鲁迅《拿来主义》)
(5)1929年爆发了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日本帝国主义妄图以掠夺殖民地来寻找出路。1931年开始了它的并吞中国、独霸东亚的第一步:武力侵占了我国的东三省。于是,国民党反动派就不再自夸了。
第二个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
材料:
(1)蒋介石在“九一八”事件发生后9月23日的演讲中,就公然说要“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之判决。”
(2)“国联”是“国际联盟”的简称,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受英法帝国主义操纵并维护帝国主义的利益,它在调查了“九一八”事件后,于1932年发表了《国际调查团报告书》,书中竟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动是“正当而合法”的,“承认日本在满洲的利益”,并提出“国际共管东北”的主张,企图与日本帝国主义分享权益,把东北变为国际帝国主义共同的殖民地。
第三个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材料:
1934年4月28日,由反动政客戴季陶和下野军阀段祺瑞发起,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时轮金刚法会”,“请班禅大师来求佛菩萨保佑”。
有了这些材料的讲解,学生们马上就能理解:国民党反动政府“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这是“他信力”,现在又一味地求神拜佛,这是“自欺力”。既然从来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又何谓之“失掉自信力”了呢?“中国的脊梁”是在的,他们从来都没有失掉过自信力。这样,鲁迅作品闪耀的思想光芒,以及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学生就能够初步领略一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