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有效课堂探究
2016-02-24
(广西昭平县职业教育中心,广西 贺州 546899)
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承担的社会责任,决定了它不同于一般高中学校,职业教育是以培养中等技术劳动者为目标,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适应广泛就业需要的职业素质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相比,在培养的对象和具体目标上有一定不同,反映在体育教育上的要求和节奏也必然有所区别。长期以来,体育教学和课余体育难以反映职校特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职校体育教学要以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要以立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主线。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一、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育现状
近年来,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顺利推进,但是,我国职业教育体育课程却依然沿袭着传统的课程模式,这种传统的课程模式已经不能反映出当代职业教育的特色,与职业教育呈现出发展壮大的现状很不相称。中等职业学校的很多学生经过中考失败的挫折,承受的家庭、社会舆论的压力很大,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思想素质普遍较低,自控能力相普遍较差。在体育课堂上主要体现有以下三个方面特点:
第一,中职学校的生源发生了变化,大部分学生不但文化课基础较差,而且连“玩”都玩不好或不会玩。比如:喜欢打篮球,但没有基本技术,且不懂规则。喜欢跆拳道,但不肯一招一式地从基本功来练习。
第二,各个班级男女生的比例不协调,兴趣、爱好、身体素质各不相同,却要接受同一教学内容,违背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学生不能积极主动的探讨如何学习,达不到健身和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达不到体育课程大纲、计划的目的和要求。体育教学中,以竞技为主线的教材体系和传统的考核评定办法,不适应学生的需要与发展。
第三,体育课堂教学中,开设的项目还是篮球、排球、足球、田径、跳远、铅球等传统项目,对滑板、轮滑、街球、街舞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体育教师和学生却无法沟通和辅导。学生又对传统的体育课内容不感兴趣,导致学校体育教育出现教无所教,学无从学的尴尬局面。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状况令人堪忧,学校体育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化功能,尤其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体、德、智诸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体育教学位置低下,教师无活力,学生无兴趣,致使中等职业学校体育功能严重弱化。因此,改进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教师、学校能同步得到良好发展是刻不容缓的举措。
二、体育教学要适应时代的要求
在日常体育活动中,男学生偏爱球类、游泳、滑板、轮滑、街球、街舞等项目,而女学生则喜欢健美操、羽毛球、舞蹈等项目。他们所喜欢的项目一般都是从兴趣出发,且男女生的生理心理的差异对项目的选择也起着一定的作用。传统的体育课教学必须进行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己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推出了新的教学改革模式。作为教研组长的我负责编写了学校的体育校本教材,增加了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课程,侧重开展选项教学,让学生在2到3年的时间里,掌握一种或者几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同时培养快乐健身、进行终身体育锻练的理念。
那么,在采用体育校本教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动”起来、“玩”起来呢?怎样才能使体育课收到理想的课堂效果呢?
三、怎样开展体育课的有效课堂
1.课堂教学内容的创新——发展职教育业特色
第一,针对不同专业,明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总体目标。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爱好,选择的体育锻炼内容,及体育锻炼习惯不尽相同。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要根据专业特点确定各专业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体育教研组要合理地编排好体育教学进程表,认真处理好教学内容的纵、横联系,既要注意到教学内容安排的连贯性,也应注意到本专业的联系,处理好不同项目的教学要求,选择有助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发展从事职业所必需的身体素质,有意图地设置运动项目,根据专业特点加强相关体质训练,以便学生适应本专业的工种的要求。
职校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是一线岗位工作,其工作性质对的身体素质都有的要求。一要有充沛的体力和精力,能从事长时间而又紧张的工作。二要有良好的感知能力、坚强的意志和适应外界刺激的能力,如反应迅速、动作协调,并能正确做出反应的能力。三要有健康的体形、优良的气质与风度。例如,机电、机械等专业的学生都要求增强手指、手腕、手臂的力量,所以教学中宜多安排篮球、排球、乒乓球等运动项目,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增强手指、手腕、手掌、前臂等部位用力的准确性,以及腕、肘、肩等关节的灵活性。这样,也能培养出学生自己喜爱的1-2项项目,逐步形成运动兴趣与习惯,让学生自然地将这种兴趣和习惯保持终生并从中获得健康与快乐。
再如,旅游管理服务、商贸、美容美发、服装设计等专业,学生在工作时对手指、手腕的灵活性,身体的姿态、大脑的工作效率、反应的准确性有较高的要求,而体力消耗相对较少。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学习和锻炼迅速反应和手指、手腕灵活性的训练,可开展羽毛球、乒乓球的训练,篮球、排球的传接球练习。并加强身体姿态、形体练习,可以芭蕾体姿练习,舞蹈、体操、瑜伽等为锻炼手段,侧重培养学生坐、立、行的正确姿势。
第二,针对不同专业,加强易伤部的训练,预防职业病。
为预防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时容易损伤和患职业病,体育课堂上应加强易伤部位或相对较弱部位的锻炼,提高身体机能,并传授必要的卫生保健知识,为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自我处理意外损伤和采取卫生保护措施打下基础。从而使学生在工作中能承受起职业工作对身体某些部位的特殊要求,减少伤病,增强身体免疫力。
第三,针对不同年级,循序渐进开展体育课堂教学。
针对中职一年级学生,抓好基础教学,要求掌握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的知识,要系统、详细地讲解理论技术要领,根据不同专业开设以发展身体素质和提高身体机能运动能力为主的必修课,以便为后续课程打好良好的基础。中职二年级学生的体育课堂,则以选项教学为主,使学生能够在这些项目上有自己的发展空间,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与提高职业技能能力的需要,以掌握一般运动技术、职业技能与基本身体练习方法为主要目的,开设以学习专项运动技术,或与专业有关的体育实用性技能为主的选项必修课,为以后从事职业活动打基础。中职三年级的体育教学,则以体现运动健康文化和实用性为主要目的,开设健身、娱乐、单项竞赛、保健等不同项目的选修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自我锻炼能力以及学生的组织能力,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2.课堂教学艺术的提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一,学生体育锻炼认识转变和提高。坚持开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明白“没有强健的体魄,什么都干不了”,使他们把现在的体育锻炼和将来的上岗敬业联系起来,在心理上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振奋学习情绪;强化体育课堂教学的纪律性,抓好体育课组织教学,增强学生的纪律性是提高体育课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对学生上岗就业保持良好的纪律性也是一种导向,更是一种良好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拼搏,它是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支柱。在体育教学中,注重调动学生士气,让学生在拼搏的氛围中释放能量,为他们未来上岗就业后的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力求使学生适应未来的发展。
第二,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提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加强对体育教材的艺术处理、对课程教案的巧妙设计、课堂教学的即时调节,就能有更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使用风趣幽默的语言,一是能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学生的学习心情舒畅,其效果必是优良的。二是开启学生的心智,提高思维的质量。创造师生情感沟通的乐学情境。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多肯定、多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成。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独奏者”的角色转变到“伴奏者”的角色,不再是领导者,而是引导者,帮助和引导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要由“学适应教”转变到“教适应学”;要把主动性还给学生,把体育课当成是给学生提供充分锻炼、发展自我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课堂的主人。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会学、乐学、善学,从而保证学生达到发挥和发展的最佳效果。
3.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兴趣爱好、身体条件、素质体能和运动技能及心理素质等都有差异。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差异教学,分层教学,按照不同的标准开展教学。让每位学生都能进步,并体会体育锻炼的快乐,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和发展的可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要完成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把从依靠体育课的时间去加大运动负荷和增加练习密度,转向现在和将来能科学地体育锻炼上来,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总而言之,只有坚持开展体育课的有效堂教学,才能体现和实现中职学校的体育特色,为学生的就业做好保障,让学生形成运动兴趣和习惯,并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1]陈武.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育应遵循四个原则[J].体育教学,2006,(2).
[2]中等职业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分析[J].职业教育网,2005.
[3]丁向阳.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教学的深思[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