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获奖京剧剧目创作题材情况分析研究
2016-02-24杨继红
杨继红,蔡 亮,王 巍
(黑龙江省艺术研究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全国获奖京剧剧目创作题材情况分析研究
杨继红,蔡 亮,王 巍
(黑龙江省艺术研究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题材是戏剧创作的基础与前提,对剧目的优劣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创作题材的分类、创作题材的成功、创作题材的启示三大理论层面,对全国获奖京剧剧目的创作题材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力求对今后的京剧创作提供理性思辨与创作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京剧;题材;分类;成功;启示
题材是指“文艺作品内容的构成要素之一。即作品中构成艺术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具体材料。是作者在观察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集中、加工和发展而确定的。题材选择和处理,与作者的个性、人生经历及文化修养有较大关系,也受制于其情感、思想、艺术理念和创作追求。”[1]题材是文艺作品的基础与前提,对文艺创作的优劣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德国大诗人和大作家歌德才明确地指出:“还有什么比题材更重要呢?离开题材还有什么艺术学呢?如果题材不适合,一切才能都会浪费掉。”[2]我国清代的李重华也明确地指出:“吟咏先须择题,运用先须选料。不择题则俗物先能秽目,不选料则粗才安足动人?”[3]
为此,本文专门对全国获奖京剧剧目的创作题材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从而对今后的京剧创作,提供理性思辨与创作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具体而言,全国获奖京剧剧目创作题材的分析与研究,可以从以下三大理论层面进行系统化解读与研析。
一、创作题材的分类
全国获奖京剧剧目创作题材分析研究的第一个层面,是创作题材的分类。这是整个研究的基础与前提、依据与抓手。总体上,全国获奖京剧剧目的创作题材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新编历史题材。这类题材基本以历史上的其人其事为基础,虽然也有一定程度的虚构,但以“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为原则。如《赤壁》《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康熙大帝》《成败萧何》等。
(二)历史故事题材。这类题材基本上以历史传说与历史故事为多,大部分属于虚构范畴。如《赵王与无容》《狸猫换太子》《月照塞北》等。
(三)现代题材。这类题材多种多样,各放异彩,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革命战争题材。如《杨靖宇》《赵一曼》《尚志悲歌》《华子良》《江姐》等。
2.英模题材。如《焦裕禄》《孔繁森》等。
3.工业题材。如《高高的炼塔》等。
4.儿童题材。如《赖宁》等。
总之,全国获奖京剧剧目的创作题材,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特征。
二、创作题材的成功
全国获奖京剧剧目创作题材分析研究的第二个层面,是创作题材的成功。这是理论研究的提升,也是创作经验的研究与总结。具体来说,全国获奖京剧剧目创作题材的成功,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民性。创作题材的人民性,是全国获奖京剧剧目成功的创作经验之一。所谓“人民性”,指的是题材本身是人民大众最关心、最喜爱的,即与人民大众心贴心、接地气的,可以充分体现出“人民群众是文艺的母亲”。尤其是人物形象,更是人民群众的集中体现。例如《华子良》中的华子良、《孔繁森》中的孔繁森……不胜枚举。与此同时,题材的人民性,还体现在其本身具有丰厚的含金量与含情量。所谓“含金量”,即题材本身所具有的丰厚的思想内涵与主题内蕴。例如《天涯归鸿》,选取18世纪60年代士尔扈特蒙古族人民在可汗渥巴锡的率领下,历尽艰险,战胜强敌,终于胜利回归祖国为题材。这一题材充满浓厚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丰富的正能量。所谓“含情量”,则指题材本身的情感因素浓郁而独特,容易感动人。例如《金缕曲》,写清代文人顾贞观千辛万苦营救友人吴兆骞,不料待吴获赦返京后,竟表现出一身奴才相,令顾大失所望的故事,其人物情感便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二)民族性。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戏剧形式,京剧作为国粹,更是戏曲的代表。而民族性则是世界上所有国家、民族以及文学艺术的生命与灵魂。19世纪俄罗斯著名作家赫尔岑说过:“诗人和艺术家们在他们真正的作品中总是充满民族性的。”[4]因此,京剧创作题材的民族性,便是京剧创作题材的题中应有之义。全国获奖京剧剧目的创作题材,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例如《狸猫换太子》,就选取了典型的中国古代宫廷斗争为题材,民族特色十分鲜明。又如《赵一曼》《杨靖宇》《尚志悲歌》,都选取了抗日战争为题材,塑造出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所有这一切,都真正达到了“中国故事中国人,中国精神中国魂”的艺术高度。应当说,题材的民族性,
成为全国获奖京剧剧目成功的力点与支点、亮点与情点。
(三)戏剧性。戏剧性也是全国获奖京剧剧目创作题材的成功之点。所谓戏剧性,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包括情节的曲折性、奇特性,情境的独特性、新颖性等。在这方面也有许多成功的例证。例如《成败萧何》,就以萧何由力荐韩信到参与诛杀韩信的心路历程,情节的曲折与出人意料,以及情境的变化多端合二而一,做到了情节、情境、情感的三维互动、三位一体。
总之,全国获奖京剧剧目的创作题材,取得了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高水准的成功,值得认真研究总结、学习借鉴。
三、创作题材的启示
全国获奖京剧剧目创作题材分析研究的第三个层面,是创作题材的启示。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初衷与归宿,更是理论研究为创作实践服务的具体落实。从创作题材的成功经验中,寻找今后创作的正确方向,乃是研究的神髓与主旨。
具体而言,我们从全国获奖京剧剧目创作题材的成功经验中,可以理出今后创作的有益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以人民为母亲。京剧创作必须在题材选择上体现“以人民为母亲”的正确导向与根本原则,必须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强化主旋律与正能量。
(二)以生活为沃土。京剧创作必须在题材选择上强调扎根生活、不离基础,努力做到以生活为沃土,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汲取题材。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例如《赖宁》,剧作者王靖最初接受创作任务时,曾经在去赖宁家乡采访的火车上,只凭报纸上登载赖宁的事迹,就“构思”出剧本的框架了。但是那只是“甘罗的鼻子周瑜的嘴,张嘎子的胳膊潘冬子的腿。”虽然说不上是“这一个”,但也说不清是“哪一个”,成了“四不像”。只有真正深入到生活之中,作者才真正找到了人物的本质特征,创造出一个典型形象。
(三)以创新为动力。创新是艺术的生命,京剧“老演老戏,老戏老演”的局面要打破,剧本创作首先就要在题材上勇于创新。不能局限于改编、移植、翻炒,题材新是剧本创新的先决条件。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2441.
[2]爱克曼.歌德谈话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71.
[3]李重华.贞一斋诗说.清诗话(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3,932.
[4]赫尔岑.往事与沉思[A].赫尔岑论文学[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27.
J821
A
1007-0125(2016)12-00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