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广播电视总台的融合媒体之路
2016-02-23李爱光
李爱光
“当前媒体创新层出不穷,媒介传播方式、信息传播形态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媒体格局和娱乐生态也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这给苏州广播电视总台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但作为处于全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传媒机构,我们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发展,积累了一定资金实力,这也未尝不是一个转型发展的战略机遇。苏州广播电视总台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每年有十亿左右的纯利润,具有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媒体等主业,同时不断开拓、布局融合媒体和文化产业及金融产业的综合性现代传媒集团。2016年初,我台即将搬入位于金鸡湖畔的苏州工业园区CBD核心区域的新台址,其总建筑面积32.8万平方米,总投入40亿元,苏州广播电视总台的事业将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启动发展。今天我们研究媒体融合,是为了找到一条路径,继续保持良好发展的态势。”
这是2015年11月26日苏州广播电视总台郭昌雄总工程师在“融合全媒体构建新生态——2015年中科大洋新产品、新技术研讨会”上的“创新媒体传播渠道推进内容融合生产——苏州台的思考与实践”演讲的开场白。
在唱衰广播电视声音不绝于耳的当下,郭总工何来的这底气?
“我们始终不认为广电会没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这是不可能的,”郭总工在接受本刊采访时指出,在目前这个阶段,广播电视依然为一个强势媒体,还是有许多受众,只是受众群体发生了变化,原来不分老少都在看电视,没有别的渠道,但现在年轻人在逐步远离电视屏幕,但这并不代表没有人看电视,广电多年来积累的宣传能力还在,公信力和影响力还在,这是我们相比一般的新媒体或者新生的新媒体的一个巨大优势。因此利用好这个能力,布局新媒体,广电肯定会做得比别人更好。
他说,“新媒体推广最大的难题是怎样让大家知道它,新媒体公司往往主动找上门,要与我们合作,通过我们的平台推荐出去。当然,有一些特别的巨头例外,他们投入巨资,通过各种方式把用户抓到手。但大部分新媒体没有这样的渠道和财力,而我们却恰恰坐拥这么好的渠道,有能力做好新媒体。此外,我们也会坚守传统媒体,因为它还是有社会需要和社会责任的。但光靠传统媒体,随着受众的变化,我们会被慢慢边缘化,这是我们不想看到的。我们的目标很简单,做好、做精传统媒体,发挥它的优势,同时在传统媒体还有影响力的时候,推广新媒体,把融合媒体也做起来,最后真正抢占这一块的份额。从苏州本地来说,除了大的门户网站,我们广电是没有什么竞争对手的。那几个大门户网站也无法做到对一个区域或一个城市有极其精细化的服务,而我们恰恰有这种精细化服务能力,因此有信心有能力把它做好,体现我们的价值。未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做好了,再加上文化产业,我们就三足鼎立,有一个很稳定的发展态势。”
融合媒体平台应运而生
郭总工表示,苏州台做的融合生产平台项目,实质是考虑转型的问题。传统媒体我们已经做到了极致,黄金时间市场份额达到了60%,收视率也很高,再往上走,投资将非常大,且未必有进一步提升的效果。而新媒体正在抢夺我们的份额,如果我们不去做新媒体,就等于把市场拱手相让。新媒体有个特点,谁先进,它就会树立门槛,有了门槛,别人再进,就要付出两倍甚至四倍的力量,才能把这个市场夺回来。在大家都在起步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一起起步?凭借我们传统媒体的优势加上新媒体的思路,我们的市场份额就不会轻易让给他人。
但这需要配套的技术和服务。苏州台最初想打造一个全媒体记者,什么都能做,但后来发觉并非易事。我们一千多人的队伍,能培养50到100个这样的记者,但不可能人人都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有些人可能更侧重于电视,在电视方面成绩好,在电台或新媒体方面则欠佳。因此我们的观点是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苏州台最初的策划是全媒体的策划,由一个团队来做。在素材采集回来后,接下来的制播过程则由专业人员来做。这是有分工的,分别由擅长电台、电视和新媒体领域的人员完成。不过,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是各自独立去操作,而是在统一策划的前提下完成。这就需要一个融合媒体的平台去解决所有问题,完成内容汇聚、调度指挥、整体协调,共享资源,使得我们能够全方位报道一个事件,受众就能够从电视、广播电台、网站、移动装置等获得所需资讯,达到我们的传播效果,使苏州广电成为真正占领舆论宣传阵地的主流媒体。
融合媒体平台特点
郭总工表示,苏州台融合媒体平台有许多特点,首先是高效率,它采用了超融合的云存储架构,使得在内部、在整个融合平台和传统的全台网之间、网络之间,都没有拷贝的工作,即所谓的零拷贝或秒传。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以往从融合平台从资源共享的角度,内容需要从一个网拷贝到另一个网,而现在,出于安全考虑,可能只有在制作网到播出网之间需要真实的拷贝,但这也是非常快速的拷贝方式,别的地方实现零拷贝,从而大大提高制作效率。其次是安全性。云平台、超融合架构,大家最关心的是安全性。苏州台原来的制作网为广电总局的一个项目,拥有国家发明专利,即保证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完成正常的制作。因此,即使融合存储真的出现问题,短时间内无法恢复,也不会影响当日和以后的节目制作。等到系统恢复后,可以切回去,完成所有相应的工作,这使得安全性得到了保障。如果没有这样的安全性保证,风险很大。
第三是灵活性。此融合媒体平台有一个很好的理念,把整个融合平台架构于全台网之上的一层,以便把需要流程转换的工作通过上层架构来完成,具体工作则蜕化为模块化的工具,由其完成特定的工作,而不影响工作流的推进。这样做的好处是特别灵活,可以根据需要去适配不同的工作流。这就是所谓的柔性生产概念。新媒体可能需要三个模块组合就可完成播发工作,传统媒体可能需要五个模块的组合。这些模块之间的沟联是通过上层融合平台简单的流程设定实现的。因此,尤其是在新的工作流程出现时,平台不需要作太多的调整,只要把相应的工具组合在一起就可以了。另外,整个工作是由上层直接控制,通过简单的设定就可完成,每个工作人员自己都可根据需要,组织一个工作流,然后由这个工作流去导引下面的工作流,用相应的工具完成工作。endprint
第四是保护原有投资。郭总工认为,融合媒体发展是分阶段、渐进式的过程。一夜之间全部推倒重来是不现实的,我们要保护原来的投资,原有设备还要继续使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从本质上来说都是视音频和图片,只是要求不同。以前为什么没法做,是因为没有融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要做新媒体,可能需要重新开发一套系统。在原来系统做,资源不能完全共享,特别是到通过新媒体发布时,格式转换、媒资调用都完全不一样,这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而通过融合平台,这些工作都能够沟联起来,也就是说,新媒体制作工具可根据今后技术的发展增加模块。它要制作视频,特别是高清晰度的视频,可以直接调用传统非编工具完成,所以这些工具一直还都可以使用。同时,因为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现有的非编网络用秒传技术,可以不需拷贝,直接调用融合平台的资料。用完以后,生成的文件可以几个方向投到融合平台和本地网。其他人员都可以零拷贝,通过指针方式在原地瞬间获取和使用它们。这也是和别的平台技术相比不一样的地方,——不需要为适应新媒体的东西而升级传统的设备。等到以后适应云平台的新视频制作工具出现且稳定可靠后,传统非编网或全台网才可能退役。
因此,在苏州台的方案中,保护投资和未来发展的过渡之路是非常清晰的。
郭总工表示,总的说来我们是两条腿走路,传统媒体制作方式我们用惯用好的,继续用;新媒体的,我们另外架设一个系统,然后逐步做大,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弱化原来的方式,最后实现全面的云化。现在的云计算还不很成熟,一台最高水平的云计算服务器可虚拟出来4台非编工作站,而且成本并没有降低,维护也很麻烦。我们测算过,这样一套系统搭建出来,不比买单独的4台工作站便宜,运行成本和效率的优势没有体现出来。目前我们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提高效率的问题,并非云计算的问题。在云计算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我们先要解决云存储,通过云存储提高效率。这是我们第一步解决云存储问题,打造存储云,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工具慢慢云化,真正实现云编辑的原因。我们宁愿暂时搁置不成熟的云编辑技术,而把它作为以后加入的模块。云存储技术已经成熟,就可以作为主应用,提高我们的效率,满足我们融合平台的要求,特别是做新媒体的要求。
使用新技术最大挑战
郭总工指出,采用云技术,最大挑战在于安全性保障。我们从来不认为一个计算机系统能够永远不出问题、永远不崩溃性。这是当时我们开始采用超融合存储时最大的顾虑,也是考虑最多的地方。
第二是经济性和可实现性。有些云看上去很好看,但并没有带来实际的效益,云的优势没有体现出来,只是为云而云,就没有必要去做。
不断改进
郭总工表示,我们肯定要不断往上升级。第一步,我们做了一个超融合的存储平台和一个融合平台,目前业务做APP、微博、微信和传统电视,但未来,必定是多线发展,如做OTT内容,使我们的平台适应所有的工作,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特别是要让这个平台以后融入媒资功能,甚至于以后是一个大的存储一次性解决所的有事情,从媒资到制作到应用,到所有的沟联,管理简单,使用方便。这样对我们发展未来的新媒体是有帮助的。当然,前提是解决安全性问题,相信未来的技术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我们的目标是未来对接这些互联网技术,特别是如对象存储、s3接口等的相关应用,逐步采用它们,使融合平台能够直接对接互联网平台、直接对接台内的平台,做成一个真正完全融合的平台,促进我们的发展。
台企合作,达到共赢
郭总工称,此媒体融合平台是苏州台和大洋公司精诚合作的结晶。大洋公司是行业的领头羊,技术能力和创新意识非常强。苏州台是大洋特别好的长期合作伙伴,从大洋开发国内第一套高性能非编系统DY3000起,苏州台就是合作方之一。我们对大洋的技术很有信心。在融合平台这个项目上我们愿意与大洋合作,很重要的原因是每次我们提出功能性要求,他们都给予相应的支持,特别是在互相支持方面,双方做得非常好。我们愿意和大洋共享技术,大家可以很平等地坐在一起讨论,解决一些问题:他们愿意听取我们的意见,我们的意见也能够对他们的产品开发提供很好的思路。这次的超融合平台,是双方经过多次技术交流沟通,提出建设目标,慢慢形成技术思路,双方评估可行性后,才上马研发出来的——这是双方互信的结果。大洋认为针对苏州台提出的问题研发出的解决方案往往也能够解决别的台现在和未来面临的问题,为兄弟台提供思路和经验。比如前述的效率问题、网际交互,全部资源共享,以及安全性,这些问题都是双方慢慢磨合,共同解决的。对大洋来说,这也是使产品逐渐成熟的很好方式。
另外,苏州台的融合平台方案第一稿已经由大洋复制给了好几个台,我们刚刚完成的超融合存储部分之前的融合理念、融合办法、融合轨迹和融合的柔性思路也已经复制到好多台。大洋最近中标的几个项目,就是基于这样的技术,这对大洋应该是有很大帮助。总之,对苏州台来说,是得到了很好的产品,对大洋来说,得到的是更好的回报和开发更好的技术。
最后,郭总工总结了自己对媒体融合平台建设的观点,他说,打造任何一个媒体融合平台,都要立足自我,根据每个台自身的特点、需求(包括从内部管理到运营),业务发展,匹配相应的技术。每个台的融合平台,都有自己的特点,没有优劣之分,适合自己业务流程的就是好的;最要避免的是就因为它是云计算,所以我要用,为云而云绝不可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