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环形泰勒焦虫病的诊疗

2016-02-23刘永刚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年12期
关键词:焦虫出血点虫体

刘永刚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农林畜牧水产局,河北 唐山 063200)

牛环形泰勒焦虫病的诊疗

刘永刚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农林畜牧水产局,河北唐山063200)

牛;环形泰勒焦虫病;诊断;预防;治疗

牛环形泰勒焦虫病是泰勒科泰勒属的焦虫,寄生于牛而引起的疾病。流行于我国西北、华北、东北一些省区,是一种季节性流行病,多呈急性过程,发病率、病死率高。我国北方发病多在6~8月,7月为高峰期。本病潜伏期为14~20d,根据临诊特点和病理变化可作出诊断。本病的控制重在预防,在治疗方面目前尚无杀灭本病原体的特效药物。

1 病原体生活史

牛环形泰勒焦虫的生活史尚未完全明了,小泰勒焦虫由接种到牛体内时进入网状内皮细胞系统的细胞,以裂殖生殖法繁殖,形成无性型和有性型两种核虫体(石榴体)。无性型多核虫体即大裂殖体,成熟后由破裂的淋巴细胞逸出并释放大量的大裂殖子(可称为非孢子),大裂殖子又侵入新的淋巴细胞或内皮细胞重复无性繁殖。有性型多核虫体即小裂殖体(是继无性型多核虫体之后出现的),破裂后释放出大量的小裂殖子。进入血流中的红细胞内发育成配子体而不再分裂。成熟的配子体有圆形、椭圆形、杆状等形态(即血液型虫体)。血液型虫体被蜱吸食到胃后,红细胞被消化后释出而形成大小配子,并结合为合子,继而变成动合子进入蜱的肠管和体腔各部,移入唾液腺变为多核孢子,孢子发育成熟后变为子孢子进入唾腺管,蜱吸血时进入牛体。

2 流行病学

本病在我国的东北和内蒙古的传播媒介为残缘玻璃蜱,发病多在6~8月,7月为高峰。本地牛大多为带虫者,但因抵抗力强常不发病或轻微发病,种牛或外地引进牛一到发病季节几乎无一幸免,以1~3岁牛发病率最高。

3 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为14~20d。

3.1初期患牛的体温为39~41.8℃,呈稽留热,肩前、鼠蹊、淋巴结肿大有痛感,角很热,呼吸80~110次/min,心跳80~120次/min。精神不振,减食,眼结膜潮红,红细胞内出现虫体。

3.2中期病牛精神萎靡,低头耷耳,肷下陷,拱腰缩腹,静处一隅,卧时头弯于一侧。先便秘后腹泻或交替发生,粪带黏液和血液,尿频、量少、色深黄,但无血尿。病牛的体温为40~42℃,鼻干流清白黏液,角膜灰白色,流泪,可视黏膜黄红色,眼睑下有粟大出血点,颈动脉波动明显,心区扩大。吃土,磨牙,呻吟,迅速消瘦;沉郁,肌肉颤抖,行动摇摆;血液稀薄、呈淡红色,红细胞200万~300万/mm3,血红蛋白降至20%~30%,血沉快。红细胞大小不匀,白细胞变化不大。

3.3后期病牛食欲废绝,卧地不起,反应迟钝,在眼睑、尾根皮肤薄处出现粟粒大至扁豆大深红色结节状的溢血斑点,随后死亡,病程约为1~2周或20d左右。

4 病理变化

病牛死后尸僵明显,消瘦;皮肤、尾根及可视粘膜有出血斑;胸腹两侧皮下有黄色胶样浸润;肩前有其他体表淋巴结肿大,外观紫红色,腹腔有大量黄色腹水;大网膜黄色、有出血点;脾肿大2~3倍,被膜有出血点,髓软、紫红色;肝肿大、质脆、灰红或杏黄,被膜有小出血点,肝门淋巴结肿大,有出血斑,剖面有胆汁;胆囊肿大2~3倍,胆汁褐绿色,稀稠不定,有时混黏稠物;肾外膜有针尖至粟大出血点,易剥离,皮、髓界限不清,肾盂水肿,有胶样浸润;肾上腺肿大、出血,剖面有红黄色汁液,肾门淋巴结肿大;食道、瘤胃浆膜有出血点,瓣胃内容物干燥,黏膜易脱落,皱胃黏膜肿胀有出血斑,并有蚕豆大溃疡(严重病例占皱胃面积一半以上是特征性病变,很少例外);肠系膜有程度不等的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有出血点,剖面有灰红色液;胸腔有多量淡红色液体,纵隔淋巴结肿大,胸壁有小点出血。心包内积水,心内、外膜有出血斑点,冠状动脉周围及脂肪组织有胶样浸润和出血点;肺水肿、气肿,被膜有小点出血;支气管、大支气管和咽喉部黏膜均有出血斑点,肺门淋巴结肿大;脑部少数病例有坏死和出血性梗塞,大部分病灶在白质中。

5 诊断要点

因有蜱寄生,发病在6~8月,体温高(初期39~41.8℃、中期40~42℃),呈稽留热,体表淋巴结肿大、有痛感,贫血,可视黏膜充血、黄染(中期黄红色),角膜灰白色、流泪,精神沉郁,先便秘后腹泻、尿频、量少、深黄色(无血红蛋白尿),吃土,消瘦,磨牙,震颤,血稀、红细胞大小不匀、200万~300万/mm3。眼睑、尾根皮肤薄处有溢血点,早期淋巴结穿刺涂片可找到石榴体,以后血液中可见圆形、椭圆形、杆状等形态的虫体。

6 防治措施

在9~10月间将圈舍的墙洞、裂缝用泥加杀虫剂堵死,次年4月再封堵一次,使产卵的雌蜱和若蜱、成蜱闭死在洞穴中。10~12月用药消灭牛体上的幼蜱、若蜱,5~7月消灭成蜱。4月离圈放牧(离圈2.5km以外),10月再返圈,使5月离墙缝的成蜱不能爬上牛体。新调入的牛均要灭蜱。本病在治疗方面目前尚无杀灭病原体的特效药物。(1)用贝尼尔,根据经验必须加大剂量(量小时无效或效不佳),7~10mg/kg·bw,以蒸馏水配成7%溶液分点在颈、臀作深部肌肉注射,1次/d,连注3~4次为1疗程,必要时静脉注射,剂量为5mg/kg·bw配成1%溶液缓慢注入,1次/d,连用2次。(2)用黄色素(锥黄素)1%溶液100~200mL、10%葡萄糖500mL一次静脉注射。病重时可在48h后再注1次。

10.3969/J.ISSN.1671-6027.2016.12.039

刘永刚(1980~),河北省唐山市人,本科,中级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疾病临床诊疗

猜你喜欢

焦虫出血点虫体
牛、羊焦虫病的诊治措施探微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断及危重病例治疗
中西药治疗牛焦虫病
如何选购冬虫夏草
儿童阑尾蛲虫感染病理诊断1例
牛双芽巴贝斯虫病PCR检测试剂盒研制
河南遂平县奶牛焦虫病的流行学调查
Mutually Beneficial
吡喹酮衍生物DW-3-15对日本血吸虫PZQ抗性虫体的生物学效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