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验动物设施环境检测方法探讨

2016-02-23夏长友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年12期
关键词:照度屏障测点

夏长友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实验动物设施环境检测方法探讨

夏长友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实验动物设施竣工投入生产(实验)以后,都需要进行性能测定及工程验收,在系统维修或更新时也要进行全面的测试,目前国内各级实验动物管理机构在审发设施条件合格证时,也注重对实验动物(或动物实验)设施的环境进行检测。对实验动物设施环境检测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部分,即外环境条件的检查和内环境条件的检测。供参考。

1 外环境条件的检查

作为实验动物设施的外环境,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特点与毗邻建筑(实验室)的关系,必要的公用设施——水、电、气、排污、检疫隔离系统以及运输、通讯、动物尸体、弃物处理系统等。这部分环境的检查易被忽略,因此应引起重视。

1.1地理位置的检查。实验动物设施的位置应选择安静、交通方便、无大气、水源及其污染的地方。空气流通地势较高。实验动物设施周围应有一定面积的绿化区,种植多年生阔叶树及地面种植多年生草本为宜。

用于生产、繁殖的动物设施应远离居民点、畜、禽场、屠宰场、集贸市场、工厂等,尽量避开疫源威胁和公害污染。在方便交通的情况下尽量离公路交通要道远一些,防止空气尘埃的污染。

用于动物实验的生产、研究、设施,如果与其他研究、生产设施相邻或在同一建筑物内,则动物实验室应与其他部门隔开。

1.2实验动物设施内外应修有永久性(不受气候影响)的道路。

1.3实验动物设施外大气浓度检查。由于近几年来随工业增长的不断加快,大量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亦不断加大,对开放式、屏障式、隔离式实验动物设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应严密监控动物设施周围的空气和水源污染。

1.4实验动物的生产与实验单位应设有专用的垃圾、动物尸体焚化装置,并且必须符合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中的有关规定。动物实验室内设有动物尸体的低温保存处和尸体解剖处。

1.5实验动物生产部门应设有专用水源,一般为城市饮用自来水,并且其供水量应大于用水量,生活用水、厕所用水、生产用水、实验用水等应设置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有条件的地方热水供应问题也必须解决。

1.6实验动物生产与实验部门必须配置一定容量的电源。必须能保证用电的连续性,满足供应24h连续运转的机械设备的正常工作,必要时设置双线路供电或自备一套作为应急使用的最小限度的发电机。

1.7实验动物生产部门应有固定的蒸气供应来源,其负荷与用量应达到要求。

1.8大型实验动物生产部门和专用动物实验室的工作区域都要安装电话机,特别是屏障设施内,必须安装内外线路的电话或无线电话机。

1.9实验动物生产单位应根据生产需要购置经改装的实验动物运输车辆,另外,技术保障、后勤供给方面必备的设施也应配置。

1.10实验动物秤或动物实验部门应设有专门的动物检疫隔离区域,以便引进新品咱或领取动物的检疫与隔离观察。隔离区最好距动物生产区域远一些,并在下风处为宜。

2 内环境条件的检测

新建或改建的生产、实验设施施工完毕时和老设备更新、维修后,都必须对实验动物的内环境进行检测,以达到安全使用和实验动物不被污染的目的。实验动物内环境的检测项目一般包括:风量和风速的检测、风管检漏和静压差的检测、内环境洁净度的检测(含浮游菌及沉降菌的检测)、室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检测、室内噪声的检测、室内照度的检测、室内氨浓度的检测等。

2.1内环境风量与风速的检测

2.1.1仪器风速仪

2.1.2测定方法

(1)风量、风速检测必须在工程结束后进行,净化系统各项效果必须在设计的风量、风速条件下获得。(2)风量检测前,必须检查风机运行是否正常,系统中各部件安装是否正确,有无障碍(如过滤器有无被堵、档)。所有阀门应固定在一定的开启位置上,并且必须实际测量被测风口、风管尺寸。(3)对单向层流的气流方式采用室截面平均风速和截面积乘积的方式确定送风量,其中垂直单向层流方式的测定截面积取距地面0.8m的水平截面,水平单向层流方式的测定截面取距送风面0.5m的垂直截面,截面上测点间距不应大于2m,测点数应大于10个,均匀布置。仪器用热球风速仪。(4)对乱流式内环境采用风口法或风管法确定送风量。

应根据安装过滤器的风口形式选用辅助风管,即用硬质板材做成与风口截面相同、长度等于2倍风口边长的直管段,连接于过滤器风口外部。在辅助风管出口平面上,按最少测点数不少于6点,均匀布置检测点,用热球风速仪测定各点风速。以截面平均风速乘以风口净截面积确定风量。

2.1.3风速标准:屏障系统<0.25m/s;隔离系统<0.25m/s。

2.2各相邻洁净区域静压差的检测

2.2.1仪器使用倾斜式微压计进行,最小刻度为0.96pa。

2.2.2测定方法

(1)静压差的测定在所有的门关闭时进行,必须待气流速度均匀性测定后进行。(2)将测定用胶管(Φ50mm以下)从墙壁上的孔洞伸入室内,在离壁面不远处垂直于气流方向的设施,周围无阻挡,气流扰动最小。(3)如有多间的动物室应从平面上最里面的房间依次向外测定。(4)对SPF以上级别的高洁净要求(100级)的单向层流动物生产、实验室,还应测定在门开启状态下,离门口0.6m处的室内工作面高度的粒子数。

2.2.3压差标准小动物系统内压力梯度:屏障系统(1万级)20Pa;隔离系统(100级)50~150Pa。

中动物系统内压力梯度:屏障系统20Pa;隔离系统40~60Pa。

2.3屏障(隔离区)系统动物室洁净度检测

2.3.1仪器粒子计数器

2.3.2测定方法(1)采样点数目:垂直层流式或乱流式测点应布置在离地面1m高的工作区平面上,水平层流式测点置于第一洁净工作区。

测点间距为0.5~2.0m,乱流式动物室面积不大于50m2的布置5个测点,每增加20~50m2增置3~5个测点。

每个测点连续测定3次,每点的采样次数应在采样前确定,不能在测定过程中调整次数。

表1列出不同面积、不同级别动物室需要的最低限度采样点数。

(2)测定洁净度的最小采样量按附表1的规定确定。

对单向流向洁净室,采样口应对着气流方向。对乱流式动物室,采样口宜向上。采样速度均应尽可能接近室内气流速度。

(3)洁净度测点布置原则

多于5个点时可分层布置,但每层不少于5点。

5点或5点以下时可布置在离地0.8m高平面的对角线上,或该平面上的两个过滤器之间的地点。

室内洁净度的检测也可根据建设单位或设计的要求,按现行国家标准《洁净厂房设施规范》GBJ73附录的规定执行。

2.3.3洁净度标准屏障系统1万级;隔离系统100级。

2.4内环境中浮游菌和落下菌的检测

2.4.1仪器浮游细菌采样器,9cm培养皿,培养基等。

2.4.2测定方法

(1)内环境浮游菌测点和洁净度测点不相同,采样必须按所用仪器说明书所述的步骤进行,特别要注意检测之前对仪器的消毒灭菌。

(2)落下菌测定时,培养皿应布置在有代表性的地点和气流扰动极小的地点,培养皿数可与表2确定的采样点数相同,但培养皿最小数应满足表2的要求。

(3)培养温度和时间:过去用37℃,48h,美国宇航标准细菌规定为32℃,48h,但也有认为25℃或31℃是合适的培养温度,因此,认为对一般细菌和细菌总数的测定可用31~32℃,48h培养,对真菌测定可用25℃,96h培养。

(4)屏障系统内新风量的标准:新风的补入除维持动物饲养室和实验室正压值、防外表污染外,同时也为了排除该室内的臭气,保持适当的氧含量。工业设计新风量标准时,多以“保证每人每小时不低于若干立方米的新风量”,这个值一般为大于总风量的10%~30%。

2.4.3标准落下菌数:开放系统40;屏障系统3;隔离区0。

2.5洁净区空气中氨浓度测定

屏障系统隔离系统内空气中氨浓度的测定按GB3095中的规定进行,这里不做重复。现介绍一种简单的污浊空气检查方法,此法可在常规生产和实验中使用。

该方法将气分为五个等级,做为气味浓度高低的表示法:1级:稍有感觉的气味(探测阈值程度);2级:容易感觉的弱气味(确认阈值程度);3级:明显感觉到的气味;4级:强烈的气味;5级:不能忍受的强烈气味。

2.6噪声的测定

2.6.1仪器设备带倍频程分析器的声级计。

2.6.2测定方法(1)声级计的位置确定,对小于15m2的房间采用室中心一点的方法测点距地面1.1m。

(2)一般只测A声级的数值,必要时测倍频程声级。

(3)视需要测下列4种情况中的全部或部分的噪声。

①洁净动物室无人、无动物、设备全部停止运行时的背景噪声。②洁净动物室无人、无动物、空调净化系统设备运行的情况。③洁净动物室无人、无动物、空调净化系统运行,其他仪器运行的情况。④洁净动物室有动物,空调净化系统运行情况。

2.6.3标准根据国家卫生部《医学实验动物标准》(1992)

(1)小动物:屏障系统<50dB;隔离系统<40dB;开放系统<50dB。(2)中动物:屏障系统<50dB;隔离系统<40dB;开放系统<50dB。

2.7照度的测定

2.7.1仪器设备便携式照度计。

2.7.2测定方法(1)根据国标《室内照明测量方法》GB57-85规定,测定前对新安装的日光灯必须有100h,白炽灯有20h的使用期,旧日光灯必须已点亮15min,白炽灯点亮5min,以待光源的光输出稳定后再测定。(2)测定必须在室温已趋于稳定时进行,对于有窗的动物室,为判断照明水平,应在夜间进行。(3)测定应记录:工作面上的照度平均值、工作面上的照度最低值、工作点上的照度值以及动物笼盒内最高照度值。(4)测定点置于工作面一般为距地面0.8m高的平面上,1.0~2.0m间隔布置,各点照度值取2~3次读数的平均值。(5)应防止测定者人影和其他因素对照度计数仪的干扰。

2.7.3标准

(1)工作区照度:150~300。(2)动物笼箱内照度:10~20。(3)动物实验区照度:视工作对象大小而定。

2.8动物室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测定

2.8.1仪器设备当温度波动范围>±0.5℃,采用0~50℃的1/10分度水银温度计。当温度波动范围<±0.5℃时,采用上述温度计或1/100分度水银温度计。也可采用热敏电阻或数字式测温仪。

当湿度波动范围≥±5%时,采用干温球温度计。当湿度

波动范围<±5%时,采用氯化锂电阻或数字型测湿仪。

2.8.2测定方法(1)测定温湿度时,应待动物室气流均匀后进行。(2)测定前,空调系统应连续运行至少24h,在整个测定期间,净化空调系统运行不能停止。(3)当动物室内温度波动范围>±2℃时,相对湿度波动范围>10%时,温、湿度的测定宜连续进行8h,每次测定间隔15~30min。(4)当动物室内温度波动范围在±0.5℃~2℃之间,相对湿度波动的范围上±5%~10%之间时,温湿度的测定宜连续进行24h,每次间隔为15~30min。

2.8.3温度、湿度标准小动物:屏障系统21~26℃、40%~80%;隔离系统21~26℃、40%~80%。

中动物:屏障系统16~29℃、40%~70%;隔离系统20~28℃、40%~80%。

[1]秦卓明,等.SPF鸡屏障系统及其管理特点[J].中国家禽,2005,4∶37-41.

[2]李学勇,实验动物设施运行管理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夏长友,等.隔离器的消毒灭菌与故障处理方法[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6,8.

[4]方喜业等,实验动物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5]陈洪岩,等,实验动物学概论[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16.

[6]澳大利亚联邦科工委(CSIRO)SPF实验动物房饲养管理手册[M].

10.3969/J.ISSN.1671-6027.2016.12.002

夏长友(1972~),在职研究生学历,工程硕士,副研究员。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理事、黑龙江省实验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和黑龙江海外联谊会省直委员会理事

猜你喜欢

照度屏障测点
咬紧百日攻坚 筑牢安全屏障
屏障修护TOP10
基于CATIA的汽车测点批量开发的研究与应用
一道屏障
某废钢渣车间落锤冲击振动特性研究
维护网络安全 筑牢网络强省屏障
大型LED方形阵列的照度均匀性
体育建筑照明设计中垂直照度问题的研究
动量轮诊断测点配置与资源占用度成本评价
高层建筑二维风致响应实测中测点的优化布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