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连锁医疗机构分级诊疗模式的探索
2016-02-23于芳芳季惠斌郑立国刘洋
于芳芳,季惠斌,郑立国,刘洋
(1.中国医科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沈阳市 110122; 2.沈阳爱尔眼视光医院,沈阳市 110031)
◁探索与研究▷
某连锁医疗机构分级诊疗模式的探索
于芳芳1,2,季惠斌1,郑立国2,刘洋2
(1.中国医科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沈阳市 110122; 2.沈阳爱尔眼视光医院,沈阳市 110031)
目的总结辽宁省内某连锁医疗机构的分级诊疗状况,对连锁医疗机构分级诊疗现状进行分析,就分级配置、卫生服务利用提出适用于连锁医疗机构的分级诊疗发展模式。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专题小组讨论和专家咨询,采用EPI DATA建立数据库,利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2014—2015年,某连锁医疗机构辽宁省区内门诊急诊服务人次增长最多的是二级医院,增长率为43.14%,其次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长率为11.16%,而三级医院门急诊服务人次数出现了下降,下降率为0.46%。住院服务人次也是二级医院增长最迅速,增长率为21.16%,其次的是基层医院,增长率为11.16%,三级医院住院服务人次数增长缓慢,增长率为5.45%。二级医院的医疗技术人员的数量增加也是最快的,增长率12.96%,其次的是基层的医疗技术人员数,增长率5.00%,最后是三级医院医疗技术人员数,增长率3.51%。结论分级连锁模式下的诊疗服务体系构成了一个管理网络,加强分级诊部服务体系的内部联系,通过纵向技术支持和患者输送,最优化地利用技术力量和人力资源,使老百姓在当地就能够解决相关疾病。
连锁医疗机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
【DOI编码】10.3969/j.issn.1672-4232.2016.04.09
分级诊疗的含义,是等级不同的医疗机构根据患者疾病发病情况和治疗难易程度来分别承担不同的疾病,医院间明确各自的分工,逐步实现合理的就医[1]。理想的分级诊疗模式就是首诊去就近方便的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急诊是基层医疗机构解决不了的疾病转至上级医院,在上级医院治疗后病情稳定的患者或慢性病患者再转回基层医疗机构[2]。
构建层级分明的诊疗体系应将诊疗服务分为三级:三级服务是指对疑难杂症和急危重患者的诊治;二级服务是指对一般复杂疾病和常见多发病诊治;一级服务是针对常见多发病、慢性病和恢复康复期疾病的诊治[3]。
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1资源来源
选取辽宁省某连锁医疗机构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其省内旗下8家城市眼科医院作为课题的研究地点。具体选取城市为:沈阳、朝阳、辽阳、营口、阜新、铁岭、抚顺、凤城。某连锁医疗机构辽宁省区内数据量统计,数据来源于各医院病案中心。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检索研究。查看国内、国外有关分级诊疗和连锁医疗机构的著作与论文,收集分级诊疗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等相关资料,对资料进行归纳总结。
1.2.2专家咨询、专题小组讨论。设定访谈提纲,对8家医院的CEO、卫生行政人员、医保管理人员分别进行访谈和专题小组讨论。
1.2.3数理统计分析法。采用EPI DATA建立数据库,利用描述性统计对某连锁医疗机构辽宁省区内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卫生资源分级配置、医疗服务需求等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2.1卫生资源分级配置现状
2.1.1某连锁医疗机构辽宁省区内卫生资源分级配置情况。2015年某连锁医疗机构辽宁省区内纳入研究课题的共8家专科医院,其中包括三级医院1家,二级医院3家,基层医院4家,计划2016年底前新增5家医院。
2.1.2某连锁医疗机构辽宁省区内床位数分级配置情况。三级医院的床位数为200张,二级医院的平均床位数为67张,基层医院的平均床位数为28张。
2.1.3某连锁医疗机构辽宁省区内医疗技术人员分级配置情况。由于数据录入保存不完整,本研究只分析2014—2015年某连锁医疗机构辽宁省区内医疗技术人员数量变化情况。从2014年到2015年,某连锁医疗机构辽宁省区内医疗技术人员数从322人增加到339人,增长率为5.28%。三级医院医疗技术人员数由228人增加到236人,增长率为3.51%;二级医院医疗技术人员数由54人增加到61人,增长率为12.9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技术人员数由40人增加到42人,增长率为5.00%。数据显示,二、三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技术人员数量都在增长,但是二级医院的增长率最高,其次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长最慢的是三级医院。
2.2医疗服务需求分布现状
2.2.1门、急诊服务分级利用情况。2014—2015年,某连锁医疗机构辽宁省区内门诊急诊服务人次从256 883 人次增长到283 623人次,增长率10.41%。其中三级医院门急诊服务人次数从150 659人次降低到149 966人次,下降0.46%;二级医院门急诊服务人次数从48 792人次增长到69 841人次,增长率为43.14%;基层医院门急诊服务人次从57 432人次增长到63 816人次,增长率为11.16%。数据显示,只有三级医院门急诊服务人次数在下降,而二级医院的增长率最高,基层医院门急诊总人次增长率居中。
2.2.2住院服务分级利用情况。2014—2015年,某连锁医疗机构辽宁省区内住院服务人次从16 370人次增长到18 128人次,增长率10.74%。其中三级医院住院服务人次数从8 531人次增长到8 996人次,增长率为5.45%;二级医院住院服务人次数从4 183人次增长到5 068人次,增长率为21.1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服务人次从3 656人次增长到4 064人次,增长率为11.16%。数据显示,二级医院住院人数增长迅速,其次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三级医院住院服务人次数增长缓慢。
3 讨论
3.1卫生资源分级配置
在医疗技术人员分级配置上,某连锁医疗机构辽宁省区内医疗技术人员数中二级医院医疗技术人员的数量增加是最快的,其次是基层医院的医疗技术人员数,最后是三级医院医疗技术人员数。由此可见,国家推行分级诊疗,让患者在本地就医,致使地级市医院的门诊量手术量都不断提升,医疗技术人员的数量也在增加。
2016年某连锁医疗机构辽宁省区内预期新增设5家医院,到2017年辽宁省内每个地市级城市都有一家二级以上的医院,县级市建设或收购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最终构建三级健康防控和分级连锁体系[4]。
连锁医疗机构较公立医院的优势在于拥有统一的企业文化、统一的运营模式、统一的服务项目等,也共享着医疗设备和人力资源。三级医院的专家可定期到下级医院进行查房、手术、疑难病症会诊、培训讲座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可以利用上级医院先进的医疗设备。连锁医疗机构分级管理能够更合理地利用卫生资源。
3.2医疗服务需求分布
2014—2015年,某连锁医疗机构辽宁省区内门诊急诊服务人次增长最多的是地级市(二级)医院,其次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而三级医院门急诊服务人次数竟然出现了下降。统计数据时发现,三级医院门急诊服务下降的原因与大批手术复诊患者和配镜患者的下转有关。很多省内的外地患者到沈阳的三级医院手术,术后病情稳定者均转入地级市及基层医院进行复诊,致三级医院的门急诊呈下降趋势。
住院服务人次增长最多的仍是地级市(二级)医院,其次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而三级医院住院服务人次增长缓慢。分析原因,认为与专家定期到当地会诊手术有关[5]。
在连锁医疗机构中,绩效考核是整体的,所以区域CEO将内部转诊要求下发至旗下机构,建立内部转诊标准和制度,将患者进行合理分流,形成院际互通服务。2015年较2014年双向转诊率下降0.0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向上转诊率下降0.18%,上级医院向下转诊率上升0.14%。
在各类文献中,国家的向上转诊率大于向下转诊率,而上述统计结果却是相反,分析与连锁医疗机构的管理模式相关。三级医院的专家定期到下级医院会诊手术,很多病症可以在下级医院进行解决,没有必要再向上转诊,所以向上转诊率呈下降的状态。而随着下级医院业务水平的提升和开展业务项目的增多,上级医院会把手术后稳定的患者转至下级医院进行后期的复诊和治疗,导致向下转诊率呈上升的趋势。
国家政策开始允许社会办医,推行了很好的支持社会办医的政策。随后国家开始推进医改、实行分级诊疗,目的是让患者可以就近首诊、在基层就诊,以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连锁医疗机构可采用分级连锁发展模式,就是把各个连锁医院分成一级、二级、三级。分级连锁体系中的一级医院是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可以说是各县区医院;其中的二级医院是指省区内的各市级医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双向转诊在二级医院中体现较明显;其中的三级医院对应的是省会级医院,是整个省的龙头,带动整个省区的发展,也是体现着当地的专科技术水平。 综上所述,分级连锁发展模式构成了一个网络,通过横向的整合优化人力、设备及技术水平,纵向的双向转诊、定点支援等方式,让患者就近解决疾病的困扰,从连锁医疗机构的层面上解决患者看病难的问题。
[1]何思长,赵大仁,张瑞华,等.我国分级诊疗的实施现状与思考[J].现代医院管理,2015,(2):20-22.
[2]李显文.对我国分级诊疗模式相关问题的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15,(3):18-20.
[3]李菲.我国医疗服务分级诊疗的具体路径及实践程度分析[J].中州学刊,2014,(11):90-95.
[4]关昕,史张宇.国外社区双向转诊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借鉴[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7):19-21.
[5]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A/OL].(2015-09-14).[2016-05-17].http://www.nhfpc.gov.cn/yzygj/s3593g/201509/c30041e1016a427f94 77774c9e864eb4.shtml.
(编辑马兰)
Exploration of Hierarch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a Medical Institution Chain/
YU Fang-fang1,2,JI Hui-bin1,ZHENG Li-guo2,LIU Yang2
(1.China Medic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122,China; 2.Shenyang Aier Eye Hospital,Shenyang 110003,China)
Objective: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hierarch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uitable for medical institution chain is suggested based on the summariz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 medical institution chain in Liaoning Province,the analyses on hierarch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hierarchic configur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health service.Method:With information retrieval,focus group discussion,expert consultation,the database of EPI DATA,and descriptive statistics,the data were analyzed.Result:The fastest growth in outpatient emergency service in a Liaoning medical institution chain happened in hospitals of class two(43.14%),the second fastest in grassroots medical health institutions(11.16%),while the outpatient emergency service in hospitals of class three lowered from 2014 to 2015,the rate of decline was 0.46%.Also,the fastest growth in hospitalization service was in hospitals of class two(21.16%),the second fastest was in grassroots hospitals(11.16%) while the slow growth occurred in hospitals of class three(5.45%).The fastest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medical technicians was in hospitals of class two(12.96%),then in grassroots(5.00%) and finally in hospitals of class three(3.51%).Conclusion:Hierarchic chain system forms a network,which optimizes the use of technology and human resources with vertical technological support and patient delivery,tightens internal linkage with the system of hierarch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d solves locally most problems of diseases for the masses of people.
medical institution chain;hierarch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two-way referral
R197
A
1672-4232(2016)04-0030-03
季惠斌(1962-),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卫生事业管理。
2016-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