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比特币的思考

2016-02-23李泉何瑞丰天利北京投资有限公司

消费导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比特币货币政策

李泉何 瑞丰天利(北京)投资有限公司



关于比特币的思考

李泉何 瑞丰天利(北京)投资有限公司

摘 要:比特币是中本聪在2009年提出的概念,根据中本聪的设计思路,比特币是一种点对点式的数字货币,与大多数货币不同,比特币不依靠特定的货币发行机构,而是根据特定的算法产生。那么比特币未来的发展前景以及比特币对现实的批判意义和未来货币体系的憧憬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关键词:比特币 货币体制 货币政策

一、比特币未来的发展前景思考

目前主要争论比特币能否成为主流货币的问题,而引起这一争议的是:比特币的最有吸引力以及最有争议的特点是比特币不能随意增发(该货币系统曾在4年内只有不超过1050万个,之后的总数量将被永久限制在2100万个)。我认为从货币演变史和经济运行角度来看这种货币体系是不能成为未来主流货币的。

我想起了以前学习货币银行学时,课本讲授的关于货币体系演变的历史。货币演变的历史,资本主义国家经历过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和不兑现的信用本位币制。金本位制向不兑现的信用本位币制的转变具有典型性,这种转变是逐步的: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再到信用本位币制。在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下,都没有黄金的实际流通,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1.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黄金储备在各国分配不均;2.黄金的开采不能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从此可以看出在信用货币出现之前,货币在世界贵金属存量和年开采量限制的情况下,全世界乃至每一个国家的货币总量增长率都是可以看作是固定的,而且国际间的汇率是固定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和世界贸易的发展,贵金属货币体系的所产生的稳定货币量和比值,却又带来了制约经济发展和国际间外汇分布不均衡的影响。这最终导致了以金本位为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我们可以从货币演变的历史看出,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以及全球贸易的快速发展,在背景下容易出现贸易不均衡的情况,而以金本位体系这种不能随意增发的货币体系来作为主流货币显然是不可行的,甚至是一种倒退。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不能随意增发的货币体系将抑制经济的增长。由古典货币公式:,假设货币流通速度v不变的情况下,y保持一定速率的增长即:,m的不变,将导致社会价格水平p的下降。如果放在现在高通货膨胀率的现实看,社会价格水平p的下降并非坏事。但是如果这种社会价格水平的长时间下降,将会导致世界各国不愿看到的通货紧缩,带来经济上的衰退,那也是很有危害的。首先将导致投资减少,从投资来看:;其中名义利率为r,实际利率为,通货膨胀率为逐年递减且<0。假设实际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在第一年投资者以的贷款利率借到款项投资,。而在第二年的投资回报率却是,其中< <0,即r1

从目前世界贸易仍然不均衡的角度看,若采取这种不能随意增发的货币体系,所带来的固定汇率政策,对于贸易逆差国来说,相当于采取了货币紧缩政策来扭转贸易逆差。贸易逆差国只能通过压缩国内需求来实现外部平衡,相对于现在的货币体系调节外部平衡不多的手段,如果未来只有被迫调节的方式,这种未来的预期也必然不为各国所认同和接受,特别是带来对本国经济的危害是长久而又不好恢复的。

从这个角度看,由于比特币的数量被严格限制在一个特定值的范围内,使它无法超额发行,这有悖于世界经济长期成正增长的趋势,也不利于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所以其难以成为世界主流货币。

二、比特币对现实的批判和未来货币体系憧憬

另一方面,比特币构思出现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不能随意增发的货币出现并得到一部分学者的支持,是他们对目前世界货币体系的批判和未来的一些期望:1.世界范围内缺乏一种货币发行约束机制的批判;2.对于古典货币体系——金本位为主的固定汇率货币体系——的憧憬;3.对于希望产生一种超主权国际货币的期待。

目前各国的经济政策有大肆依赖货币政策来实现经济目标的,对于货币政策倚重过多的缺点。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国际所实行的浮动汇率背景下,从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理论对于凯恩斯理论的批判后,对于货币政策又赋予了一层自由主义的外衣,认为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更符合市场经济,更代表自由主义。在西方,这种自由主义思想的推动下,中央银行比财政部门承担更大的责任,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承担了更多的经济目标。在世界范围内,更多的是通过货币政策来实现政府的经济目标,刺激经济增长、保证就业、稳定通货膨胀、实现外部平衡等都依靠货币政策。

在政府的这四个目标中,主要的是刺激经济增长和稳定通货膨胀。在实行浮动汇率的国家,国内货币政策具有相对自由权的情形下,在一国经济由于经济下降的情况下,通过增发货币来刺激总需求,从而刺激国内总需求的增加,同时实际利率下降,从而促使汇率下降,本币贬值,来达到提振本国出口,刺激外部需求增加,从而实现恢复经济增长的目的。一方面,从一国来看这是很好的政策选择,但是这样的政策有溢出效应,会刺激别的国家(为了本国的经济稳定)也实行货币增发政策,最终的结果是世界范围内各国汇率的变动不定,形成各国货币增发比赛。另一方面,从在经济的长期来看,经济增长的源泉是总供给的增长,在依靠货币宽松来试图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在短期的确可行,但是长期来看只能导致通货膨胀的上升,长期里忽略了对于经济增长源泉的培育,而不能带来经济的真实长期增长。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通过先后4次的量化宽松(QE)计划,来促进经济的企稳反弹。由于美元的强势地位(国际上最主要的储备货币,结算货币),使得美联储在每次的金融危机中,都可以通过超发货币来促使本国经济的企稳回升,而向外输出通货膨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虽然效用在随着科技进步、金融体系的发达而提升,但是全球抵御风险的能力正在减弱,而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也导致了全球经济的衰退。2015年美国经济已经持续复苏,美联储很可能通过货币政策的转向来确认美国

的金融危机已经结束。在美联储加息前,全球资本市场的震荡充分说明了以美元为主导的货币战,美国是最终的赢家。这也是为什么2008年一些学者支持比特币的原因吧。

2015年是人民币能否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篮子货币的关键之年,虽然我们为这一年做了很多准备,但是如今的外资回流美国,以及资产泡沫化都为我国今后经济的增长蒙上了阴影。美元的独大是各个国家,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难题。中国短期可以通过过去10年外汇储备的积累来抵抗资本外流所带来的人民币贬值,但是当我国利率市场化,资本账户开放后,资本的流动还是要取决于对长期经济增长的预期,而在短期,在“改革”中的经济增长换挡期,短期来看我们将难以阻止资本出逃,而我国一年内四次的利率下调,也说明了内外环境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如此看来,在短期通过货币政策,降低利率、降低融资成本以及为市场注入流动性等工具,来稳定经济仍然是政府的主要手段。

所以,绝大多数国家都在努力使本国的货币政策独立,任何不能超发的货币体系是难以符合本国经济增长需求的,而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刺激在短期来看是有效的。

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到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无疑货币战争成为如今金融危机的主角,而美元的强势地位显然使得其他国家感到不安,故而人们希望能出现一种超主权的世界货币来解决:各国货币竞相贬值的比赛中引发的汇率无序变动;宽松货币政策所引发的通货膨胀问题,以及短期经济增长和长期经济增长不协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黄达.金融学(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13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3]黄金萍.比特币,史上最危险的货币?.南方周末.2011年7月

[4]李钧.比特币.华夏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比特币货币政策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走势的“量”与“价”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比特币浅析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与前景研究
“区块链”发展现状评述及展望
智能合约与金融合约
比特币对经济稳健运行的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