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组织变革的三种价值取向

2016-02-22郑小明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24期

郑小明

[摘要]组织变革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方式。高职院校在由外延发展向内涵质量提升的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办学定位的个人取向与社会取向,人才培养的人文取向与技术取向,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的“大学化”与“企业化”取向。高职院校组织变革应兼顾个人与社会的需求,祛除工具化倾向,将全面发展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高职院校;组织变革;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4-0005-04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组织变革方面已取得了不少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而言,一是对高职院校的组织属性认识不够。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组织变革主要沿袭、模仿本科院校的变革模式和思路。二是对“什么是好的高职院校”缺乏系统思考。部分高职院校对“为什么变革”、“变革什么”、“怎样变革”等问题没有清晰的认识,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变革成“什么样的高职院校”。因此,为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组织变革,需要进一步澄清、反思高职院校组织变革的价值取向。高职院校组织变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进行着价值选择的过程。从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到人才培养,从高职院校组织结构到组织文化,分别面临着个人与社会、人文与技术、“企业化”与“大学化”等方面的价值选择。

一、个人与社会

任何一种学校教育均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高职教育也莫不如此。高职院校的个人价值是指高职院校对作为价值主体的学生和教师所具有的价值,也是高职院校的内在价值。对学生的个人价值体现在,高职院校能够按照职业教育的规律和要求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职业素质并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主要包括学业提高、技能培训、创业训练、择业决策和终身学习等方面价值。高职院校除了能够满足教师个人的职业需求外,同时能够给教师的专业、技术发展及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提供平台和机会。高职院校的社会价值是高职院校的外在价值,是指高职院校对作为价值主体的社会所具有的价值,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工具性价值。高职院校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往往交织在一起,高职院校倾向于何种价值会影响它的办学定位,影响高职院校组织变革的目标和路径。

(一)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

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要回答的是“办什么样的学”、“为谁办学”的问题。一所高职院校不可能满足所有人、所有组织机构的需求,它必须在众多的需求中做出选择并确定优先考虑哪些需求。其中,个人(教师和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是影响高职院校办学定位最重要的因素。同时,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深受职业教育定位的影响,而我国对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这可以从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的几份文件可以看出:《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到决定》(国发[2002]16号)中指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则将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认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价值取向的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强调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将高职院校组织变革视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手段或者工具。《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将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发展职业教育和高职院校办学的宗旨。具体而言,职业院校要服务于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新农村建设。职业院校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劳动者的就业和再就业服务。在高职院校的社会价值中,对企业的价值是最受关注和最直接的价值。高职院校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价值,都要通过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企业就业来实现的。因而,社会价值取向的高职院校组织变革十分重视满足企业、行业的需求。

个人价值取向的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强调满足教师和学生个人的需要,将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作为高职院校组织变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将教师和学生视为高职院校组织变革的依靠力量,认为高职院校组织是由教师和学生的生命构成的。在学校中,教师和学生不仅要教会或学会一些技能,而且要能够获得生活意义。学校生活构成了教师和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个人价值取向的高职院校组织变革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发展,在变革的方式上强调由下而上的变革,重视课堂和教学的变革,以及学习型组织建设。然而,由于受工具理性和大工业生产思维的影响,当前高职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化和功利化倾向比较严重,将学生视为一个个待加工的“零部件”,忽视了学生的个体价值和生命意义。富有生命气息的高职课堂应不以现实的规定性去约束学生,将学生塑造成既定的模样,而是要使学生从现实性中看到各种发展的可能,并帮助学生将可能变成现实;同时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鼓励学生勇于探索与实践,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进行创造。

(二)“就业导向”与“以人为本”

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是高等教育扩招的产物。扩招的结果,一方面加速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难度。毕业生就业难成了社会问题,促进就业也成了政府和学校共同的责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都将促进就业作为发展职业教育的总体要求,“就业导向”也顺理成章地成了高职院校组织变革的方向。

“就业导向”给高职院校组织带来了一系列变化。培养目标上强调学生掌握专业领域的应用技能,提高现场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专业设置上将市场需求作为评判专业的重要标准,并建立起以就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以工作现场的实习和实训为主。学校内部管理标准化,“双师型”教师队伍成了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上述变化,既是高职院校对环境变化的反应,也是高职院校获得经济性和合法性的方式。但这些变化也会导致高职院校沦为高级培训机构的潜在风险。具体表现在:职业性被过度强化,学生成了提升就业率的工具;价值取向日趋功利化,工具价值被无限放大;学生素质单向度凸显,缺乏人文精神和理性思考的能力。高职院校“就业导向”的组织变革,一方面使其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迅速做出调整,另一方面也使其丧失了教育应有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最终牺牲的是高职院校师生的利益。

“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组织变革,就是要将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作为目的而非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以“以生为本”。学生是高职院校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理由,而高职院校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场所和工具。因此,高职院校所开展的活动和所进行的变革都应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并将学生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高职院校教育质量高低和组织变革成败的标准。“以生为本”就是要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人文与技术

我国高职院校以工科院校居多。这些院校的办学历史普遍较短,文化积淀不深,加之“就业导向”等功利化办学定位的影响,不少高职院校往往只注重学生实用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文教育,出现了“重技能轻文化、重就业轻人格”的现象。高职院校在强化外在的社会功能的同时逐渐弱化了内在的育人功能,在凸显技术教育价值的同时矮化了人文教育价值。这些问题的出现,与人们对高职院校组织属性的认识有很大关系。

(一)高职院校的组织属性

高职院校是实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组织,属于职业教育范畴。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的组织性质和特点。不同的学者对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有不同的认识,观点主要有:(1)实践性。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教育过程注重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强化技能训练,培养职业能力。(2)社会性。高职教育发展规模、结构和速度乃至人才的知识结构必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是什么》一文中,黄炎培指出职业教育机关的唯一生命就是社会化。(3)职业性。高等职业教育因其职业性而与研究型高等教育相区别。(4)应用性与多样性。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在目标、层次、形式、内容等方面要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满足学生多种学习和发展的需要。(5)技术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术技能型人才。欧阳河等人认为,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实质是人与职业的关系问题。高职教育是帮助人们获得技术应用型技能型职业的能力和资格。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技术技能职业性。

也有人认为,高职教育具有双重属性,即“高等性”和“职业性”。加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要回归、突出高职院校的“高等性”和“职业性”。从根本上看,高职院校首先是一种教育组织,立德树人是其根本任务。高职院校的“高等性”和“职业性”只是相对于初、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而言的。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是高职院校存在的理由,教育属性才是高职院校区别于其他非教育组织的根本属性。高职院校学生无论是在校学习专业知识技能还是今后从事某种具体的工作或者职业,首先要有健全的人格。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既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前提,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必须施以完整的教育,包括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

(二)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

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都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和手段。然而,由于人们过分强调高职院校的“就业导向”和职业技术性质,导致了高职院校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失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中指出:在教育世界出现了一种趋向于技术治国的体系,这种体系基本上是为训练工人和有资格的专业人员并促使科学和技术向前。在这种重技能、轻人文的环境中,一大批片面发展的毕业生不断从高职院校步入社会,成为有技术、低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忽视学生对全面发展和生命意义的应有追求,实质上是对生命价值的浅薄化。不仅如此,高职院校对技术的功利化、工具化的追求和运用,实质上也是对技术的一种狭隘理解。

技术是构成人之本质的基本要素。人之所是,是由人自己通过技术造就的。技术与人文(人之本质)通过语言和时间关联在一起,从而具有同一性。技术构成了人文的哲学基础。技术是“人文化成”的过程,在将世界带出来的同时也将“人”带了出来。脱离技术的人文是无“本”之“木”,而脱离人文的技术将迷失方向。只有全面认识技术的文化意蕴和内在教育意义,并从人全面发展的角度去把握和开发技术的文化价值,才能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真正价值。虽然技术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但只有将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在一起,并以人的自我实现为目标,才能达到完整的教育。

高职教育的终极价值是帮助和促进学生心灵的丰盈与健全,合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应是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只有把终极价值作为根本目的的高职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是要在做好技术教育的同时,切实加强人文教育,将原有职业教育活动中未曾“引出”的人文教育尽可能“引出来”。首先应注重学生的职业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诚信、合作、责任、敬业、创业等职业精神。其次,在课程教学和技能实训中要人渗透文教育。第三,要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使学生在环境熏陶下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高职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人”。高职院校必须树立做人与做事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将“做人”贯穿于学生学会“做事”的始终,将学会“做人”作为“就业”的前提条件,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大学化”与“企业化”

办成像“大学”一样的学校或者办成像“企业”一样的学校,是一些高职院校在转型发展时出现的两种苗头。当然,这里的“大学”是指那种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一般是多科综合性大学。高职院校的“大学化”或者“企业化”倾向,表面上看是高职院校在进行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变革时的一种选择,实质上是高职院校本身的一种“不自信”表现,是高职院校在“什么是好的高职院校”问题上的迷失。

(一)高职院校组织变革的“大学化”

高职院校之所以选择“大学化”首先是因为高职院校的“大学”地位受到怀疑。虽然从学制上看,高职院校毫无疑问属于高等教育范畴,是一种学科型普通高等教育相对的高等教育类型,但民众心理上并未将高职院校视同大学。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认为,职业教育不能培养精神贵族,因而将其排除在大学之外。其次,我国的高职院校的行政级别一般比普通大学低一级或者半级。这也误导人们认为高职院校不是大学,或者至少说明高职院校是大学中的低级或者次级学校。其次,高职院校“大学化”是组织趋同的表现。组织趋同是组织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要求而引发的一种制度反应。一些高职院校为了升格升本,将一些普通本科院校的做法移植到高职院校。特别是当一些高职院校的校长或书记是从本科院校选拔出来的时候,自然会将本科院校的一些制度行为规范带到高职院校,使得高职院校越来越像“大学”。

高职院校“大学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逐渐具有“官僚型大学”的特征:组织目标上强调执行,具有简单化和一致性特点;组织关系上恪守边界,相对封闭;行动机制上重在规则约束,强调自上而下的执行;行为方式上比较僵化和保守;组织性格上重视组织程序和按章办事。高职院校内部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失衡。“知识本位”的价值观开始蔓延,出现高职教育内容体系向普通教育靠拢的倾向。二是难以抑制的升本冲动。随着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向高层次发展,高职院校提升办学层次也是必然趋势。自1990年国务院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来,高职院校“升本”成为了地方政府和高职院校发展规划的目标。高职院校“升本”虽然无可厚非,但盲目追求“升本”必然会丧失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尤其是当高职院校的“升本”与高职院校的“官僚化”裹挟在一起会使“升本”变味。为此,教育部分别在2006年、2010年和2011年发布了《关于编报2006年普通高等教育分学校分专业招生计划的通知》、《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教发[2011]9号)等政策文本中,明确提出2020年以前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不可以升格为本科院校。

当前,高职院校在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上已经进入全面提升质量的阶段,需要从价值层面重新审视质量发展的价值。不论民众是否认同高职院校属于“大学”,也不论高职院校是否能成功“升本”,高职院校都不能丧失大学之精神,保持自身的特色。大学精神的核心内容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对高职院校而言,就是要在共同职业伦理和社会责任感中,建立一种“技兼于道”的工学合作精神。具体而言,高职院校首先要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在科学研究中要坚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并尽可能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研究。其次,要在传统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基础上,将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融入学校文化,通过提供技术咨询、商业性科学研究、开设创业课程、营造创业氛围和环境、直接创办企业等方式,拓宽办学经费来源渠道、促进科研工作发展、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服务地区经济转型发展。

(二)高职院校组织变革的“企业化”

高职院校的组织变革的“企业化”,其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就业导向”政策的引导,二是校企合作中“企业文化”对高职院校的强势影响。在“就业导向”的政策引导下,为了提高就业率,满足企业的需求,高职院校不得不以企业的需求作为自己的需求,将企业的人才标准作为自身人才培养的标准。同样,在校企合作中,企业也处于强势地位,无形中会将企业中的一些价值观和文化渗透到高职院校的组织文化当中。甚至,由于组织趋同的作用,高职院校的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变得越来越像“企业”。比如,有的高职院校将校内的实训室通过校企共建变成“教学工厂”,一方面开展校内学生的实践教学,另一方面通过开展社会培训,为企业培养所需的员工。同时按照企业车间的组织模式,将学生班级细化为班组。在校企合作中,有人建议高职院校要树立一种社会导向、市场导向的教育质量观,使自己成为企业的人才库和技术中心。以工业项目为载体与生产科研部门进行技术合作,使学员教学与企业发展有效衔接,结成利益共同体。高职院校与企业要建设开放、共享的组织文化。

高职院校与企业在组织文化上虽有共同点,但由根本上的区别。高职院校和企业的组织文化都是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都具有导向、提升、教育、凝聚、激励、约束、辐射等功能。他们的根本区别在于:在组织类型上,高职院校的组织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组织成员的影响力主要是基于个人的专业水平和学术能力。企业文化是一种经营文化,组织的运行是靠组织成员之间的契约关系维持。在目标上,企业属于经济导向,它在为社会提供良好服务的同时要追求实现利润最大化。高职院校的终极目标是社会效益,即利用各种资源培养人才,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需要。高职院校的“企业化”是漠视了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根本区别,拿高职院校的“独立性”去换取企业的合作。

此外,有人指出我国高职院校正由非营利性组织向社会企业转变。所谓社会企业,就是将社会价值的实现和企业化运营结合在一起的组织形式,以企业的方式整合市场资源和非市场资源、货币资源和非货币资源,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共赢。本质上是运用商业手段,实现社会目的。我国高职院校具有了社会企业的特征:首先,高职院校具有显著的社会目的和使命,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解决就业问题为导向。其次,由于资源限制高职院校必须借助市场化运作手段解决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必须通过各种生产性实训基地,并运用市场机制开展真实的生产或商贸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即便如此,也不能将高职院校视为纯粹的“企业”。培养“人”是高职院校的中心任务,也是高职院校之所以存在的根本理由。市场化或“企业化”只是高职院校的发展手段,而不是发展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