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吾尔族民众互联网使用情况分析

2016-02-22艾则孜·阿布都热依木

今传媒 2016年2期
关键词:互联网分析

艾则孜·阿布都热依木

摘  要:互联网的发展对维吾尔文化的现代性建构发挥着深刻的影响和作用,这种影响和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维吾尔族网民来实现的。目前,维吾尔族网民在创造网络文化上面临诸多困境。我们必须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以推动维吾尔族网民更加科学有效地使用互联网,促进新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维吾尔族网民;分析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2-0012-04

一、

一、引 言

2015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 2014 年 12 月,我国网民数量达到 6.49 亿,全年新增用户 3117 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 47.9%,较 2013 年底提升了 2.1 个百分点。

据自治区商务厅发布的《2014新疆电子商务发展报告》统计:截至2013年,新疆网民突破千万规模,达到1094万人,普及率达49%,在我国各省排名第9位,较前一年提升两位。对少数民族网民数量,该报告没有涉及,但2011年进行的新疆网民抽样调查显示,当时的网民数量为883万,其中少数民族网民389万,利用维吾尔语的网民占少数民族网民的85%以上。

维吾尔族网民是新疆主要的互联网使用人群。新疆独有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造成了维吾尔族网民在互联网使用上呈现出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殊性。互联网的发展对维吾尔文化的发展起到较大的作用,这种作用在很大程度是通过维吾尔族网民来实现的。因此,对我国维吾尔族网民的网络使用情况进行研究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为了解我国维吾尔族公众应用互联网的规模、特点,课题组成员2014年4月初至5月中旬在新疆的几个地区开展了维吾尔民众互联网应用问卷调查。调查按各地州市维吾尔人口比例分配调查样本,以保证调查结果对维吾尔族民众情况的全面反映。

发放问卷共2800份,有效问卷2687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6%。通过对2687个被访者进行了调查,经分析、综合,得到维吾尔族民众的互联网普及状况、互联网应用特点等方面的数据。

二、维吾尔族网民的基本属性

在2687个有效样本中,网民样本1219个,网民普及率为45.5%,高于全国44.1%的平均水平。其中乌鲁木齐市网民普及率最高,为65.3%,地州网民普及率最高的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为49.6%,最低的是阿克苏地区,为39.7%,各地州的网民普及率相差不大(如表1)。这表明,经济发达程度的高低与维吾尔族网民普及率的大小有关。经济发达程度高的地区,其网民普及率较高,经济发达程度低的地区,其网民普及率相对较低。

(一)性别结构

被调查的1219个网民中,男性占54.1%,女性占45.9%。维吾尔族网民性别结构中男女所占比有一定的差距,即男性网民的比例比女性所占比例大。这也和《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得出的我国网民性别结构基本一致。这是由于维吾尔族男性在总体上受教育程度高于女性造成的。但深究下去,这有着深层的社会学意义。一方面,性别与技术使用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性别往往是新媒体技术出现和使用的关键性因素,特别是男性设计了绝大多数的软件和硬件。在对维吾尔族网民的访谈中,可以明显地发现似乎男性更倾向于主动和频繁地使用电脑和网络技术,并且其电脑操作技术总体上高于女性。另一方面,差异的出现还与新疆地区重男轻女思想和少数民族风俗中约定俗成的较为低下的妇女地位等传统原因有关,风俗和传统依然作为深层的民族心理和意识形态渗透到新技术的使用之中。

作为人口统计学意义的群体,性别是区分受众的基本标准。维吾尔族男性网民比女性网民多,说明男性网民接触网络使用网络的机会比女性网民要多。

(二)年龄结构

调查显示,21~30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42.5%,排第一位, 31~40岁为22.1%,排第二位;15~20岁为20.3%,排第三位,41~50岁为11.4%,排第四位;50岁以上的网民数量不到网民总数的5.6%。可以看出,维吾尔族网民主要集中在15~40岁的人群当中。调查发现,过去五年内,31~40岁维吾尔族民众互联网使用率高速增长,未来这一人群的增长空间有限。15~30岁群体的互联网使用率逐步攀升,目前还有一定增长空间,将成为下一阶段网民增长的主体。41~50岁网民增长速度较慢,在维吾尔族网民中的占比出现下降。而50岁以上人群的互联网使用率变化幅度很小。

(三)学历结构

维吾尔族网民中文化程度为本科及本科以上的比例最高,占到35.4%,其次是大专(21.7%)和高中(21.7%)。 小学及以下、初中学历人群的占比分别为4.7%和16.5%,高中及以上网民总占比高达79.2%。以上数据表明,网民所占比重随学历的上升而增加,学历越高,网民人数越多,学历越低,网民人数越少。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提出“知沟”理论假说指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

造成“知沟”扩大的原因:传播技能(阅读和理解能力);知识储存量;社交范围;信息的选择性注意、理解和记忆的因素;媒介的性质(印刷)等。维吾尔族群体中个体之间的传播技能、知识储存量和社交范围都有所不同,学历越高,拥有上述的技能也就越高。

(四)职业结构

调查发现,学生群体是维吾尔族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占比为 32.7%。其次为教师,占比为14.8%。工人占整体网民的7.7 %,一般职员占6 %。党政机关中,领导干部和一般公务员占整体网民的12.8%。值得注意的是,农民和个体户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有所上升,分别为6.2%和8.9%,说明网民人数的比重与职业有密切关系,并与网络接触机会有关。农民、工人、个体户等职业平时接触网络的机会不如职员、教师、公务员等因工作原因接触网络的机会多。

(五)收入结构

在维吾尔族网民中没有固定收入者就占了37.4%,这部分无固定收入者大部分是学生,他们在经济上基本上靠父母,其次是农民和待业人员。月收入500元以下者占2.4%,介于500元到1000元之间的占有6.1%,三者就大约占了一半的比例,1000到2000元之间的占有 13%,2000到3000元之间的占有25.3%,这部分网民之所以占的比重较大,因为网民的相当一部分是中等收入的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员;而月收入超过3000元以上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15.3%。总的来说维吾尔族网民月收入情况偏低,这与维吾尔族人口主要居住的南疆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密切相关。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网络普及的首要因素,家庭经济水平决定了维吾尔族网民上网条件的有限性。

(六)城乡结构

维吾尔族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为32.5%,城镇人口的占比为 67.5%,据调查,最近半年维吾尔族农村网民规模的增长速度为5.8%,略高于城镇。城镇网民与乡村网民的差距,是由经济实力、文化程度、社会背景等相关因素有关。城镇的维吾尔族居民在以上方面比乡村的维吾尔族居民要相对于好一些。使其受众能接触网络并使用网络的能力更强。新疆农牧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受众对媒介的投资相应也较低,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农牧区受众的文化水平对接受网络信息也有限制。使用网络这一媒介平台,首先,要具备购买电脑或手机客户端的经济条件;其次,要具备能够操作和使用新媒体的技能和文化水平,至少应该知道如何利用这些平台进行上网,关注和取消关注。这些都有赖于一定的物质经济基础。

三、维吾尔族网民使用互联网的特征

(一)开始接触互联网的时间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互联网进入活跃时期,开始在民间普及,我国维吾尔族群体也开始在这一时期接触互联网,但这时期接触互联网群体中大部分是青少年。对1219名维吾尔族网民的调查发现,接触互联网时间为3~5年的人数最多,共459人,占比为37.7%;6~10年的排在第二位,占比为26.9%;1~2年的排在第三位,占比为19.7%;接触互联网时间不到一年的网民数量最少,共93人,占比为7.6%。这些数据基本符合我国网民接触互联网的基本情况。近几年互联网在维吾尔族群体中的普及速度较快。

(二)上网地点

调查数据发现,在办公室上网的网民居首位,占总比重的37.7%;在学校上网的网民占居第二,为26.9%;家庭上网的网民占居第三,为19.7%;在网吧和其它地方上网的网民占比最小,分别占7.6%和8.1%。可以看出,办公室、学校和家庭依然是网民上网的主要地点。调查还发现维吾尔族网民在家里上网情况比前一年相比呈稳步增长趋势。在网吧上网的网民同前一年相比有所减少。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上网场所在不断扩展,上网条件也在不断改善,上网变得更为便捷。随着新疆经济的发展,家庭收入的提高,维吾尔族网民家庭上网规模也一直在扩大,在特定的公共区域内,受众更容易接触网络。而网吧作为上网的重要场所,其网民人数比重在逐渐减少。网络传播具有多种功能。如环境监测、社会协调、文化传递和娱乐功能。办公区域网络的使用是网络传播对社会进行协调管理,其次,在教室使用网络说明网络传播起到了文化传递的功能。这些功能综合体现在不同区域,使网络的传播功能得到了重要体现。

(三)上网设备

针对问卷上“您最主要的上网设备”这个问题,有59.6%的网民选择“台式电脑”,排第一位;有27.6%的网民选择“手机”,排第二位;只有12.1%网民选择“笔记本电脑”,排第三位。以上数据说明台式电脑仍是维吾尔族网民最重要的上网工具。维吾尔族网民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虽然相当一部分维吾尔族网民使用过手机上网,但只有27.6%的网民主要使用手机上网。从目前新疆手机网民在网民中不太高的情况来看,维吾尔族网民手机上网处于发展初期的培育阶段。维吾尔族手机网民主要集中在较为年轻的网民群体中,其中25岁以下占比51.1%,并且是主要使用手机上网群体,25岁至35岁占比为33.3%。总之,维吾尔族手机网民群体总体年轻。

(四)上网频率

维吾尔族网民中有高达42.6%的人每天最少上一次网,其中,近六成手机网民每天使用手机上网多次,2~3天上一次网的网民人数居第二,占总比的31.2%,上网频率为一周一次的网民人数占总比重的18.1%,上网频率为10天一次、15天一次、一个月一次的网民人数比重差距不大,分别为3.4%、1.8%、3.0%。维吾尔族网民中有高达42.6%的人每天最少上一次网,其中,近六成手机网民每天使用手机上网多次,可见维吾尔族网民的上网频率相当高,对网络有着依赖的心理,这种依赖的主要原因是: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网络把各传统媒体优势技术进行整合,实现了视、听、读、写、说一体化的服务。

(五)单次上网时间

在单次上网时间上,维吾尔族网民大多花费1至3个小时,占比为53.3%,单次上网时间在一小时之内的比重为28.7%,4至5个小时的比重为14.4%,5小时以上比重为3.6%。如果按比例最多的两项“每天最少上一次网”和“每次上1至3小时”来计算,维吾尔族网民大约每周上网14小时,2015年2月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4 年,中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达 26.1 小时,相比较,维吾尔族网民每周的平均上网时长低于全国网民每周平均上网时间12.1小时。

(六)每个月的上网费用

调查表明,39.9%的网民每月上网费为20~50元,与此同时,32.7%的网民每月的上网费低于20元;总的来说,大约72%的维吾尔族网民的月上网费低于50元。说明,维吾尔族网民的上网费普遍低;原因在于维吾尔族网民经济条件非常有限,数据显示,无固定收入网民和月收入低于1000元以下的网民的比重达到50%。月上网费超过100元的网民只占网民总数的7%。

(七)上网方式

数据显示,66.6%的网民主要用宽带上网,说明宽带上网是目前维吾尔族网民的最主要的上网方式。22.8%的网民主要使用无线网,手机是大部分无线网用户的主要上网设备。拨号上网的网民比重只占10.6%,拨号上网群体的上网频率普遍很低,这部分网民大部分偶尔上网。调查发现,在网民的上网方式中,宽带上网方式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维吾尔族网民所接受,并渐渐成为网民上网的主要方式。

四、维吾尔族非网民不上网的主要原因

在对各有效问卷的数据分析之后,显示在2687个有效样本中,网民样本为1219个,网民普及率为45.5%,非网民样本为2687个,占样本总数的54.5%。

数据显示,“不了解电脑和互联网知识”是维吾尔族非网民不上网的主要原因,所占比重为62.0%;“没有上网条件”为第二个原因,所占比重为29.1%;“没有时间上网”和“其他原因”为次要原因,所占比重分别为5.7%和3.2%。可见,不懂电脑和互联网知识,不具备上网所需的技能是影响维吾尔族非网民不上网的最主要因素,目前仍有超过60%以上的非网民由于此原因不能上网。

据分析,经济及其社会地位因素是维吾尔族非网民不上网的主要原因。维吾尔族非网民中没有上网硬件设备的占20.8%,当地无法连接互联网的占18%。目前,维吾尔族非网民的月收入水平明显低于网民的月收入水平,45.1%的非网民没有固定收入来源。这部分低收入人群因为配置上网设施以及上网费用等问题,在知识、信息获取速度与质量上会弱于经济条件较高的人群。而经济条件较好的的人群,就有机会接触新媒介与某些重要信息,因而有更多的机会得到更多的信息资源。

其次,受教育程度也是维吾尔族非网民不上网的另一个主要原因,维吾尔族非网民的学历结构为:本科及本科以上者占4.9%,大专者占5.7%,高中的占15.9%,初中的占35.9%,小学文化水平的则占38.7%。(如表3所示)从受教育程度上看,高中以上学历中还有上当一部分人不上网,这就说明了非网民的受教育程度偏低。初中以下的非网民占总体网民的占比略高。“不懂电脑或网络知识”是非网民不上网的主要原因,有48.9%的非网民都受此限制。?大部分不具备上网所需技能的维吾尔族非网民中农村的占69.9%,城镇占31.1%。

在维吾尔族非网民职业结构中,农民的比重最大,占45%,工人的占10.5%,个体户的占9.9%,教师、公务员、学生、职员分别占6.8%、5.4%、4.9%和2.2%,其他的非网民占比为15.1%(如表4所示)。

网络作为一种媒介,信息获取功能仍然是其基本功能。通过维吾尔族网民的调查发现,网民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选择依次为:网络占43.89%,电视占42.58%,报纸占8.45%,广播占5.09%。说明网络是多数维吾尔族网民获取新闻信息的首选渠道,其次是电视,报纸和广播。调查还发现,维吾尔族网民通过网络获取新闻信息首先是满足信息需求,占38.33%;其次是满足求知需求,占23.0%;第三是满足娱乐需求,占19.25%。表明维吾尔族网民获取新闻信息主要是为了满足他们的基本社会生存和发展需求,其次才关注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丰富自己的娱乐生活。

而维吾尔族非网民最重要的信息渠道是电视,53%的非网民选择经常从电视获取信息,其次是报纸,有接近40%的非网民除了电视外,还经常通过报纸获取信息,还有相当一部分非网民通过人际交往中获取信息。

网络能够使网民共享全球信息资源,没有任何一种传统媒体在内容的广度、深度和速度上可以与网络媒体相提并论。比如报纸若多印1万字内容,就需要增加数个版面,给印刷、排版、发行、成本带来很多问题。互联网可以不限时、不限量地贮存和传播信息,运行各种信息数据库,使用户可以对各类的利息信息随时进行检索。从以上可以看出,网民无疑比非网民多了一条信息渠道。

互联网从诞生到今天,仅仅用了30多年的时间就迅速发展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广泛深入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维吾尔族网民的性别、职业、年龄、地域、经济状况、文化水平等各方面的不同必然会导致他们获取的信息各不相同,其多元化的分众态势也会越来越明显,这是现代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互联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维吾尔族网民的个性化需求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gjuYX_2TSkJhcVREq23cXKGShq2kzPPucgrDql_VI-qP9bH2hBW276xKOqhlsHAibP-Xj4S4JuHewZjZBjkGm3MXXbJoPoz_KaNjvfmsdWy.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互联网协会.新疆互联网发展报告2010[EB/OL].2011-05.

[3] 彭兰.网络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 《新疆电子政务发展报告》编委会.2014新疆电子政务发展报告[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3.

[5] 艾则孜·阿不都热依木.新疆维吾尔语政府网站建设现状探讨[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5(1).

[责任编辑:思涵]

猜你喜欢

互联网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