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介环境下的新闻教育观念——访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姜红教授

2016-02-22今传媒杂志社陕西西安710065

今传媒 2016年2期
关键词:安徽大学传播学院新闻学

思 涵(今传媒杂志社,陕西 西安 710065)



新媒介环境下的新闻教育观念——访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姜红教授

思 涵
(今传媒杂志社,陕西 西安 710065)

编者按:在媒介融合时代环境下,互联网技术不断地被应用到新闻教育当中,为新闻学教学融入了新的元素和方法,协调创新、融合发展将给高校新闻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互联网带来的新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体系都将对传媒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新闻教学质量和效果也会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提升。新闻学教学模式要适应快速发展的网络传播环境,资源的运用和平台的构建对高校教研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媒介融合及新闻教育模式改变的环境下,我国新闻教育涌现出了一批敢于尝试、勇于探索的新闻教育者,作为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探索者和践行者之一的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打造出了一支创新型的科研团队和教师队伍,在媒介格局被重塑的今天摸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担任其院长的是姜红教授,前不久,本栏目记者有幸采访了姜院长,请姜院长和读者一起分享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及其她个人的故事……

姜红:女,安徽合肥人,博士,现任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进入安徽大学新闻学系(现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任教,2006年担任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分管科研和研究生工作,2012年担任院长。2007年破格受聘为教授,2013年获聘三级教授。研究领域为现当代中国新闻观念和思想研究。近年来主要研究方向为媒介批评、新闻观念、媒介与社会治理等。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当代媒介素养》主讲人,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常务理事,中央电视台栏目评审专家,中山大学“互联网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智库专家,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014年“安徽省优秀教师”。主持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其中9篇论文发表于本学科影响因子最高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曾获2004年“全国博士生论坛新闻传播学分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2014年《新闻与传播研究》优秀论文奖、首届“国家学会奖”优秀论文二等奖。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姜院长,您好!感谢您接受我刊采访。安徽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一批开设新闻学专业的院校,已经经过了六十多年的风雨洗礼,到今天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请您谈谈贵院的独特优势。

姜红:您好,很高兴受到贵刊的采访!是的,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前身是安徽大学中文系的新闻学专业,根据早期资料显示,1960年中文系即开办新闻专业,并招收首批13名学生,后因历史原因停招;1980年,经当时的安徽省教委批准开办新闻学专业;1984年经当时的国家教委批准设立新闻学专业;1998年,成立安徽大学新闻学系;2003年,成立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我们院和全国大多数学院一样,早期都和中文系联系在一起,有着人文学科的传统和血脉。所以,我们这样的从中文系母体里分化出来的新闻系、新闻传播学院,会带有更多的人文情怀。这种人文的东西在专业发展的早期,并没有显示出其重要性。因为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新闻无学”论的盛行,新闻专业普遍有一种“合法性焦虑”,追求专业主义、定位社会科学,需要远离的就是人文学科。但是近年来,我们越来越发现,这种偏人文的取向恰恰是我们的特色。我院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新闻思想和媒介批评方面的,我们最具实力的科研团队也是史论研究团队,已经获得了多个国家社科项目,2015年又斩获了一项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近年来,我院致力于打造最具活力和人文情怀的新闻传播学院。如果说,新闻的门槛是专业性,那么,新闻的精神则需要有更多人文的想象力。

近年来,学院以新闻传播学为中心,搭建多学科聚集、融通、互动的平台,注重“顶天”(理论研究)和“立地”(应用研究)的均衡发展,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近五年共承担各级各类项目58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项(含2项重点项目),省部级项目20项。科研成果获得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出版奖2项。作为首席专家单位承担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新闻传播史》编写工作。学院现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新闻学专业),1个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舆情与区域形象研究中心”,1门国家级精品课“新闻学概论”,1门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当代媒介素养”。2012年,在教育部学科水平评估中,本学科位列国内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第19位。

记者:近几年,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影响较大,贵院在教研工作模式和观念方面较之前有何变化?

姜红: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形成了“夯实基础、重在应用、面向地方”的人才培养方针,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社会美誉度高。开设新闻学、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数字媒体艺术五个本科专业,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新闻与传播硕士(MJC)、出版硕士(MP)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招收媒介文化与传播方向博士研究生。目前,各层次在校学生的总数为1300余人。当下中国,新媒体的发展速度及更新换代的程度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每个人的生活,我们的学生毕业后有很大一部分从事与新媒体相关的工作,所以,我们在教学科研等各方面都在进行着准备。首先,在观念层面认识到,当下的新媒体革命是一场新传播革命,它所带来的将是一场对传统媒体业具有颠覆性的“哥白尼革命”。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一定历史积淀的新闻传播学院来说,教学和科研的各方面,都要经历新媒体背景下的“范式转型”。目前的主要变化有:专业设置上,我们在2014年申报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已获教育部批准,2015年正式招生;实验教学中,建立了全媒体实验室,打通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教学实践,并且与多个新媒体单位合作共建实习实践基地;科研平台上,我们的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舆情与区域形象研究中心”正在将研究重点转向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等工作;教学方式上,慕课、网络公开课、网络直播等形式也越来越多的被运用。

记者:您在大学阶段选的专业是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毕业后到安徽大学新闻系任教,突然改变专业方向是对新闻的热爱吗?可否和读者分享一下您从事新闻教育工作后的感受?

姜红:我1998年从中文系硕士毕业到新闻系任教时,连新闻和中文有什么区别都不知道,觉得都是写字儿的,都是培养会写字儿的人,没有多大差别。那时候真谈不上对新闻有什么热爱,心里真正热爱的还是文学,读研时还做过一个报纸的专栏作家。1998年,安大的新闻学系刚刚从中文系分出,人很少,却有着非常好的创业激情和氛围。我是系里的第17名教师,我被安排上的课是系主任芮必峰老师主讲的《新闻学概论》。如果不听芮老师的课,只按照教材来讲的话,估计学生听我的课都能睡着。但是,芮老师的课让我发现了新闻学的魅力,也是让我留在这个学科没有“逃跑”的动力之一。到2015年,我从事新闻教育工作也有17年了,对新闻学科和新闻教育才有了真正的热爱。这17年间,新闻学一步步从“无学”成为“显学”,新闻传播学成为人文社会科学举足轻重的一门学科。过去学文学,老是在想鲁迅的一个问题: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文学对心灵的作用很大,对现实的作用却有限。而新闻传播学追踪和解决的是现实的问题,还有可能“影响今天”。这个学科的学者,和人文学科的学者不同,不能钻故纸堆,耳目都是张开的,时刻保持着对时代的敏感,对新事物和新信息的敏感。所以,我的师爷甘惜分先生百岁时还在玩微博微信,我的导师童兵教授70多数仍然对新媒体的数据了如指掌。我非常幸运,误打误撞来到这样一个学科,它虽然还算不上成熟,但有活力,有成长性,又有那么多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记者:在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新闻观念?您认为培养新闻观念对学生的就业有什么意义?

姜红:新闻观念对新闻从业者的思想认识及工作认识影响很大,同时也是新闻从业者决定工作目标及方向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合格的新闻从业者必须有对新闻价值的观念意识,新闻教育者同样需要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好的媒体观念。我目前有一门本科生的入门课《当代媒介素养》,这门课的目的是,学习知识,培养兴趣,涵育理念,其中的“涵育理念”就是对学生观念的培养。虽然业界有人说,新闻理想已经渐行渐远,坚持不动了。但是,如果我们在大学里都不讲新闻理想的话,学生毕业去了媒体、去了公司,就更加可能成为钱理群教授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高校要培养的人才多少都要有点利他主义精神的。媒体和新闻业也应该是一个“公”的事业,邵飘萍说记者是“社会公人”,报馆是“公共机关”。尽管今天,技术与市场的合力对新闻业冲击很大,但我们向社会输送的人才,还是要有公心和公信力,有公共的情怀。这些东西是超越时代的。民国新闻人那种“公天下”、“弘毅进取”的精神还是需要今天的新闻人传承下去。

记者:您的研究领域之一是中国新闻传播观念研究,您觉得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出版人应该树立什么样的观念?

姜红:观念是什么?我同意金观涛和刘青峰的观点,观念是思想的碎片。做思想史和观念史的人经常说,我们的研究要背“十字架”,要顾及“上下左右”,这个“上下”,是纵向的历时性时间轴,而“左右”,则是共时性的空间轴。我的上一个国家社科项目是“现代中国新闻观念研究”,大体上是按照这样一个逻辑梳理提炼从晚清到民国的新闻观念和新闻思想。现在正在做的是当代中国新闻观念研究。当下中国的新媒体环境,是一个和以往任何时代都不具有可比性的研究语境。我觉得当下中国可研究的新闻观念和媒体观念很多,但是对于新闻出版人来说,最需要树立的观念是,在新媒体的话语场上,从“宏大话语”的层面下沉,从“大叙事”到“小叙事”,最大程度的整合当下中国的舆论共识,寻找网络民间话语和官方话语、媒介话语的共振,让越来越碎片化、越来越多元的话语场重归有序,推动时代和社会进步。

作者简介:思涵,女,今传媒杂志社主任,主要从事传媒理论与实践研究。

收稿日期:2015-12-29

猜你喜欢

安徽大学传播学院新闻学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高建新教授
读《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札记
加强新闻学话语体系建设
重造新闻学
——网络化关系的视角
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的实践与探索
NP1连同NP2
秦晓玥作品
陈成亮作品
『解困新闻学』的特征和本质
安徽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科研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