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与应用研究

2016-02-22李晓芳梁秋月刘博影刘新民

科技视界 2016年4期
关键词:精神分析

李晓芳 梁秋月 刘博影 刘新民

【摘 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客体关系在心理治疗中的广泛使用,彰显了客体关系理论对心理治疗实践的重要性。本文主要以文献综述的形式对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进行探讨,并阐述客体关系理论的应用。

【关键词】客体关系;精神分析;评估与应用;客体关系量表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Object-Relations Theory

LI Xiao-fang LIANG Qiu-yue LIU Bo-ying LIU Xin-ming

(Wannan Medical College,Wuhu Anhui 241002, 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used widely object-relations in psychology treatment, showing that the object-relations theory has a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actice of psychotherapy.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bject-relations in the form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describ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object-relations theory.

【Key words】Object-relations; Psychoanalysis; Evaluation and Application; Object-relations Scale

0 引言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客体关系理论作为精神分析学的新方向不断发展。客体关系把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作为研究的立足点,在批判与继承Freud的理论基础上探究人际关系,特别是婴儿与母亲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影响。

1 客体关系理论的历史沿革

Freud被称为客体关系理论之父。1905年,Freud在其著作《性学三论》[1]中第一次提到了“客体”一词:“孩子与其父母之间的关系可以决定孩子以后对性客体的选择,从这一重要性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理解任何对这种关系的干扰都将对个体成年以后的性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Freud认为客体关系通常意味着一个人将客体力比多投注到另一个人身上,个体关注的重点集中于身体某区域的本能能量,个体行为的动力来自于对快乐的需求。人类的基本动机是本能,本能先于客体而存在,决定着客体关系的品质,而客体的存在是为了满足本能的需求。

一些客体关系理论学家认为[2],心理的构成更多与关系的内化有关,而与本能冲动的关系非常小,他们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人类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这是人类在心理研究历程上的重大转折。在精神分析学界,Klein被认为是儿童精神分析理论和客体关系理论的创立者[3]。Klein通过多年对儿童的精神分析治疗,第一个修改了Freud的内驱力模型理论。她的理论一方面保留了Freud本能驱力的观点,另一方面扩展了关于客体及客体关系的概念,认为随着婴儿的出生甚至更早,婴儿的客体关系就已经存在了。Klein发现了Freud的理论中客体关系的思想,首创性地提出客体关系是儿童心理发展基础的观点,尤其是儿童在前俄狄浦斯时期的心理冲突及母亲在儿童人格形成时期的重要性。Klein的理论逐渐脱离了经典Freud的精神分析理论,改变了Freud强调本能驱力是心理结构形成与发展的首要因素的观点[4]。

Kernberg通过相关研究首次将“客体”的概念解释为“人类客体”[5] ,其主要意思指个体和他人之间的关系,人类客体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内在客体和外在客体,但Kernberg认为人类客体在本质上主要指的是人际互动[2]。Kernberg通过整合Freud的客体关系理论和驱力理论,提出比Freud的驱力理论更加具有特色的理论,并专注于研究客体关系理论在心理治疗中的优势以及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治疗作用。相关研究发现[6],Kernberg的客体关系心理治疗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治疗有非常大的意义。

Fairbaim继承和发展了Freud和Klein对客体关系理论的论述,是客体关系心理学的创立者之一,对客体关系革命的发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最重要的是,Fairbaim把纯粹性客体关系理论推上了历史的舞台,米切尔称他为客体关系理论“最纯的代表”[7]。Fairbaim将人格客体关系作为研究中心,认为人格发展的首要动力是客体关系,而不是Freud驱力理论所提倡的性欲。Fairbaim认为婴儿在刚生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寻找客体,因此他把母婴关系作为关注的重点,取代了Freud的俄底浦斯“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三元关系[8]。Fairbaim对Freud的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的发展顺序持否定态度,认为首要的、基本的原则是现实原则,而只有在客体关系出现失败后才会发生作用,个体才会使用快乐原则。1944年,Fairbaim在他的著作《以客体关系的术语思考的内心结构》[9]中指出,婴儿在一出生时就具有未分化的、较完整的自我或自体。在遭受不可避免的挫折时,他们会压抑那些不愉快的客体。Fairbaim还吸收和补充了Klein的思想,将婴儿发展的首要期从俄底浦斯期提前到口唇期[10]。由于Fairbaim优先考虑了真实而非幻想中的互动,因此,和Klein的理论相比,Fairbaim理论中的客体关系更加纯粹。

Mahler是最早在发展的情境中进行研究母子互动的客体关系学者。Mahler通过对婴儿与其母亲的互动进行观察,提出婴儿成熟的整个顺序—婴儿从对母亲的共生依恋状态转向稳定的自我认同的过程,包括三个发展阶段[2]:①自闭阶段,婴儿无客体的感觉,所有的能量都是朝向身体内部的感觉;②共生阶段,婴儿非常依赖母亲,期望在情绪上和母亲维持高度同步的状态;③分离—一体化阶段,幼儿体验与重要亲人的分离,但仍然将母亲体验为同一人际关系系统的一部分,在依赖与独立之间感到矛盾。Mahler的贡献在于他考证了这些过程,并显示了这些过程与儿童早期客体关系的重要联系。

1988年,Greenberg与Mitchell[11]为了更好的确定客体的概念,提出客体应具备的四要素:①客体可以是在个体内部心理对某客体的映像,也可以是外部世界某一个真实存在的个体;②客体具有多变性的特点;③客体给人的感觉是真实的;④客体具有可变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实现。

一些追随Klein的客体关系学家抛弃了本能的思想而转向环境,进一步发展了客体关系理论,英国精神分析学家Bion等[12]将Klein的客体关系理论发展到新的水平。Bion是20世纪后半期非常有影响力的客体关系实践者和思想家之一,也是Klein学派的第二代成员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吸取了Freud和Klein的精神病理学思想,并从不同的角度和框架理解Freud和Klein的基本观点,形成了自己对精神病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客体关系理论不应该只局限于研究个体,而是研究更大的系统,比如家庭、团体和机构。Bion在运用Klein的投射性认同的概念研究团体时发现,团体中同样存在精神病现象。同时,他提出一组新的术语:“容纳者”和“被容纳者”[13]。他认为,婴儿向母亲投射一些毁灭性的幻想,母亲接收、容纳、修正并中和婴儿投射的幻想,最后将中和后的幻想反馈给婴儿,婴儿再次内投中和后的东西。婴儿是否可以忍受或整合再次内投的内容,取决于母亲对投射内容的容纳和修正的能力和效果。Bion认为投射性认同是两个人的关系,即母子间的关系,而且婴儿对中和后信息的内化影响着婴儿认知的发展[14]。所以在Bion的理论中,投射性认同变成了两个人之间共生的关系,也就是“容纳者”和“被容纳者”的关系[15]。1970年,Bion[16]在美国建立了Klein方向的分析者小组,使Klein的精神分析观点在北美产生很大的影响。Bion提出母亲作为客体发挥的容纳功能以及内外部的客观环境都对儿童心理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Bion的理论观点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Klein学派”[17],基本上是对Klein理论的延续和扩展。

Balint的客体关系理论以Freud和Erenczi的理论为基础,主要研究客体关系的发展及其与精神分析的关系,提出了“原始爱”理论[18]。Balint的理论依然延续Freud的个体性欲观,他认为,个体性欲的发展与客体关系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客体关系的发展也就是爱的发展。原始客体爱是生命的最早阶段,它也是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所有的客体关系都可追溯于此。而原始客体关系或原始爱状态的瓦解导致了基本缺陷[19]。

Kohut在研究精神分析自恋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以精神分析为中心的新取向——“自体心理学( Self Psychology)[20]”,是个体心理学理论的创建者。Kohut认为,发展源于人际关系而不是精神分析的内驱力,当婴儿出生在这个环境中时,婴儿内部潜能就会对父母这一自我客体产生了反应,使其形成一个核心自体。当父母不断地诱导,婴儿对父母的诱导不断地兼容,并纳入自体概念中,最终的自我就会代替自我客体[21]。“自体心理学”和“客体关系”在本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22]:客体关系理论强调,人性的本质是关系本身;而自体心理学则注重关系所导致的主体的内心感受。但“自体心理学”和“客体关系”都强调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

2 客体关系的评估与应用

2.1 国外对客体关系的评估与应用

目前,国外一些客体关系心理学家研究出许多具有良好信效度、可用于评估客体关系的量表。

Mayman[23]最早提出对客体关系进行测量。Mayman等假设,投射测验可用测量客体关系的情感质量,如罗夏墨迹测验、早期记忆测验等等。Mayman认为,在丰富的心理测验基础上,“主体在投射测验上所反映出来的不同客体,以及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可测量客体关系,并且客体关系与心理健康之间可能存在相关,依恋理论研究者Bretherton、Main、Ricks[24][25]等,通过对童年期记忆、图片刺激反应的分析研究来评估个体的认知和情感,测量个体的依恋和安全感,不断地证实了Mayman的理论假设。

Blatt和Westen等[26][27]采用非投射测验方法来测量和评估客体关系,通过对父母这一重要客体进行自由式的描述,评估客体表象的内容和结构。在研究客体关系时,采用和个人知觉、自我概念发展性研究相似的编码程序,第一次使用非投射性测验评估客体关系。Blatt[26]的研究进一步推动了客体关系测量的发展,在客体关系理论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新的客体关系量表——《课题概念发展分析量表》,用来评估个体在罗夏墨迹测验上所投射出来的人物形象,评估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任务的正确性、清晰度及表象的情感质量。Westen[27]编写的量表——《社会认知和客体关系量表》中,客体关系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所测量的不仅仅是内在的人际交往功能,对外在的人际关系也有很大的影响。

1986年,Bell[28]设计了一份客体关系自我报告问卷——《客体关系自评他评量表》,这份问卷已经在许多测评中证明其有效性。他的问卷经过因素分析后,可以提取出四个客体关系维度:疏远、自我中心、不安全依附以及社会不胜任。

2.2 我国学者对客体关系的研究与应用

彭建玲和彭建军等[29]使用客体关系自主同一性量表研究客体关系与精神疾病之间的关系,以及客体关系对精神疾病分类、诊断与疗效评估的影响,发现客体关系自主同一性量表的部分指标能够有效地评估精神疾病的治疗效果。

杨晔[30]使用主题统觉测验对抑郁症状大学生的客体关系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主题统觉测验能有效的鉴别出抑郁症状的大学生,客体关系中情感基调维度对大学生的抑郁症状得分有预测作用,有抑郁症状大学生的客体关系发展水平在四个维度上均低于正常大学生,表明抑郁症状大学生对自我和他人的表征不够复杂和多元化,世界观比较消极,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多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的行为和动机的理解存在不合理性和非逻辑性。

项锦晶等[31]运用主题统觉测验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客体关系特点研究发现,在边缘性人格障碍大学生的客体关系四维度中,情感基调、表征复杂性和社会归因三个维度的发展水平明显低于非边缘性人格障碍组的大学生。

张传海[32]使用客体关系心理治疗方法对抑郁症患者进行个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治疗运用“治疗师—个体”的关系来治疗个体的心理问题,把治疗的关系本身作为治疗的重点,帮助个体重新获的比较健康的客体关系,促进个体的积极改变。在该治疗中,个体逐渐识别存在于自身的问题,并积极、自信的去面对,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

刘胜利[33]认为,客体关系心理治疗对我国罪犯的心理矫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他指出在矫治罪犯的心理问题时,治疗师要尽可能挖掘罪犯童年期的病态客体关系,分析罪犯与早期抚养者之间的互动对其成年后人际关系的影响,找出其心理发生问题的症结所在,力求彻底根除。

3 展望

客体关系理论是精神分析的一个重要的学派,对心理治疗和精神病学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它并没有拘泥于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框架理解客体关系,发展出新的心理治疗模式—客体关系理论。客体关系心理治疗以新的观点、技术和方法影响了临床心理治疗,是一种新的心理治疗趋向。目前我国对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应用虽然比较少,但已有学者把客体关系理论应用于一些心理疾病的治疗,比如家庭危机、人际关系问题和精神疾病等等。但是想要把客体关系心理治疗发展成一个能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心理治疗方法,还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其理论技术,使客体关系心理治疗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Gertrude, Rubin Black. Developmental Object Relations Theory[J].Clinical Social Work Journal.1987(15):318-327.

[2][美]谢尔登卡什丹.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理论、实务与案例[M].鲁小华,等,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2.

[3]尹翠芳.论克莱因“心理位置”理论及其发展观[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8(1):78-79.

[4]姜永志.古典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取向的修正与发展[J].西北师大学报,2015,52(1):91-96.

[5]Kernberg O F.Self,ego,affects,and drives[J].Americ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1982,30(4):893-917.

[6]王兰兰,江开达,肖泽萍.边缘性人格障碍诊断演变[J].医学研究杂志.2012,41(11):196-200.

[7]Grotstein JS. A reappraisal of W.R.D. Fairbairn[J].Bulletin of the Menninger Clinic.1993,57(4):421-449.

[8]肖建荣.拉康精神分析学说对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改写概说[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11(6):44-47.

[9]John D.Sutherland.Fairbairns Journey into the Interior[M].Free Association Books,1989:8.

[10]方双虎,徐萍萍.费尔贝恩人格客体关系理论的心理治疗观[J].医学与哲学,2007,28(6):46-66.

[11]William E.Piper, Scott C.Duncan.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and Short-Term Dynamic Psychotherapy: Findings from the Quality of Object Re1ations Scale[J].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1999,19(6):669-685.

[12]吕英军.拜昂客体关系理论的精神病学思想[J].医学与哲学,2009,30(12):23-25.

[13]吕英军.拜昂的容纳功能理论及其对精神病的理解[J].南京师大学报,2010,3:99-103.

[14]Lopez-Corvo, Rafael E. The Dictionary of the Work of W.R.Bion[M]. Karnac Books,2005.

[15]吕英军.从个人到团体—拜昂客体关系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16]王国芳,吕英军.客体关系理论的创建与发展:克莱因和拜昂研究[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17]郭本禹,陈巍.中国精神分析理论研究的进展[J].社会科学战线,2012,9:28-32.

[18]徐萍萍,王艳萍,郭本禹.独立学派的客体关系理论:费尔贝恩、巴林特研究[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19]M.Balint. Psychoanalytic Technique[M].Karnac Books.1985.

[20]魏宏波.从一种理论走向多种取向——新自体心理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21][美]科胡特.自体的分析:一种系统化处理自恋人格障碍的精神分析治疗[M].刘慧卿,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2.

[22]秦彧.精神分析心理学中的自我研究评述[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3,29(11):118-123.

[23]彭红军,孟宪璋,龙英.精神分析中客体关系的评估[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14(1):8-91.

[24]J Shedler,M Mayman,M Manis.The Illusion of Mental Health. American Psychology,1993,48:1117-1131.

[25]Michelle B.Stein,Jenelle Slavin-Mulford, etc. Exploring the Construct Validity of the Social Cognition and Object Relations Scale in a Clinical Sample[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2012,94(5):533-540.

[26]刘秀菊,孟宪章.罗夏测验攻击变量MOR、AgPast与贬损的客体关系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6.

[27]蒋懿琰.运用主题统觉测验对青少年客体关系进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28]Westen,D.Social Relations and Object Relations.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1,109(3):429-455.

[29]彭建玲,彭红军,李敏慧.客体关系量表在精神疾病疗效评估中的应用[J].广州医药,2009,40(2):51-54.

[30]杨晔.抑郁症状大学生的客体关系特点探索—基于投射测验的分析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10.

[31]张传海.客体关系心理治疗抑郁症1例[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2,18(2):3-4.

[32]刘胜利.英美客体关系心理治疗及对我国罪犯心理矫治的启示[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2(1):75-77.

[责任编辑:汤静]

猜你喜欢

精神分析
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视角解读《红楼梦》中贾瑞的人物形象
漂泊中的追梦人
从精神分析学视角看郁达夫的《沉沦》
《白日焰火》的精神分析美学解读
精神分析视角下女性文学人物心理创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