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测教学模式转变的探讨
2016-02-22葛凌涛
葛凌涛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5)
食品检测教学模式转变的探讨
葛凌涛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5)
食品检测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针对近几年来国内外频发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21世纪对食品安全检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为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应该不断更新实验内容,构建全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本文在多年课程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于传统的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进行食品检测实验教学模式的转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食品检验;教学改革;实验改革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技术支撑已经成为食品质量安全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技能。食品理化检测实验是实现这一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食品理化检测同时还是食品工业生产和食品科学研究的基础,是不可缺少的手段。为此,深化食品分析与检测课程的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高级技能人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 当前食品检验教学存在的不足
食品理化检测实验课程以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食品为主要实验材料,完全采用国家食品理化检测标准规定的实验方法,实验测定项目涵盖食品营养成分、食品中的有害元素、食品添加剂、食品功效成分等,实验对象也非常广,包括肉制品、蔬菜、饮料、水产品、乳制品等。虽然实验是按照国家食品理化检测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学生完全按照标准的规定进行样品的处理、检测,能够较好的锻炼学生的食品分析能力,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
1.1 内容相对孤立,实验形式多为验证性实验
实验内容陈旧、重复、简单,验证性实验偏多,而缺乏研究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对学生的要求并不高,仅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根据实验指导规定的实验步骤和方法对理论教学知识进行验证,然后按照规定的格式,无须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按部就班写出实验报告。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弱,难以适应学科发展要求,体现在做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学生连最常用的试剂都不会配制,最基本的仪器调试也不会,不知道从何下手独立开展实验。
1.2 教学方式程序化,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一般地,验证性实验都是教师拟定好实验题目,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材料与仪器到实验步骤,以教师讲授为主,进行详细地讲解,教师是单纯的讲授者,不遗余力地教,学生是被动的听课者,感兴趣时就听,不感兴趣时就做别的事,实验过程中,学生只需按部就班,无须思考,对实验结果不关心。
2 食品检测教学模式转变的途径
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学校的仪器设备资源,针对食品检测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以下探索性改革。
2.1 改革实验内容,突出学科特色
教学内容是上好一门课的基础,好的实验教学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内容应侧重对实用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近年来许多先进的仪器设备如原子吸收光谱、原子荧光、气相色谱、液相色谱仪以及荧光分光光度计已经在食品分析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学科前沿知识的变化灵活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除了规划培养操作技能的基础实验之外,适当增加反映学科前沿的实验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联系现实生活或者在新闻报纸中出现的与食品有关的问题进行讲解。如果采用仪器分析法,分析的速度和准确度则可以大大提高。此外还可以将书本上没有出现的知识内容向学生灌输,将新知识融入到教学实验之中。
2.2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食品分析实验教学的传统模式大都是被动式教学,即实验之前由老师把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告诉学生,然后由学生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事实证明这种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达不到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教学实践,发现采用“学生自学-课堂提问-学生实验-讨论和总结-撰写实验报告”的教学模式,可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做实验之前,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实验内容,并利用图书馆或因特网查询相关资料,课堂上采用提问的方法对学生的自学程度进行检查,并让学生自己讲解实验的目的、原理以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实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整堂实验课作一个讨论和总结,鼓励学生就本次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做讨论,内容包括实验思路及设计有无缺陷及如何改进、实验中有哪些因素影响实验结果及如何改进、实验中有哪些操作要点要格外注意等等。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2.3 成立开放实验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立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利用开放实验室进行实验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在开放实验室进行一些探索性实验,可以是自己设计的实验、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食品分析课程开设的实验项目等,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拟定实验方案,对于实验出现的问题及时查找原因,研究改进措施,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给予积极的引导。成立开放实验室,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随着食品分析采用的各种分离、分析实验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更新,应根据实验教学的特点,转变教育观念,改革实验课程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代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使食品检测在保护食品安全中发挥更大作用。
[1] 吴雪辉.坚持以学生为本,深化食品专业实验教学改革[J].广州化工,2009-05
[2] 姚福荣等.食品卫生检验实验教学改革整合与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13
葛凌涛(1988.11-),女,内蒙古包头,本科,助理实验师,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
G712
A
1671-1602(2016)22-02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