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等院校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2016-02-22黄亚飞
黄亚飞
(南昌理工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4)
浅谈高等院校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黄亚飞
(南昌理工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4)
高等院校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要以就业为导向,在课程设计上要拓宽通识教育的课程范围,强化新闻业务课程的内容,突出传媒经营管理的课程,完善新闻传播实践性课程的设置,加重综合性人才培养的课程;同时还要体现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和以学生为主体或以就业为导向的适宜性特色。通过课程体系改革,使高等院校新闻传播教育实现学术与职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统一,增强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保证学生从学校平稳过渡到就业岗位,减轻学生就业难度,最终实现综合性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的目标。
高等院校;新闻传播;课程体系改革
随着高校扩招及高等教育呈大众化、普及化趋势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式十分严峻,特别是高等院校就业压力更大,因此,以就业为导向探讨新闻教育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随着各高校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的开展,数年一度的教学培养方案又正在规范化的修订之中,其中课程体系改革成为教学培养方案修改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探讨的是新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与内容设计,旨在完善高等院校新闻专业教学培养方案的制定,从而为传媒市场培养适销对路的管理人才、采编人才、经营人才、综合人才,开创高等院校新闻教育的新局面。
1 新闻传播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前景分析
我国当前的新闻传播教育与市场需求的关系还联系得不够紧密,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很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毕业生就业的困难。正如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何梓华先生所言:“新闻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媒体不需要,媒体需要的新闻院校培养不了。从新闻传播教育自身来分析,办学定位没有针对性,办学理念没有突出专业精神,专业服务面向不够清晰,理论课程太多而应用性课程的教学又不到位,课程设计与社会需求出现脱节。许多学生在学校未能掌握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入媒体后须从头学习,无疑增加了新闻传播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因此,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就显得十分必要而紧迫。
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反映在新闻专业素质领域,就是要求新闻传播人员成为新闻采编制播的“多面手”。无论是新闻采编还是音视频制播,都是传统新闻学教育的基本功。但在媒介融合时代,对采编制播等基本新闻传播技能和专业素养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懂新闻,更要有技术、善管理,具有策划整合能力的新闻人才。因此,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对于新闻基本功的教育和培养,需要不断加强。
新闻教育的目标应注重培养新闻记者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管理能力。“随着新闻来源的和信息渠道的剧增,在多种媒体融合的新闻编辑部中,编辑的主要职能已经不是采集新闻,而是对浩如烟海的新闻和信息进行筛选与重新组合,使这些杂乱的信息呈现出相互联系和深刻意义,并使其转化为知识,新闻从业者也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知识的生产与管理者。
2 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与方向
通识教育,起源于美国的一些大学,我国李曼丽等学者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进行了归纳: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也就是说,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是专业教育、技能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它包括哲学、文学、史学、政治学、自然科学、艺术、宗教等广泛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而新闻传播教育,恰恰需要综合素质和独创性的培养,因此,通识教育对新闻传播教育尤其重要,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也就要拓宽通识教育的课程范围。
新闻传播学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新闻传播专业强调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必须完善新闻传播实践课程的内容。一是要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定比例的案例分析、模拟训练、情景教学、课堂讨论等环节和内容,重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二是要把结合媒体工作“实践”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课后新闻采写实践,提高学生实战能力;三是要加强学年实践和毕业实习,通过学分量化,把新闻实践纳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整体范畴。
3 加重综合性人才培养的课程
人才应是各项专才的结合体,它是集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业务能力和创新精神、现代传播技术操作能力和媒介组织运作能力为一体的德才兼备、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专门人才。落实到课程设置中,要打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界限,删除公共课中远离时代的内容,减少新闻学的重复课程。
4 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高等院校新闻传播专业课程设置要把握三个依据和原则。第一,地方性和民族性。即是要把“立足民族与地方、服务民族与地方、依托民族与地方、支持民族与地方”这个培养目标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原则。通过合理的课程设计,使培养的人才能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第二,专业性与行业性。即是要强化新闻传播专业自身的特点,体现专业精神,并根据传媒及相关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工种需要进行课程设计。第三,跨学科和综合性。即是要打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界限,以新闻传播学为核心,兼及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专业知识与能力培养的课程。按照以上这三个依据和原则进行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设计,强调的是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统一,增强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保证学生从学校平稳过渡到就业岗位,减轻学生就业难度,实现综合性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的目标。
[1] 北大资源学院.大学生遭遇就业寒流,教育投资收益越来越低[OL].
[2] 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学术报告会”隆重举行[OL]
黄亚飞(1987.4-),女,辽宁鞍山人,南昌理工学院教师,学士,研究方面:新闻学。
G648
A
1671-1602(2016)22-02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