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提升师生人文素养

2016-02-22杨国俊

西部皮革 2016年22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文化

杨国俊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天津 300000)



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提升师生人文素养

杨国俊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天津 300000)

本文通过对比西方国家与中国对传统文化的,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产物,是学校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本文从何为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涵义直到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论述,说明校园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素养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产物,是学校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每一所成功的学校都有着先进的、高雅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人文素养以及深厚的读书氛围。

1 何为人文素养

1.1 人文一词的起源及发展变化

人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中国《辞海》中这样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我们知道,文化是人类或者一个民族、一个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符号是文化的基础,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而规范,包括习惯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则是文化主要内容。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而且,其核心是指先进的价值观,其主要内容则是指先进的规范,对于社会而言,尤其是先进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于社会成员而言尤其是先进的道德和习惯规范,对于青少年来说,首先体现在养成良好的习惯规范。从文艺复兴的历史看,人文应该是重视人的文化。概念上讲,可以这样认为,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

人文一词,在《易经》表述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指人的各种传统属性,人的本质,人的本性,也就是人的“教养”。

到了近代,人文一词在西文中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到19世纪欧洲又有人文学科,20世纪英美的大学开始出现人文学科。

1.2 人文素养的涵义

“人文素养”的涵义,在字面内涵表述就是最实际、最便利的途径。“人文”,在这里当为确定的“人文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音乐等);而“素养”肯定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的。所谓的“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钻研能力、专业水平、人才素质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内在素养,内在教养”。

何谓“人文素养”?综观文献资料,归结起来,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素质和修养。其内涵十分丰富,可分为几个层次:

(1)基本层面—是人的基本属性,人性。具备六个层面:具有尊重每一个人的价值表现;具有对生活幸福和尊严的追求;具有崇尚自由、崇尚民主的坚定意志;具有热爱生活,独立人格的向往;具有珍惜每一个生命,有同情心和责任感;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个人见解和自制力,做事较认真,思维清楚,逻辑性强。

(2)发展层面——是具有理性的思维,德性。要有理性思维、思考和好奇心,要珍爱、关爱生命和自然,各项目标明确,思想高尚、乐于助人;重视德性修养,具有超功利的价值取向,有一些高明超越方法,要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自制力,思维清晰,做事认真,见解独到,言行得体。

(3)高境界层面——不斤斤计较、追求完美,超脱性。自己已经拥有非常丰富的心智生活,具有理想主义的倾向,追求完美;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自觉践行社会的核心价值,意志、品质坚韧;非常喜欢文化的多样性,宽容大度,喜爱古典文化,传统文化,不因循守旧;思维敏捷、深刻,善于创新,言行优雅。

1.3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核心

在百度词条中,对人文素养进行了表述: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也可以说是“人文系统”。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是它的鲜明标志,它以人的价值、人的感受、人的尊严为万物的尺度,以人来对抗神,对抗任何试图凌架于人的教义、理论、观念、进行中事业及预期中目标,对抗所有屈人心身的任何神圣。

现代人文精神具有时代的特征,它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而成的、一种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它在宏观方面汇聚于民族精神之中;在微观方面体现在人们的气质和价值取向之中。

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所谓“素养”,一般是指人们后天形成的能力、知识、思想修养、习惯的总合。所以“人文素养”指人所具有的史学、哲学、文学等人文学科知识,反映出来的精神在心理上的综合体现。

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好每一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换言之,人文素养就是指大家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将继承发扬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其核心就是“学会做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有修养的人。

2 人文素养教育的意义

2.1 是职教改革发展的需要

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职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教育下,对学生的教育存在只注重分数,不注重技能,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长期分离,过强的功利主义倾向,过弱的人文素养的状况,要加大教学改革,调整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与世界一流应用技术大学并轨,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的建立,探索着应用型、技术性、多元化的高等职教体系,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学校将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加大教学改革,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综合素质。

专家指出,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时代,当今社会的人才竞争是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的综合竞争。人文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教育活动。为此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人文教育,以提高人才的竞争力。

2.2 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有三大支柱:科学、艺术、人文。科学追求的是真,给人以理性,科学使人理智;艺术追求的是美,给人以感性,艺术让人富有激情;人文追求的是善,给人以悟性,人文中的信仰使人虔诚。从一定意义上讲,追求人的价值取向乃是生命意义的真正所在。同时,知识经济所需要的创新人才不仅要有高水平的思维力,而且还必须有创造的激情、动力与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因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正是满足个体发展过程中物质与精神需要的客观要求。事实证明,超一流科学家身上蕴聚着超一流的人文素养。那些为人类历史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的伟大科学家,如居里夫人、爱迪生、李四光、竺可桢、华罗庚、钱学森等,他们对人类的贡献,不仅在科学本身,还在于他们伟大的精神力量和可贵品格。因此,大学生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将关系到所学专业上的成就,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开展创造性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1] 王宝琳.周易现代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 龙应台.百年思索.南海出版社,2001年.

[3] 李欧梵.关于人文精神的访谈.http://humanities.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article=33

[4] 周国平.人文演讲录.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11月

[5] 王根宝.关于人文教育和人文素养的若干思考.http://teaching.eicbs.com/teaching/user1/wanggenbao/archives/2006/370.asp

杨国俊(1971-),女,汉族,天津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高级政工师。

G625.5

A

1671-1602(2016)22-0172-02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谁远谁近?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