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问题

2016-02-22王宇

西部皮革 2016年22期
关键词:社会公德牡丹江诚信

王宇

(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浅析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问题

王宇

(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政治,文化方面也出现了新发展。但是,由于受到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一些问题也由此而产生。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思想品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顺利进行,为此,我们要着力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社会公德;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而公德教育又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社会公德教育一直受到国家和学校的重视。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公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道德品质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美丽校园的需要,同时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本文针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失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这在当前环境下很有必要。

1 社会公德概述

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社会公德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社会公德是指:反映阶级、民族或社会共同利益的道德。它包括一定社会、一定国家特别提倡和实行的道德要求,甚至还以法律规定的形式,使之得以重视和推行。狭义的社会公德是特指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它一般指影响着公共生活的公共秩序、文明礼貌、清洁卫生以及其他影响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最广泛、最一般关系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尽管存在各种不同阶级的划分,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分工,但处于同一时代的同一社会环境里的全体社会成员,为了彼此的交往,为了维持社会的起码生活秩序,都必须遵守为这个时代和这个社会所必需的起码的简单生活规则。

2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存在的问题

虽然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很高,对社公德会也有一定的认识,但这些认识不全面,并且严重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1 公共意识淡漠。部分当代大学生在公共场合不注重个人素养,跟风随大流,自律意识差等,这使得当代大学生的公德意识下降。如在公众场合大声接打电话,随意吸烟,随手乱扔垃圾,不按顺序排队等,这些行为严重破坏公共秩序,损人害己。

2.2 责任感缺失。“责任感是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一个优秀的人应该具备的品质。但是,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意识不高,缺乏对他人的关爱,对于应该发挥自己责任感的事情大多是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表现出冷漠的态度”[1]。

2.3 网络道德意识淡薄。现如今,网络穿梭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大学生可以通过这一途径在网络上浏览信息,发表自己的观点,但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上“人肉”他人,挖掘他人隐私,甚至在网络论坛上侮辱谩骂他人,严重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2.4 诚信度不高。由于受到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使得大学生产生“讲诚信会吃亏”的错误思想,以讹传讹,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另外,家庭环境也影响着大学生的诚信观念,在家庭中父母从小到大向孩子灌输“凡是留个心眼,不然会吃亏”“做人要七分真三分假”等落后错误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受到腐蚀。

3 提高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对策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社会公德意识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扭正社会风气的关键。

3.1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而教育者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言行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要着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道德素质”[2]。一方面,学校要对各个层次的教育者定期考核,加入教育者的个人教学任务中;另一方面,教育者自身可以通过继续深造求学,学校间学术交流,文化访学等途径提高自身的道德操守。

3.2 提高校园网络文化建构。学校优化校园网络的使用,学校网络相关部门通过技术手段在源头上控制,防患于未然,通过网络积极传播正能量,引导大学生合理规范使用网络,鼓励网络实名制,对于滥用网络行为严肃处理,加入个人档案。同时,要对广大学生群体进行理论教育宣传,提高学生群体的文明意识,做到文明与诚信并行。

3.3 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大学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诚信度关乎到整个社会的风气。因此,要着重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提高彼此信任感。可以在学校开展诚信活动,主持诚信主题班会等形式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同时,大学生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强调集体,讲求团队精神,在实践中提高相互信任感,而非自己只顾着自己。

3.4 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发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自觉性。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3]。大学生本身是自己行为的主体,自身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积极主动帮助他人,因此,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道德品质,在学习中净化自身的灵魂,明辨是非,通过学习在思想上和内心中坚定社会公德信念。同时,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发扬雷锋精神,在思想上丰富自我,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不可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公德教育,理所当然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同时,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未来,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因此,我们要着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可用之才,为我国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智利保证。

[1] 斐然用.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途径探究[J].教学与研究,2011(11):81-87.

[2] 王红.培养公民道德构建和谐社会[J].道德与文明,2007(19):43-44.

[3] 费松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5):19-36.

王宇(1993-),男,汉族,黑龙江牡丹江人,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G641

A

1671-1602(2016)22-0169-01

猜你喜欢

社会公德牡丹江诚信
社会公德内涵研究述评
贡献更多“牡丹江力量” 书写更精彩的“牡丹江篇章”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提倡文明礼仪 弘扬社会公德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寻找最美校园 牡丹江师范学院
推进社会公德 激励向上向善——浅析武陵都市报十一年坚守“圆我读书梦”活动的价值取向
牡丹江流域自然地理敏感区划分研究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