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文化在陶瓷设计中的传承

2016-02-22杨嘉明

西部皮革 2016年22期
关键词:陶瓷设计文化

杨嘉明

(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中国文化在陶瓷设计中的传承

杨嘉明

(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陶瓷材料一直在为人所使用着,但在传统的发展方式中渐渐失去了方向,现代陶瓷已经与古代陶瓷从质地和装饰方法都有很大不同,陶瓷制品也更加丰富多样,应用的更加广泛。现今,陶瓷文化逐渐成为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代表之一,但陶瓷创意产业并没有出现足够数量令人惊叹的创意文化。本文针对陶瓷文化与艺术和陶瓷创意产业的情况,试图探究陶瓷文化的发展方向。

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陶瓷艺术

1 中国陶瓷产业的发展面临的问题

1.1 现今国内陶瓷业的发展情况。国内的陶瓷业竞争激烈,呈现出不健康的发展状态,常常以价格战为主,导致了生产技术不先进,产品的性能、服务、包装、外观上都有很多欠缺,给人一种粗制滥造之感,产品缺乏内涵,我国的出口产品也遭受了反倾销的待遇。当务之急是创造有竞争实力的国际品牌。

1.2 改善竞争环境需要的品牌意识。中国大量的日用陶瓷设计公司都在为别人做贴牌加工。以代工贴牌为主的公司日益趋向于国际主义化风格。国外的极简设计风格充满了西方设计感,如果我们发展自己的中式风格才能在市场中具有立足之地。

2 中国历代陶瓷的艺术特点

真正意义上的陶瓷生产始于东汉时期,东汉时期陶瓷多是厚重质拙之感;在唐代,陶瓷发展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陶器的绘制釉色多样,瓷器以单色釉为主,越窑的精品被称作“秘色瓷”,其瓷器比前代更加细致,而又有大气之感,充满了时代气象;宋代的瓷器独特的特征,是发展中的重要阶段,名窑众多,宋瓷典雅古朴,但这种古朴是在华丽的唐代表现方法之后对美的一种重新认识,定窑的器型简单谦虚,又有泪釉之称,汝窑的葱绿、天青,钧窑的窑变充满大气,哥窑的开片则是破损的美,偶然的美;元代瓷器更加艳丽,青花、釉里红非常盛行,景德镇发展成制瓷中心,明清又有斗彩、珐琅彩、五彩、粉彩等发展。

3 陶瓷文化在设计中的传承

3.1 发现中国式的审美。明清之前的唐、宋、元一直有官方,但整体还是很大程度的保存了民窑的手工艺特色和地域文化特征。虽然是些平民大众的造物,但是体现了古代手工艺品真正的价值所在,是其文化和精神的体现。

在古代,我国日用陶瓷独特的审美方式确实是被世界所称道的,到现代,我国古代优秀的陶瓷制品在收藏界也具有极高的价值。不论是龙泉窑澄净安谧的釉色下,还是在景德镇的写意釉下彩的倾笔挥洒间,观赏者都会体验到无以伦比的最初的直觉美感。瓷土的可塑性是巨大的,中国的设计师们也正是因为对于瓷土这种特殊喜爱才会把热情全部投入到创作中。

3.2 国外设计流派的弊端。国外的陶瓷文化不同于我们的传统陶瓷文化,有些甚至彻底打破了功能的限制,表现方式也是从现代艺术中汲取营养。

在解放着精神和表现方式、不断追求纯粹而造成的结果似乎有一些共同点,就是趋向于完全解放的外在形式,创作出来的形式虽然多样却是有许多相似,很多都是走向抽象的艺术。

3.3 中国式审美。一件好的产品,除了功能合理,性能优良,往往还有动人的细节。拿宋代的梅瓶为例,为了衬托梅花,梅瓶的颜色往往是很素雅的,多数是单单一个白色,有些有浅浅地刻痕勾勒的图案,因为含蓄使它作为一个配角而特别抢眼,这种谦虚的设计让人感动;还有一种花瓣型的碗,有非常优美的曲线边缘,釉色青白,而在花瓣的转折处却有淡淡的粉红色映在其中,柔和含蓄,在转折处有淡淡的线条渐渐的与花瓣融为一体,这只碗模仿了花朵,但并不像花一样艳丽,简简单单却让使用者对它产生出一种爱惜与呵护的冲动,依然很感人。好的产品让使用者与它长生共鸣,在表现的同时,含蓄的设计需要人们细细的体味,只有需要仔细品味的设计才更具有持久的魅力。

3.4 中国思想在设计中的体现。《易经》有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陶瓷即是要做到合道与器为一,道是无处不在的,只是道隐藏在器之中了,道与器体现的应该是同样的精神,道和器成为形以后道才不只是在思想上的抽象而是回到现实之中。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式的审美和思考方式是把生活的智慧应用到每个细节上,让生活带有文化艺术的气质,中国文化之所以长久的存在且发展着,是因为其不极端性,任何一种风格发展到极端都会走向衰败。任何风格一旦达到了极限就会开始衰退,过度的表现会使我们的失去特色,当设计完全解放的时候,必然会变得脱离实用性,所以奥蒂斯陶艺和走泥社陶艺在日用领域起到了一定的带头作用,但日用陶瓷的设计需要另外的标准。

道德经中说道:“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提醒我们,在设计陶瓷产品时不只要看到器物的实体部分,有时一个作用往往是由于虚空的部分产生的,对“空”的设计与对“有”的设计是相互的,这种对“空”的理解是独特的,是我们可以应用的。

陶瓷形式的完美往往被纳入与实用相适应、与时代审美精神相融。就像《道德经》中所言:“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有时最为接近完美的东西,越显得有缺憾,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越接近完美的东西,它的缺陷就越会让人感动,最充盈的东西往往是看起像却少一点的月亮,它的作用也是用不尽的,是一种谦逊的美,也可以使缺陷美,变缺陷为美是我们的祖先在制造陶瓷器的劳动中逐渐接受的,缺陷不再是缺陷,而是一种独特的美,是偶然的自然的。

4 结语

陶瓷设计的发展在我国还有很多的路要去探索,国外的日用陶瓷设计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和大胆的探索,最终才形成了风格与文化。与国外相比,我们有着先天的优势,有我们优秀的文化思想作支持,可以体现中国式审美的特色,进一步的发扬我们独特的设计理念。在今后的发展之路中,我们更需要对本国文化充满十足的自信,不盲从,坚持审美最初的支撑点,把优秀的中国文化通过陶瓷这种载体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把中国文化自豪而有力的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1] 李砚祖.设计之维.重庆大学出版社.

[2]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湖北美术出版社.

杨嘉明,男,回族,吉林松原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J527

A

1671-1602(2016)22-0056-01

猜你喜欢

陶瓷设计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谁远谁近?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陶瓷艺术作品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陶瓷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