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榜样教育:标准、方式与启迪
——从《纪念白求恩》到“向雷锋同志学习”*

2016-02-22宋智敏

关键词:榜样教育张思德白求恩

颜 柯,宋智敏

(中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



毛泽东榜样教育:标准、方式与启迪
——从《纪念白求恩》到“向雷锋同志学习”*

颜柯,宋智敏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012)

摘要:榜样教育是毛泽东思想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毛泽东遴选榜样注重“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结合”、“党性与群众性的完美融合”以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毛泽东通过“言教与身教并行”、“组织领导与群众参与并举”、“舆论宣传与活动推介并用”等方式,将榜样教育发挥到了极致。毛泽东榜样教育的经验启迪我们: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榜样教育,应在榜样遴选中突出时代导向、在榜样培育中强化德性伦理、在榜样宣传中注重方式创新、在榜样学习中践行党的宗旨,从而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中国梦的实现。

关键词:毛泽东;榜样教育;雷锋;白求恩;张思德

榜样教育是通过活生生的典型人物或事件来进行教育,激起人们思想情感的共鸣,从而引导人们学习、对照和仿效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1]152毛泽东同志在带领全国人民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中,创造性地运用榜样教育这一法宝,树立了白求恩、张思德、雷锋等光辉榜样,也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升到人生观、价值观的高度,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一切思想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成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直接动力。为什么毛泽东树立的榜样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历经革命的洗礼和时代的变迁,至今仍然焕发出璀璨的光芒?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课题。在稳步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重温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向雷锋同志学习”等伟大著作和题词,深入探讨毛泽东遴选榜样的标准和开展榜样教育的方式,与时俱进地开展好当下的榜样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始终保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思想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

一、毛泽东遴选榜样的标准分析

1939年11月,加拿大援华医生白求恩因抢救八路军伤员感染败血症而不幸牺牲,毛泽东亲笔写下《纪念白求恩》一文,高度赞扬其“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风格。1944年9月,警卫战士张思德受命烧木炭时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毛泽东亲自参加追悼会并发表《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高度赞扬其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1962年8月,普通战士雷锋不幸因公殉职,毛泽东亲笔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为什么毛泽东对白求恩、张思德、雷锋这般推崇?因为他们的光辉事迹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党性与群众性的完美融合、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这也构成了毛泽东遴选榜样的基本标准。

(一)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孕育而成的精神样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德操守,“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坚强斗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格特质,“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个性品质等,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风骨。纵观毛泽东所树立的榜样,无不充分浸染和体现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白求恩虽然是加拿大人,但他既有“以身殉志,不亦伟乎”的革命情怀,又有“救死扶伤、恪守医德”的人道主义风尚,还有“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开拓意识,他的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息息相通。张思德处处发挥模范作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既有“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生活作风,又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奋斗精神,更有“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人生信念,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雷锋干一行爱一行,出门一千里,好事一火车,他既有“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又有“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还有“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和“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杰出形象代表。

榜样不仅属于他所在的民族,更属于他所处的时代,并且引领所处时代的主流价值和精神。毛泽东的睿智之处,就在于他能够站在时代的高度,透过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千千万万个典型中选择了白求恩、张思德、雷锋这样具有时代精神的真实典型。[2]70-72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面临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两大重任,斗争相当复杂,条件非常艰苦,为了明确使命、坚定信仰、鼓舞斗志,毛泽东为我们树立了白求恩、张思德等光辉榜样。他们如一座座光芒四射的灯塔,激励着亿万中国人民为人类的解放事业浴血奋战、前仆后继。革命胜利后,我们又面临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神圣使命,面对一穷二白的国情,亟需大批“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毛泽东又为我们树立了雷锋等光辉典范。他们如强劲的东风,鼓舞着翻身做主人的亿万人民为建设美好家园自强不息、奋斗不止。[3]

(二)党性与群众性的完美融合

党性是一个政党所固有的本质属性。我们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我们党的党性是党的人民性,即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党章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4]257毛泽东树立的榜样是我们党党性的坚决拥护者和积极践行者,是党性抽象和具体的统一。白求恩是一名胸外科专家,为了帮助中国人民打倒日本侵略者,毅然放弃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突破重重阻挠来到延安,他的所作所为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大无畏的国际主义精神。张思德生前是毛主席身边的警卫,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解决中央机关冬季采暖问题,主动带人到安塞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烧木炭,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誓言。雷锋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党号召大办农业,他就主动从县委机关下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当一名好农民;党号召加强工业建设,他就毅然离开南方老家来到东北当一名普通工人;党号召青年应征服役,他又反复向组织恳求参军入伍。他们的一举一动,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鲜明党性。

同时,毛泽东所树立的榜样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一方面,他们来自群众,是群众中的普通一员,他们身上没有丝毫虚幻的光环。白求恩出生在加拿大安达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一个普通的牧师家庭,当过轮船侍者、伐木工、小学教员、记者和脑外科医生。张思德出生在仪陇县一个穷苦农民家庭,不满周岁就死去了母亲,十二岁就给地主放牛、割草,受尽了地主的剥削和压迫。雷锋祖祖辈辈是佃农,他的四位亲人都惨死在民族敌人和阶级敌人手里,不满七岁就成了孤儿,是党和人民赋予了他新的生命。另一方面,他们所从事的工作都非常普通和平凡。白求恩在加拿大是医生,来中国之后还是医生,救死扶伤是他每天的工作;张思德先后担任过少先队队长、县独立团通讯员、政治部交通员,牺牲前是中央警卫团的一名普通战士。雷锋当过儿童团团长、乡政府通信员、县委公务员、推土机手、工程兵某部运输连战士、班长。他们的高风亮节是在平凡的岗位上,通过一件件小事反映出来的可亲、可敬、可信、可学。

(三)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辨证统一

人的价值是作为客体的人的实践活动满足作为主体的社会与自身需要的关系。人的实践活动对自身需要的满足称为个人价值,对社会需要的满足称为社会价值。[5]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应该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个人发展需要社会的发展为其提供必要的条件,个人只有在社会和集体的环境中才有使自己发展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个人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个体价值的实现对社会价值的实现具有促进作用。但由于个人需求中反主体性需求的存在,现实中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往往是矛盾甚至背离的。只有那些将社会价值放在第一位,使个人价值自觉服从和顺应社会价值的人,才能全心全意为社会作贡献,也才能获得更多的社会尊重,从而真正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

毛泽东树立的榜样都以服务社会为首要目的,他们实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白求恩在日记中写道:(来到中国抗战前线)“不仅是为了挽救今日的中国,而且是为了实现明天的伟大、自由、没有阶级压迫的新中国……”[6]169这充分表明,白求恩一直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做他自己的事业。在张思德的事迹里,我们看到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朴实无华、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能上能下、团结同志的革命情怀。因此,张思德的死“重于泰山”。在雷锋的日记里,我们看到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片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雷锋对人生价值的回答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中去!”他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和行动,解答了人们一直苦苦寻求的将短暂的生命延至永恒的难题。无论是白求恩、张思德,还是雷锋,他们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短暂人生的全部价值,他们每个人都是一部启迪人、教育人、陶冶人和鼓舞人的生动教材。

二、毛泽东榜样教育的方式探讨

榜样教育方式是榜样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是传递榜样教育内容的实现形式。它直接影响榜样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制约榜样教育的效率和规模,对榜样教育对象的形成和榜样情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毛泽东在榜样教育过程中探索了丰富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言教与身教并行

榜样教育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一种具体的、活生生的形象教育,是高尚道德情感对人的潜移默化过程。毛泽东特别善于抓住群众日常生活中熟知的个人、组织、行为或话语,对其进行不断的诠释,将其升华到理论的高度,用以表达各项方针政策的深刻内涵或真切期望。在榜样教育中,毛泽东这样的言教比比皆是。比如,为了宣传白求恩远渡重洋积极投身中国抗日救亡大业,他在写给白求恩的挽联中进行了概括:“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和工作热忱。”随后,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他把白求恩精神概括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共产主义精神。毛泽东在号召全国人民学习白求恩时,赞扬他是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和有益于人民的人”。通过毛泽东的高度概括和反复宣扬,白求恩这个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白求恩的光辉事迹妇孺皆知。

同时,毛泽东一贯主张身体力行,强调在实践中实现和弘扬榜样的价值。他坚决反对干部“说的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是自由主义;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毛泽东的一生都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将革命的理想和个人的思想修养转化为伟大的革命力量,进而去改造社会,挽救中国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中国革命与建设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一生廉洁奉公、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和亲属,他的光辉形象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团结奋斗。正因为毛泽东本人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榜样,彰显着伟大的人格光辉和崇高的道德操守,他所树立的榜样才格外被人民群众认可和推崇,他开展的榜样教育活动才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二)组织领导与群众参与并举

毛泽东开展榜样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以组织行为进行的,反映着组织需求,体现了组织意志。这种组织行为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全国上下一盘棋。毛泽东作为党的领袖亲自题词撰文,亲自参加追悼会并发表演讲,其他国家领导人和党的各级组织积极跟进,各大传媒各大出版单位广泛传播,在全国上下迅速形成一个学榜样的热潮。二是很好地呼应了当时的工作重心。比如,在延安时期,解放区一些同志轻视和鄙薄技术,对工作不负责任,马虎了事,这对当时的革命形势是极其不利的。毛泽东及时树立白求恩这个从事技术工作的榜样,起到了拨乱反正的理想效果。[7]660三是与党的建设密切相关。通过榜样教育促进党的建设,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重要内容。毛泽东多次指出:“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党外有这种不良风气的人,只要他们是善良的,就会跟我们学,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8]812因此,毛泽东的榜样教育总是与党的建设密切相关,每开展一次榜样教育都是一次集中的党性教育。

当然,毛泽东的榜样教育从来没有忘记群众的参与,甚至把群众参与摆在比组织领导更为重要的位置。首先,他所树立的榜样(包括白求恩、张思德、雷锋等)大多是普通党员群众。他开展的榜样教育,实质上是一般群众、落后群众学习特殊群众、先进群众的活动,是群众自己学习自己。其次,他所树立的榜样也是群众首先发现的。白求恩牺牲之前,他的先进事迹早已在解放区广为传播,并深深打动着所有医务工作者和广大指战员。[7]660雷锋牺牲之前,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典型,他的事迹不仅在所在单位、所属部队广为传颂,也多次刊登在有关报刊。张思德对工作总是兢兢业业,对战友总是体贴入微,并多次负伤立功,他的事迹早已被战友们所熟知。最后,毛泽东开展榜样教育的形式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比如:榜样事迹报告会、宣传榜样事迹的话剧、宣传榜样的电影、榜样事迹改编的快板等教育形式,都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都能很好地吸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也正是由于人民群众自始至终的参与,毛泽东树立的榜样才容易让人接受,他开展的榜样教育才富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三)舆论宣传与活动推介并用

毛泽东是舆论宣传的行家里手,他注重发挥舆论宣传在榜样教育中的巨大作用。在得知年仅22岁的雷锋因公殉职后,他在第一时间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迅速刊登了他的题词,及时把握了榜样教育的先机。次日《解放日报》又刊登了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雷锋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名字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为了将雷锋鲜活地、真实地展现在人民群众面前,使人民群众从内心深处认同他,各大媒体和杂志纷纷摘录、出版雷锋日记,深入介绍雷锋的生平事迹,实事求是地展现雷锋的成长历程和工作生活环境。为了促进学雷锋活动大众化、长效化,以雷锋为题材的影视剧、话剧纷纷搬上荧幕和舞台,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感人情景生动地再现在人们面前。正是由于不断开辟榜样宣传的新手段、新渠道和新方式,一个个立体、真实、可亲可敬的榜样形象在广大群众心中高高矗立起来,一个个向榜样学习的热潮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成为当时中国社会一道靓丽的风景。

与此同时,毛泽东非常重视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榜样教育。张思德牺牲后,队长向毛泽东报告了有关情况,准备就地掩埋,毛泽东听后当即决定专门召开追悼会,并亲自发表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党的领袖如此关心一个普通战士,远不只是出于私人感情,更是对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充分肯定和高度推崇。雷锋同志牺牲后,毛泽东将3月5日确定为“学雷锋活动日”,每年3月5日全国各地都会开展各种学雷锋做好事活动,使雷锋的光辉形象和先进事迹成为一个国家的历史记忆,一代代学习、宣传与弘扬。此外,白求恩、张思德、雷锋等光辉榜样牺牲后,都会举办专门的报告会、巡回演讲会,在全国各地循环报告、演讲,全方位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每年建党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党和国家都会举行纪念活动,号召全党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学习革命先烈和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总之,榜样教育活动赋予了榜样持久的生命力,也赋予了自身丰富的形式和内容。

三、毛泽东榜样教育的当代启迪

毛泽东的榜样教育,如同榜样精神一样,是融民族传统美德、社会进步潮流、党的先进本色为一体的“精神样本”,在中国大地上历经了半个多世纪,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中仍然焕发出璀璨的光芒。毛泽东的榜样教育,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精神富矿,对于创造性地开展好当下的榜样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榜样的遴选:突出时代导向

任何榜样都是时代的产物。毛泽东树立的榜样之所以让人们深怀认同之心、敬仰之情和推崇之意,自觉自愿地学习与仿效,首先在于他遴选榜样时能坚持与时俱进,注重榜样精神内涵的时代化。这正如胡锦涛所言:“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共产主义光辉思想相结合的时代精神,具有持久的生命力。”[9]当今社会人们的思想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在榜样的遴选中突出时代导向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紧扣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为此,我们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追梦的过程中,我们应不断地发现新的榜样,使新时代雷锋、张思德等榜样精神的正能量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继承与发扬。其次,要弘扬时代精神。当今时代是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精神的核心。中央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简政放权的改革为市场主体释放更大的空间,创造更多的机会。因此,我们遴选榜样人物、开展榜样教育,要大力宣传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人和事,通过榜样教育助推全社会创新创业浓厚氛围和良好环境的形成。最后,要引领主流价值。榜样教育本质上是价值观教育。弘扬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树立什么样的榜样。我们弘扬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必须遴选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并通过榜样教育这个特殊平台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引领当今时代的道德风尚。

(二)榜样的培育:强化德性伦理

榜样培育是促使教育对象积极主动学习榜样,进行知行转化,最终成为榜样的过程。[10]它既是榜样教育最终的发展目标,也是推动榜样教育延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榜样培育应着眼于培育人的品行和德性,提高其个体修为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铸就高尚的道德情操。具体而言,就是培育榜样如何求知、如何做事、如何做人,通过学会求知、做事和做人,构筑榜样的品德高峰,继而感召他人、引领社会。[11]在求知方面,要学习雷锋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树立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终生学习的理念,拥有与时俱进的朝气、超越前人的勇气和勇立潮流的浩气,这也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个体基础。在做事方面,要学习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甘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这是个人与社会发展都必需的。在做人方面,要注重高尚道德情操的培育,学习雷锋服务社会,乐于助人的精神,把个人融入集体、融入社会,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看作是人生的最大快乐和幸福,不为私心所忧,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时刻体现榜样的先进性。

(三)榜样的宣传:注重方式创新

榜样宣传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径。毛泽东所树立的榜样中,对雷锋事迹和雷锋精神的宣传,是规模宏大、效果最好的。在较短的时间内,学雷锋活动延伸到各个领域,深入到各个阶层。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社会效果,在于我们采取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方式,并在历史变迁中不断充实活动内容,拓展活动领域,创新活动形式,努力营造弘扬雷锋精神的社会氛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应不断地开辟宣传的新手段和新方式。一要创新载体形式。党的十八大强调指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实践证明,志愿者行动是新时期弘扬雷锋精神的有效载体。志愿者行动的展开,使全民学雷锋活动有了自己的组织体系。志愿者组织的建立使学雷锋活动进一步走向深入,初步实现了制度化。再比如,微媒体、手机一体化颠覆了传统的信息流通方式,极大地拓展了信息交流的空间和形式,在新时期进行榜样宣传完全可以巧妙地运用。二要融入工作生活。毛泽东所树立的榜样并不是都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他们的崇高精神就体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日常的生活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榜样精神,应将榜样精神融入本职工作和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爱岗、敬业、乐群,永远保持榜样精神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三要探索榜样教育的新模式。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的高扬,有的榜样教育模式与人的多样性需求不相适应。因此,在榜样宣传和教育中,应重新定位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突出榜样的多元化和多层次性,探寻榜样宣传的立体模式、网络模式、情感模式及偶像模式等多种模式的创新与融合,从而增强榜样教育的实效性。[12]

(四)榜样的学习:践行党的宗旨

党把毛泽东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榜样的光辉之处也在于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江泽民指出:“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事业无私奉献。”[13]201因此,开展榜样教育,学习榜样精神,归功结底就是要践行党的宗旨。这不仅是对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的要求,也是对普通公民的要求。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艰巨历史使命,每一个领导干部要通过对榜样的学习,筑牢“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政治信念,严守“八项规定”,厉行“三严三实”,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每一个共产党员要通过对榜样的学习,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密切联系群众,时刻保持清正廉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福利;每一个普通公民要通过对榜样的学习,实践“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一公民道德规范,通过人人当好公民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培养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文明意识,提高与小康社会相匹配的文化品位,塑造与现实生活相和谐的文雅举止。

参考文献:

[1]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 何志胲,邓国良,高正伟.典型人物的榜样力量[J].毛泽东思想研究,1984(2).

[3]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4] 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 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6]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5.

[7]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 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3-03-05(1).

[10] 李诗夏.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榜样教育运行模式创新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3(9).

[11] 高国希.雷锋精神:德性伦理与榜样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7).

[12] 杨婷.探求与创新:榜样教育的现实模式[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3).

[13] 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熊先兰

Mao Zedong’s Example Education:Standard,Mode and Inspiration——FromInMemoryofNormanBethuneto “Learn from Comrade Lei Feng”

YAN Ke, SONG Zhi-min

(SchoolofMarxismStudies,CentralSouth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12,China)

Abstract:Example education is a shining pearl in the treasure-house of Mao Zedong thought.Mao Zedong selection example pays attention to “the combination of nationality and modernity”,“party spirit in harmony with the mass”and“personal value and social value unifies” .By discussing comrade Mao Zedong’s “teaches and parenting parallel”, “organization recommendation and the masses to participate in”, “public opinion guide and activities to promote and use”,which takes the most extreme example education.The example education of Mao Zedong takes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enlightenment to us.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to carry out the example education, we should stick to the times in the model selection guide, strengthen in the example cultivating virtue ethics, pay attention to the way in the example publicity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party’s purpose in learning models, which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practic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

Keywords:Mao Zedong;example education;Lei Feng;Norman Bethune;Zhang Side

收稿日期:2016-02-20

作者简介:颜柯(1971-),男,湖南冷水江人,中南大学博士生,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湖南科技大学基地研究员,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宋智敏(1975-),女,湖南双峰人,湖南科技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德育、法学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立项课题“雷锋精神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编号:XJK012QDY001);2012年湖南省委宣传部思想政治研究重点委托课题“高校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调查研究”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16)03-0005-05

猜你喜欢

榜样教育张思德白求恩
为人民服务
——献给张思德
张思德“尝”百草
王俊秀:村民们心中的“白求恩”
从小学先锋 长大做先锋
白求恩给聂荣臻的最后一封信
张思德尝毒草
探析酒店专业学生就业中的榜样教育
榜样教育:小学生教育的应有之义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构建大学生榜样教育体系
白求恩纪念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