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食品类专业“工学结合”实训基地建设

2016-02-22魏晖

西部皮革 2016年12期
关键词:工学结合建设

魏晖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漯河 462000)

高职食品类专业“工学结合”实训基地建设

魏晖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漯河 462000)

摘要: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是培养高职人才的必要场所。本文对高职食品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作用、选择原则和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并结合职业技术学院实践进行分析。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食品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为了突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这一特色,培养应用型人才,我院食品工程系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实施了食品生物技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探索建立具有特色的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训基地。

1高职食品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

1.1是实现高职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 。食品加工技术专的学生在几年的学习期间,必须通过大量的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践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涵盖了对学生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职业经验等方面的教育。 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实践环境。 学生通过顶岗实习,不仅获得了实际工作经验,而且还培养了群体沟通、团结协作、组织管理等综合能力,另外通过参与企业的生产劳动,养成了遵章守纪的习惯,培养了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 而这些是很难在课堂教学和实验室中得到锻炼和培养的。

1.2是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保证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一方面,与企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专业培养方案设计等方面进行合作改革。 学生的培养目标及规格要为企业实际服务,切实做到服务于企业。为此,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有校外实训基地负责人参加的食品类专业建设委员会。 根据用人单位意见,修改教学计划,制定培养目标 ; 根据毕业生的面向,设置毕业生规格 ; 在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会议,修订教学计划,微调人才培养规格。另一方面,校外实训基地建立不仅使师生走向企业,在企业的实际岗位中学习技能,还可以使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市场,使教师的科研和科技成果,面向行业转化为生产力,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2“工学结合”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

2.1积极沟通,互动双赢

学校和实习企业良好的关系是搞好校外实训的基础。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 必须根据双方互惠互利、共同受益的原则 , 才能全方位地拓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之路。通过调研了解食品企业对工学结合学生的需求情况:一方面食品企业生产季节性较强,在生产旺季需要学生参与企业的生产,可实现学生的顶岗实习; 另一方面因为食品企业的发展需要增加新员工,通过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可以让企业找到合适的新员工,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就业。积极与食品行业的企业沟通交流,寻找校企合作共赢点,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按照校企业合作协议,各专业管理委员会委员单位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可以优先挑选我们的毕业生, 在最后一个学期,我们采取学生顶岗实习的方式为企业生产和发展提供应用性技术人才;充分利用我们的教学条件在学校办教学班的方式为企业培训员工;为企业提供劳动力解决食品企业季节性问题。同时邀请企业参与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首先,合作企业参与研究学院的专业设置和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其次,合作企业参与审定学院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再次,合作企业参与学院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活动。企业相关专家直接承担专业课程、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 还有就是合作企业为学校提供就业信息,协助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他们为学校提供行业、企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变化及人才需求的信息,帮助宣传学院毕业生的情况,向有关企业推荐毕业生,许多校外实习基地还直接录用学院的毕业生, 如我院食品类专业就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就业于实习企业,或在实习基地或通过实习基地推荐获得就业机会。

2.2弹性灵活,适应企业

长效的“校企合作”是实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要实现长效的 “校企合作”必须校企“合作共赢、互惠互利”,食品企业生产季节性、不同食品品种生产季节不同的特性决定了高职食品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弹性实施教学计划,以适应食品企业的行业特点。 对此我们根据食品企业的用人需求,灵活调整专业教学计划,例如,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根据伊利集团公司华南中心工厂新建佛山公司需要冷饮生产关键岗位人员的需求情况,调整了 2005 级的专业教学计划,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在 2005 级中选派 40 名学生到伊利集团公司华南中心工厂实习 3 — 6 个月,并由公司安排在真实岗位中主要学习操作技能,实习期满 3 个月后由公司根据学生表现给学生写出鉴定,经过学生和公司双向选择,有部分学生将与公司签订就业协议,公司进一步培养,继续实习期满 6 个月后返校学习 1 个学期完成所有课程学习后直接到公司就业。

2.3校外实训基地的运行监控

实习过程中保持实时监控,采取“四方相互监督”的方式,从实习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实习学生、实施系部四个实习主体出发同时对实习过程进行全方位反馈、监控,以确保实习稳定性、有效性和可控性。

实习企业。实习企业在承担对学生实习过程中生产管理的义务的同时,也应对学生实习的表现情况、效果进行评价。 为了方便企业评价,也应该由实施系部提供量化的评价指标,以便企业评价学生。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同时也应完成对指导教师和教学管理安排的反馈评价。

实习学生。 实习学生除了在实习中进行生产操作及学习、完成实习报告之外,也应对实习的过程有一个反馈和评价。 主要评价实习企业、指导教师及教学管理这三个与之相关的要素。

实施系部。实施系部在实习期间,除安排及组织实习之外,也应在过程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从企业、学生、指导教师三方面全面了解实习过程,掌握其动态走向,以达到监控的目的。 在通讯发达的今天,了解并不需要一定采用实地观察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电话、短信息、电子邮件、传真等各种手段来及时了解情况。 并且在使用这些方式进行情况了解时,应当记录下相应的内容,特别是需要系部参与处理的。

参考文献:

[1]裴海,等 . 高职校外实训基地的选择与管理[J]. 继续教育研究, 2015(6) .

[2]李坚利.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职业技术教育,2013(12).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2-0263-01

猜你喜欢

工学结合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工学结合模式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