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装机械原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2016-02-22扶娟

西部皮革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扶娟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8)

《服装机械原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扶娟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8)

摘要:创新的思维来带动缝纫机产业的发展,用创造现代化的缝纫机的战略思想来指导缝纫机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在这样一个指导思想下,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服装机械原理》的教学同样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同样也需要不断的创新,以贴合缝纫机现代化的需要。不仅仅要不断丰富“机”和“电”的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上面我们更应该下功夫,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保证培养出的人才符合社会的需要,使他们的知识更全面、技能更娴熟。

关键词:服装机械原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1课程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服装机械原理》的教学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系统的学习服装机械设备结构、基本原理的同时,增加了机械的调试、使用、维修、保养与故障排除的一般知识。虽然《服装机械原理》已经开课大概有三十年的历史,但是与我们设想的效果相去甚远,其教学目的与教学现状的不相符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1师资力量薄弱

这门课程是知识交叉性较高的学科,老师不仅仅需要掌握机械原理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对服装制作方面有一定的了解,随着服装机械向电子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又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机电一体化知识;与此同时,它还强调老师有特别强的动手能力,会操作大部分的服装机械。所以在一般高等职业院校中很难找到一位在这几个方面都非常符合标准的老师。这样的专业人才都已经被各大服装机械企业招纳,很难进入一般的高等职业院校,更别说让他们站上讲台授课。所以导致了现在的高等职业院校中的老师大都是照本宣科,空谈定义,对服装机械的现代化和实践化根本没有任何的了解,造成了服装机械的授课内容大打折扣,远远根不上现代企业的需求,培养出的人才在走入企业后不能直接上岗,还需要企业进行二次培训,大大浪费了学生的青春,同时也浪费了社会的资源。

1.2设备数量有限

在我国的一般高等职业院校中,涉及服装类专业的院校大都开设了这门专业课,但是这些学校根本没法到达教学标准,无法提供专门用于授课的设备,虽然有大量的平缝机,但都是用来服装工艺设计的,对服装设备课没有很大帮助。包缝机是最常用的设备之一,一般分三线、四线、五线,对与老师授课可能有几台包缝机供与展示,但要整个班的学生在练习包缝机常用部件的安装和调节的时候,在数量上是远远达不到要求的。再有学校如果引进了先进的扣眼机、粘合机、绣花机、裁剪机等设备,一般只有一台用于展示,授课都不能使用,由于资金较贵,学校一般会像宝贝一样保护,仅供参观。这样一来,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大都来自于课本中的定义,对机械样本的观念,也来自于书本中的插画,根本无法直观的了解或操作。

1.3学生兴趣比较低

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中,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大多是女生,她们缺乏对服装机械的操作、维护和保养兴趣。甚至有些学生认为,服装机械原理对服装设计专业来说没有任何用处,提不起任何兴趣,他们只关心服装设计过程和设计工艺。但是如果一件衣服是通过机械设计制造出的,一位设计人员连根本的机械知识都不知道,他们怎们能成为一名好的设计师,这些衣服装的设计效果都必须通过服装加工来得到展现。

兴趣是能够给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也是创新能力能够突进的内在驱动力。但是学校强制性的教学方式根本不会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只会慢慢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精神。高校老师必须创造多种有效的引导因素以及生动的氛围,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将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不断激发出来,使其能够自己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来。

2对教学改革的建议

我国现阶段服装工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国是一个服装工业生产、加工大国,对于提高高级服装加工制作水平是十分有必要的。在不同的教学实践环节中改变教学的方式:1、原理与要领环节:老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来明确相关服装机械所依据的原理,了解服装机械中专业技能的操作核心内容。学生在遇到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时,老师应该有耐心的对问题进行透彻的解读。2、示范与模仿环节:老师在授课时,只有通过现场的模仿与示范才能将服装机械原理中的要领透析清楚,教室就是车间,边讲解原理边对机械操作进行模仿示范,使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书本内容,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牢固掌握相关机械的结构和操作调节的方法。3、应用实践环节:学生只有通过直观的感知才能对各种课本知识消化,在这个环节中对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是最重要的,直接对机械的拆卸安装,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机械的探索中去,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有非常大的帮助。

3结语

用创新的思维来带动缝纫机产业的发展,用创造现代化的缝纫机的战略思想来指导缝纫机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在这样一个指导思想下,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服装机械原理》的教学同样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同样也需要不断的创新。其中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只有改善学校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培育出优质并带有主动求知欲的真正服装机械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文博.服装机械设备使用维修手册(第2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张志刚.浅议高职层次《服装机械原理》课程的教学[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6).

[3]杨国才. 对高职服装机械教学相关问题的探讨[J]. 科技视界, 2013(35):227-227.

作者简介:扶娟(1987-),女,汉族,广西桂林人,在职研究生,助理实验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研究方向:服装设计与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2-0200-01

猜你喜欢

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软件学院编译原理实践课程的教学探索
Practice and Evaluation of Computational Thinking Cultivation Based on a Ladder Type System
项目进阶驱动的JaVaEE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与研究
多元文化素质教育探索与课程的实践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