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国·安哥拉铁路纪实
2016-02-22耿剑邹依庆
耿剑 邹依庆
1 全长一千三百四十四公里的本格拉铁路横贯安哥拉全境,从西部城市洛比托,向东途经万博、奎托等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曾是安哥拉运输大动脉,更是非洲大陆的第一大铁路。
2 这条铁路始建于1902年,到1929年修建到刚果边境。然而,在安哥拉长达数十年的战火中,本格拉铁路也被毁。
3 结束内战的安哥拉,陆续开始重建。安哥拉向全世界发出了重建本格拉铁路的信号,寻求国际社会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美国、俄罗斯、葡萄牙等国的建筑业巨头或报价过高,或知难而退。最终,安哥拉选择了中国公司承建这一工程。
4 2004年,中国铁建二十局承揽下了本格拉铁路主线工程。十年间,先后有五千多名中国建设者带着锅灶、食物,开着装载机,一头扎进安哥拉这片非洲土地。
5 由于铁路途经的许多地区的公路和航空基本处于中断状态,铁路建设不得不采取边施工、边分段运行的方式。
6 安哥拉的第二大城市——万博,这个昔日的殖民重地,经历过战火的碾压,如今的万博火车站也只剩下了锈迹斑斑的火车头。
7 据联合国统计,那时的安哥拉埋有一千多万颗地雷,而这些没有引爆的地雷,许多就集中在这段铁路的沿线。
8 为此,中安双方协定,铁路每前进一米,都要由安哥拉国家排雷局先行开道。即便如此,中国施工队仍旧挖出了数百颗被漏排的地雷。
9 在一次施工过程中,因为轧到反坦克雷瞬间引爆,中国工人王权,因被巨大的爆炸气浪弹出驾驶舱,献出了年仅四十七岁的生命。
10 恐慌的情绪在施工队伍中蔓延,导致施工进度一拖再拖。最终,工人们慢慢从阴霾中走了出来,为了不耽误承诺的工期,又夜以继日将落下的工期赶了回来。
11 2011年8月,凝聚中安两国建设者生命和汗水的万博段铁路,如期竣工。当地人民跨过殖民时期的旧铁轨,向崭新的万博火车站聚集。
12 当地民众从四面八方赶来,欢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中国的旗袍,成为通车典礼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13 安哥拉总统多斯桑托斯说道:“一百年前殖民者修建铁路是为了他们自己,而今天,中安两国建设者夜以继日地工作,是为了帮助安哥拉人民建设属于自己的家园。”
14 同样,位于安哥拉中部的重镇奎托,在内战期间交火最为激烈,受破坏程度也可想而知。因此奎托段铁路刚刚修建完毕就立即投入了使用。
15 这些居民带着孩子、拖着货物,从附近的城市提前一天甚至更久赶来,为的是能赶上三天才有一趟的火车。当火车缓缓驶入站台,人们争先恐后地涌进火车。
16 由于没有公路,所有人只能搭乘这如蜗牛般速度的轨道车前进,而这新开通的铁道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
17 为了尽快建成铁路,中国建设者使用的方法是全线一千多公里多个施工点同步施工,所以要在平行于铁轨的方向修出施工道路。
18 奎托段途经的宽扎河大桥,是本格拉铁路修建中一个重要的分界点,也是连接两省之间的唯一一条道路,抢通这座大桥,关系到全线铁路的工程进度。
19 然而,这里曾是让人望而却步的“死亡地带”。工程师程楷书讲道:“当我第一次进来的时候,两侧桥头全是战壕、子弹、坦克,一个桥头挖出来四百多颗雷。
20 当时,施工便道还没有建好。几千公里长途跋涉,路况差,陷车、翻车成了家常便饭,许多人病了只能就地在运货车上打点滴。
21 宽扎河大桥的抢通,结束了安哥拉莫西可省和比耶省之间近三十年无法通车的历史,也为本格拉铁路的全线如期竣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22 安哥拉气候恶劣,传染病、寄生虫病时常发生,几乎所有到安哥拉修建铁路的工人都不能避免。直到20世纪70年代,这里还被称为“白人的坟墓”。
23 在安哥拉,随处可见枝繁叶茂的芒果树,芒果蝇就隐藏其中,这是一种在非洲十分常见的寄生虫。
24 在安哥拉东部城市卢埃纳的铁路项目部大院,有许多十年前第一批来安哥拉的一线工人。司机肖刚洪的背上就有虫卵被挤出后留下的伤疤,至今他也不记得是怎么感染的,只记得虫卵被挤出时钻心的疼痛。
25 同样,工班长谷海忠也是其中一位。十年来,一起风餐露宿过的工友们都陆续回国,他却仍然坚守在这里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
26 十年间,谷海中多次死里逃生,他染过血吸虫病,光是疟疾就得了九次。
27 他来到安哥拉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前期开辟施工便道的队伍找寻临时驻地。“这条铁路停运了几十年,草都长了有两米多高。”
28 谷海忠带领几名工作人员,没吃没喝干到天黑才把满是粪便的房间打扫出来。却因手机没有信号,又没有等来负责送水接应的人员,只得又徒步走了五十多公里路。
29 非洲丛林,险象环生,在安哥拉工作的中国员工或多或少都听说过一种巨蟒,大的能吞下整个人。一次,谷海忠就遇上了这种蟒蛇,拼命往营地跑才躲过了一劫。
30 而他的工友郑小强就没那么幸运了,那次,郑小强刚干完活去洗澡,一抬头就被蟒蛇的毒液喷了个正着,幸好及时清洗后去了医院,不然眼睛就保不住了。
31 为了保证物资运输,便道抢修任务严峻,而安哥拉一年中有半年时间都在下雨,干活只能见机行事。
32 那一次,大雨一直下了半个多月,谷海忠心急如焚。一天谷海忠吃完晚饭,一抬头满天星星,他就对工友说:“今天老天爷帮忙,出去咱们就试一下!”
33 结果这一干就到了第二天早上8点多,完成一千六百米。那一晚,谷海忠带领着十几个中国工人铺好了两条便道,完成了对方原以为一个星期才能交工的任务。
34 在非洲的这些年,谷海忠经历过工友因为得“脑疟”一夜之间就离开大家的悲伤,也时常忍受着地雷和血吸虫的威胁,却从没耽误向对方承诺过的期限。
35 在谷海忠的工友中有这样一个“80后”女孩儿李慧星,带着年轻人的激情来到了安哥拉,投入了铁路建设的工作之中。她每天都为工友们的吃喝拉撒忙得团团转。
36 她和爱人马盼就住在简易的临时板房里,经历了此前从未经历过的困难。李慧星从未后悔当初的选择,直到2011年的一个傍晚。
37 战后的安哥拉局势动荡,为了确保铁路建设者的安全,安哥拉政府为每处驻地都配备了部队士兵。但那天,当地的一名士兵和另一名当地员工发生了争执,士兵失去了理智,随时可能威胁大家的生命安全。
38 当时,院子的大门已经被锁上了,灾难随时可能降临。李慧星想起了远在国内的父母,如果真的发生了意外,父母该如何面对。
39 在枪击事件中,那位情绪失控的安哥拉士兵陆续开了八枪,等到警察赶来时,枪击事件已经持续了四十多分钟,好在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40 李慧星也曾犹豫是否回国,但让她下定决心留下来的,正是2012年的那次通车仪式上的特别经历。“上万的民众,跟着火车跑,围着火车欢呼、奔跳……”
41 2014年8月13日,由中国铁建二十局承建的历时近十年的本格拉铁路全线竣工,并在年底正式通车运营。这是安哥拉全国最长的铁路。
42 本格拉铁路从设计到施工全部采用了中国铁路的建设标准,而且钢轨、水泥等建筑材料,通讯和大型机械设备等全部从中国采购。
43 中国铁建二十局集团在承建本格拉铁路项目时,先后聘用了近十万人次当地劳务工参与铁路建设,通过实践培训和导师带徒,已有一万多名当地工人逐步成长为电焊、机械操作、通信电务等不同专业的技工。
44 本格拉铁路不仅连接至刚果民主共和国,进而与坦赞铁路相接,成为内陆国家的重要出海通道,极大降低了这些国家铜矿等资源的出口成本,而且与周边国家铁路网接轨,实现南部非洲区域铁路的互联互通,进而形成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国际铁路大通道,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45 正是五千多名像谷海忠、李慧星一样的中国建设者,心系安哥拉当地群众的战后重生,才让满载希望与梦想的铁轨伸向远方,用汗水和生命写下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