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讯
2016-02-21
时讯
农业部发布关于促进现代畜禽种业发展的意见
为提升畜牧业综合竞争力,保障畜产品供给安全,近日,农业部发布《关于促进现代畜禽种业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形成以育种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畜禽种业发展机制,到2025年主要畜种核心种源自给率达到70%,国家级保护品种有效保护率达到95%以上,基本建成与现代畜牧业相适应的良种繁育体系。
《意见》指出,促进现代畜禽种业发展将以培育自主品种、打造民族品牌、提升核心种源自给率和扩大良种覆盖面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坚持高产高效的育种方向,全面实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加快优良品种推广,加强地方资源保护与开发,提高畜禽种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现代畜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意见》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畜禽种业将重点突出生猪、奶牛、蛋鸡、肉鸡、肉牛和肉羊等主要畜种,兼顾水禽、蜜蜂等特色品种,坚持地方品种原始创新和引进品种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坚持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相结合,家畜突出本品种选育,家禽突出商业配套系培育,加快构建商业化畜禽种业体系,着力提升畜禽种业的核心竞争力。
针对我国畜禽种业发展的现状和要求,《意见》提出六项重点任务。一是提升育种创新能力。全面实施遗传改良计划,继续开展国家核心育种场遴选,探索建立家畜联合育种机制,开展全基因组选择育种。二是完善育种评价机制。完善新品种和配套系审定制度,探索开展新品系审定,建立健全种畜禽性能测定体系,加快建立畜禽良种优质优价机制。三是加快优良种畜推广。明确优势区域主推品种,支持建设国家良种扩繁推广基地,打造一批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加强基层畜牧技术推广机构建设。四是强化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建立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动态监测预警体系。五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大型畜禽种业集团,以优势品种为基础,以优势种畜禽企业为载体,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畜禽种业品牌。六是加强种畜禽疫病净化。以核心育种场为重点,积极开展种畜禽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试点、示范,推动主要动物疫病净化,从生产源头提高畜禽生产健康安全水平。(来源农业部新闻办公室)
农业部网站开通全国农业办事查询服务窗口
近日,农业部网站开通“全国农业办事查询服务”窗口。
据悉,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有关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由实体政务大厅向网上办事大厅延伸,提升公开信息的集中度,方便公众获取的工作要求,农业部近期整合汇聚部本级“在线办事”和全国所有省级农业行政部门共1900多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率先建设了全国统一的“一站式”网上农业办事查询服务窗口。
该窗口充分聚合利用现有农业政务服务公开信息资源,用户通过选择、查询等简单操作即可进入各地网上大厅办事,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为社会公众拓展了政府信息服务资源的获取方式,将进一步打破信息孤岛,有力促进农业行政部门在线服务效率和政务服务效能的提升。
该窗口设事项查询、地域查询和监督咨询三个板块。社会公众可以通过关键字进行事项搜索,然后选择相关省份进入办事;也可以直接进入省级农业网上办事大厅,进行相关业务咨询、办理;还可以通过窗口提供的电话和网址,寻求咨询监督、投诉举报等服务。(摘自农业部网站)
2016年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全面完成
为科学评价各地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质量,日前,农业部组织32个检查组开展2016年全国春防工作大检查。
此次检查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一是全面核实各地2016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绩效指标中期完成情况;二是全面检查春季集中免疫工作开展情况、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开展情况、应急处置情况、政策争取与经费落实情况等;三是实地检查动物卫生监督、强制免疫疫苗管理等其他重点工作开展情况。据统计,各检查组累计抽查了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2个县市、64个乡镇、64个村,实地检查了199个养殖场、活畜禽交易市场和屠宰场和835个散养户,现场采集畜禽全血样品6350份。
近日,农业部在京召开春防检查总结会,并就下一步防控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农业部要求,各地要以春防检查考核为契机,围绕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突出重点,扎实推动各项防控工作。一是着力抓好基础免疫。结合前期自查和本次检查结果,及时开展春防“回头看”,认真查漏补缺。二是着力抓好疫情监测报告。围绕禽流感、口蹄疫等优先防治病种和动物H7N9剔除计划、小反刍兽疫消灭计划,抓好重点区域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三是着力加强养殖场(户)防疫监管。进一步强化养殖场(户)防疫主体责任落实,指导养殖场(户)完善防疫制度。四是着力强化边境地区防控。坚决做好“内防外堵”工作,加强部门合作,形成防控合力,有效防范境外疫情传入。五是着力做好应急准备工作。进一步健全防控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演练培训,充实应急物资储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摘自中国畜牧兽医报)
2016年草原防火减灾宣传现场活动在辽宁建平举行
6月22日,农业部草原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联合辽宁省畜牧兽医局,在朝阳市建平县举办了主题为“增强防火减灾意识,守护绿色生态家园”的草原防火减灾宣传现场活动。农业部草原防火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李伟方、辽宁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翟国海参加活动并讲话。农业部草原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刘连贵主持现场活动。
李伟方在讲话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发生草原火灾比较严重的国家,60亿亩草原中,草原火灾易发区占1/3,频发区1/6。做好草原防火减灾工作,事关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国家生态安全,事关牧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近年来,受境外火频繁发生、草原可燃物存量攀升、大风干旱等恶劣天气增多等因素影响,草原防火减灾形势日趋严峻。今年春季防火期草原火灾仍处于多发、高发及频发态势,给农牧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辽宁是全国重点草原防火区,各级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草原防火减灾工作,草原防火应急机构与队伍健全,工作扎实有力,成效十分显著,已连续多年未发生较大等级以上草原火灾。希望进一步大力宣传和普及草原防火减灾安全知识,利用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草原火灾群防群控的良好社会环境。
活动当天,适逢当地大集,农牧民群众踊跃参与,现场气氛热烈。有关领导向基层草原防火应急队员赠送了扑火装备,现场工作人员向农牧民群众发放了《草原法》、《草原防火条例》、《草原防火政策法规汇编》及《草原防火减灾知识明白册》等宣传材料,并开展了草原防火法律法规及避险自救现场咨询服务。活动结束后,李伟方一行还对基层防火物资储备站进行了检查,并慰问了基层草原防扑火队员。(摘自中国草原网)
陈晓华会见捷克农业部副部长雅罗斯拉娃·赛帕科娃
6月28日上午,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在布拉格会见了捷克农业部副部长雅罗斯拉娃·赛帕科娃,并共同主持召开中捷农业合作工作组第一次会议。
陈晓华表示,中捷两国农业各具特色,互补性强,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他对深化中捷农业合作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农业合作示范园区建设;二是充分利用“16+1合作”多边机制,推动双边农业合作;三是加强食品安全与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合作;四是积极利用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平台,促进双边农业贸易;五是积极推动并支持双方开展科研合作与交流。
雅罗斯拉娃·赛帕科娃对此表示完全赞同,她表示捷方愿与中方共同努力,重点加强双方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农业等领域的合作,并进一步扩大农产品贸易。
会后,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和捷克共和国农业部农业合作工作组第一次会议纪要》。
在捷克期间,陈晓华还调研了当地畜牧业农场及其他农业农村发展情况。(来源农业部新闻办公室)
辽宁省展开打击生猪违法屠宰行动为期10个月
即日起至明年3月,辽宁省将开展为期10个月的“扫雷行动”,打击生猪屠宰违法行为。6月20日,记者从省畜牧兽医局召开的全省“扫雷行动”部署动员及屠宰监管业务培训会上获得了这一信息。
生猪屠宰监管是畜产品安全的重要防线,关乎百姓能否吃到放心肉。从一些案例可以看出,屠宰监管环节极为重要,一些疫情往往由于屠宰行业把关不严而引起。
省畜牧兽医局屠宰处人士介绍,根据农业部要求,围绕生猪屠宰易发生的问题,辽宁省将保持对生猪屠宰违法行为的高压严打态势。为此,省畜牧部门制定了符合辽宁省实际的2016年生猪屠宰监管行动实施方案。
方案要求,省内各地切实强化生猪屠宰行业管理,坚持问题导向,对小型屠宰场点、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和生猪“代宰”行为等开展集中整治,严厉打击无证屠宰、屠宰病死猪、注水或注入其他违禁物质等违法行为。
“此次‘扫雷行动’严查的重点区域包括:小型屠宰厂点所在地、城乡接合部、交通要道周边、私屠滥宰高发区和肉食品加工集中地等屠宰违法行为易发多发地区。我们将对这些区域进行风险隐患排查,并组织开展集中整治。”省畜牧兽医局人士介绍。
方案将“扫雷行动”细划至6个阶段,分别为动员部署、集中排查、小型屠宰厂点集中整治、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集中整治、代宰行为集中整治以及屠宰环节非法添加行为集中整治。
在此次“扫雷行动”过程中,省畜牧部门要求各地对违法行为易发多发地区重新全面摸底调查,查找监管漏洞;查处的注水、添加“瘦肉精”、屠宰病死猪和情节严重的私屠滥宰等违法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查出一批,曝光一批;采取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摘自中国农业信息网)
2016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食药安全与传播创新青年学者论坛”在京召开
6月29日,作为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主题日活动之一,第二届“食药安全与传播创新青年学者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滕佳材出席了论坛。
滕佳材表示,尽管我国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但食品安全工作还有不少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需要法律、监管、市场等多种手段综合治理,也需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传播科学的作用。“微”传播时代的到来,使每个人都有发布新闻的机会,危机与谣言也相伴而生,对食品安全新闻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新闻传播规律和传播方式创新的研究,推动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
刘伟表示,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是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失灵现象,在道德转型期,解决市场失灵和信息失衡,需要加强法治建设、舆论监督、道德引领。食药安全问题不仅仅是宣传和市场秩序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到道德、法治、社会和经济各个方面复杂的系统问题,解决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任重道远。
此次论坛以食品安全法的实施为契机,围绕“信息公开与食药安全”的议题开展研讨,与会学者们从食药安全的现实社会问题出发,结合专业研究所长,发布了相关研究成果,共同探讨了食药安全新闻报道的规范问题。论坛还举行了食品药品安全新闻报道规范研讨沙龙,就如何实现对食药安全信息新闻的规范报道等多个问题展开探讨。(来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硫酸黏菌素被中国兽药典委员会“除名”
近日,根据农业部兽医局要求和硫酸黏菌素风险评估专题会议意见,中国兽药典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对硫酸黏菌素预混剂标准进行了修订,删除了硫酸黏菌素预混剂的促生长用途。根据《中国兽药典委员会章程》,对硫酸黏菌素预混剂标准(修订稿)予以公示。
硫酸黏菌素预混剂为硫酸黏菌素与小麦粉、淀粉等配制而成。硫酸黏菌素是碱性多肽类抗生素,主要用于防治敏感菌的感染和促进畜禽生长,作用机理为首先吸附细菌细胞璧,结合细胞膜中脂蛋白的游离磷酸盐,使得细胞膜表面张力减小、通透性增加,导致胞浆外流,细胞死亡。
近年来,食品安全及细菌耐药性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为防止动物养殖过程中滥用抗生素所带来的抗生素耐药性问题通过各种途径“转嫁”到人类身上,越来越多的抗生素被禁止在动物养殖中使用。
在2015年12月21日编制完成的《中国兽药典》已明确即将禁用硫酸黏菌素等抗生素。此次对硫酸黏菌素预混剂标准进行修订仅删除其促生长用途,突出疾病治疗的作用,以引导养殖者正确对待其使用方式。
2015年农业部决定在食品动物中停止使用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4种原料药的各种盐、脂及其各种制剂,并撤销相关兽药产品批准文号。
预计未来几年还会有大批抗生素被列入饲料添加剂“黑名单”,抗生素替代物如微生态制剂、植物提取物、多糖等将大行其道。(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农业部安排560万资金支持非转基因大豆发展
针对国产大豆食用比例不断提高、国外进口冲击不断加大、高产作物竞争不断加剧的新情况,农业部选择东北和黄淮海大豆主产区开展大豆绿色高产高效技术集成示范,探索建立不同区域大豆绿色高效技术模式,以提高大豆生产水平、市场竞争力和产业综合效益。
此次活动将在东北第四、五积温带选择6个县(黑龙江省3个,内蒙古自治区2个,吉林省1个),黄淮海地区选择1个县(安徽省),每县各建4个2000亩大豆绿色高效技术集成示范方。
通过这一活动,农业部希望促进非转基因高蛋白食用大豆发展,力争每个示范方平均亩产达到200公斤以上,同时总结制定东北春大豆和黄淮海麦茬夏大豆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技术模式4套。(来源中国饲料原料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