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序与重建∶谈中国文艺批评的困境与标准
2016-02-21■崔晓
■ 崔 晓
失序与重建∶谈中国文艺批评的困境与标准
■ 崔 晓
随着近年来文艺生态环境的变化,中国的文艺评论和文艺批评进入了一个关键而复杂的转型期。长久以来,文艺评论和文艺批评不仅是文艺创作的指引与规范,更是规划中国文艺格局的重要力量。文艺评论和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文艺批评领域乱象丛生,重建批评阵地需求急迫,究其根本,缺乏完善的文艺批评标准、失信于诚恳的批评精神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表象∶文艺批评阵地与人员的多维失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创作与生产出现了多元化发展的局面。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一阶段是中国文艺发展的时代必然;从文化的角度而言,这一繁盛是具有多重关联性的成果性实现。与文艺创作的乐观景态所不对应的是,文艺批评却出现了种种无序与混乱,不批评、乱批评等无序状况造成了文艺评判是非混淆、优劣难辨、美丑错位、鱼龙混杂,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误导审美与视听。
在论及当下文艺评论领域的问题症结时,有学者将问题归结为文艺评论失语、阵地失守,或是评论队伍建设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以上诸因各有其责,然而却非问题真正的实质与关键。
就评论阵地而言,全国正规的文艺评论期刊、校刊和主流媒体开设的文艺理论与文艺评论版面林林总总,学者与研究人员的有的放矢不乏去处。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上,专业的文艺评论队伍在逐年扩大,大专院校从事理论教学的研究人才济济一堂,专业文艺评论队伍更是不乏文人雅士。每年举办的各种文艺论坛、研讨会、学术峰会此起彼伏,喧嚣不断。可是,令人必须直视的客观存在是:文艺评论与批评者与文艺创作者沟通效果甚微,创作者和从业者对文艺批评置若罔闻,从不理会。广大文艺受众对文艺评论看不懂、看不好、看不惯,漠不关心。而网络媒体与自媒体刊发所谓的文艺批评又大多是妄言与宣泄,理论价值和指导性都相对有限。
生存在大专院校的文艺理论工作者和博士、硕士研究生,是文艺评论界学识最高、文笔最好的一支重要力量。可是为了评职称、晋级、拿科研课题或通过考核,他们自觉不自觉地远离文艺创作实际,使用常人难以通读的语法体系,大量撰写和发表工于斟酌词句的学术论文。此举严重削弱了学术理论的有用性,影响学界有识之士对正向文艺价值观的社会传达。
工作在文艺科研单位和人民团体里的文艺评论家,虽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担当意识,可他们常年为人作嫁、无名无利,往往耐不住寂寞和清贫,去搞“人情评论”“有偿评论”,为了配合舆论宣传,写一些官样文章,洋洋洒洒不知所云。长此以往,文艺界视他们为陪衬,或是意识形态管理部门的工具。
工作在新闻媒体的文艺评论家,往往对新闻纪律和批评的后果最敏感,所以在工作中以规避风险为出发点,以歌颂与赞赏为主体,避免惹出麻烦。大部分负责文艺评论版的编辑,为明哲自保,会尽量避免使用批评类文章。
如此几种形式的文艺评论和批评,各有千秋,又各有其咎,文艺批评如此这般,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文艺评论和批评仅在小圈子内自娱自乐,沦为鸡肋与赏玩。
二、深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文艺批评的多维干预
由于缺少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说真话、讲道理的文艺批评只能够在文艺理论研讨会和学术论坛上听到。遗憾的是,集聚在学术小圈子里开展的文艺批评影响甚微,应该听到批评、受到启发的文艺创作者基本上不参加类似活动。行业内缺少正常批评的文艺创作,往往不顾及评论界的存在,唯一对其具备约束力的是意识形态管理部门,遗憾的是,行政干预手段往往是船到江心的补漏,业火蔓延时的急救,无助于文艺繁荣和精品的问世。
文艺批评无效的原因,与批评无视艺术规律和忽视中国特色不无关系。新时期以来,文艺批评界虽然不再提“政治标准第一”的口号,但仍不自觉地沿用这一思维定式,在评判文艺作品时,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出发,主要衡量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欣赏性被放到了从属位置。当文艺批评弱化了艺术价值,这样的批评自然缺少科学性,无法以理服人。
此外,随着国外一些文化产品的准入,某些对西方文化并不十分了解的评论家,以宣扬西方文艺观念为时尚,热衷于套用西方文艺理论或后现代文艺观,颠覆传统价值观,以去中国化、去主流化、去思想化、去艺术化、消解崇高,来显示自己的所谓国际化高度。这种惟洋是尊的风气,造成了我们文艺批评观念的混乱和文艺创作的无向度发展。
再是为了配合某一时期的中心工作,有关部门组织作家、艺术家创作的带有宣传色彩的文艺作品,在艺术品相上捉襟见肘,却利用评论手段,刻意拔高和美化,这种充溢着功利意识的文艺评断,极易破坏文艺批评的公信力。
如上所述,文艺界虽然不缺少批评的声音,但是无序、无效和无良的文艺批评泛滥,淹没了科学的、符合中国国情和文艺规律的文艺批评。
三、价值、美学、跨界、发展∶重建科学的文艺批评标准
面对上述问题,我们亟需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开展文艺批评工作。
第一,以价值观前瞻为导向。批评家面对不同层次的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各种层面、各种样式的文艺作品,不能以“一刀切”的标准进行批评。譬如,在对待群众文艺、民间文艺、娱乐性文艺时,更适宜用价值观导向为评判依据,并非以高低雅俗之分武断定性。批评家们需要用辩证的文艺批评观宽达量度,允许多个艺术门类自由竞争,遵照历史的发展观给予正确的评判,使较低级的艺术逐渐提高成为较高级的艺术。
在自媒体与网络媒体强势发展的文化土壤中,艺术格局发生了颇为巨大的变化,未经官方机构审查出品的草根作品大量出现,为搏收视率、点击率而创作的艺术商品占据观众视野。由于符合市场调性,有些文艺作品一经推出便拥护者众,呼声高、势头猛,在繁盛的市场浪潮中,辨别和确立优秀艺术作品便需要以价值观导向为依据,甄别作品是否对观众的精神视野进行有益开拓,对文化生态的建设进行积极提领。
第二,尊重艺术本体美学规律。在文艺批评中,用具有发展性的眼光审视作品,尊重艺术的美学规律,允许恰当尺度的艺术虚构与表达。中国文艺作品历来涵纳宇宙观的宏大格局,文艺地再现是精神刻画的艺术必须,也是文艺批评在体系构建中需要认同的学理共识。
遵从艺术本体的美学规律,既是对文艺批评体系重建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衡量作品的定量准则。文艺作品如果违背艺术本体的规律,求新图异,哗众取宠,失之于美学归旨,无论艺术上如何花样翻新,都无法栖身优秀作品之列。
第三,业界学界评判标准辩证统一。文艺批评者和文艺创作者都是在为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而服务,虽然立场和角度有所不同,然而都是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当代文艺批评标准的建立,需要脱离自说自话,标榜“最高标准”的理论口号,将文艺实践的特点进行充分考虑与提炼,对文艺生态环境进行具有指导意义的准确定位,将文艺观的核心主旨落实到实践中,同时以实践内容丰富文艺批评体系的学理建设。
文艺评论的操行者应该同时具有文艺实践的相应经验。单一地进行脱离实践的学理探讨,极易陷入主观主义的理论格局中自我标榜,对市场洪流中的文艺作品批评缺乏立足依据,依照想象进行保守的苟同附庸。脱离实践,不以指导实践为目的的文艺批评,在纷繁浮躁的文艺潮流和变革中,将难以澄明文艺批评的主旨与经脉。
第四,以发展眼光重建批评标准。目前,中国的文艺生态环境正处于迅猛发展的巨变期,潮流性强,变革速度快,可量化评估的衡定因素相对有限。面对这样的文艺现状,任何批评家,若仅以政治层面、意识形态层面,或从单纯的艺术层面开展文艺批评,则难免一叶障目,难得其宗。
重建文艺批评标准,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加以审度,充分考虑到传统艺术的活性传承,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创新,艺术样式的本体特征等因素,用具有历史观的眼界推敲斟酌,在艺术风格流派沿袭发展、艺术感染力的审美传达、艺术审美价值的多样性传播等方面,以真知灼见付以良策、梳理集合。与此同时,评论家只有以发展的眼光辩证求实,明晰真伪,才能为艺术实践者拨点迷津,通过重建文艺批评理念与标准,达到促进文艺繁荣发展的目的。
文艺的永恒价值是对真善美的执念,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对灵魂的洞悉与了悟。在美学的平衡中践行价值观,通过文艺批评导引道德荣誉感,是优秀的文艺评论家对于社会风尚的艺术施行,也是督导受众增强道德判断力的引领。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刘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