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国际新闻产品的宏观任务与供求落差
——以亚太地区报道为例

2016-02-21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周边国家战略

■ 沙 晨



中国国际新闻产品的宏观任务与供求落差
——以亚太地区报道为例

■ 沙 晨

一、中国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越丰富,对“中国制造”的国际公共话语产品需求越旺盛

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此为起点,亚太区及全球政经格局发生深刻变化。2012年以来,中国新一届领导层提出“一带一路”“共建亚太命运共同体”“新亚洲安全观”“推进亚太自贸区建设”等战略构想,并高效发起“金砖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金融支撑平台。同时,在以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为特征的“新亚洲安全观”的指引下,中国军事力量在参与国际维和、反恐、灾难救援及应对其他安全威胁而进行的演习中,更多地显露出维护全球及地区和平,保障国家领土主权的鲜明意志、坚定决心、能力和智慧。而从这些发展构想和行动中,我们又可以清晰看到鲜明的中国文化基因。所以,以亚太区为中心,中国正在更主动地提供国际公共安全产品、国际公共金融产品,同时提出一系列带有鲜明中国文化特性的重大国际发展战略构想。中国在外交战略上做出一系列动作,对中国周边国家(地区)在大国间的骑墙心态也产生着微妙的影响。这是中国媒体提升国际传播力、中国国家提升整体形象的重要契点。

二、回应四大需求∶中国国际新闻产品的宏观任务

1.解密治理模式的需求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政治社会环境的长期稳定,引发了周边很多国家对中国治理模式的极大兴趣。他们或是想走上一条跟中国一样的经济高速发展之路,或是想获取避免社会动荡的经验。但目前对“中国模式”的解读,相当程度上受到西方传媒的影响。“中国模式”在这些传媒的话语体系里基本上呈现出这样的面貌:经济发展成果颇丰;但政治体制和所谓西方民主体制不同,因而是“不民主”的体制。而中国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更被他们一相情愿地在意识形态歧见下解读为体制弊端的必然表现。结论就是在这样的政治和社会治理模式下,中国经济危机重重,中国模式不可持续。

2.解读战略意图的需求

首先,是解读中国的周边战略意图。周边国家对中国在周边的战略意图存在焦虑,这是事实。无论是由于自身战略意图的解说力度不够,还是中国的周边战略意图遭到故意曲解,我们都必须坚持通过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来取得周边国家对中国战略意图的确信。从“中国和平崛起”到“中国和平发展”,从“睦邻、安邻、富邻”到“亲诚惠容”、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这些都是中国解说自身发展战略时在概念、范畴和表述上的新演进。其次,是解读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战略意图。毋庸置疑,中国是全球秩序的重要塑造力量。但中国对全球治理结构的诉求不是挑战和另起炉灶重建,而是希望通过改革使之更符合当今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参与并推动全球治理改革,表象是要推动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改革,实质是维护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获得更公平的发展机遇。这一战略意图的实质绝不应该被某些不愿意推动改革的力量歪曲成中国是国际秩序的挑战者,甚至破坏者。

在解读这些战略意图时,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除了利益维度解读,还应从中国政策传统及文化认同的角度深刻阐述中国外交政策从来只有反霸权基因,而不具备称霸基因。二是注重同理心的共鸣效应。比如“印度梦”和“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再造第二个汉江奇迹”,这些相通的发展理念与诉求更易引发传播对象的共鸣,从自身的发展需求来理解中国的发展战略。

3.解释利益摩擦的需求

中国与周边国家在经贸往来、投资合作、人员交流等深度融合进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利益摩擦。有些是发展中难以完全避免的正常问题,有些则是被有意利用、放大。这些利益摩擦如果不能被客观、理性看待,很容易引发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项目受阻、战略互信受损,最终导致民心疏远、利益双输。中国国际传播应该着力解读互利与摩擦的主次关系,将合作的互利基础讲清、讲透,还原被故意夸大的利益摩擦,避免传播对象的误导性认知。

4.解说国家形象的需求

亚太国家和地区普遍对中国在其国家发展中的带动作用高度看重。无论是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还是吸引中国投资以及中国游客,当然也包括本国(地区)形象在全球传播的需求,亚太区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希望通过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平台实现以上需求。老挝、斯里兰卡、尼泊尔、文莱等国相关部门都曾多次邀请中国媒体制作系列节目,向中国和世界反映其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人文历史及发展现状。笔者供职的中央电视台亚太中心应邀采制的《走进亚太》系列节目在当地播出后都引起热烈的反响。中国驻上述国家大使都不约而同地将这些节目视为推动双边关系发展的独特且重要的力量。

三、中国国际新闻产品的结构性供求落差

1.“正确观点”单一向度的呈现方式,不符合“观点平衡呈现”的通则

中国媒体在国际传播中,有些时候为了突出我们认为正确的观点,就惯性地主动“屏蔽”那些错误观点。在表现形式上往往表现为“正确观点”单一向度的呈现方式。如果借用法律概念,中国媒体偏重于“实体正义”,而西方媒体则更注重借“程序正义”来突出他们的观点立场。中国媒体应该更多地使用国际传播的通行方式。就好像“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的关系,如果做到了“程序正义”,那“实体正义”的结果便有了强有力的背书。

2.新闻产品单一,媒体欠缺设置议题的主动性、独立性

我们对于国际新闻的关注目前还主要集中在突发事件。在没有突发事件时,我们的国际新闻做什么,还缺少明确的目标、恰当的策划和突出的版面安排。央视新闻频道曾做过《岩松看日本》《岩松看台湾》等系列,取得了不错的收视影响。但这类节目在屏幕上比例太小。笔者所在的央视亚太中心站曾在2013—2014年集中制作过一批《走进亚太》系列,包括《走进缅甸》《走进尼泊尔》《走进老挝》《走进文莱》《走进斯里兰卡》。制作这些系列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把我们的报道触角深入周边国家(除缅甸外,其余四国都是央视未设记者站的国家),在临时性的突发报道外,让我们的影响力逐渐在周边“生根”。配合国家“周边外交优先”的战略调整,和我驻外机构一道探索公共外交中的媒体角色。这些系列报道翻译成英语和当地语言后,在当地引起广泛关注。除了内容之外,中国国家电视台的关注本身也契合这些国家获取国际社会评价的内在需要。

3.三轻三重:官方与民间,政府与企业,苦干与表达

第一,重官方,轻民间。即重视政府声音、重视政要采访,对民间声音及普通人的故事相比之下着墨较少。民间、非政府平台其实从受众角度看贴近性更强,说服力也可能更高。第二,重政府,避企业。重政府、避企业的倾向主要源于怕有利益输送之嫌。虽然中资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大幅加快,尤其在我们周边国家,中资在当地工程承包、投资市场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但我们对这些企业的报道屈指可数。关于这些企业的报道更多是在外媒上找到。而在外媒的报道中,这些中资企业很多时候以环境破坏者、资源掠夺者、纠纷引发者等各种负面形象出现。第三,重苦干,轻表达。只做不说、多做少说是中国式惯性思维。或者说是中国官场文化的溢出效应。以前中国在世界舆论场的焦点之外,选择埋头苦干是权宜之策。但现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于人于己都决定了我们必须多做也要多说。第四,重节目,轻项目。对传播对象国传媒从业者的影响至关重要,这也是我们重要的对外传播产品。亚太周边国家尤其是一些处于快速发展初期的国家,对媒体治理也有着旺盛需求。很多发展中国家媒体发展的硬件和软件都处于起步阶段。他们恰恰可以通过承接我们的软、硬件,实现快速发展。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解决上述问题时,加强官方与媒体的配合,尤其是官方与官媒的配合,极为重要。西方媒体在引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几家中央媒体机构的消息时,都会给这些媒体一个定语——官媒。潜台词就是这些媒体代表着国家立场。但很多时候,中国的政府部门并没有把这些机构当成别人想象中的官媒对待。官方对官媒说官话,这是逻辑大错。官方应该对官媒说“悄悄话”才对。把中方掌握的猛料以恰当的方式透露给中方媒体,不止是为了树立中国媒体形象,更重要的是把中国想说的话有效地传播出去,影响国际舆论。这就是外媒常借“消息人士”之口拔得头筹的真相。作为国家利益的实现方式,官方与官媒应该殊途同归。媒体能帮政府创造回旋余地。政府一时不便清晰表态的事情,应该借助媒体的力量。我们在国际关系中提出树立全新的“义利观”,不仅需要正面宣讲,也需要通过保持一定的舆论压力;而以媒体舆论来引领、塑造民意,与民意良性互动,这是公共外交中媒体的职责所在。相对于政府的刚性立场,媒体的角色更易于让人接受。

作者单位: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刘 俊】

猜你喜欢

周边国家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战略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个人看法
三步走战略搞定阅读理解
战略
我国高校收藏中国周边国家文献
我国高校收藏中国周边国家文献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将惠及周边国家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