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疫病的预防与治疗
2016-02-21孔德鑫
孔德鑫
(黑龙江省抚远市畜牧兽医局,黑龙江抚远 156500)
猪疫病的预防与治疗
孔德鑫
(黑龙江省抚远市畜牧兽医局,黑龙江抚远156500)
猪;疫病;预防;治疗
养猪疾病防疫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当传染病出现后,会造成猪只出现较大的传染疫情,许多猪只会死亡,这样不仅会影响养殖场的利益,还会影响消费市场的稳定,使得猪肉的价格出现波动,所以,养殖人员应当了解当前的猪传染病流行特点,对这些疾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做好提前预防,使得养殖工作的风险降低,维护市场的稳定。
1 猪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1.1混合感染的情况明显增加
现如今,传染疾病混合感染的情况明显增加,单纯一种传染疾病出现的概率降低,病毒与病毒性疫病、病毒与细菌性疫病、细菌与细菌性疫病等出现的频率增加,这样会增加治疗的难度,为此,需要在事前做好防疫工作,减少混合感染的发生几率,增加养殖的可靠性。
1.2非典型、亚临床感染的病例增多
当前,许多非典型传染病逐渐出现,这些疾病并不是常见的疾病,在治疗的过程中,还没有有效的方法,而且,这些传染病在流行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变异的情况,导致治疗的难度增加,这是传染病防疫工作面临的新的特点,需要相关人员投入更多的精力,提升应对非典型传染病的能力。
1.3条件性致病菌引起的疫病
许多疾病在平时难以发生,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这种疾病属于条件性致病菌引起的疾病,这类疾病在传播的过程中,会造成相当大的危害,所以,也应当引起重视。
2 猪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
2.1日常养殖工作的预防措施
在平时养殖的过程中,需要加强饲养环节的管理,提升猪舍的卫生水平,加强消毒工作,使得猪舍的病菌数量降低,同时,还要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不要随意引进外地的猪只,减少疾病的流通。同时,要制定一个完善的预防接种和补种计划,增强猪只的免疫能力。养殖场所内要定期进行杀虫、灭鼠操作,通过消除这些害虫,能够减少疾病的传播途径。
2.2发生传染病疫情时的处理措施
当发现猪群有传染病之后,应当及时将猪群进行隔离,减少疾病的传播,然后,再使用相应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那些危害较大的疫病,例如口蹄疫、炭疽等,要及时上报管理部门寻求帮助,对于已经隔离的猪,要紧急接种疫苗,降低传染病的危害。
2.3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工作是一项不可获取的应对措施,在传染病的控制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提前注射接种的方式,能够显著提高猪群的免疫能力,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
(1)在预防接种之前,应当制定完善的接种计划,不能随意进行接种,因为没有计划地接种,会增加猪群患病的风险,疫苗会成为感染源,所以,科学的接种尤为重要。各地政府部门要拟定每年的接种计划。例如,为了预防猪瘟等疾病,要在每年的合理时间段,要求所有的养殖场进行免疫接种,对于没有执行的养殖场,要给予相应的惩罚,对于新生的小猪要及时进行补种,因为母猪的抗体可能没有进入小猪的体内,为了避免出现意外,需要进行补种。
(2)在免疫接种之后,还应当密切关注猪群的反应,因为有的疫苗在注射之后,会出现一些异常的反应,会降低猪群的免疫能力,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良的反应甚至会引起传染病疫情,所以,日常养殖过程中,要关注和检查猪群的异常反应情况。
(3)在免疫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免疫接种的效率,可以将几种疫苗联合使用,这样能够减少注射的次数,同时,还能提高免疫的效果,使猪体内及时产生抗体。当然,疫苗的联合使用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疫苗相互之间不能产生影响,且能够产生相互促进的作用。同时,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密切关注猪体内的刺激反应,发现不良问题之后,及时停止注射活动,避免产生更大的危害。
(4)再出现较为紧急的疫情之后,还需要进行紧急接种。这是一种应急行为,其作用效果相对较好,在发现本地区内有传染病时,要及时进行免疫接种,施行紧急接种时,要对健康的猪只进行注射,不能对已经发病的猪只注射,对于发病的猪只,要进行隔离,不要再接种疫苗。有些疾病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在潜伏期内,猪只并不会表现出异常,对这些猪只进行接种,还会增加其患病的可能,所以,要先对猪只进行检查,确认其无病之后,再进行免疫接种,通过这种紧急接种行为,能够使猪及时产生抗体,提高猪只的免疫能力,因此,发病率不久即可下降,最终疫情很快停息。
[1]刘海宁.猪养殖技术[J].中国畜禽种业,2012(2):78-81.
[2]李成.猪养殖技术要点[J].广西畜牧兽医,2012(2):61-62.
10.3969/J.ISSN.1671-6027.2016.1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