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池晓玲教授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经验总结

2016-02-21施梅姐萧焕明谢玉宝指导池晓玲

新中医 2016年3期
关键词:柴芍肝木肝气

施梅姐,萧焕明,谢玉宝 指导:池晓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120

池晓玲教授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经验总结

施梅姐,萧焕明,谢玉宝 指导:池晓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120

慢性病毒性肝炎;辨证辨病相结合;五运六气;肝脾同治;柴芍六君子汤;池晓玲

池晓玲教授是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学术带头人,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广东省名中医,从事中医肝病临床及教学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深厚的理论造诣,特别对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与体会。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耳濡目染,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1 重视辨证,强调辨证辨病相合

对于辨证辨病先后的问题,池老师始终遵循“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认为临证当以辨证为先,再在此基础上结合辨病进行论治。对于病毒性肝炎的辨证论治,若不以四诊为辨,而以辨病为先,认为病毒性肝炎即是感染了时邪疫毒,处之以大量清热解毒之品或堆砌药理研究有护肝降酶、抗病毒的中药处方,患者服用后通常疗效不佳,并易出现乏力、腹胀、纳差等症,多缘于此类药物多是苦寒败胃之品,久服必损伤脾胃,耗损正气,更不利于疾病向愈。因此,对于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辨证论治,据望、闻、问、切所得而辨,即人体自身而辨,可据人体五行体质之不同,望面色之不同,切脉之不同,其病在内,而候在外,据此而辨。笔者聆听教诲,在临证中常常谨记“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曾应用柴芍六君汤加减治疗抑郁症、慢性胃炎等属肝郁脾虚证者亦可取得疗效,可见辨证论治之精髓所在。

2 注重诊脉,强调脉证相合

中医脉象学系历代中医药学家在临床上长期探索、不断总结而成,一直以来是中医四诊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医临床辨证论治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中医辨证从脉证的主次真假分析,向来有脉证结合、舍证从脉或舍脉从证之说。池老师熟谙中医经典理论著作,十分重视脉诊,强调临证当注意脉证相合。笔者在跟师过程中曾遇一典型的以脉论治的案例。中年男性,因慢性病毒性肝炎并感冒来诊,曾在外院就诊以风热感冒治之,不见起效,就诊时症见:乏力,纳差,头痛,咽痛,周身骨节酸痛,鼻塞,汗出,恶风,舌暗淡,边尖齿痕,苔中根黄厚腻,脉沉滑。思其咽痛、苔黄腻,应有风热之象,为何风热辨证处治无效,其后见池老师处予桂枝汤加减,追问池老师,为何苔黄腻仍处之予桂枝汤等辛热之品,师答结合患者症状、脉诊及患者体质当属风寒表虚证,之所以出现黄腻苔,责之于脾气亏虚明显无以运化水湿、而久郁化热之真寒假热象。于1周后患者就诊果见感冒已愈。由此可见临证用药一定要“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3 天人相应,擅用五运六气辨证施治

中医学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借体表四肢、五官九窍与天地之气相通,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昼夜、四季和岁月的变化,是人体生理、生化机能变动的重要原因,在病理情况下,自然界的环境变化,也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这就是中医的天人相应观。池老师擅长运用中医的天人相应观,将人体纳入到天地宇宙、四时阴阳之中进行辨证论治。例如池老师等[1]通过对2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研究发现,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季节性波动的比例,以秋季、春季较为显著,夏季、冬季次之,长夏则相对比较稳定(仅占5.43%),同时,不同季节、不同年运患者的临床表现也有差异。据此,池老师认为辨证当有小辨与大辨之分,小辨即所谓据望、闻、问、切所得而辨,即人体自身而辨。除小辨外尚有大辨,人处于自然之中,为自然之一物,其发病必与所处环境之气候、时令紧密相关,应结合不同季节、不同年运进行辨证施治。与正常的四季更替来说,春为阳气升浮之时,适逢春木本气,此时易出现阳气不足或肝气升发失宜之象,若为肝气升发太过的患者,宜选用甘味的药物来缓和,并佐以补肝血、理肝气之品。而到了夏季,火气旺盛便可借着火气之能克金,金受克而不能制木,肝木之气便可以逐渐好转。而到了秋季,金能克木,使肝木更失疏泄。此时宜用辛味药来使之疏散。冬季通于肾气,属水,水能涵木,故肝病相对稳定。故池老师常道:“肝病患者多以春秋为重,夏冬为缓。”另外,池老师十分重视年运对于疾病的影响,以2010年为例,2010年为庚寅年,中运为金运太过,为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金运太过的时候,燥气流行,肝木容易受邪,易出现两胁胀满或痛引少腹,两目赤痛,重则咳喘、胸痛引背等病症。就是指金运太过克制肝木太过,则肝气生发受制而发病,且为少阳相火司天,更易炎暑流行,因此在2010年春天,肝病患者病情容易反复加重,因此,在2009年冬天肝病患者应注意滋补肝肾,以寓滋水涵木之效,并在2010年的治疗上需注意多顾护肝阴,多用柔肝养血之品,少用温燥动阳之品。

3 肝脾同治,擅用柴芍六君汤

池老师认为,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喜条达而恶抑郁,病毒性肝炎患者感染疫毒后,肝失疏泄,肝气郁结,肝木克脾土,最终导致肝郁脾虚,在此基础上,湿邪、热邪、瘀血等病理因素常常夹杂或同时出现而在疾病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病机可概括为肝郁脾虚为本,湿、热、瘀为标。因此,池老师从“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一理论基础出发,认为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不宜一味地清热解毒祛湿,应当注重肝脾同治,当以疏肝健脾法为主,故临床上多选用柴芍六君子汤干预治疗病毒性肝炎,并获得显著疗效。例如池老师等[2]观察220例应用柴芍六君汤加减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月后发现,其YMDD变异率为6.8%,明显低于单纯拉米夫定治疗组(14.6%)。说明柴芍六君汤加减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方剂,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池老师认为,肝为将军之官,其性刚强,其药宜轻宜柔,不宜强攻,只宜轻柔化刚,以平为补。柴芍六君汤方药少、量轻、其味多平,以和为用。组方以柴胡、枳壳轻疏肝气,配合白芍养血柔肝,使得理气不耗气,再用四君子汤补其中土之气,合丹参、郁金活血,而其加减可结合患者发病节气、年运及不同证候再行之。

[1]池晓玲,欧爱华,萧焕明,等.肝功能四季变化规律[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7,17(1):48-49.

[2]池晓玲,吴黎明,蒋俊民,等.柴芍六君汤干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YMDD变异的临床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9,17(6):440-441.

(责任编辑:骆欢欢)

R512.6

A

0256-7415(2016)03-0186-02

10.13457/j.cnki.jncm.2016.03.073

2015-09-02

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专项资金项目省名中医师承项目

施梅姐(1984-),女,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肝病。

猜你喜欢

柴芍肝木肝气
柴芍六君子汤联合针刺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柴芍六君汤加味结合自血疗法对脾虚肝郁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观察
春季养肝食何“味”
柴芍六君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胃黏膜组织代谢物表达的影响
蛇年生人初之气运气养生
鼠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蛇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狗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68例肝气郁结型慢性胆囊炎腹腔镜术后中医护理的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