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结肠小袋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2016-02-21丁建壮

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小袋包囊虫病

丁建壮

(黑龙江省望奎县海丰镇农牧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黑龙江 绥化 152100)



猪结肠小袋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丁建壮

(黑龙江省望奎县海丰镇农牧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黑龙江 绥化 152100)

猪结肠小袋虫病是一种肠道原虫病,是由于猪的大肠内寄生有结肠小袋虫而导致,主要对40~80日龄的仔猪具有严重危害。病猪往往表现体质消瘦、衰弱以及下痢,并最终由于严重脱水而发生死亡。本文对该病进行简单分析,并总结防治措施,为广大养猪户防治该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猪;结肠小袋虫病;诊断;防治

1 病原

猪结肠小袋虫是该病的病原,属于纤毛虫门,动片纲毛口目,小袋科小袋属。虫体相对较大,且在发育过程中可分成2个阶段,即滋养体和包囊。猪只往往是由于吞食小袋虫的包囊而发生感染,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将囊壁破坏,使里面的虫体逸出,成为滋养体,接着定居在大肠内,以肠壁细胞、细菌、粪便中的碳水化合物、淀粉、白细胞和红细胞等作为营养来源,繁殖方式是通过横二分裂法。如果受到不良环境或者其他条件的刺激,滋养体会变成包囊。宿主排出的粪便中往往含有大量小袋虫的包囊和滋养体,其他健康猪只吞食在外界环境中散布的包囊而发生感染。

2 临床症状

潜在型:猪只感染后没有任何症状,但能够作为带虫传播者。通常在成年猪容易发生。

急性型:通常是幼猪容易发生,尤其是断奶后小猪。病猪主要是出现水样腹泻,且排出的粪便中往往混有血液,还能够在其中检测出滋养体和包囊2种虫体。病猪食欲减退,渴欲增强,增加饮水,体质消瘦,粪便稀如水样,且散发恶臭味,被毛粗乱失去光泽,严重时经过1~3星期死亡。

慢性型:通常是由急性经过病猪转变成慢性,病猪消化机能障碍,体质消瘦,并出现脱水、贫血的症状,引起发育障碍,发生恶病质,往往造成死亡。

3 病理变化

对病死猪进行剖检,发现盲肠、直肠和结肠的肠管管径比健康猪只粗,通常增大1~2倍,引起的主要病变是卡他性、出血性甚至溃疡性、糜烂性的伪膜性肠炎,个别还会出现腹膜炎以及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状。导致大肠黏膜出血,并发生凝固性坏死,还会形成溃疡,有淡黄色且没有脱落的伪膜覆盖在溃疡表面,肠道里面含有比较稀薄的内容物,还有大量伪膜从溃疡表面脱落后进入肠道。对盲肠和结肠肠管进行解剖,发现有淡黄色且没有脱落的伪膜存在于外浆膜和里面的黏膜表层。

4 实验室诊断

细菌学检查:在无菌条件下取病猪心血进行涂片,自然干燥使用甲醇进行固定,再采取姬姆萨氏染色法进行染色,再次干燥后放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发现不存在细菌。

粪便检查:直接压片检查,即少量结肠中的粪便放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生理盐水1滴,使其与粪便充分混合,将粪便中含有的颗粒物质用镊子除去,盖上盖玻片,放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能够看到大量快速滚动或者游动的结肠小袋虫。美蓝染色检查,即取少量结肠中的少粪便放在载玻片中央,滴生理盐水加1滴,使其与粪便充分混合,将粪便中含有的颗粒物质用镊子除去,自然干燥后使用甲醇进行固定,再用美蓝进行染色,完全干燥后放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能够看到大量的有密集纤毛覆满全身的结肠小袋虫被染为蓝色。Lugol氏碘溶液染色检查,即取少量结肠中的粪便放在载玻片中央,滴加Lugol氏碘溶液1~2滴,使其与粪便充分混合,将粪便中含有的颗粒物质用镊子除去,盖上盖玻片,放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发现存在大量已经死亡的结肠小袋虫,且被碘染成黄绿色,能够看到清晰的虫体形态和纤毛。

5 防治措施

如果确诊发生猪结肠小袋虫病后,要立即隔离病猪,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全部病猪都可按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0.2mL重痢金针(主要含有环丙沙星、黄连和苦参),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也可按每千克体重口服30mg的甲硝唑,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如果腹泻严重时,可每头每次经由直肠灌入150~200mL0.1%甲醛溶液,每天1次,连续使用2~3天;也可皮下注射2~3mL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同时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还可静脉滴注100mL0.2%的甲硝唑溶液,配合腹腔注射100mL由5%葡萄糖注射液和0.1%维生素C组成的混合溶液,注意药液注射前温度要加热到大约37℃,且注射速度比较缓慢。另外,病猪也可使用中药进行治疗,取附子、干姜各5g,木香、诃子、常山、大黄各10g,全部研成细末,再添加100g蜂蜜,用开水冲调,在病猪空腹时灌服,每天服用1剂,连续使用3~5剂,注意以上药量适合体重为20~30kg仔猪使用。

药物预防:使用甲硝唑具有较好的效果,且容易购买,使用简单,能够有效迅速缓解疫情。对于全群的其他健康仔猪按每千克体重在饲料中添加20mg二甲硝咪唑(达美素)和10mg磺胺二甲嘧啶钠,第一天用药量加倍,1个疗程是连续使用5天,接着停药3天,再饲喂1个疗程,从而确保疗效巩固。另外,为防止病原从病猪传播给健康猪只,必须安排专人照顾和管理病猪,还要防止交叉使用卫生工具。此外,由于结肠小袋虫能够使人感染,并导致盲肠和结肠发生深层溃疡,从而导致顽固性下痢的发生,为此饲养管理人员必须加强个人卫生,避免经口腔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猪舍保持干燥,供给清洁卫生的饮水和饲料,加强保温。

2016-01-18

丁建壮(1981-),男,黑龙江望奎人,大专,助理兽医师。

S858.28

B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4-0120-01

猜你喜欢

小袋包囊虫病
小猪卖桃子
Module 4 Which English?
羊泰勒虫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治措施
肉牛巴贝斯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
差倍问题
海洋甲藻包囊及沿革
跟踪导练(4)
鲫鱼黏孢子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牛贝诺孢子虫病的发生、病理性诊断及防治
腹腔镜肝包囊摘除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