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挤奶能力的测定

2016-02-21

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测定奶牛

聂 旭

(黑龙江省家畜遗传资源保护中心,哈尔滨 150040)



奶牛挤奶能力的测定

聂旭

(黑龙江省家畜遗传资源保护中心,哈尔滨 150040)

摘要:奶牛的挤奶能力对于机器挤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挤奶的时间越长,或各个乳区不能同时挤净,机器对乳房的机械损伤就会增加,乳房炎的发生可能性也相应增加。检验奶牛挤奶能力通常从排乳速度、前乳房指数、乳房炎抵抗力、泌乳均衡性进行测定。

关键词:奶牛;挤奶能力;测定

1排乳速度

排乳速度是近30年来评定乳牛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母牛排乳速度快有利于在挤乳厅集中挤乳。排乳速度一般用平均每分钟的泌乳量来表示。国外有些国家对不同品种的母牛规定了排乳速度指标,美国荷斯坦牛为3.61kg/min;德国的荷斯坦牛,成年母牛为2.5kg/min,初胎母牛为2.2kg/min;德国西门塔尔牛,2胎以上成母牛为2.08kg/min,初胎母牛为1.86kg/min[1]。排乳速度测定方法很简便,可用弹簧秤悬挂在三脚架上以每30s或每分钟排出的奶量(kg)为准,一般可结合产奶记录进行测定。由于每分钟的泌乳量与测定时的日产奶量有关,所以应在一定的泌乳阶段测定,一般规定在第50~180泌乳日的期间在一个测定日内测定一次挤奶中间阶段需要的时间和奶量,要求所测定的奶量不少于5kg,其剩余的奶量不少于300g,得到的平均每分钟奶量还需再矫正为第100泌乳日的标准平均每分钟泌乳量。标准乳流速=实际乳流速+0.001×(测定时的泌乳日-100)。

2前乳房指数

前乳房指数是度量各乳区泌乳的均衡性主要指标,是指一次挤奶中前乳区的挤奶量占总挤奶量的百分比。测定的方法是用有4个乳罐的挤奶机进行测定,4个乳区的奶分别流入4个玻璃罐内,由自动记录的秤或罐上的容量刻度,可测得每个乳区的奶量,计算2个前乳区(即前乳房)所产的奶占全部奶量的百分率,即为前乳房指数,其计算公式为:前乳房指数=(两个前乳区奶量/总奶量)×100%。

在外貌鉴别时,一般都强调母牛乳房的4个乳区必须发育均称,但凭肉眼判断乳区的对称程度,不及通过4个乳区奶量的实际测定精确可靠。根据瑞典用头数众多的几个乳牛品种的调查研究表明,左右乳房的奶量基本相等,即左右乳房的发育比较匀称;而前后乳区的奶量则差别较大,后乳区的奶量显著地多于前乳区,即前乳房发育不如后乳房,因此一般多用前乳房指数(也称前后指数)表示乳房的对称程度。一般地说,初胎母牛的前乳房指数大于2胎以上的成年母牛,如德国荷斯坦牛初胎母牛前乳房指数为44%,成母牛为43%;西门塔尔牛初胎母牛前乳房指数为44.1%,2胎以上成母牛为42.6%。

3乳房炎抵抗力

在奶牛中,最重要的抗病性状是对乳房炎的抵抗能力,即乳房炎抵抗力。90%的乳房炎是由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乳腺炎症[2],是奶牛中最常见的疾病,通常由于创伤、卫生不良、挤奶机使用不当、过分挤奶等因素引发,发病母牛产奶量将降低20%左右,牛奶质量也受到影响,是对奶牛生产威胁最大的疾病。虽然乳房炎主要由外界因素引发,但个体间在易感性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选择是可以从遗传上提高牛群对乳房炎的抗性的。

动物体抵御一些入侵细菌的措施之一就是将白细胞渗透到受感染区域,白细胞来自动物血液。乳腺组织一旦被病原菌感染,牛奶中体细胞数明显增加,主要是起着防御、杀菌作用的白细胞数大量增加,乳腺泡上皮细胞数目减少,部分上皮细胞被结缔组织替代,影响泌乳功能,奶牛生产性能受挫,体细胞数在20万/mL基础上,每增加10万/mL,产奶量将减少2.5%;如牛群的体细胞数是50万/mL,则其产奶量因隐性乳房炎影响减少7.5%。

目前对乳房炎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通过兽医临床诊断来鉴定牛只是否患病,但这只能检出临床性乳房炎,而很难检测出隐性乳房炎和乳房炎先兆;第二种方法是利用牛奶中的体细胞数作为辅助指标。健康乳腺奶中不同类型体细胞百分比是巨噬细胞60%,淋巴细胞25%,嗜中性或多型核嗜中性白细胞15%。感染乳区的乳汁中大约99%的细胞是白细胞,其余少量是乳腺组织上皮细胞,一起组成了牛奶中的体细胞。健康牛奶体细胞数小于50万/mL,如果体细胞数超过50万/mL,表明奶牛已患有乳房炎,体细胞数越大,表明炎症越严重。体细胞计数是快速、简便、准确判断乳房炎的一种方法,使用此法可及早发现隐性乳房炎,从而可尽快采取治疗措施,对体细胞数的测定一般是结合常规的乳成分测定同时进行。

4泌乳均衡性

泌乳均衡性是指一个泌乳期内产奶量的稳定情况,泌乳均衡的奶牛种质好,如高产奶牛产奶后最初3个月的泌乳量占总产奶量的35%左右,第4~6泌乳月占32.5%左右,第7~10泌乳月占32.5%左右;泌乳均衡性与产乳量密切相关,从泌乳曲线可判断泌乳均衡性。从一个泌乳期看,最高月产出现的早晚与维持时间的长短是影响泌乳均衡性主要指标;从终身泌乳曲线看,第4~6个泌乳期产奶量最高时,泌乳曲线较平稳。

参考文献:

[1] 莫放.养牛生产学(第2版)[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2:2.

[2] 孙道德.奶牛乳房炎及其防治[J].安徽农业,2002(9).

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2-0041-01

中图分类号:S823.4

文献标识码:B

作者简介:聂旭(1984-),男,本科,畜牧师。

收稿日期:2015-09-28

猜你喜欢

测定奶牛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奶牛腹泻的治疗与预防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奶牛吃草
赣南脐橙叶片中氮含量的测定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肾舒康胶囊淫羊藿苷含量
不同炮制工艺对何首乌中成分含量的影响
不同炮制方法对北柴胡中柴胡皂苷d的含量影响
对环境监测中水质总磷测定标准方法的探讨
水中BOD5分析应注意问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