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郑市具茨山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2016-02-21周丽红

乡村科技 2016年20期
关键词:新郑市易地贫困村

周丽红

(新郑市财政局,河南 新郑 451100)

新郑市具茨山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周丽红

(新郑市财政局,河南新郑451100)

河南省新郑市具茨山易地扶贫搬迁社区自规划以来,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完成”要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加快推进具茨山管委会12个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此外,新郑市本级财政筹资1亿元,建设7万m2标准化厂房,用于增加群众租赁收益,带动群众就地就业,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建设;做法与成效

河南省新郑市具茨山管委会位于新郑市西南15 km,面积36 km2,辖12个行政村(均为贫困村),3 087户11 807人,其中省级贫困村10个、郑州市级贫困村2个。现有贫困户296户、贫困人口910人,是河南省重点扶贫区域和郑州市重点扶贫单位。

1 具茨山社区基本情况

新郑市具茨山易地扶贫搬迁社区选址在新郑市辛店镇,占地面积33.4 hm2,总投资10亿元,规划建设安置房41栋,总建筑面积56万m2。该项目于2014年6月动工建设,分为2期进行,其中一期建设安置房22栋,建筑面积19.5万m2;二期建设安置房19栋,建筑面积36万m2。社区严格按照“六通十二有两集中”的标准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一期已交付使用安置房7栋,完成封顶进入后期维修调试阶段15栋,配建幼儿园和充电车棚基本建成。二期项目全面启动,5栋主体建成6层以上,3栋主体建成2层以上,地下车库完成3万m2,社区小学和便民服务中心进入施工建设阶段。

2 具茨山易地扶贫搬迁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2.1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实现一步到小康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科学制定拆迁安置方案,统一规划建设社区,分步实施村庄拆迁安置。2016年1月,第一批大槐树、柿树行2个村顺利完成安置房分房任务,现阶段已装修到位,入住新居的群众达71户274人;剩余10个村将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赶工期、抓进度,确保年底前搬迁工作大头落地。围绕“人”的城镇化,严格按照新郑市政府“1+10”文件要求,加快推进“同城同权”,消除城乡差距,逐渐实现户籍管理一元化、社会保障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房屋产权同质化与就业创业同等化等“五化”目标。

2.2易地扶贫搬迁与资金运作相结合,统筹算账保平衡

充分整合项目、财政、社会资金,精准算账、平衡收支,确保社区建设顺利推进。一是整合项目资金。具茨山扶贫搬迁项目共整理土地233.33 hm2,除33.33 hm2土地指标用于安置群众外,通过招拍挂、出售等方式,剩余200.00 hm2土地可融资12亿元。同时,按照郑州市扶贫资金每户4.5万元的标准对贫困群众进行补贴,共计获批补助资金11 250万元。二是整合财政资金。坚持统一标准,由新郑市财政拿出专项资金对未享受郑州市扶贫资金奖补的587户发放扶贫搬迁补助;同时将村民宅基地作价,每处补助2.25万元,房屋附属物户均补助4万元左右,人均奖补资金1.28万元。以3口之家为例,仅资金补助就达13万元。针对特困家庭和困难群众,建设公益保障房,供其免费入住。三是整合社会资金。搬迁安置社区商铺配建,总计6.3万m2,预计收益2亿元。项目获益12亿元,上级奖补7 500万元和社区商铺收益2亿元,共计14.75亿元,可有效平衡政府财政支出3.6亿元及10亿元融资。

2.3易地扶贫搬迁与产业培育、就业创业相结合,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有序推进土地流转。按照每人每年375 kg小麦价格标准,与耕富公司签订土地流转协议,2016年9月底前辖区所有耕地将全部流转到位。二是大力实施菜篮子工程。鉴于目前2个村群众已陆续入住新建社区,下一步将在社区附近流转33.33 hm2左右的土地作为群众的菜园子,最大限度地解决群众吃菜难问题。三是积极培育壮大集体经济。紧扣时间节点,加快商业门面房建设,力争早建成、早收益,带动社区三产服务业蓬勃发展。四是千方百计支持群众就业。紧紧围绕辛店产业园区和具茨山旅游景区两大就业方向,密切与耕富公司、辛店服装产业园等企业的联系对接,根据群众就业意向和用工企业要求,免费进行上岗培训和就业指导,确保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近就业。

3 主要体会

扶贫搬迁是一场脱贫致富的攻坚战,面对“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工作要求,我们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既有压力更有动力。搞好这次扶贫搬迁,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其是涉及农民就业、再创业、发展兴业,最后到自主完善造血功能等复杂而又联系紧密的系统工程,更是民心和民生工程。扶贫搬迁成功将是一个故事,否则就是一场事故。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快致富”这一目标,只有在“搬”字上做文章,在“稳”字上下功夫,在“发展”上搞服务,借势发力,打好组合拳,才能让群众主动参与扶贫搬迁,自愿搬、自觉稳、自主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从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文明素养、严格资金补偿等方面入手,克难攻坚,强力推进,圆满完成新型城镇化和社区建设、群众回迁等各项目标任务,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F323.8

A

1674-7909(2016)20-69-2

猜你喜欢

新郑市易地贫困村
2010年新郑市郭店镇工业园区墓葬出土器物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新郑市
“崖窑”之战——一个深度贫困村的“突围”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新郑市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