瘾停胶囊对动物吗啡戒断作用的研究
2016-02-20杨莹李勇敏首弟武彭淑珍朱克俭
杨莹,李勇敏,首弟武,彭淑珍,朱克俭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06
瘾停胶囊对动物吗啡戒断作用的研究
杨莹,李勇敏,首弟武,彭淑珍,朱克俭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06
目的:探索瘾停胶囊对毒品的戒断作用。方法:制作吗啡依赖型大鼠戒断模型和小鼠跳跃模型,观察给药后瘾停胶囊对毒品的戒断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瘾停胶囊高剂量组大鼠戒断症状身体伸拉、直立、颤齿、跳跃次数,瘾停胶囊低剂量组身体伸拉、跳跃次数,可乐定组身体伸拉次数均有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瘾停胶囊低、高剂量组在注射纳洛酮催瘾3、24、48、72 h后,体重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瘾停胶囊低、高剂量组小鼠跳跃次数和反应前后体重变化,可乐定组跳跃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瘾停胶囊对吗啡依赖大鼠的戒断症状有改善作用;能减少吗啡依赖小鼠的跳跃次数,改善跳跃反应前后的体重变化。结论:瘾停胶囊对吗啡依赖有戒断作用。
吗啡戒断作用;扶正祛毒;养心除烦;瘾停胶囊;动物实验;大鼠;小鼠
瘾停胶囊由人参、枸杞、巴戟天、冬虫夏草等组成。功能主治:扶正祛毒、养心除烦,用于阿片类毒品之戒断症状。本研究对瘾停胶囊的戒断作用进行研究,现总结如下。
1 实验材料
1.1 药物 瘾停胶囊:浓度0.79 g(生药)/mL,用法与用量:临床拟服用生药量为76 g/天。由本院制剂室提供,批号:20100222。本实验中阳性药物为可乐定片(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2021681,批号:110102)。
1.2 动物 SD系清洁级大鼠,雄性,体重240~280 g;BALB/C清洁级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6~18 g。合格证号:0015700,0020201。动物环境合格证号:027号。
2 实验方法
2.1 吗啡依赖大鼠戒断模型[1]取SD系清洁级大鼠50只,雄性。按体重随机取10只为空白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替代吗啡),其余40只第1天腹腔注射吗啡10 mg/kg,以后每天递增10 mg/kg,至第10天达到100 mg/kg。第11天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可乐定组,瘾停胶囊低、高剂量组。从第11~14天维持吗啡剂量为100 mg/(kg·d),同时每天灌胃相应药物10 mL/kg(空白组以蒸馏水替代)。第15天腹腔注射吗啡1次后,立即按表1 灌胃相应药物1次,4 h后,各组动物均腹腔注射纳洛酮4 mg/kg催瘾,观察1h内的戒断症状。并记录造模前、给药前、纳洛酮催瘾前及催瘾后1、3、24、48、72 h的体重。(戒断症状:观察大鼠出现湿狗样抖动,身体伸拉,清理皮毛,颤齿,直立,跳跃,舔阴的次数及腹泻,竖毛的动物只数。)
2.2 吗啡依赖小鼠跳跃模型[2]取ICR系清洁级小鼠100只,雌雄各半,随机取20只为空白组(皮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替代吗啡),其余小鼠均皮下注射吗啡,每天2次,连续6天,第1天剂量为5 mg/kg,以后每天递增一倍量,第6天达到160 mg/kg,建立小鼠吗啡依赖模型。第4天将吗啡依赖模型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等体积蒸馏水)、可乐定组(可乐定0.2 mg/kg)、瘾停胶囊低、高剂量组(瘾停胶囊15、60 g生药/kg)。所有动物每天2次灌胃相应药物干预,连续3天。第7天除空白组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动物皮下注射160 mg/kg吗啡2 h后,再按剂量灌胃相应药物30 min后,腹腔注射纳洛酮4 mg/kg催瘾,测定注射纳洛酮后20 min内小鼠出现的跳跃反应次数,并比较跳跃反应前后1 h的体重变化。
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方差齐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不齐,采用秩和检验。
4 实验结果
4.1 瘾停胶囊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的影响 见表1 。经t经验和χ2检验,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戒断症状湿狗样抖动、身体伸拉、颤齿、直立、跳跃次数及腹泻、竖毛的动物只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瘾停胶囊高剂量组大鼠戒断症状身体伸拉、直立、颤齿、跳跃次数,瘾停胶囊低剂量组身体伸拉、跳跃次数,可乐定组身体伸拉次数均有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各症状也有一定程度的减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瘾停胶囊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的影响()
表1 瘾停胶囊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①P<0.05,②P<0.01
组别 空白组 模型组 瘾停胶囊剂量湿狗样抖动身体伸拉清理皮毛颤齿直立跳跃舔阴腹泻竖毛(次) (次) (次) (次) (次) (次) (次) (只) (只)蒸馏水0.4±0.7①0.6±1.3②2.2±2.3 1.8±2.4②2.5±2.9②0.0±0.0②1.0±1.3蒸馏水3.4±3.7 14.9±7.8 3.5±3.3 17.3±7.3 14.2±12.0 6.4±5.6 0.8±1.6可乐定组0.2 mg/kg 1.5±2.2 5.4±8.6①2.7±4.6 13.7±6.7 21.1±15.2 3.1±3.6 1.1±1.9低剂量组10 g/kg 2.0±3.7 4.8±4.2②3.5±4.9 12.6±6.1 9.5±9.5 2.1±2.6①1.4±2.3高剂量组40 g/kg 1.4±2.1 6.6±5.7①4.6±7.5 10.5±5.2①5.5±3.4①2.1±2.8①1.6±3.0 0② 2②88 57 55 54
4.2 瘾停胶囊对吗啡依赖大鼠体重变化的影响 见表2 。经t检验,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体重在注射吗啡造模过程中有一定程度的减轻,注射纳洛酮催瘾1、3、24、48、72 h后,体重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明显减轻。与模型组比较,瘾停胶囊低、高剂量组在注射纳洛酮催瘾3、24、48、72 h后,体重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增加明显加快。
表2 瘾停胶囊对吗啡依赖大鼠体重变化的影响()
表2 瘾停胶囊对吗啡依赖大鼠体重变化的影响()
与模型组比较,①P<0.05,②P<0.01
组别 空白组 模型组 可乐定组造模前造模后纳洛酮催瘾后体重变化(g) 1 h 3 h 24 h 48 h 72h 328.3±66.0 335.4±67.1 0.2±0.8②-4.3±2.0②-4.9±3.5②1.0±2.3②6.2±11.8②331.4±71.6 328.9±73.1 -7.8±8.9 -18.9±11.7 -34.6±24.2 -36.4±24.0 -27.0±6.8 336.9±69.2 310.8±64.1 -2.5±4.9 -8.8±4.2①-8.7±9.6②-10.4±9.5②-7.9±6.8②低剂量组327.5±54.8 324.6±51.6 -4.4±5.8 -10.3±4.1①-12.6±9.1①-10.8±9.1②-8.0±6.1②高剂量组338.5±87.6 324.2±74.7 -1.8±2.2①-8.0±4.3①-8.4±5.7②-8.7±4.1②-4.3±2.9②
4.3 瘾停胶囊对吗啡依赖小鼠跳跃次数及体重变化的影响见表3 。经t和χ2检验,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跳跃次数、跳跃反应率和反应前后体重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跳跃次数增加,跳跃反应率增高,体重明显减轻。与模型组比较,瘾停胶囊低、高剂量组小鼠跳跃次数和反应前后体重变化,可乐定组跳跃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 讨论
毒品成瘾综合征包括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其机制非常复杂,单胺类神经递质DA、5-HT、NE在药物成瘾产生的奖赏效应、戒断症状、觅药渴求、焦虑、抑郁、强迫行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瘾性药物、成瘾阶段、患者症状等对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释放及作用均有不同的影响[3]。同时,大脑伏隔核、前额叶皮层、腹侧被盖区和纹状体等组织的表观遗传学基因表达也改变明显[4]。因此,目前只有1~2个作用点的西药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目的。毒品成瘾的中医病机较统一的一个观点是烟毒内蕴,耗气伤血,损阴及阳,累及脏腑,正虚邪实。相应的治疗原则是扶正祛邪、滋阴助阳、补益脏腑、祛除烟毒、调畅气血。而对于稽延性戒断症状,中医学称之为“断瘾后诸症”,其病因病机多认为气滞血瘀、气血虚亏、津液耗伤及水湿停聚等[5]。印证了现代医学的观点,不同的成瘾性毒品、成瘾阶段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案。
表3 瘾停胶囊对吗啡依赖小鼠跳跃次数及体重变化的影响()
表3 瘾停胶囊对吗啡依赖小鼠跳跃次数及体重变化的影响()
与模型组比较,①P<0.05,②P<0.01
组别空白组模型组可乐定组瘾停胶囊低剂量组瘾停胶囊高剂量组剂量(g/kg)蒸馏水蒸馏水0.2mg/kg 15 60跳跃次数(次) 0.5±0.7②24.3±11.9 10.3±11.6①13.7±9.8①10.5±8.7②跳跃反应率(%) 40①100 80 100 80反应前后体重变化(g) 0.11±0.34①-0.83±0.80 -0.43±0.83 0.08±0.83①0.145±0.99①
吸食毒品对神经系统有极强的兴奋作用,使机体处于极度消耗状态;随后机体处于虚弱期,情绪被抑制,形成很大反差。治疗时不但需清解余毒,而且还要调畅气血,扶助正气,安神定志[6]。
瘾停胶囊治疗动物吗啡戒断症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瘾停胶囊对吗啡依赖动物的戒断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功效优于可乐定片。由人参、枸杞、巴戟天、冬虫夏草等组成的瘾停胶囊,功能为扶正祛毒、养心除烦,确能全方位用于阿片类毒品之戒断症状的改善。
[1]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18.
[2]李仪奎.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356.
[3]杨黎华,白洁.单胺类神经递质在药物成瘾中的作用机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5,31(2):149-152.
[4]陈绮,梁军成,邓艳萍.药物成瘾与表观遗传学[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5,24(1):1-5.
[5]伍刚,赵淑玲.中医药治疗阿片类药物依赖的现状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1):1667-1669.
[6]杨旭荣.阿片类药物依赖的中医病机浅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18(1):88-89.
(责任编辑:刘淑婷)
R285.5
A
0256-7415(2016)05-0305-02
10.13457/j.cnki.jncm.2016.05.114
2015-11-24
杨莹(1974-),女,副主任药师,主要从事药理学研究。
朱克俭,E-mail:zkjo0731@263.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