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体性“自我意识”逻辑的初步建构——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思想导读

2016-02-20程广丽

新闻与传播评论 2016年1期
关键词:自我意识主体性

程广丽



●作者地址:李长成,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Email:lcc068@163.com。

●责任编辑:何坤翁涂文迁桂莉

主体性“自我意识”逻辑的初步建构——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思想导读

程广丽

摘要:青年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马克思思想成长历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文本,它是马克思后来取得一系列思想成果的前提。怀着对人的自由与解放的关怀,青年马克思通过对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比较性研究,强调了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重要性和深刻性,凸显了主体自我意识的自由建构在古希腊哲学史上的重要性,并以此来进一步凸显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哲学之于当时德国哲学的重要性。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由于局限于“实证科学”(经验知识)而致使“自我意识”的丢失与“自由”的逃离,因而难以达到真正的完善;伊壁鸠鲁却跳出了实证科学的藩篱而进入到“自我意识”的主观唯心主义立场上,最终获得了心灵的自由。与伊壁鸠鲁的自由观不同,马克思强调的是有外在约束与制约作用的“定在中的自由”。博士论文是青年马克思希望通过对自我的主体意识的强调来实现对当时的不自由的专制制度进行变革的愿望。这一文本是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阶段的重要构成部分,是青年马克思主观唯心主义立场的真实表现。

关键词:自我意识; 主体性; 主观唯心主义; 青年马克思

一直以来,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界,人们对于青年马克思的《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以下简称:博士论文)的思想解读大多停留于政治哲学的层面上,认为青年马克思此时的思想是青年黑格尔派政治主张的典型代表。这样一来,博士论文常常就被当作青年黑格尔派的一个政治斗争的“范本”来对待,并将之视为马克思思想成长历程中一个很不成熟的政论性文章来认识;许多人还认为青年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所谈及的“自由”、“自我意识”等主题词在他思想成熟时期已经被抛弃。然而,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视角对博士论文进行深层解读,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在博士论文中,青年马克思对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思想进行比较,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说服和论证黑格尔思想中占据主导的主体的“自我意识”、主体的“自由精神”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必然性”规律的打破所导致的“偶然性”后果。也就是说,对于“原子的偏斜运动”的特别强调,实际上就是对主体的关于“自我意识”的“偶然性”即对主体自我意识哲学维度的凸显与张扬,实际上是涌动在青年马克思内心的那种强烈的关注现实、渴望自由的价值取向的深层体现。基于此,对青年马克思博士论文进行科学定位应当坚持三个基本要点:第一,博士论文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著作,而不是西方哲学史意义上的著作。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此时的马克思为什么在理论上要倾向于伊壁鸠鲁?第二,通过对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研究,可以看出马克思此时的思想还停留在自我意识的视角上,还没有达到人的异化的认识水平。从根本上看,马克思真正认识人是在接触到费尔巴哈之后,才获得了关于人的理论的概念。第三,通过对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对伊壁鸠鲁和德谟克利特思想的分析解读,我们不能由此认为此时马克思的思想与伊壁鸠鲁的思想就是一致的。青年马克思之所以选择伊壁鸠鲁,是为了通过对伊壁鸠鲁思想的解读而关注现实。

一、 “自我意识”哲学维度的凸显:以主观形式解读希腊哲学的重要性

中学时代的马克思由于深受德国当时教育与思想启蒙的影响,所持有的进步世界观是人道主义、理性主义、民主主义与自由主义。到了大学之后,由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的对立,使得他对原来极其信奉的康德与费希特哲学逐渐产生了怀疑,而转向了自己原来所厌恶的黑格尔哲学,并逐步成长为一名青年黑格尔分子,尽情地汲取着黑格尔哲学的养料。在黑格尔看来,任何哲学思想史都不是随意的和凌乱的,而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有规律的、以客观理念为中心的内容。在当时德国的思想界,希腊哲学的典型代表伊壁鸠鲁哲学、斯多葛哲学以及怀疑主义哲学比较盛行,然而这些思想被一些哲学史著作当作“感性享受的哲学家”,是一种登不上大雅之堂的退化了的低级文化。黑格尔指出了这些思想是对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推进而非倒退,因为它张扬了个人的自由与自我意识,即“通过思维获得自我意识的自由”*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46页。,因而是希腊哲学思想发展的独立阶段而不是哲学的倒退。深受黑格尔对伊壁鸠鲁哲学的认识,青年马克思悟到了黑格尔所强调的“原子偏斜”的含义,他指出说:“‘原子偏离直线’是原子的规律,是原子的脉动,是原子的特殊的质,正因为如此,德谟克利特的学说才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才不像伊壁鸠鲁哲学那样只是某一个时期的哲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20页。在这样的理论前提下,马克思把原子偏斜上升到普遍规律的必然性的高度来认识,并赋予了偏斜之于原子的特定含义:“偏斜不是在空间一定的地点、一定的时间发生的,它不是感性的质,它是原子的灵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122页。正是在这一思想背景支援下,1840年的7、8月至1841年3月,青年马克思完成了他博士论文的写作。博士论文除了献辞、序言和附录外,由三个主体性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有五章内容,主题是“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一般差别”;第二部分也有五章内容,主题是“原子的偏斜运动”;第三部分是“附注”和“注释”,主题是第一、第二部分注释的说明。博士论文的第一、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其中的大量笔墨都是用来对比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哲学思想的。1841年4月,马克思把它寄给了耶拿大学哲学系,并藉此取得耶拿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通过对古希腊两个重要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思想的比较性的阐释与解读,指出了其自然哲学思想之间的差异的根本问题在于对希腊哲学史的理解和定位问题。在这里,《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酝酿成型的自我意识哲学得到了完整的实现*张一兵:《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6页。。

青年马克思认为,在学术界,对于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之间的关系一直未能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理解,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哲学之间的差异并不大,伊壁鸠鲁哲学其实就是德谟克利特的物理学与昔勒尼派伦理学的混合物,因此简单地将德谟克利特的物理学与伊壁鸠鲁的物理学置于“同一化”的理论层面进行解读。即便是黑格尔,也不能正确地认识到伊壁鸠鲁哲学思想对于希腊哲学史的重要影响和意义。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于亚里士多德哲学之前的重要哲学家思想的解读,惯用的做法就是,往往只是从哲学内容的角度去解读亚里士多德哲学之前的思想家之于希腊哲学史内容的重要性,而放弃了从主观形式的视角进入,因而自然就不能正确地认识到亚里士多德哲学以后的一些重要哲学流派例如伊壁鸠鲁学派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殊不知,放弃了主观形式的解读视角,就等于放弃了正确理解伊壁鸠鲁学派的通道。

青年马克思指出,希腊哲学有着极为深厚的内容,其中主观形式也即绝对自由的“自我意识”构成了希腊哲学最重要的东西,因此,他果断地选择了主观形式的阐释视角,对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异进行了本质性的解析,明确地确立了自我意识哲学之于希腊哲学史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典型的青年黑格尔派分子和一名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青年马克思的用意在于,凸显伊壁鸠鲁哲学的自我意识维度的重要性,实际上是为了凸显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之于当时德国哲学的重要性的。青年黑格尔派所极力主张的自由的自我意识,是“老年黑格尔派”那里所不具有的优秀品质,这一优秀品质正是黑格尔哲学的精神内核和主体内容。也就是说,青年马克思此时是想借助于对伊壁鸠鲁哲学的解读,来凸显青年黑格尔派在当时德国哲学界的重要地位。因为,纵观整个德国哲学史,“只是现在,伊壁鸠鲁派、斯多葛派和怀疑派体系为人理解的时代才算到来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286页。,因此,他不是直截了当地阐明自我意识哲学的重要性,而是通过对希腊哲学史上两位哲学家思想的比较,间接含蓄地凸显黑格尔哲学的地位,并藉此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伊壁鸠鲁哲学的原则……是自我意识的绝对性和自由,尽管这个自我意识只是在个别性的形式上来理解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2~63页。

青年马克思之所以对伊壁鸠鲁的“自由”思想如此推崇是有现实背景的。作为激进自由派的一分子,青年马克思所着重批判的是思想的不自由的现实本身。德国农民思想之所以不能从根本上获取自由,根本原因就在于其思想的不自由,因此德国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束缚,而思想的“观念化”运动在此时的马克思看来是最彻底地走向自由的、克服实在的前提。因此,“体系为实现自己的欲望所鼓舞,就同他物发生紧张的关系。它的内在的自我满足和完整性被打破了。本来是内在之光的东西,变成转向外部的吞噬一切的火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5页。。

二、 “感性直观”之于经验实证的优越:主体自我心灵自由的获得

在写作博士论文之前的1839年,青年马克思曾经在《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中明确指出:“古代世界起源于自然,起源于实体的东西。贬低和亵渎自然,实质上意味着、纯粹的同实体的生活决裂;新世界起源于精神,它可以轻易地从自身摆脱另一种东西,即自然。而反过来也是一样:在古代人那里是亵渎自然的东西,在近代的人看来是从盲目信仰束缚之下的一种解脱。”*《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52页。显然,在青年马克思看来,“古代世界”与“新世界”的分歧是极为明显的:前者占据主导的是“自然”,后者占据主导的是“精神”。无论是德谟克利特还是伊壁鸠鲁,其实都看到了“实证科学”(经验知识)的局限,但不同的是,前者未能从“实证科学”的局限中跳出来,因而不得不承受着自身理论困境所带来的种种困扰,对事物表象直观理解的结果使自己最终走入了经验知识的死胡同,绝望地将自己的眼睛弄瞎;后者由于跳出了“实证科学”的思维圈子,最终回到了主观唯心主义“自我意识”哲学的立场上,巧妙地避开了“把自己对事物的想象放进了对事物的理解中”*唐正东:《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原著选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7页。的错误做法,坚持让事物成为事物自身,让事物的真相真实地显现出来,因而可以在自己的生命结束之时轻松地洗个热水澡,喝点醇酒,并叮嘱朋友们忠于哲学*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7~71页。。在此,青年马克思仔细区分了伊壁鸠鲁的自由意识与德谟克利特的自由意识的不同,并以此反映出自己的价值取向。伊壁鸠鲁哲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是一种关于人的意识的哲学,伊壁鸠鲁判断的标准是他自己确立的那个主观的标准,而此时的马克思需要一个伊壁鸠鲁这样的以自我意识为根本立足点和参照系的观念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即外在的客观知识与内在的客观真理之间的关系。德谟克利特总是客观描述和认识那些外在的东西,而那些外在的东西与自我没有多大关系。

通过对古希腊两位哲学家自然哲学思想的比较,青年马克思认为,自我意识的缺乏和心灵的自由的缺失,是德谟克利特哲学囿于经验科学的致命性后果。显然,和伊壁鸠鲁比较起来,德谟克利特由于没有自我的主观判断和自我意识,即便亲自走遍了半个世界,然而最终仍然无法达到真正的完善。在他看来,要想获得心灵的自由,达到真正的完善,正确的途径是像伊壁鸠鲁那样果断地回归自我,坚持以“自我”的感官来看待和判断世界以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忠实地献身于哲学,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哲学家的现实之选和明智之举。青年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坚持以主体的认识标准而不是客体的存在本身来认识“原子”、认识事物、认识世界是有说服力的,这正是此时的马克思所极为欣赏的。选择倾向于伊壁鸠鲁哲学对“感性直观”的强调而摈弃德谟克利特的“实证科学”的困顿,青年马克思此时呈现给我们的无疑是对主体的自我意识的凸显,是他主观唯心主义立场的真实表现。我们发现,马克思在此追求的是自由的思想,而不是自由的人。显然,马克思此时理论的指点直接走向了纯粹的思想,他认为身体是有惰性的,而人的思想可以实现彻底的自由,因此,唯心主义思想由此自然产生了。青年马克思在价值取向上是站在伊壁鸠鲁立场上的,以褒扬伊壁鸠鲁哲学的自我意识的涌动来表达他对自由心灵的向往以及对当时德国不自由的专制制度的变革愿望。

三、 “原子”个别性特征的显现:偶然性对必然性的打破

“原子”虚空中有三种运动方式:直线式下落、偏离直线以及虚空相互排斥,而在伊壁鸠鲁看来,偏离直线的运动才是原子的真正状态。青年马克思认为德谟克利特的根本问题在于,他局限于经验实证的思维圈子,无法绕过表象直观而以“感性直观”的方式进入到事物的内部,因而只是一味地关注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将其视为对事物的现实性存在状态的关注和思考,对此马克思指出:“在德谟克利特看来,必然性是命运,是法,是天意,是世界的创造者。物质的抗击、运动和撞击就是这种必然性的实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6页。这样一来,事物的“因果关系”就成为一种具有天然意味的“必然性”存在,对事物的现实性的理解就等同于对事物的“必然性”的理解。“正因为此,德谟克利特才会说,我发现一个新的因果联系比获得波斯国的王位还要高兴。”*唐正东:《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原著选读》,第11页。与此相对应的是,伊壁鸠鲁将自我的观念和意识置于比事物自身的状态更重要的地位,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人的自我意识的存在,因而都具有“自为”的意味:“在必然性中生活,是不幸的事,但是在必然性中生活,并不是一种必然性。通向自由的道路到处都敞开着,这种道路很多,它们是便捷易行的。因此,我们感谢上帝,因为在生活中谁也不会被束缚住。控制住必然性本身倒是许可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6页。因此,“原子”的存在本身就是人的“自为”意识的可能性的产物:“这可能性在自然界的表现是原子,它在精神上的表现则是偶然和任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41页。“原子的偏斜运动”展现给我们的正是“原子”自身所具有的独立性和个别性,这其实就是“偶然性”或任意性精神的具体表现。马克思此时之所以会被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运动”理论所强烈吸引,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德谟克利特虽然也强调了“原子”的运动特性,但是却没有强调“原子”运动的“偏斜”特性,因为在青年马克思看来,“偏斜运动”与直线下落运动的涵义是不同的。“偏斜运动”理论是伊壁鸠鲁学说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伊壁鸠鲁哲学所独有的并贯穿于伊壁鸠鲁哲学的始终。伊壁鸠鲁是想通过偏斜运动来说明垂直下落运动是没有独立性的。也就是说,偏斜运动理论是伊壁鸠鲁拿来当作主体性、独立性来看待的。据此,马克思得出结论:时间是对空间的否定,真正的时间是自由运动(点)对整个循规蹈矩的线的否定,这也正是马克思所肯定和赞赏的一种自由运动。现代一些西方思想家们如列斐伏尔、哈维所热议的空间是对空间概念的拓展,它不是指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空间,而主要是指“空间化”,是空间的一个现代“转向”。现代西方思想家们认为,空间的转向是对传统的本质决定论的一个突破,是多元线索突破一元决定论的结果。这里的“时间”是指主体的时间,也即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时间,也是指物质运动的时间。因此,在这里,主体就是独立性的同义语。马克思就是希望通过这样一种纯粹的个别性(也即对物质性存在的克服)来取代所谓的规律性。这个“个别性”当然不是指纯粹个别性的物质,而是用概念来取代物质(“原子”)。马克思之所以如此看重“原子”的“偏斜运动”,就是因为“原子”代表着一种物质、空间的存在。“原子”的特性表现在思想上,它不是作为人的个性而存在,而是落在个别新的思想和概念上。

与反对经验实证的认识方式一样,青年马克思在此仍然是通过对伊壁鸠鲁的“偶然性”精神的肯定而反对德谟克利特的“必然性”理论来表达他对个体自我意识的自由精神的高度赞赏。青年马克思认为,按照德谟克利特的必然性理论逻辑,每个人都处于“因果联系”的裹挟当中,无论是思想还是行动,都从根本上丧失了自由,进而沦为既定的命运的奴役。这对于伊壁鸠鲁来说无论如何都是不能接受的,因此将“生活在必然性中”的事实指认为一件“不幸的事情”。因为伊壁鸠鲁反对德谟克利特立足于事物客观必然性事实的视角,坚持将客观事物置于主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观念当中,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因此,德谟克利特关心的是客体的“客观事实”,而伊壁鸠鲁关心的是主体的“自由想象”,二者一个立足于客体维度,另一个立足于主体维度,得出的结论不同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 主体建构逻辑的不足:历史唯物主义的缺席及其理论后果

作为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反映,博士论文成为他关于主体性“自我意识”逻辑初步建构的标志,这也已经初步展现出了马克思在哲学上的学术造诣。正是从博士论文所凸显的自由的“自我意识”开始,马克思在此后的思想历程中开始关注人,逐渐成长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的人本主义者,再从关注人的异化问题转向《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关注社会的物质生产问题,继而到《哲学的贫困》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物质生产规律的研究,逐步成长到研究社会物质生产中诸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才成长到《资本论》时期对观念拜物教规律的研究。显然,仅仅完成了主体性自我意识的逻辑建构是远远不够的,也就是说,要想获得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认识,马克思必然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理论研究水平和思想造诣,才能最终在完整的意义上形成一种科学的理论。因此可以说,借助于博士论文,青年马克思自己的关于主体的自我意识思想得以实现,将主体的人的意识与观念得以凸显。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此时自我意识的自由只是“定在中的自由”,而不是其他青年黑格尔派眼中的拘囿于费希特眼中的自由。马克思对此明确指出:“如果把那只在抽象的普遍性的形式下表现其自身的自我意识提升为绝对原理,那么就会为迷信的和不自由的神秘主义大开方便之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242页。显然,在青年马克思眼里,自由是有着客观外在制约性和限制性的自由,自由是感性的和经验的个别的自由,自由是积极的自由而非消极的自由。马克思指出伊壁鸠鲁自由观的缺陷在于:“抽象的个别形式脱离定在的自由,而不是定在中的自由。它不能在定在之光中发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第228页。“这说明他不满足于抽象个人的观点,已开始把视线转移到感性具体的个人身上。”*孙伯鍨:《探索者道路的探索》,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83页。马克思从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运动中提出并赞赏“定在中的自由”,这是博士论文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生长点。无疑,正是对抽象的自我意识的抛弃,使得青年马克思逐步走向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马克思后来之所以坚持一种深入“现实生活过程”的哲学路向,这个时候对于“定在”的看重是一个重要的思想先导。因此可以说,尽管青年马克思借助于伊壁鸠鲁的原子理论来表达自己关于人的自由的自我意识的推崇,但从根本上看,他自己关于自由的思想并没有与伊壁鸠鲁的思想保持一致,他是试图摆脱黑格尔的“醉醺醺的思辨”的纯粹思想的。

基于此,在博士论文里,青年马克思是立足于自我个体意识的个体角度而非社会历史发展的高低来谈论自由的。在青年马克思看来,直线运动中个体是没有自由的,这无疑是基于纯粹的个人主义、个性角度来谈论的。直接从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入手,注定他此时是无法真正理解原子的本质的。殊不知,在西方语境中,Individual的原意是“不可分割”的意思,它一定是蕴含社会的观念和意识在内的。个人的自由状况一定会受到社会各因素的影响。此时的马克思还无法科学地认识到历史主体与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即是说,对于subject与be subjected to的关系,马克思此时还未能给出科学的、准备的答案。在布鲁诺·鲍威尔看来,行为主体或行动主体是优先于历史主体的,因为人的自我意识是第一位的,没有自由的个体意识,社会的发展进步就失去了载体。作为青年黑格尔派的一份子,青年马克思对鲍威尔的思想极为推崇。在他看来,人的自由的实质就在于不断地突破必然性的束缚,进而获取自由的自我意识,并在现实中击破各种枷锁与羁绊,最终获取真正的自由与解放。博士论文启示我们,如果撇开社会历史自身的发展规律,忽视一定的、具体的、现实的社会背景去抽象地谈论自由,仅仅立足于人的主体自由想象的“自我意识”维度来思考,自然就会得出关于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偶然性”的结论。因为作为思维的主体对象也即人的差异是客观的,从差异的视角出发,因而不可能得出千篇一律的“必然性”结果。但是,是不是有了自由的“自我意识”,人的自由王国就会直接来到我们身边?显然不是。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要想获得对自由道路的正确认识,必须借助于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具体生产方式进行科学分析以及在对现实社会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去寻求答案。显然,此时的马克思还没有到达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尽管在博士论文里,马克思也谈论了“物质生产”与“实践”的概念,但是他并没有立足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谈论,而是从抽象出发来看待的。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1844年写作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的马克思是对博士论文时期作为主观唯心主义的马克思的超越。但这里的超越主要是指马克思自身思想成长历程中的方法论的超越,我们切不可掉入阿尔都塞“认识论断裂”理论的泥潭当中。阿尔都塞的“认识论断裂”来源于巴什拉的“科学的认识论断裂”理论,阿尔都塞所指认的马克思思想的断裂主要是指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中的“概念群”的认识论断裂,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认为马克思是对之前自我认识对象的抛弃。所谓“认识论断裂”,主要是指马克思认识范畴意义的认识论断裂,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对先前自我认识对象的抛弃。纵观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历程,他并非一直在抛弃自己之前的认识对象,而是用一种更加科学更加深入的方式去认识事物本身。或者说,马克思后来并非是不研究观念和意识了,而是在一个更加崭新的理论层面上来研究观念。换句话说,马克思后来并没有抛弃观念本身,而是在一个更加深入透彻的层面上来观照观念,并发现社会生活中除了观念外还有其他的东西客观存在着。后来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还对“观念形态”与“观念形式”进行了区分;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是将观念、观念拜物教等概念放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现实当中来剖析和认识的,并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来谈论观念拜物教的消除路径问题。显然,此时的他对观念的认识决不是写作博士论文时期的水平,他不是站在主观唯心主义而是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来展开对观念拜物教的深层批判的。马克思指出,在社会经济生活内在矛盾尚未激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矛盾处于缓和期的时候,工人会暂时丧失革命斗志,成为“挣工资的人”;然而,一旦经济危机爆发,工人必定会站起来,既反对拜物教的经济形式,又反对拜物教的观念形式。因此,当代思想家们所论说的“革命”的基本语境都是处于经济发展平和甚至繁荣时期,而绝非经济危机的爆发期。若客体维度上没有可供利用的改变世界的思想资源时,那么革命一定是处于蛰伏时期的,或者说,革命的爆发还不具备必然性、客观性与现实性,爆发革命的时机还尚未到来。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必然会被推翻是因为它不能摆脱自身所固有的矛盾性特征的缘故。后来的马克思之所以能够超越青年黑格尔派,主要在于鲍威尔的行动策略有问题,而不是行动本身有问题。

因此,立足于这一角度来认识青年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就会发现,马克思后来的思想发展并没有抛弃博士论文中的研究对象,而是以一种新的方法即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深入推进他博士论文时期的认识。如果我们仅仅立足于自我主体意识的角度来认识“必然性”,那么这个时候的必然性一定是压制人的自由的;如果站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客体的角度来认识必然性,那么必然性就表现为关于历史社会发展的主体与客体之矛盾运动的真实反映。因为任何主体的意识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仅仅拘囿于从主体自由的视角来解读自由的思路一定是有问题的,因而是站不住脚的。后来的马克思反对经验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将资本视为一个过程性的关系,是社会关系创造财富的过程,也即社会内在矛盾不断发展的过程,是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所有的生产关系都是以物、人的关系表现出来,物、人都承载着社会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矛盾不断发展即为现实的发展。因此可以说,博士论文虽然建构起了主体性的“自我意识”,但是距离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还是有较远的一段距离的。

五、 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作为马克思思想成长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表征的博士论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在这里,青年马克思集中表达了他关于主体自由和自我意识的思想,完成了“主体性”自我意识逻辑的初步建构,为以后逐步获得自由的实质理论奠定了一个初步的基础。青年马克思之所以在这一文本中明确提出:“伊壁鸠鲁的不朽功绩和伟大,在于它并不把状态看得比观念更重要,也不努力维护他们” ,其用意就在于表明此时的他对凸显人的主体地位的自我意识哲学是高度认同和赞赏的,正因为此,此时的他还无法看到问题的实质之所在,也即他看不到唯心主义的根本问题在于其忽视了观念的对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内在关系问题,而将观念当作一个孤立的事物来看待。伴随着马克思自身思想的不断成长,后来他慢慢地意识到,一旦我们把物或者人放回到历史过程当中去,就会发现其背后所隐藏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存在,任何政治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等错综复杂联系在一起的结果。显然,对于马克思来说,这一重要认识在博士论文时期是无法获得的。因此可以说,博士论文期间马克思的哲学是一种主体形而上学的伦理批判学说。

The Preliminary Construction of Subjectivity “Self Consciousness” Logic

——Thought Reading of Marx’s Doctoral Dissertation

ChengGuangli(Nanjing University)

Abstract:Young Marx’s Doctoral dissertation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text in the course of Marx’s thought development,which is the premise of Marx later made a series of ideological achievements.With a passion for freedom and liberation of the people caring for the young Marx through comparative study of natural philosophy of Democritus and Epicurus natural philosophy,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natural philosophy of Epicurus and profundity,highlights the main construc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self-consciousness of freedom in the history of ancient Greek philosophy,and in order to further highlight the philosophy of self-conscious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young Hegelian philosophy in Germany at that time.Because of the limited natural philosophy Democritus “empirical science” (experiential knowledge),which results in “self-consciousness” is missing and “freedom” to flee,making it difficult to achieve a real improvement;Epicurus,but out of the empirical science barriers and into the “self-consciousness” of subjective idealism position,eventually won the freedom of the mind.Epicurean concept of freedom is different.Marx emphasized that there are external constraints and the constraints of the role of “freedom given in”.Doctoral Dissertation emphasized on self-consciousness,and to achieve the aspirations of the then illiberal authoritarian regime change.This text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Marx’s early stage of development thinking,is the true performance of the young Marx subjective idealist positions.

Key words:self consciousness; subjectivity; subjective idealism; young Marx

DOI:10.14086/j.cnki.wujhs.2016.01.013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4BKS005);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13BKS005);广西特聘专家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15-2018);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区域实践协同创新中心成果

猜你喜欢

自我意识主体性
浅谈如何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海男《关系》中人物情感关系分析
以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飘》中斯嘉丽的性格特征与命运联系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