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繁塔!
2016-02-20撰文邱涛裴新莹
撰文/邱涛 裴新莹
美哉,繁塔!
撰文/邱涛 裴新莹
作为河南乃至全国宋代佛塔的代表,繁塔是开封地区兴建的第一座佛塔,也是开封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为四角形佛塔向八角形佛塔过渡的典型。岁月悠悠,繁塔以它奇特的造型、悠久的历史和诸多不解之谜吸引了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
开封神秘古塔
繁塔,老开封人都称之为『Pó』 塔。有人认为塔是建在姓繁的人聚居地繁台之上的,而繁塔的『繁』字作为姓氏来念,读作『Pó』 ,这就有了『Pó』 塔的叫法。
繁塔,位于河南省开封市的东南方向,老开封人都称之为“Pó塔”。这种叫法来源于有人认为塔是建在姓繁的人聚居的繁台之上的,“繁”字作为姓氏来念就是Pó,这就有了“Pó塔”的叫法,直到人们习以为常。事实上繁塔的真实名称叫作“兴慈塔”,又因为建在天清寺内,所以又名“天清寺塔”。
由于缺乏历史记载,繁塔的年龄曾经困扰人们相当长一段时间。人们曾一度感叹“台旁塔,不知年”。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繁塔地宫的发现和塔铭的出土,才将繁塔的始建时间准确定位于宋太祖开宝七年(公元974年),给悬疑数百年的繁塔始建之谜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但是关于繁塔究竟是何时竣工的,至今还没有可靠的结论。繁塔落成时间的考证并没有结束,而在此之前,这个谜题还将一直陪伴着我们。
在开封,历史记载铁塔的文字要比繁塔多。人们常常拿两座塔比身高(铁塔高为55.88米),而开封的老人常常讲这样一句话:“铁塔高,铁塔高,铁塔不达繁塔腰。”铁塔之高世人皆知,也为之惊叹,翻阅一下历代吟诵铁塔的诗篇便可感知,但史书当中却并无繁塔高度的确切记载。有关繁塔的修建,在塔铭被发现之前唯一能提供给我们材料的就是太平兴国三年三月刻的平海军节度使特进检校太师陈洪捐施碑。其中,最为关键的文字只有两句:“九层宝塔,近立崇基。”这句话明确告诉我们,繁塔的设计蓝图是9层,但关于它的高度,无说明。
根据现有资料来看,繁塔最下部的3层是1座六角形的楼阁式佛塔。最底层每面宽13.1米,从下向上,各层逐级收缩,到第三层呈平顶。平顶上的7级小塔是后期重修时加上去的。最下部3层大塔的高度约25米。若依史书中记载,繁塔为9层建筑,那么根据现存的3层大塔的高度来推断,繁塔很可能是一座近80余米高的巨型佛塔。这个高度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在现代,都是令人望而生畏的。
古塔衍变之绪
随着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古代印度的佛教建筑“窣堵坡”(用于埋葬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留下的舍利的一种佛教建筑)迅速与中国本土的楼阁(又名重楼,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出现)相结合,形成中国的楼阁式塔。“塔”字在隋唐时才出现,并作为统一的译名沿用至今。
凡是建造中国式的塔,都离不开木结构,因此木结构的建筑形式在塔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后来由于木结构易腐烂、易燃烧,又按照楼阁式塔的形式,演化营造出了密檐式塔。到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砖塔。
进入唐代,随着佛教的日益兴盛,塔建筑有了极大的发展。唐代早期建塔时多采用仿木结构。塔的平面多是方形,内部多是空筒式结构,形式多为楼阁式和密檐式。唐塔多不设基座,塔身上也不做大片的雕刻与彩绘。
到两宋期间,社会经济发达,宗教繁盛,宝塔遍地。宋塔多为楼阁式塔,或为外密檐内楼阁式塔。此外,还有约两成的塔为造像式塔、宝箧印式塔、无缝塔、多宝塔等其他形制的塔。宋塔的内部也由空筒式逐步过渡到回廊式、壁内折上式,且每层都建有外挑的游廊、有腰檐、平座、栏杆、挑角飞檐等。宋塔平面多为八角形或六角形,偶见有四边形。六角是中国建塔史上的一种从四角向八角的过渡阶段,这与唐塔千篇一律、端庄稳重的四边形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根据现有资料判断,繁塔初建造时有九层之高,到了元代荒废了两层,到了明朝建文帝时,朝廷认为开封的王气太盛,又以铲王气为名,削得仅剩下三层,并在其上建了一个实心的小塔。小塔塔身为宋代的六角塔,塔尖是明朝建筑,不同的风格和朝代就这么结合一起,这也是中国建塔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观。
繁塔最为著名的一个特点在于它的塔外壁全被佛像覆盖,一砖一佛。据统计现存的三层繁塔共有佛像砖约七千块,包括菩萨、罗汉、乐伎等共百余种形象造型。
艺术古塔盛景
繁塔的内部结构为砖木结构,塔下设有存放舍利子的地宫。顾名思义,这座塔是典型的供奉舍利的佛塔。塔内壁的佛像砖已有些风化,楼板也已腐朽,但整体结构依然坚固。塔内部用10层小砖叠塞至顶部。第一层,每个边的宽度自13.4米至14.5米不等,整个底部面积为520.19平方米。南洞深8.37米,洞内系供佛之处;北洞略浅,可从东、西两面登塔,登道藏于内外塔壁间,可直达第三层。而第二和第三层登道平均宽度不及70厘米,行走则十分危险。据文献记载,这两层原来安有护栏,但修整时并没有恢复。塔内外壁每层檐下均有仿木结构建筑的砖雕斗栱,繁塔内外壁镶满了佛像雕砖。
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北塔心室居然以1米见方、高6米的长方形通道相连通。这在寺塔中更为罕见。上下连通能使佛塔中排烟更加顺畅,创造出香烟缭绕、香火鼎盛的壮美景象。也有人说上下连通能在地壳变动产生应力时使应力顺利释放,保护高大的塔身不受破坏。
繁塔内保存着许多珍贵的碑记石刻,若算上作为地宫顶盖、勒刻塔铭的两块,总数超过了200块,其中最为珍贵的还有作为书法珍品的4幅石刻佛经。这4幅佛经分别镶嵌在繁塔第一、二层南塔洞的东西两壁,均由6块青石板拼成,长超过4米,宽近1米,周边饰以莲花浮雕。
更值得一提的就是伎乐砖刻,镶嵌在塔的第二层南塔心室正南和西南两侧内壁,共20尊。伎乐人面部形象饱满,表情端庄,手势动作逼真细腻,是难得的艺术珍品。这20尊伎乐砖雕分别展示了20种乐器,反映了北宋时期的乐器发展水平,对于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研究有非常大的考察价值。
繁塔作为典型的佛塔建筑,其外观表现手法和佛像砖雕艺术为国内罕见,多年来一直被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所关注。繁塔的塔外壁全被佛像覆盖,1块砖上雕刻着1尊佛像,因此砖就被称为“佛像砖”。据统计,现存的3层繁塔共有佛像砖约7000块,每块约为33厘米见方,多为模制,包括佛、菩萨、罗汉、乐伎等共108种形象造型,姿态各异。这些佛像栩栩如生,面部饱满圆润,端坐在莲坐或瑞兽上,表情或慈祥或庄严,身穿袈裟,线条流畅,气韵生动,形象威严。
从繁塔内外壁佛像的造型分析可知,有一部分是明代修葺时增补的。判断的主要依据之一就是佛砖底部形状。宋代佛砖的底部扁平,而明代仿制的佛砖底部呈半圆形,且绝大部分明砖还有“周府吴”三字的阴文模记。另一个判断依据,则体现在佛像的刻画上。宋代的佛像在性格心理的刻画上,赋予了佛像丰富的思想感情,让人倍感亲切而生动。佛像衣纹流畅,面部和手脚丰满圆润。菩萨宝冠上的化佛虽小如瓜子,但也眉发毕现,充分显示了宋代艺术家雕刻模制技艺的卓绝。相比之下,明代的佛像则缺乏宋代佛像的那种精妙生动、神采焕发的情致,显得有些板滞和生硬。虽然在实地考察中发现一部分佛像砖历经岁月的洗礼损毁严重,后期修复时一些佛像只能按照现存已有的佛像重复仿制,但这并不影响繁塔外墙的整体艺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