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花车•织布机
2016-02-19王钦
王钦
昨日老家的堂侄来电话说:“有一家开农家乐的人想买咱家旧的纺车和织布机,该要多少钱?”我想了想说:“纺车和织布机已是陈旧,在他们那里也许会得到更好的保护,钱就不要了,送给他们吧。”
说起纺车和织布机,它凝聚着我童年的记忆。儿时的我常常会摇着纺车玩,对织布机更是记忆深刻,我的右眼睑上的一道伤疤就是在织布机上磕的。那是一年冬天,我准备上学时,母亲要我戴口罩,执拗的我死活不戴,往前挣脱时便撞到了织布机的角上,顿时眼睛周围血流如注,父母在返乡之前都是医务人员,父亲忙用盐水棉球擦拭血跡,再做其他处置。好在眼睛无大碍,只是上眼睑留了一道疤,多少年过去了,伤疤仍在,像做了个双眼皮。
从我记事起,伴随我最多的声音就是“吱吱呀呀”的纺车声和“啪嗒啪嗒”的机杼声。后来,母亲讲她纺花、织布的技术是向我家房后的桂花婶学的。一直以来,晋南土布纺织都是农村妇女通过身传口授而得以传承。
上世纪70年代,在农村,家家户户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特别是在穿戴上表现得格外突出,从头到脚,几乎都是自产自制的棉制品。那个年代,家家户户种棉花,为的是全家的穿戴。记得小时候一到秋末,常和家人到地里摘棉花,白花花的一大片,望不到边。一个一个花桃慢慢地摘,把突出在外面的花团用手去拽去拉,让它脱离棉桃硬壳,如果拽断了或壳里还有“残渣余孽”,还得用手指把它“挖”干净,有时不小心,硬壳还会把手指扎破。先提着小篮装棉花,因为大篮不方便。装满了,再倒在大篮里。大篮里满了,再倒在大箩筐里或背篓里,或担或背回家。摘完棉花后,再用一种专用的工具将棉花杆拔出拉回家烧火用。
母亲就把带籽的棉花去掉上面的残叶断枝草屑等,摊在院里或场子上晒干,再拿到街上,让轧花机把棉籽脱掉(棉花籽可以榨油),用弹花机弹成细软的棉花,再把弹好的棉花,撕成一小块一小块,每块用少许缠在一个筷子般粗细长短一样的木杆子上,把剩下的裹在杆子的周围,再用带手把的平板像擀面条似的在“花棒”上边擀边滚动,擀成“标准”圆棒时,就把“轴心”抽出,每根粗细长短像白蜡烛一样。做成无数个“花棒”后,再把它一个衔接一个地用纺车纺成线,真像蚕抽丝一样无限长,缠在纱锭上变成一个个的“线穗子”。然后,用两个胳膊肘或两肩为支撑,把线绕成大线团,用麦面浆糊浸捶后晒干,再安到织布机上去织成布。纺线织布就和我们看的电影中延安大生产运动时的镜头一模一样。
由于白天在田里劳动,母亲纺花织布常常是在晚上,甚至通宵达旦。特别是春节前个把月是最忙的时候,有时为赶“任务”,接连几个夜晚都睡不好觉。母亲把织好的布染色后,再裁剪缝制我们过年的新衣服,小时候穿新衣服总是高兴的。
纺车摇啊摇就像时钟的盘,摇着摇着母亲的头发花白了,织布机“啪嗒啪嗒”的响声好比秒针急速走动的声音,响着响着母亲的背佝偻了。遇到天寒地冻下雪天,手冻得红肿红肿的,粗糙的手到处是“裂缝”,还常出血。冷了就两手相互搓一搓,或者用嘴哈热气到手上。想想也心疼!
纺车飞转银丝长,木梭穿行云锦宽。“啪嗒啪嗒”的机抒声仿佛在吟唱着一个传承千年的故事……
(刘谊人摘自《山西广播电视报》2015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