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操作规范视域下斯奈德寒山诗译本研究

2016-02-19

关键词:斯奈德加里

朱 斌

(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 重庆 400031)



操作规范视域下斯奈德寒山诗译本研究

朱斌

(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重庆400031)

摘要:加里·斯奈德所译24首寒山诗在英语世界广泛流传。本文从吉恩·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出发,通过研究斯译本与寒山诗原文,尝试重构译者当时所遵循的操作规范。研究表明,斯译本无论是在结构规范还是篇章语言规范方面均顺应了当时的主流翻译规范,因而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加里·斯奈德;寒山诗;操作规范

引言

寒山诗可谓是唐诗中的一朵“奇葩”,在本土默默无闻,经译介到他国之后却受到极力追捧,甚至在五六十年代的美国掀起了一股强劲的“寒山热”。[1]25第一位翻译寒山诗的学者是英国人阿瑟·韦利(Arhus Waley)。他在1954年美国《文汇》(Encounter)杂志上发表了27首寒山诗。1958年美国学者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在美国《常春藤评论》(EvergreenReview)上发表了24首寒山诗。1962年美国汉学家伯顿·华特森(Burton Watson)根据日本学者入矢义高的日译本转译了100首寒山诗,由纽约丛林出版社出版。1983年美国民间译者赤松(Red Pine)经过十年的翻译,出版了美国第一本中英对照的寒山诗全集。在寒山诗的众多译本当中,“斯奈德的译诗数量最少,但影响最深远”[2]。一经出版,便在美国文坛广泛流传。译本的风行,也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斯奈德在美国文坛上的地位。这可以算得上中国古典诗歌顺利进入西方世界的成功典范。本文尝试从翻译规范的视角入手,对斯奈德所译的24首寒山诗进行研究,以期重构译者当时所遵循的操作规范。

一、翻译规范

最早将“规范”的概念运用于翻译研究的是波兰学者列维(Ji Levy)和波波维奇(Anton Popovic)。列维认为:“翻译是一个决策的过程。译者需在每一阶段的众多可能性当中做出一个选择,并且每一选择必将对接下来的许多选择产生影响。这个过程既包括了宏观层面文本的选择,又包括微观层面句子结构、词、标点符号、甚至拼写等方面的选择。”[3]73后来,波波维奇进一步指出:“翻译涉及到那些存在于原文本和那些盛行于目标文化中的两套语言散漫的规范与惯例的冲突。”[3]74

其后,以色列学者吉恩·图里在前面两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翻译规范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他认为:“规范可以作用于各类翻译,也可作用于翻译活动的各个阶段。因此它可以在翻译产品的各个层面得到反映。”[4]58在他看来,翻译规范可分为三类:预备规范、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预备规范涉及翻译选材和翻译的直接性问题;初始规范涉及译者翻译的总体性倾向,是倾向于原文的“充分性”翻译,还是倾向于译文的“可接受性”翻译。操作规范涉及翻译行为中的微观抉择,往往指译者在翻译实践中的翻译方法。它可细分为:结构规范和篇章语言学规范。前者可以决定作为源语材料替代物的目标语材料的存在,即翻译的充分程度,也可以决定材料在文本中的位置分布,以及文本的分割;后者涉及到语言和风格的偏好。

翻译规范虽不能直接观察出来,但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研究规范,以此重构规范。图里认为,重构翻译规范可以从两个途径着手:篇章和篇章外。所谓篇章就是指译本本身,这是最直接和最真实的材料。而篇章外是指那些半理性和批判性的观点,例如翻译的规定性“理论”,译者、编辑、出版社和与此活动相关的其他人作出的陈述,或者“译者流派”所作出的重要评价。[4]65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篇章和篇章外的研究,找出译者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对两套不同的语言文化进行转化时所作出取舍的原因,以此重构翻译规范。

二、斯奈德与寒山诗英译

斯奈德是美国当代著名诗人,生于美国西海岸的农场主家庭。他从1953年开始在加利福尼亚大学系统学习东方语言文学,并参加垮掉派运动。1956年远渡日本,专心研习佛教禅学。1967年回国后,定居于加州北部荒僻的内华达山区,每天坐禅悟道,身体力行地过着与世隔绝的隐士生活,被人们称为“环境保护主义者”和“亚洲远东诗人”。

斯奈德与寒山的“相识”,缘于1953年美国举办的一次日本画展。其中一幅画上的人物深深吸引了他。在这幅画中有一个身着破衫、头发蓬松、手握卷轴的人站在高岩上大笑,这个人就是寒山子。通过对寒山子和其诗作的进一步了解,他惊奇地发现,“他和寒山虽然远隔万里,相距千年,却有着相似的人生态度、生活方式和审美情操”[1]26。于是,1955年当时还在伯克利大学读书的他,在其导师、著名汉学家陈世骧(1912—1971)的帮助下开始翻译寒山诗,并于1958年发表于《常春藤评论》,很快便在美国青年文学爱好者中掀起了寒山热。1965年他又将自己的诗集和所翻译的24首寒山诗合集编辑出版,命名为《乱石坝与寒山诗集》(RiprapandColdMountainPoems),使得寒山诗得到更为广泛地传播。

关于斯奈德翻译思想的论述的文字不多,但我们或许可以从一些期刊和报道中了解他的翻译思想。1967年,他在写给美国学者菲克勒(HerbertFackler)的信中将自己的翻译方法简略归纳为四步:“第一,透彻理解原诗的文字;第二,集中精力将原诗中景象投射到自己的脑海里去感受,就像电影画面一样;第三,用译入语写下心中所看到的一切;第四,将原文和译文仔细对照以保证吻合度。”[5]274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斯奈德非常强调“想象力”对中国诗歌翻译的重要性。但他本人也很清楚,翻译绝不是创作,绝不是仅靠想象力就能做得好,在翻译之前更需要做认真的准备和精细的研究。2009年,在接受南方记者王寅采访时他就曾指出,自己在翻译寒山诗、特别是诗中的一些风景时,一是借助于自己的想象力,二是借助于自己的知识,而知识源自研究。[6]因此,他常常到洛杉矶或伦敦的科学公园,观察诗中所涉植物的生长过程,以便更好地译出寒山诗的韵味。可见,斯奈德“想象力”能力和做翻译的严谨态度对译本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操作规范的重构

操作规范主要包括结构规范和篇章语言规范。其中结构规范主要涉及译文内容的安排取舍问题。篇章语言规范涉及译文具体层面的语用选择,也就是译作最终的语言表现形式。接下来,我们将对寒山诗和斯译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考察原诗在译文中的结构变化,考察原诗中哪些部分在译诗中保留、哪些又发生了变化,译者做出这样的抉择之依据,从而重构译者当时所遵循的操作规范。

1.结构规范与斯奈德译诗

首先,斯奈德对原诗的顺序作了一定的调整。根据斯奈德于1958年出版的诗集,这些诗的先后顺序分别为:(1)《可笑寒山道》、(2)《重岩我卜居》、(3)《山中何太冷》、(4)《驱马度荒城》、(5)《欲得安身处》、(6)《人问寒山道》、(7)《粤自居寒山》、(8)《登徙寒山道》、(9)《杳杳寒山道》、(10)《一向寒山坐》、(11)《碧涧泉水清》、(12)《出生三十年》、(13)《鸟弄情不堪》、(14)《寒山多幽奇》、(15)《寒山有裸虫》、(16)《寒山有一宅》、(17)《一自遁寒山》、(18)《多少天台人》、(19)《一住寒山万事休》、(20)《客难寒山子》、(21)《久住寒山凡几秋》、(22)《寒山顶上月轮孤》、(23)《我家本住在寒山》、(24)《时人见寒山》。我们将这些诗与权威版本①对比后发现:这些诗并未全按通行寒山诗集篇目顺序排列,而是作了一定的调整。这24首诗在权威版本中的顺序分别为:(3)、(2)、(67)、(11)、(20)、(9)、(164)、(28)、(31)、(49)、(81)、(302)、(103)、(154)、(156)、(169)、(171)、(181)、(182)、(187)、(194)、(202)、(204)、(221)。译者为什么要作出这样的改变呢?显然,这是译者对目标语规范的考虑。因为作出调整后的24首寒山诗正好体现了寒山悟道超俗的心路历程,即寒山的人生的四个阶段:接触寒山、融入寒山、回顾人生和邀约悟道。正如美国学者法克勒在评价韦利、斯奈德和华生的寒山诗译本时所言,只有斯奈德的译本主题鲜明统一,逻辑链条合理。[5]273-274如果不对原诗的顺序作一定的调整,读者可能会对译本的理解“大打折扣”,不易形成清晰的脉络。

其次,译者对诗歌内容进行了一定的省略。例如第21首:

久住寒山凡几秋,独吟歌曲绝无忧。

蓬扉不掩常幽寂,泉涌甘浆长自流。

石室地炉砂鼎沸,松黄柏茗乳香瓯。

饥餐一粒伽陀药,心地调和倚石头。

I lived at Cold Mountain -how many autumns.

Alone,I hum a song-utterly without regret.

(blank)

(blank)

(blank)

(blank)

Hungry,I eat one grain of Immortal medicine

Mind solid and sharp; leaning on a stone.

原诗八句,表达的主要意思是:出于对衰老和死亡的恐惧,诗人开始对长生久世的探索与追求,尝试服食丹药以求成仙。译者在翻译时故意省去中间四句不译,仅保留首尾四句。中间四句主要是对景象和药材的描写。从语言内容上看,若将这四句翻译成英文,信息必然冗余,读者也很难理解其内涵,而且中间四句对全诗主题意蕴的表现影响不大。因而,出于对目标读者理解能力和兴趣的考虑,译者删除了冗余信息,保留了读者最可能感兴趣的部分,顺应了目标文化对翻译内容的要求。

第三,译者对译文添加了一定的尾注。诗歌语言精炼,文化负载信息量大,为了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在翻译时一般会加注用以说明。陈奇敏认为:“如果不加以引导说明,英美读者在很多情况下只能徘徊于诗苑的门口,却不能深入体会美妙的诗意。”[7]103然而,译注过多势必会影响读者阅读的流畅性,有时甚至导致读者丧失阅读兴趣,这就要求译者在作注时注意注释的方式和数量等问题。我们可以发现译者未采用脚注的注释方法,而是采用了尾注的注释方法。而且所加注释仅五条:第一条是对诗歌序言中有关中国人名“Feng-kan”和佛教术语的注释;其余四条是对诗歌中的语言风格、文化专有项及意象所指的注释。[8]61译者这样的处理方式,使整个译文显得流畅,符合目标语规范。

2.篇章语言规范与斯奈德译诗

第一,在对词语处理上,译者使用了一些西方人所熟知的概念和词语来翻译,加入了嬉皮文化。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正是嬉皮文化盛行的时代。这样的处理方式,更容易让西方读者将其放在自己的文化背景中去考量,迎合了读者的生活期待规范,从而为译本成功打入西方社会铺平了道路。例如第15 首:

住不安釜灶,His shack's got no pots or oven,

行不赍衣裓。He goes for a walk with his shirt and pants askew.

“行不赍衣裓”本义为出行时不备衣衫。而译者此处故意将其译为“行走时,衬衫和裤子都斜着搭拉着”。这种放荡不羁、衣着褴褛不整形象当然立即会在美国的嬉皮士中产生共鸣,因为在遥远中国的寒山这一形象正是此时他们所践行的。从而拉近了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势必会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出于对目标读者期待规范的考虑,译者在多处进行了改写,移植了嬉皮文化。例如21首:

饥餐一粒伽陀药,Hungry, I eat one grain of Immortal-medicine,

心地调和倚石头。Mind solid and sharp; leaning on a stone.

“伽陀药”是佛经中的灵丹妙药,可以消除一切疾病和灾害。此处,译者将其改译为“永生药”(毒品)。“心地调和”原指服下道家仙丹后心灵的平静,而斯译本给读者感觉更像是诗人吸毒品后的状态。可以想象当时的美国嬉皮士读到此处必然会惊叹,一千多年前的寒山竟在外形和行为上和自己是如此相像。译者更是在第12首译诗中将其中的“炼药”故意译成“嗑药”(Tried drugs),好像寒山和五六十年代的嬉皮士一样在吸毒。这样,译者巧妙地将寒山与美国当时无助的“垮掉一代”联系起来了,缩短了读者和原作之间的距离。

同样,译者在处理第2首诗时也充分考虑了目标读者。

寄语钟鼎家,Go tell families with silverware and cars,

虚名定无益。“What’s the use of all that noise and money?”

钟鼎之家衍生自成语“钟鸣鼎食”,即“钟鸣鼎食之家”的简写。钟鸣鼎食,直意为豪门贵族吃饭时要奏乐击钟,用鼎盛各种食品来吃;引申义是用来形容生活奢侈、做事讲究排场。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二回中曾写到:“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此处,诗人的原义是在奉劝世间追逐名利之人:钟鸣鼎食、富贵荣华,只是转瞬即逝的虚幻,清静超脱的真如佛性,才是永恒不灭的。此处,译者有意将其翻译为“去跟那些家里有银器和小汽车的人讲:‘名声大钞票多有何用处?’”这样中国的寒山在译者的精心“加工”下被美国化了,再次迎合了当时生活已相当充裕的美国年轻人的心理期待,道出了嬉皮士和垮掉一代的心声。

第二,古诗英译一般有两种模式:散文体翻译和诗体翻译。诗体翻译又分为押韵的格律诗翻译和无韵诗翻译。散文体翻译注重再现原文的神韵,忽视译诗的形式;格律诗翻译注重再现原诗的音韵节奏之美,保留原诗的形式之美;无韵诗翻译注重诗的内容的传递,但尽力保留一定的形式美和节奏感。[8]71-73

在体现语言风格上,译者谨遵当时的主流诗学传统,采用无韵诗译诗并将诗中的口语特色转化为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口语特色。试看下面的例子:

可笑寒山道,The path to Han-shan’s place is laughable,

而无车马踪。A path, but no sign of cart or horse.

联谿难记曲,Converging gorges—hard to trace their twists

叠嶂不知重。Jumbled cliffs—unbelievably rugged.

沾露千般草,A thousand grasses bend with dew,

吟风一样松。A hill of pines hums in the wind.

此时迷径处,And now I’ve lost the shortcut home,

形问影何从?Body asking shadow, how do you keep up?

原诗中的韵脚(踪、重、松、从)在译文中均省去了。而且诗中的连词和谓语动词也省略了,有时甚至用分词代替动词。[9]213-214从英语的语法规则来讲,这显然是不正确的。例如第二句的“正常”翻译应该为“no sign of cart or horse can be found”,第四句应为“the jumbled cliffs are unbelievably rugged”,最后句应为“Body asks shadow, how do you keep up?”但译者这样的处理无疑“迎合了美国自新诗运动以来开创的开放自由与意向并置的诗学传统和由此沿袭下来的读者期待规范和审美习惯”[9]214。

寒山诗的用词简洁和直白,多以自然的口语化方式表达,而译者在翻译时也充分考虑了当时主流诗学的传统, 即对口语化表达的喜爱,因此,选用了口语化的词语来翻译,特别是选用了20世纪50年代“垮掉一代”常常用到的口语。例如,诗歌第19首中的两句诗:

一住寒山万事休,Once at Cold Mountain, troubles cease;

更无杂念挂心头。 No more tangled, hung-up mind.

“hung-up” 为当时美国青年常用到的一个俚语。选用俚语而不用正式词语来翻译,一方面可以立即引起读者的兴趣,产生认同感,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当时美国诗歌领域对口语译诗的青睐的考虑。诗中用口语译诗的例子还有很多,如第18首中“真意度”和“闲言语”译为“real thought”和“silly talk”;第24首诗中“我语他不会”和“他语我不言”译为“they don’t get what I say”和“I don’t talk their language”。

结语

从以上研究可以得出译者所遵循的结构规范和篇章语言规范,而这些共同构成了译本所隐含的操作规范。首先,译本在诗歌顺序上作出了一定的调整,以使其显得更符合逻辑,更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为了保证译本的流畅度和考虑到目标读者的接受程度,译者对译本进行了删节和作尾注的处理。其次,在译诗的语言层面,译者尽量选用目标文化读者所熟知的词语进行翻译。在译诗的语言风格再现方面,译者采用了无韵诗和口语体译诗,迎合了当时主流诗学传统的要求。总之,本文以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为基础,对斯奈德所译寒山诗译本进行研究,通过文本重构译本所体现的操作规范,为该译本的研究提供了一新的研究视角,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充实了翻译规范理论的实证研究。

注释:

①项楚《寒山诗注(附拾得诗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

参考文献:

[1]钱学烈.碧潭秋月映寒山:寒山诗解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9.

[2]区鉷.加里·斯奈德面面观[J].外国文学评论,1994(1):32-34.

[3]Hermans, T..TranslationinSystems:DescriptiveandSystemicApproachesExplained[M]. Manchester: St. Jerome,1999.

[4]Toury, Gideon.DescriptiveTranslationStudiesandBeyond[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5.

[5]Fackler H.. Three English Versions of Han-Shan’s Cold Mountain Poems [J].LiteratureEastandWest,1971(2):269-278.

[6]王寅. 诗人加里·斯奈德访谈[EB/OL]. [2015-09-28].http://www.infzm.com/content/38480.

[7]陈奇敏.许渊冲唐诗英译研究——以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为关照[D].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5):1-169.

[8]Snyder, Gary.Riprap&ColdMountainPoems[M]. San Francisco: Grey Fox Press, 1965.

[9]胡安江.寒山诗: 文本旅行与经典建构[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刘瑜]

收稿日期:2015-10-08

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培育项目”翻译规范视域下中诗英译策略研究——以斯奈德译寒山诗为例”(2014PY40)和四川外国语大学科研项目“翻译规范视域下斯奈德译寒山诗策略研究”(sisu201416)。

作者简介:朱斌(1985—),男,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505(2016)01-0101-05

Translation of Cold Mountain’s Poems by Gary Snyde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perational Norms

ZHU Bin

(GraduateSchool,Sichuan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Chongqing, 400031,China)

Abstract:Translation of 24 Cold Mountain’s poems by Gary Snyder enjoys great popularity among English countries.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original poems and translated poems so as to reconstruct the operational norms abided by the translat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ideon Toury’s norms theory. The research reveals that Snyder’s translation complies with the mainstream translation norms both in metrical norms and textual-linguistic norms at that time, thus gaining a good communication effect.

Key words:Gary Snyder; Cold Mountain’s poems; operational norms

·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斯奈德加里
期待视野对斯奈德接受寒山诗影响分析
“棕色语法”的隐喻思考:加里·斯奈德生态智慧的认知解读
“疯狂的石头”: 美国商人如何靠它净赚百万
『疯狂的石头』:美国商人如何靠它净赚百万
那个微笑点亮生命
“懦弱”的纳粹士兵
密西根州州长第六次率团访华首度携手底特律市市长聚焦汽车创新与底特律复兴
真正的胜利者
喝到世界尽头
魔法师的宝石迷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