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棚室黄瓜细菌性流胶病无公害综合防治

2016-02-19郭小平李红英

西北园艺(综合) 2016年5期
关键词:成株流胶病棚室

郭小平 李红英

棚室黄瓜细菌性流胶病无公害综合防治

郭小平 李红英

近两年来,陕北地区棚室黄瓜细菌性流胶病逐渐成为越冬茬黄瓜栽培的一大病害,该病传染性和危害性极强,对黄瓜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影响很大。种植户对该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常错过最佳防治时期。现将黄瓜细菌性流胶病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1 发病症状

黄瓜细菌性流胶病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苗期定植后7~10天,地上部出现黄叶时,在地表茎基部 (地膜下)即出现黄褐色水浸状病斑。地面湿度大时其子叶由边缘向内腐烂。病斑继续向上发展,可见近地面第1片子叶边缘出现1~2个水浸状凹陷病斑,后扩大向内发展,病斑处的叶脉呈深褐色。棚内湿度大时,茎基部出现流胶,病情继续向上扩展,叶背面的病斑溢出菌脓,干燥时病部易干、质脆,呈开裂状或穿孔状。成株期植株开花结果时,在郁闭高湿条件下,先在茎蔓的叶节易积水处流胶,或在瓜条、叶柄、卷须上出现水渍状病斑或有水珠,扩大后呈鼻涕状,严重时病株叶片上黑褐色叶脉出现水渍状病斑,在植株顶部叶节处出现黑褐色萎蔫,枝条下垂、溃烂,后呈褐色干枯。黄瓜植株感染细菌性流胶病后,畦面落秧的瓜蔓上湿度大时也出现流胶,该特征也是与黄瓜其他细菌性病害的区别点。

2 发生规律

黄瓜细菌性流胶病由丁香假单胞菌引起。病原细菌可在种子和病残体上越冬,借风雨、灌溉水传播蔓延。病原细菌也可通过人在走道上来回走动,或浇水造成的伤口侵染;摘心、掐须、绕蔓、摘瓜、打杈等农事操作对植株造成的伤口,也是病原细菌的侵染传播途径。湿度和温度是该病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湿度大,发病重。大棚黄瓜苗期或开花结果期遇雾霾天或阴雨天气多,棚内湿度大,若植株下部叶片多、郁闭,植株茎蔓、瓜条流胶,并迅速蔓延,发病严重。病原细菌适宜温度为25~27℃,但秋冬和早春棚内的低温时间越长,湿度越大,发病越严重。棚内温度19~24℃维持10天以上,一旦升温,棚内中午温度高,温差大,细菌性流胶病发生严重。

3 综合防治措施

3.1 物理防治 降低环境湿度,增加通风透光,对黄瓜流胶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主要通过以下几项措施降低湿度。一是定植时少盖土,露出黄瓜幼苗茎基部,有利于降低幼苗茎基部湿度。二是苗期发病时,揭开植株周围的地膜排湿。三是对已发病的棚室成株进行药剂喷雾前,先去掉植株下部叶片,尤其去掉畦面上覆盖的叶片,减少病残体,并做到边去叶边喷雾,防止病原菌从伤口二次侵染。通过以上方法可减少植株下部的湿气上升,大大减轻植株上部病情,增加植株间通风透光,植株上部能很快长出无病新叶。

3.2 药剂防治 定植前撒施药土。每亩用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1000g、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g、干细土30kg,拌匀撒施在定植黄瓜幼苗的畦垄上,可有效防治由腐皮镰孢霉侵染引起的茎内韧皮部褐色病变。

定植时用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混合灌根,每穴灌0.1kg,定植时先灌药后埋土,隔7~10天后再灌1次药,连灌2次。

定植后7~10天喷药。用50%氯溴异氰尿酸水溶性粉剂800倍液+33.5%喹啉铜可湿性粉剂750倍液+40%沃加福1000倍液,每隔10天喷1次,共喷4次。

成株期每亩棚室用硫酸铜1~2kg或120抗菌剂0.5~1kg随水冲施,再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6%可杀得1500倍液喷雾,同时配合用注射用青霉素(80万单位)5支+注射用链霉素 (100万单位)5支对水20 kg/亩喷雾,再配合用46%可杀得3000可湿性粉剂或20%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对患病茎蔓部位涂抹,防效更好。

郭小平,陕西省甘泉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邮编716100;李红英,甘泉县植保植检站。

2016-08-03

猜你喜欢

成株流胶病棚室
浅析黄瓜流胶病害与细菌性流胶病
利用集群分离分析结合高密度芯片快速定位小麦成株期抗条锈病基因YrC271
原地翻建大棚三注意
虫子又多了!棚室防虫有妙招
武汉地区不同桃品种流胶病情况调查与评价
2018年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L组六枝点总结
稀土在棚室蔬菜种植中的妙用
江西省赣州棚室蔬菜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更 正
黄瓜耐弱光性鉴定指标研究及其苗期与成株期的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