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护理探讨
2016-02-19岳元娣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人民医院云南梁河679200
岳元娣(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人民医院,云南梁河679200)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护理探讨
岳元娣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人民医院,云南梁河679200)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护理方法,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Fugl-Meyer积分和Barthel指数评价我院的康复护理方法对脑卒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和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结果66例经治疗及康复护理一个月,治愈3例,治疗显效27例,治疗有效30例,治疗无效6例,治疗有效率为90.91%。结论早期、及时、分阶段合理的康复护理能帮助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语言功能和肢体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致死致残率高,在全球的发病率为140/10万~200/10万人[1]。我国每年新发的脑卒中病例超过200万,每年有超过150万人死于脑卒中,脑卒中发病后能存活下来的患者有四分之三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2],偏瘫就是其中一种后遗症。这种病不但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带给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及心理压力,我国已经迈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脑卒中患病率呈升高趋势[3],这还可能会诱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为了降低脑卒中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大量学者对脑卒中的康复护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但目前尚未有标准化的康复护理操作程序及评判康复护理效果的量化标准[4]。部分临床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认知存在误区。本文旨在浅谈康复护理的具体方法,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回顾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n=66)年龄分布42~77岁,平均年龄为(64.83± 3.61)岁;男性36例,女性30例。脑出血27例,其中左、右侧基底节区出血为12例和9例,左、右颞顶叶出血为3例和1例,丘脑出血2例。脑梗死39例,其中左、右侧基底节梗死为17例、9例,左颞顶叶和放射冠区梗死为6例和4例,右侧顶叶3例。单侧肢体偏瘫48例,双侧肢体偏瘫18例;完全性失语为19例,不完全失语47例,所有患者均经CT或MRI确诊[5]。
1.2康复护理方法
1.2.1心理护理脑卒中发病迅速,短时间内发病,发病前无明显临床症状。患者需要时间接受脑卒中。患者发病治疗后卧床不起、偏瘫不能动,还失语。这期间极度需要护士及家人的照顾,但都害怕发生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给家人带来生活不便及经济负担。这可能诱发悲观失望、情绪低落、固执易激动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情绪的变化,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异常情绪,给予及时有效疏导,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加患者康复的信心。护士应加强对患者脑卒中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并做好心理评估,介绍以往治疗成功的案例,讲解日后康复锻炼的内容和目的以激发患者树立新的生活目标,提高患者与护理人员配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住院期间,家属及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多交流,给予针对性的疏导鼓励,通过家属给予患者康复支持,从而保证患者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配合医务人员的康复护理,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心理健康在机体全面康复中起关键作用,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机体康复的前提。
1.2.2基础护理术后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定时翻身拍背和预防褥疮等。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每两小时翻身一次,保持抗痉挛体位以减轻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的典型模式。保持患者身体放松姿势,体位为向前平躺,前胸放好垫子,肩关节保持在90~130°,两手尽量平放在床上,膝关节自然屈曲向前于另一垫子上,脚不要垫的太高,预防足下垂及里外翻。营养师为患者指导营养饮食,以低盐、低脂饮食为主。控制血压,护士为便秘者每日做腹部按揉2次。
1.2.3制定康复锻炼方案选择在发病后3~10天(脑梗死患者为1周内,脑出血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7~10天),待患者意识清醒时,并经过主治医生及康复治疗师详细检查后,制定康复训练方案,由康复治疗师及护士安排和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家属给予督促,定期对康复锻炼效果进行评定,及时根据患者康复进度,不断地调整康复训练方案。
1.2.4床上转身床上转身练习是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关键锻炼,指导患者练习手臂向上抬起,并向不同的方向伸展,翻身时交叉双手伸直做转身姿势翻向对侧,翻身时侧头把身体翻转到侧卧位置,再回到原位,重复练习。
1.2.5坐位练习及桥式运动坐起及坐位平衡训练应尽早进行(一般2周后进行),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和坠积性肺炎。先从半卧位(30°~45°)开始,第一次训练时间不宜过长,以后根据患者自己的身体承受情况逐渐加大角度,延长时间和增加次数,慢慢直立。桥式运动取躺姿,屈曲足踏床,慢慢地抬起臀部,等熟练后就可以进行腿部肌肉训练。
1.2.6上肢功能训练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治疗师站在前面将患者双上肢托于前平举位,尽量内旋其肩关节,在上臂内侧向外侧施加阻力时,嘱咐患者配合用力内收健侧上臂。在伸肌的运动中,肩和肘紧密相连,当胸大肌收缩时三头肌也会收缩,引起伸肘。随后,支撑患者上肢前屈90°,让其向上抬肩带使手伸向天花板方向,患者的上肢随治疗师的安排在一定范围内向上活动。嘱咐患者用手触摸自己的前额、枕头等。然后逐渐增加难度,让患者自行用手越过自己的头部,伸直肘关节和肩外旋。治疗师视患者情况进行下一步,让患者坐位,手平放于床上用力,承受身体上部的重量,此动作可防止肩关节屈曲肌群和屈指长肌群的萎缩。
1.2.7站位训练站位训练一般在发病后三周内进行,这个时间点一般把握在能熟练的坐后进行,站立训练还可以同时进行平衡训练,这种训练是难度比较大的,患者可能会感到腿部不适(部分是心理障碍),可先借助拐杖进行训练,第一次训练站好跨立的姿势就可以了,不要操之过急。胳膊要保持平衡,平分身体重量保持站立平衡姿势。
1.2.8步行训练步行训练在五周后进行,当患腿持重可达体重的一半时才能开始步行训练。训练开始要轻轻的抬腿,轻抬轻放,逐渐增加难度,改善步态训练,上、下台阶训练,出入电梯和杂步行训练等。
1.2.9自理能力训练患者在完成坐位训练的基础上,可用健侧肢体处理洗脸、进行穿脱衣服、刷牙、擦试身体和处理个人卫生等活动,并逐渐减少医护人员对其的帮助,直至患者能独立完成更重活动为止。
1.3语言疗法
脑卒中患者应尽早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及时利用听、说、读、写等外周刺激及感觉反馈刺激语言中枢。这种语言疗法包括发音的训练、听力的训练、言语表达能力和阅读书写的训练。
1.4疗效评价
采用Fugl-Meyer积分和Barthel指数评价我院的康复护理方法对脑卒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和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治愈:Barther指数>90分,Fugl-Meyer评分提高率>75%,治疗显效:Barther评分提高率1%~4%,Fugl-Meyer评分提高率5%~14%,Barther指数>55分,瘫痪肢体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生活部分自理;治疗无效:训练前后无明显改变。
2 结果
66例经治疗及康复护理一个月,治愈3例,治疗显效27例,治疗有效30例,治疗无效6例,治疗有效率为90.91%。
3 讨论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在一段时间内生活无法自理,甚至可能会不同程度致残,康复治疗及康复护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改善生存质量[6]。康复护理其实包括医院护理和家庭护理,本文着重介绍了医院康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床上转身、坐位练习、桥式运动、上肢功能训练、站位训练、步行训练和自理能力锻炼。但有研究指出67%的家庭缺乏脑卒中危险因素的认识[7],社区及家庭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也十分重要。确定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锻炼的时间节点,早期康复护理的方式和方法及明确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的各个阶段等均是康复质量的影响因素[8]。
参考文献
[1]周红艳,张少茹,卢丹丹等.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674- 1675.
[2]徐爱生,吉沛,李玉芳等.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8):544- 544.
[3]宁文帅,于凤伟,杨洋等.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6):1490- 1492.
[4]覃佩红.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进展[J].中国临床护理, 2013,02(4):176- 179.
[5]高芳,许景亮,陈久红等.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早期综合康复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8):48- 49.
[6]崔玉英,钱文茹.分阶段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4):448- 448.
[7]郑阿娟,杨瑛.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2):2724- 2726.
[8]张萍,张乐,李明连等.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5):552- 554.
■论著/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