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矮化集约栽培看陕西苹果发展
2016-02-19郭民主
郭民主
从矮化集约栽培看陕西苹果发展
郭民主
矮砧密植是目前实现苹果矮化集约栽培的最先进模式,已被世界苹果生产先进国家广泛应用。近年,陕西苹果矮化集约栽培有了长足发展。到2015年,全省以M9T337自根砧和M26中间砧为主的矮化苹果栽培面积达到18万亩,占苹果总面积的17.3%,其中M9T337自根砧面积约10万亩,占矮化面积的50%以上。在大力推广、积极发展的大形势下,笔者想针对自己在一线生产中发现的矮化苹果发展存在问题,谈谈对陕西苹果发展的看法。
1 矮化苹果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1.1 关于发展规划 现在,M9T337自根砧不但在渭北西南部苹果主产区规模栽植,而且在渭北北部和陕北南部新果区也开始发展。但就整体规划而言,矮化中间砧在哪个地区选用哪种砧木,是采用“双矮”砧穗配套模式,还是用短枝型品种,这些方面尚无清晰、准确的规划,亟待结合各地现有经验(教训)以及专业科学试验积累的“大数据”,对不同生态区域的矮化集约栽培模式进行细化和优化,真正做到 “因地制宜,适地适种(砧)”。
1.2 关于建园整地 目前老果区存在的问题是园地修复、改良期限普遍偏短(多数仅1~2年),新果区存在的问题是园地大多未经反季节平整、熟化。
就技术细节而言,笔者注意到,多数园地于栽植前采用机械打坑,不但坑小,而且坑壁的土被挤实,再加上坑底未填有机物,坑中未施有机肥,极大地限制了新栽苗木的生长;采用篱架栽培的园,绝大多数选用较细且基部未加固的水泥立柱,拉的三、四道钢丝粗细一样,栽的扶杆(竹竿)普遍较细(也有少量过粗的),尤其果园定植行两头的水泥立柱均未增粗加固,给以后埋下了倒伏的隐患。
1.3 关于苗木质量 砧木杂、品种乱、苗木整体质量较差,这是现实问题。突出表现为:基砧有选播八棱海棠、新疆野苹果的,也有选播山定子的,还有用苹果种子(共砧)的,且绝大多数采取直播方式育苗;中间砧多数选用M26,也有选用SH系(黄土高原栽植后极易发生黄化);嫁接部位过高留桩;出圃的绝大部分苗木虽然高度达标,但粗度和成熟度不达标;携带根腐病菌、花叶和锈果病毒的苗木不少;品种仍以晚熟红富士为主,中、早熟和新优品种依然发展缓慢,授粉树配置不足、分布不匀的问题仍未引起高度重视。
1.4 关于栽植规范 无论秋栽还是春植,目前新建园的栽植时期普遍偏晚,多数园边挖坑边栽植,苗木未经处理就直接栽植,栽植时砧木入土深浅不一,苗木高低不齐,影响园貌。
1.5 关于栽后管理 栽植后有设篱架扶竿的,有不设篱架扶竿的。覆膜有选黑色塑料布的,也有用白色窄幅地膜的,且覆膜时间较晚,还有不覆膜的。苗木有定干的,也有不定干的。苗干有刻芽的,也有不刻芽的。萌芽后有抹芽的,也有不抹芽的。追肥时期、部位、用量各不相同。自根砧和中间砧虽然选择的树形有别,但基本修剪方法却类同,目标树形不明确,枝间距、枝级差普遍偏小。中干上的各类枝分布不匀,竞争枝、轮生枝、重叠枝、对生枝、并生枝等无效枝未及时疏除。栽后第2年即拉枝促花,第3年留果要产,且疏(花、果)期过晚,留果过多,导致果园未进入丰产期就出现“大小年”,果个不匀,果形不正,商品率较低。
2 对陕西苹果发展的几点建议
陕西苹果主产区的分布,从北纬34°20′的南部老果区礼泉县,到北纬37°01′的北部新果区子洲县,纬度相差近3°;从东经110°27′的东部老果区韩城市,到东经106°24′的西部新果区凤县,经度相差4°;海拔高度相差700 m左右;年均温相差3.76℃,年均降水量相差250 mm左右,年均日照时数相差700小时,年均无霜期相差35天。另外,土壤类型、肥力、pH值和水肥条件、技术水平、作务能力等,不同区域间存在着诸多差异,肯定不能推行同一栽培模式和管理技术路线。
针对陕西苹果发展,笔者提以下几点建议:
2.1 生产目标 幼树定植后矮化园第3、4年开始挂果收益,乔砧园第4、5年开始挂果收益;第6~8年陆续进入丰产期。初果期亩产量350~1 500 kg,盛果期亩产量1 500~4 000 kg,符合《鲜苹果》标准(GB/T 10651—2008)的优果率应达到85%以上,其中优等果、一等果占比达到50%以上。
2.2 发展方向
2.2.1 品种选择 坚持“立足市场,着眼长远;发挥优势,择地适种;优化结构,突出重点;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生产性好,商品性高,耐贮易运;扩大中、早熟和黄、绿色品种,调减晚熟和红色品种”的基本原则,加快调整,优化结构,提高多样化和竞争力,力求早、中、晚品种比例调到10∶25∶65。主栽品种:苹果基地县以4~5个为好,重点乡镇以3~4个为宜,专业村以2~3个为适,果农户以1~2个为妥;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合理配比为7~8∶2~3或5∶5。
2.2.2 发展布局
1)渭北优生区东南部。海拔高度在650~850 m的韩城、大荔、合阳和澄城南部、临渭区、蒲城、富平、耀州区、三原、礼泉和乾县中南部,以早熟和中早熟品种为主,搭配中熟和极晚熟品种。重点发展秦阳、丽嘎拉、信浓红、绿宝、玉华早富、美味、礼富1号、粉红女士等品种。采用M9T337矮化自根砧篱架栽培、双矮支柱栽培模式与配套的高纺锤形、细长纺锤形树形和水肥一体化滴灌、微灌、“生草+覆盖”土壤管理制度等集成的高产优质技术。着力发展家庭农场和30亩以上种植大户,积极推行规模经营。
2)渭北优生区西部。海拔高度在650~900 m的扶风、岐山、凤翔、陈仓区、千阳、凤县,以中熟品种为主,搭配晚熟品种。重点发展信浓红、红盖露、绿宝、玉华早富、蜜脆、瑞雪、瑞阳、礼富1号、烟富6号、粉红女士等品种。采用M9T337矮化自根砧篱架栽培、双矮支柱栽培模式与配套的高纺锤形、细长纺锤形树形和水肥一体化滴灌、微灌、“生草+覆盖”土壤管理制度等集成的高产优质技术。着力发展家庭农场和30亩以上种植大户,积极推行规模经营。
3)渭北优生区中北部及延安南部。海拔高度在850~1 400 m的白水、合阳和澄城中北部、黄龙、宜川、甘泉、富县、洛川、黄陵、宜君、印台区、淳化、旬邑、彬县、长武、永寿、乾县和礼泉北部、陇县,以晚熟品种为主,搭配中熟品种。重点发展金世纪、红盖露、玉华早富、千秋优系、黄冠、瑞雪、瑞阳、岩富10、烟富1号、烟富8号、延长红等品种。采用矮化中间砧支柱栽培、乔砧短枝密植栽培模式与配套的细长纺锤形、自由纺锤形树形和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生草+覆盖”土壤管理制度等集成的中产优质旱作技术。着力发展家庭农场和30~50亩种植大户,积极推行规模经营。
4)陕北适生区。海拔高度在900~1 350 m的宝塔区、延川、延长、安塞、志丹和子长的中南部,绥德、米脂、子洲、清涧南部,以中熟和中晚熟品种为主。重点发展金世纪、皇家嘎拉、华冠、华硕、金帅优系、岩富10、延长红、寒富、秦冠优系等品种。采用山地乔砧稀植栽培、乔砧短枝密植栽培模式与配套的改良纺锤形、自由纺锤形树形和增施有机肥、集水灌溉、覆膜覆草土壤管理制度等集成的适产优质旱作技术。着力发展家庭农场和50亩以上种植大户,积极推广规模经营。
2.3 规范栽植
2.3.1 适地适栽
1)海拔较低、地势平坦、土壤肥力较高、灌溉方便,选用M9T337自根砧的园,宜采用3 m×1~1.5 m行株距,亩栽148~222株,选用双矮中间砧的园,宜采用3.5 m×1.5~2 m行株距,亩栽95~127株。
2)海拔较高、地势较平、土壤肥力一般、有灌溉条件,选用M26中间砧的园,宜采用4 m× 2~2.5 m行株距,亩栽73~84株。
3)海拔较高、地势不平、土壤肥力较低的旱地和山地乔砧园,宜采用4~4.5 m×2.5~3 m行株距,亩栽49~67株,短枝型品种,宜采用4 m× 2~2.5 m行株距,亩栽67~83株。
2.3.2 提早整地 平地或经反季节或提前一季平整后的园地,确定行向后开挖宽1 m、深0.5~0.7 m的定植沟,最好是夏开秋栽或秋开春栽,促使深层土壤充分熟化。开沟时将表土、底土分开堆放,沟开好后先在沟下部填入厚约10 cm的杂草、树叶、麦糠或粉碎的作物秸秆等,并撒拌少许农家肥,然后在沟中部填入搅拌好的表土与有机肥15 kg、过磷酸钙0.5 kg、微生物肥0.5 kg的混合物(每个定植坑的肥量),最后在沟上部覆少许底土。灌水,沉实。
2.3.3 严格选苗 品种、砧木确定后,首选苗高1.5 m以上、基径1.3 cm左右、苗干上有30 cm以上侧生分枝6个以上,且第1分枝距地面不小于10 cm,有长度30 cm左右完整的主侧根4~5条的3年生大苗建园;其次,选苗高1 m以上、基径1 cm以上、有长度20 cm以上完整主侧根3条以上的2年生壮苗建园。严格剔除携带根腐病、花叶病、锈果病和绵蚜的苗木。
春栽的要在上年秋末挖苗、修根,先在冷库用湿沙或在避风向阳处开30 cm浅沟假植并浇透水,用草帘或玉米秆盖住苗干,待翌春栽植。
苗木栽植前认真核对品种,按高低大小排队,然后将苗木根系浸入1%~2%过磷酸钙与微生物菌肥混合液中12~14小时,最后再蘸泥浆栽植。
2.3.4 规范栽苗 秋栽宜在10月中下旬,春栽应在“春分”前后。栽植时先挖好定植穴,再按品种配置计划将处理过的苗木提放入穴(大苗要安排在果园东北行向,小苗安排在果园西南行向),舒展根系,扶直苗干,纵横(行株方向)校正对齐,后在根系周围填入混匀的土肥,并向上轻轻提苗,用脚踏实,使根系与土肥密接。边填埋边踩实至地面,做树盘浇透水,水渗完后撒少许土封盖裂缝。最后,选择幅宽80 cm以上的白色地膜覆盖树盘。
自根砧苗起垄栽植的,垄高15~20 cm为适。矮化中间砧苗,以中间砧嫁接口稍高出地面为宜。渭北西南部果园,中间砧外露15~20 cm;渭北中北部果园、长势较强的品种中间砧外露5~8 cm,长势中庸的品种中间砧全部培土增势,2~3年后再拨去培土,剪除中间砧上的根,缓势促花结果。
2.3.5 分步管理 围绕 “1年保成活,2年多抽枝,3~4年促花果,5~7年夺丰产”的目标,分步做好以下管理:
1)培土埋土。秋栽的渭北西南部果园,应于入冬前苗干基部培土、苗干套塑料膜筒;渭北中北部至延安南部果园,要在土壤封冻前将苗木向北顺行慢慢拉倒,培高、宽30~50 cm,南高北低的“土梁”,翌年清明节前后拨去培土,扶正苗干踏实。若苗干粗壮不易拉倒,可先用废报纸包缠,再外缠塑料膜带或套塑膜筒,然后在苗干基部培高30~50 cm土堆。
2)设篱架栽扶干。矮化自根砧园和双矮园,苗木栽植后应栽设篱架。即先沿园地行向两头栽设高4~4.5 m、直径25~30 cm的水泥立柱或直径6~8 cm的钢管,并埋设好地锚,再沿定植行相距8~10 m栽设高4~4.5 m、直径12 cm的水泥立柱或直径3~4 cm的钢管。然后在距地面0.7 m处和顶端各拉1道钢绞线,再在1.5 m、2.3 m处各拉1道12#钢丝。之后,在距苗木北侧向2~3 cm处栽高度2.5 m左右、直径1.5~2 cm的竹竿作扶竿,并用麻绳或塑料扎带固定在钢绞丝、钢丝上。最后,将苗干分道绑在竹竿上扶直。要求:①栽植深度达到0.8~1 m;②在水泥立柱或钢管入土中上部浇灌适量水泥砂浆加固;③竹竿入土部分蘸抹热沥青。
矮化中间砧园,苗木栽植后于苗木北侧向2~3 cm处栽植高度2.5 m左右、直径2 cm左右的竹竿作扶竿,将苗木分道捆绑在竹竿上扶直。竹竿最好也用热沥青处理。
3)定干抹芽。栽植2年生苗木的园,春季萌芽前须定干。苗高1 m以上的在0.8~0.9 m处剪截;苗高1.3 m以上的在1~1.1 m处剪截。剪口芽选留在迎风向,同时抠掉剪口下第2~4芽,增强剪口芽生长势。
栽植3年生大苗的园,中心延长枝不剪截,对下部抽生的20 cm以上侧生分枝进行回剪(渭北中北部和陕北果区要剪留1~1.5 cm“马耳”形斜桩,加大枝级差)。萌芽后根据树形要求,及时抹除主干上的萌芽。
4)追肥浇水。萌芽长到3~5 cm时采取“水肥一体”方式,或在距苗干25 cm左右的树盘内打深10 cm左右的3个小坑,株施尿素50 g并浇水,随后用土封口。7月份幼树旺长期再追1次肥,部位后移10 cm左右,其余不变。
5)间作套种。矮砧密植园,选种三叶草、早熟禾、油菜、豆类等,花期刈割直接覆盖树盘。栽植行距较大的2~3年生矮化中间砧园和乔砧园,可选择“菜类—瓜类—豆类”“瓜类—菜类—豆类”“药材—瓜类—油菜”“小麦—油菜—瓜类”等间作模式。间作时一定要留足营养带,1年生留1 m,2年生留1.5 m,3年生留2 m。
郭民主,陕西省果业管理局,邮编710018(西安)。
2016-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