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石油文学的演变
2016-02-19范豫鲁
范豫鲁
(西南石油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论中国石油文学的演变
范豫鲁
(西南石油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摘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题材,中国的石油文学经历了建国初的发展期、“文革”十年的动荡期、改革开放之后的重生期。在避免笼统定义石油文学、将石油文学“政治化”的前提下,半个多世纪以来,涌现出一大批有影响的诗歌、散文、影视艺术等作品,记录了中国社会的变迁,促进了铁人精神的传播,引领了石化企业文化的发展,丰富了地域文化的内涵,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反映与体现。
关键词:石油文学; 石油人; 石油文化; 铁人精神
1石油文学概念界定
石油文学,顾名思义,与石油相关的文学作品都属于这一范畴。石油文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作品。石油文学所描写的对象包括石油、石油工人的生活、石油工业的发展等,有诗歌、小说、电影、歌曲、话剧、通讯等不同体裁,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理解石油文学,应当避免以下四个误区:
第一,石油文学是一个内涵很宽泛的概念,理解石油文学,应避免将这一概念笼统化。王贵在《略谈石油文学的内容及特点》一文中将石油文学定义为反映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和石油工人生活的文学作品[1]19。武斌表达了不同看法:“应当由以浅层次过渡到以更深层次的方法来划分石油文学”[2]76。“石油”是石油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但不是唯一。文学作品,不宜画地为牢,只要它包含有“石油意识”,便可以划分到石油文学作品类别中。这种突破文学作品的规定性,从主客体、特征方面理解石油文学的内涵则更加全面和合理。
第二,认识石油文学,要杜绝将石油文学“政治化”。石油工业的兴起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很多人将“石油人”贴上先进的工人阶级这一政治化标签。“石油人”首先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的人存在,有尊严、有个性、有自身存在的价值,他们不是固定的统一标准化的模式。石油文学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一度曾被作为一种激励文学、一种政治目标鼓舞大家,间接导致“文化大革命”时期二元对立创作模式的产生。
第三,石油文学并非一成不变,它与国家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理解石油人的“现代意识”[3]24,是把握当前石油文学作品内涵的必要条件。当今社会,“石油人”队伍日益壮大,人员素质大大提升,加之先进的技术、现代化的管理,石油人“现代意识”觉醒,他们穿梭在荒野与都市,在蛮荒之地与现代文明的替换中增添了石油文学的多元性。
第四,正确处理石油文化与石油文学的关系,避免将两者混为一谈。石油文化与石油文学是两种不同的概念,石油文化外延更广,它以石油作家为中介,不断地为石油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素材和母题。而石油文学记录、还原、补充石油文化,为宣传、认识石油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石油文学的演变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前,石油工业的发展由于长期受封建统治的影响,石油工作者对石油价值认知不清,导致我国石油勘探、开发等技术严重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自1878年台湾工业油井出油到1949年,我国石油生产仅12万吨[4]1,当时的中国是“贫油国”,是国际市场上“洋油”倾销的对象国。因此,与石油相关联的石油文学发展缓慢,保留下来的石油文学作品很少且类型单一,仅有沈括《梦溪笔谈》中最早描写石油的诗句及玉门油田信天游形式的“石油民歌”等。石油文学真正兴起于建国后。本文以大庆石油会战为主线,以“文革”为界点,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来论述。
2.1第一阶段:新中国的成立—1965年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石油工业作为我国工业发展的“血液”被提到日程,当时全国石油职工仅有一万余人。1952年8月,经党中央决定,解放军第19军第57师的军人被改编为“中国石油师”[5]224。这7 741名军人放下钢枪拿起钢铲,奔赴荒原戈壁寻找石油,并参与了之后玉门油田、大庆油田、四川油田的会战。这样一支久经沙场的作战部队成为社会主义石油行业建设的突击队,为石油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那时,玉门油田作为新中国最大的油田,原油产量高达14万吨。
伴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一大批的专家、工人、学生从四面八方汇集玉门,诗人李季也在这一队伍中。李季抵达玉门油田后,任矿党委宣传部长。他忘掉自己作家的身份,深入石油工人的生活,与工人交流谈心,写出短诗集《玉门诗抄》、《短诗十七首》、《致以石油工人的敬礼》以及叙事诗《生活之歌》等作品,这些作品以说唱或陕北民歌的形式真实地反映了石油工人的生活,如《玉门颂》中“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是对玉门石油工人的讴歌;《生活之歌》中对赵明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研究新的采油方法的描写,歌颂了石油人的创造性劳动;《黑眼睛》中“是不是她也希望多出汽油,还是看中了我的模范奖章”表达了石油人对爱情的渴望;《致以石油工人的敬礼》向丈量祖国的勘探员、钻台上的钻工、油井旁的采油工人、奔忙的运输司机致以最崇高的敬礼。除李季外,闻捷也以抒情诗表达了对边疆石油工人的礼赞:
夜莺飞向蔚蓝的天空,回头张望另一只夜莺;
年轻人爬油上塔,从彩霞中望心上的人。
夜莺还会飞来的,那时候春天第二次来临,
年轻人也要回来,当他成为一个真正的矿工。[6]19
诗人以“夜莺”这种象征爱情的鸟儿比喻诗中的青年和姑娘,构思新颖,意境优美,描写细腻。通过姑娘对远赴石油城的青年的思念,表现了边疆青年一代为建设祖国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1960年初,石油部决定加快松辽地区石油的勘探与开发,大庆石油会战打响。石油系统厂矿干部、院校组织、国务院人员、解放军以及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进入东北,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石油会战。在持续了三年多的时间里,大家齐心协力共探明特大油田面积达800平方公里,提升年产原油达500万吨。周总理在全国人大二届四次会议闭幕时宣布“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了!”[7]
这一时期,石油文学更多地表现为大庆石油文学。大庆石油文学以铁人精神为核心,创作队伍中专业作家、业余作家、记者交相辉映,诗歌、话剧、通讯、歌曲等各种体裁丰富多彩。诗歌以“军事词语”为主要特征,这与大庆石油会战中石油工人的军旅背景密不可分,如“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8]150等;由孙维世、石油职工家属根据大庆石油会战的真实情况共同编创的话剧《初升的太阳》,歌颂了大庆石油工人及其家属破除旧的封建观念、不畏艰苦、斗志昂扬进行会战的精神面貌;新华社记者袁木、范荣康撰写的长篇通讯《大庆精神大庆人》首次披露我国大庆油田。随后发表的《在岗位上——大庆油田李天照采油井组纪事》,报道了李天照这一先进人物,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大家继续奋战;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歌颂了石油工人在设备简陋、恶劣天气的条件下依然情绪高昂,干劲冲天,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不可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总之,这一阶段石油文学作品的突出特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以豪迈为基调的抒情。在这种情感的抒发中,既表现了石油工人艰苦奋斗、不畏艰险的高尚品质,也表现了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铁人情怀。这种单纯而强烈的情感贯穿这一整个时期。
第二,石油工人在繁忙的工作之外,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创作,其目的在于记录、丰富日常生活,鼓足干劲、鼓舞士气,服务油田生产。
第三,尽管这一阶段的作品缺乏学术界所谓的“文学性”,浅显易懂,多以格律诗和叙事诗为主,创作队伍也比较“业余”。但是谁也不能否认这种“业余”的作品就是石油文学的发源,也是石油文学贴近日常生活这一特质的根源所在。
2.2第二阶段:1966—1976年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尽管国民经济濒临崩溃,人民正常生活难以维持,但石油工业排除干扰,陆续展开了江汉、辽河、四川等地区的石油会战,取得了较大的成功。这一时期原油生产增长速度快,我国跻身于世界产油大国的行列。与石油工业一派繁荣景象相比,石油文学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1966年8月的八届十一中全会重申“工业学大庆”,《人民日报》头版连续发表《学大庆从哪学起?》、《大庆的作风是怎样养成的?》等长篇通讯。然而由于“四人帮”的破坏和阻挠,这一阶段产生了一大批为现实政治服务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反映革命本质成为文学审美的基本构成,这种极端的文学理念给现代文学带来了严重危机。
由于彦夫导演的电影《创业》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电影开篇是一位老工人以命护矿迎接解放,壮烈牺牲。主人公周挺杉是老工人的儿子,随后子承父业,为了祖国的利益,率领团队加入到轰轰烈烈的石油会战中。这是一场艰难的战斗,专家工作处处长走修正主义道路,总地质师认定中国为“贫油国”,苏联撤走所有的在华专家,同时不再提供技术、资金的支持。加之恶劣的气候条件、物资的匮乏都在挑战着该团队的忍受能力。周挺杉和他的团队与修正主义斗争,不惧艰险,跳入油井,用身体搅拌水泥,最终克服井喷,石油源源不断地流出,实现了大会战的胜利。这部电影是以王进喜的真实经历而改编的,以写实的手法反映了石油工人的生活、工作环境,歌颂了石油工人战天斗地、不畏艰险,把党和国家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奉献精神。
1975年2月11日,《创业》于全国各大城市公映,反响空前。但是这种情况仅仅维持了三天,电影便因带有“政治问题”被叫停,原因在于江青因四届人大组阁失败而发泄不满,并扬言要组织座谈,写文章批判该影片。江青将此影片定义为“为余秋里树碑、为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喊冤”,这种莫须有的罪名让电影《创业》剧组倍受打击。邓小平同志复出主持工作后,编剧张天民上书毛泽东,毛主席批示“此片无大错”,“四人帮”倒台后,《创业》方重新公映。
《创业》这部电影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由于处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自然避免不了这个时期所有文学作品所具有的通病:“人物高大全”,毛主席语录无处不在,动作一板一眼等。全片多次出现“阶级斗争”、“毛主席”、“北京”等词,这是“文革”中文学作品的一大特点,也是“文革”对文学作品的最大禁锢。“工业学大庆”运动中出现的浮夸和冒进倾向,以及后续将大庆经验标准化、模式化的应用到各个行业中,过分夸大主观能动性、脱离实际的做法也对石油文学作品产生了影响。《创业》影片中,当主人公以及他率领的团队遇到技术问题,当修正主义在会战中蔓延,当苏联撤走技术专家时,周挺杉都主张学习唯物主义理论以解决现实技术问题,认为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石油一定能开采出来。这样一味强调主观能动性的观点,在今天看来不符合实际,但是《创业》在这种背景下,描写人性的复杂、普通人的无奈、个人的情感执着,虽有些偏激却也算是一抹不同的色彩。
偏激地处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是这一阶段石油文学的突出特点。“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从根本上规定了“石油文学”的如下特征:
第一,以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为目标,以无产阶级的情感赞扬“铁人”。文学作品中的“我”,不再体现作者本人的意志与情感,而是代表广大无产阶级,突出政治化的群体,政治问题图解化严重。
第二,以“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基本路线”为出发点分析矛盾。不管是电影《创业》、书籍《咆哮的石油河》,还是纪录片《大庆战歌》,“铁人”内心以困难、苏联、修正主义为对立面,政治上束缚自己,脱离了生活中真实的自我。
第三,着重塑造无产阶级典型英雄人物,发扬革命浪漫主义。纵观这一时期的石油文学作品,多以宣传“铁人”事迹为重点。在这些文学作品中,铁人形象十分完美,工作任劳任怨、积极主动,生活化的东西少之又少,读者只认识英雄人物“铁人”,却无法了解作为一个平凡人的王进喜。
这一阶段的石油文学沦为“文革政治”的载体,文学的价值、审美、精神、语言都遭到重大的破坏,文学作家不再写文学,而是沦为政治、阶级、专制写作的写手,文学的现代性中断。
2.3第三阶段:1977年至今
1977年至今是石油文学的发展期,也是石油文学从“政治化写作”回归文学本质的时期。“文革”后拨乱反正,批判极“左”思潮,纠正错误,实行改革开放的国策,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拉开了新时期的序幕。1979年,一篇题为《中共的社会科学也要急起直追》的文章发表在《参考消息》上,引起中国文学理论界针对文章中指出的书籍审稿关卡多、要求十全十美、著作要按照领导意志编辑、毫无主观能动性、一味赶形式、缺乏实事求是、因政治原因无法涉及当代人物及事件等问题进行反思辩证,文学理论界由此开始关注文学发展的动向,解决社会发展的问题,真正实现了文学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文革”结束后的1977、1978、1979三年,石油工业迅猛发展,石油文学工作也进行地如火如荼。其中,李季的长篇说唱诗《石油大哥》是这一过渡时期的典型。1975年,诗人李季不顾“四人帮”长期迫害而落下严重疾病,奔赴大庆百里矿区,深入了解先进人物的事迹和石油工人同“四人帮”的斗争,广泛搜集素材,满怀激情地进行《石油大哥》的创作。《石油大哥》主要讲述了原“猛虎连尖刀排”排长、现钻井队队长石占海,在王进喜的帮助下,与老蒋部队连长、“四人帮”爪牙吕士元英勇斗争,最终开发出海底油田的故事。长诗从第二章到第八章(共十章)完整地描写出石占海与反面人物吕士元的斗争。吕士元是“文革”中的“墙头草”,屡次与钻井队争执,妄图搞乱石油战线。石占海与流言蜚语斗争、与恶势力面对面辩论,顶着压力开钻,最终使吕士元现形。长诗中,石占海与王进喜有着深厚的友谊,从玉门到大庆,两人一路走来,为了祖国的钻井事业奉献了全部的热血。“铁人来了”章节,石占海梦到王进喜来到钻台,祝贺他取得成功。这一幕既是对石占海顺利完成目标的夸奖,也是对“铁人”的怀念以及对铁人精神的赞扬。
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石油文学伴随着中国文学的复苏而繁荣,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有了明显的飞跃。石油文学接纳和吸收这一时期主流文学思想,并且对文学进行本土化的实践。如果说五六十年代的石油文学大多在憧憬未来,那么八九十年代的石油文学作品更多地则是对人生选择的反思。“人道主义、主体性”[9]179成为这个时代文学思潮的主要武器。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繁多,形式不一,如以石油行业为题材的诗歌或组诗《钻工的习惯》、《铁人与中国》、《风暴过去之后》、《石油魂》、《黄河岸边的钻塔群》、《铁人颂歌》,小说《灰色的羽毛》、《抱金娃娃的人们》,话剧《黑色的石头》,电影剧本《爱,并不遥远》,电视剧《油花并蒂》等,各大油田也有自己专属的刊物,如中国石油作家协会承办的《地火》、新疆油田承办的《风城》、四川油田承办的《火凤凰》、胜利油田承办的《太阳河》等。这一阶段的石油文学作品更加突出石油人对生存环境的思考,表达了回归社会的渴望。以大庆油田为例,石油会战期间,石油工人“天当房,地当床”,毫无住房、医疗、教育等保障,油田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石油工人的物质欲望被强烈的革命奉献精神这一意识形态压抑着。80年代以后,石油作家的“自我意识”逐渐苏醒,他们开始思考石油工人的生存环境、思考石油工人存在的价值,并按照自己的风格使文学作品直面人性,突出人的本质,不再过多强调建构阶级性,而是真实地叙述历史,思考人生。
新世纪以来,石油文学更加凸显文学本质,视角由外到内,形成一批以石油行业为题材,突出中国石油改革、体现石油精神和石油传统的文艺作品。主题由单一到多元,站在世界石油的舞台中纵观历史。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化,新老石油工人思想碰撞,给石油文学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设立“铁人文学奖”,对反映铁人精神、中国精神的文学作品给予鼓励,一大批如李季、刘白羽、韶华等著名作家获得此项殊荣;期刊杂志《地火》、《铁人》开办得如火如荼,吸引了石油行业内诸多的优秀作家投递稿件;电视剧《奠基者》、《西圣地》,电影《铁人》从文学的角度真实地塑造了铁人形象;散文《彩色的荒漠》、小说《走进塔里木》带我们走进西北荒漠,了解新世纪石油工人的生活;话剧《地质师》,舞蹈《我为祖国献石油》、《石油魂》,歌曲集《八千里路光明行》,画册《中国新丝路》从美学角度带我们走进石油工作者;举办石油职工艺术节,组织艺术团队赴苏丹、哈萨克斯坦、南非等地慰问海外员工等多种形式的文学艺术活动给石油文学的创作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3石油文学产生的影响
纵观石油文学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石油文学宣传社会主流价值,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内涵很宽泛的概念,多与其他意识形态相关联。在石油文学的创作过程中,中华民族精神多与阶级斗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甚至人道主义相结合,形成多元价值取向。以爱国主义精神、忘我拼搏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科学求实精神、埋头奉献精神为主要内涵的铁人精神是我国石油工人风貌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文学通过诗歌、小说等题材,继承并发展古代爱国主义文学和近代救亡文学的优良传统,描写了王进喜等先进人物面对艰难时豪言“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都不怕”,面对质疑时直言“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的检查”,面对伤病时坦言“养好病,再为祖国石油事业干20年”。这种大无畏的铁人精神,是石油工人朴素情感的凝缩、坚韧不拔勇气的凸显,是整个中华民族不畏困难气概的凝聚。如今,石油文学已经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使命,坚持中国文化的先进方向,坚持正确的创作思想,弘扬民族精神,把握时代脉搏,与广大人民保持命运的联系,为这个时代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
第二,石油文学是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和无形资产,对企业职工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学无法直接生产物质产品,它引领的是人们的意识形态,其重要性无法以市场来衡量。石油文学在石油企业文化的形成中功不可没,一部优秀的石油文学作品能引领石油人的行为,能培养老中青几代人的石油情结。作品里的主人公,或许就是他们的亲朋好友;作品里描写的小事,或许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石油文学伴随着石油工业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帮助企业集聚丰厚的文化内涵:形成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核心的八字大庆精神,形成“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石油工人共同价值观,形成“四个一样”、“三股气”的企业作风理念,形成以王进喜、大庆油田为代表的模范个人和模范集体典型。尽管历史环境在变化,但石油工人作为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没有改变,正是由于一代代工人阶级的无私奉献才开创并建设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局面,他们是石油文学重点描写的对象,是时代的英雄。
第三,石油文学记录并反映了时代的发展与变迁。石油文学的发展轨迹与石油工业大体平行,密切相关。同时,石油文学也反映了其所在历史时期的政治情况、作者石油生活体验情况、社会思潮与社会审美倾向。它不仅是我国石油工业走向现代化的真实写照,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政治、经济、科技等各个领域面貌的反映。石油文学作家将目光聚集到工人阶级的生活与命运、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是职业素质的体现,也是文学本质的回归。石油工业波澜壮阔的发展与改革历程为石油文学积攒了大量写作素材,石油文学描写石油人、石油事,全景式地记录石油工业大跨越的现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石油人将继续传承铁人的精神,促进更多先进模范人物的诞生,鼓舞并激励石油人开拓进取。石油文学也将不断记录石油人的改变、石油文化的发展,促进石油企业文化建设,丰富广大石油人精神食粮,为这个时代贡献属于石油人自己的力量。
尽管石油工业的发展历史短暂,相较其他文学而言缺乏深厚的文化积淀,加之石油这一工业元素,本身缺乏文学艺术上的美感。但是不可否认,石油文学作为石油工人精神的文化沉淀,体现出我国石油工人的风貌,是中华民族斗天斗地、不屈不挠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开拓创新民族精神的反映,石油文学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载入史册。
[参考文献]
[1]王贵.略谈石油文学的内容及特点[J].文艺评论,1985(4).
[2]武斌.石油文学断想[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3).
[3]何世龙.中国石油文学研究30年[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4]《百年石油》编写组.百年石油[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闻捷.闻捷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7]肖野.从国外进口“洋油”的时代即将一去不返[N].新民晚报,1963-12-25.
[8]许俊德.浅谈铁人文学的产生和发展[J].大庆社会科学,2012(6).
[9]张宇宁.论1980年代大庆石油文学与人道主义文艺观[J].学术交流,2012(5).
(责任编辑陈红娟)
The Evolution of China 's Petroleum Literature
FANYulu
(SchoolofMarxism,SouthwestPetroleum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500,China)
Abstract:As a special literary subject,China's petroleum literature has experienced the development period in the early years of PRC,the turbulent period in the ten-year Cultural Revolution,and the rebirth period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 up.At the premise of avoiding ambiguous definition of petroleum literature and "politicization" of petroleum literature,large quantities of influential works of poems,essays,films,arts sprang up during the past half century,which not only promoted the propogation of the "iron man spiri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s cultures,but also enriched the connotation of regional culture,and presented and reflected the Chinese national spirit.
Key words:petroleum literature;oil workers;petroleum culture;iron man spirit
收稿日期:2015-11-21
作者简介:范豫鲁,女,山东阳谷人,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项目(SKZ14-01)。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645(2016)02-00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