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发生倒伏的常见原因及防治技术
2016-02-19盛刘开泉韦赵海袁邦彬
梁 盛刘开泉韦赵海袁邦彬
(1.泰和县马市乡农业综合服务站,江西 泰和 343713;2.泰和县植保站,江西 泰和 343700;
3.泰和县农业局,江西 泰和 343700)
水稻发生倒伏的常见原因及防治技术
梁 盛1刘开泉1韦赵海2袁邦彬3
(1.泰和县马市乡农业综合服务站,江西 泰和 343713;2.泰和县植保站,江西 泰和 343700;
3.泰和县农业局,江西 泰和 343700)
我国是农业大国,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产量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而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制约水稻增产增收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水稻后期倒伏是诸多因素中较为严重的问题,不但会使产量大幅度下降,影响水稻经济效益,同时影响水稻的质量。所以,有效预防水稻倒伏对提升水稻的产量与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和重要的意义。基于此,对造成水稻倒伏的因素和防治策略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水稻;倒伏;因素;防治技术
1 水稻倒伏因素
对于水稻倒伏,内因所致的倒伏有茎倒伏和根倒伏,外因则为病虫害、自然灾害、施肥不当等原因。
1.1 气候
在水稻进入灌浆期,尤其是水稻生长后期,遭遇强降水伴有狂风时,造成大面积不同程度的倒伏的可能性大。
1.2 水稻品种
在同等的栽培技术支持下,根茎不发达、茎秆细弱、植株过高、抗病抗倒抗逆性能差的品种极易发生倒伏。所以,秧苗的质量是造成倒伏的直接因素。
1.3 栽种密度
水稻栽植密度过大,影响水稻叶间的光合作用,使水稻的基部发育纤细脆弱,植株健壮程度比较差,支撑力不够,造成水稻生长中后期倒伏。
1.4 病虫害
水稻病虫害的危害对水稻的茎秆有一定的伤害,如稻飞虱、水稻小球菌核病、二化螟等,受害植株稍遇风雨便会倒伏。
1.5 水肥管理
肥料的施用管理很重要,不施或者勤施密施,都会引起个体发育不良,茎秆纤弱,支撑不住上部的重量而发生倒伏。另外,在水稻栽种过程中,田水的掌握,搁田不佳,田间长期保持水层。如果水分长期深灌会使水稻组织柔软疏松,根系发育不良,茎秆细弱纤脆,尤其在水稻进入蜡熟期后,稻根部长时间不接触氧气,根系分布浅,发根数少,无法支撑地上部分,形成头重脚轻,扎根不稳,所以会发生倒伏。
2 水稻倒伏防治措施
2.1 选择抗性较强的品种
选择基部伸长节间粗短、茎粗且叶片短直、根系发达抗倒伏的优良品种,是防倒伏的关键措施。
2.2 合理施用肥料
水稻倒伏与水稻茎秆质量有很大的关系,在生产施肥上,合理施肥可以增加茎秆的抗倒伏性能。尽量减少追肥次数,合理掌握肥料用量,以免造成茎秆发育不良。全层施肥可以将无机肥和有机肥搭配使用,尽量减少无机氮肥的使用,以避免造成水稻徒长,适当增施钾肥和硅肥,以提高水稻茎秆的机械强度。
2.3 及时整地,提高田间理化性能
深耕整地可以有效释放肥料肥力,为水稻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这不但可以促进水稻生长,还可以控制过分施肥引起的水稻徒长,从而防止水稻倒伏的发生。
2.4 科学灌水
水稻薄水移栽后,寸水缓苗,浅水分蘖。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采取浅、湿、干交替灌溉,即有效分蘖终止期前以浅水灌溉为主,蜡熟期停水,黄熟期排水晒田,从而促进根系发育,活秆成熟。
2.5 合理密植
提倡使用宽行窄株的稀植方法,这种稀植方法可以为个体植株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构建合理的群体结构,有效防止群体内穴间、株间的生长竞争,促使田间植株发育良好,增强茎秆抗倒能力。但是,这种稀植方法对于分蘖较弱的品种并不起作用,所以要结合水稻品种特性优选栽种方式。
2.6 化控防止倒伏
在水稻生长前期,可以通过喷施化学药剂调控,培育壮秧,防止水稻植株基部第一二节的徒长,从而减少水稻倒伏。
2.7 病虫害防治
稻飞虱、二化螟、枯纹病等都是容易引起水稻倒伏的主要因素,要时刻注意对这些病虫害的监测和预防,适时用药,做到有效防治,可以降低倒伏的发生概率。
3 水稻倒伏后的救治
水稻倒伏后要及时救治,根据发生原因,可选择及时开沟排水轻搁田,对枯纹病引起的倒伏、病状蔓延有缓解作用。
4 倒伏后应注意的问题
切记水稻倒伏后不要扶稻扎把,倒伏的稻株一般都是顺势向后倒伏的,倒伏后3~5 d,由于稻株的自动调节作用,倒伏后扶稻扎把,反而会人为地破坏稻穗、穗茎、叶片的自然分布,加重机械损伤,造成倒伏损失更为严重。
S511
B
1674-7909(2016)24-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