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路文化中哈萨克族有关骆驼民俗的内涵解析

2016-02-19巴荷夏沙合曼

关键词:哈萨克哈萨克族骆驼

巴荷夏·沙合曼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分院,新疆 昌吉 831100)



丝路文化中哈萨克族有关骆驼民俗的内涵解析

巴荷夏·沙合曼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分院,新疆 昌吉 831100)

“一带一路”模式是我国当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方向。历史上,丝绸文明对游牧民族在不断地迁徙过程中,草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游牧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的今天,游牧文化的研究越来越突显民族的文化特征,本文通过对丝绸之路文化传播中最有代表性的动物——骆驼的文化内涵进行研究,探讨哈萨克民族游牧文化有关骆驼文化变迁的过程、美学思想及人文精神,阐述哈萨克民族的游牧文化精神内涵,呈现哈萨克游牧文化在丝绸之路文明中绽放的异样光芒。

丝路;哈萨克;骆驼;文化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对外交流的商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沟通和交流的象征。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了欧亚各国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设想。当今,“丝绸之路”其内涵已经超越了交通道路和商业贸易的局限,涵盖了古今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成为东西方文化乃至世界文明沟通和交流的象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丝绸之路的北边就是欧亚草原,古代的乌孙、大月氏、匈奴、突厥、西辽、蒙古、塞人等民族都是通过这条路西迁和北迁而来。所以有学者称这条路是“游牧民族的迁徙之路”,这条路线从河西走廊到欧洲草原北边都是游牧民族,在这条路上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进行交流与融合,农耕文化和游牧民族的草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也形成了其艺术创作共有的特色。

在丝绸之路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动物就是骆驼,在生活中,它不仅是人类的劳动生产和生活工具,而且是传播文明的使者。哈萨克族作为一个游牧民族,一向以畜牧业著称于世,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牧业生产在哈萨克社会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牲畜是游牧民族的衣食之源,在哈萨克族中,四畜(马、骆驼、牛、羊)是牧民主要喂养的动物,作为生产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牧民生活中的地位和功能各不相同。哈萨克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与牲畜进行了近距离的接触,对不同的牲畜产生不同的认知,逐渐也形成特殊的文化定位,使得各种牲畜具有了民族特点的文化形象。作为马背上的民族,哈萨克族除了对马的文化形象有一定的认识外,对骆驼也是情有独钟,骆驼是一种与哈萨克族异常亲密的动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演绎了忠诚、奉献,以及坚韧不拔的神话,哈萨克族谚语中就有“有骆驼的地方就有哈萨克民族”(tuyele jerde hazah bar)、“马是诸畜之王,骆驼是诸畜之首”(jelhe maldeng hashase,tuye maldeng sarase)[1],这足以证明在哈萨克人心目中骆驼的地位。本文通过收集哈萨克族谚语、诗歌、民间故事及历史中相关骆驼的资料,从三个方面对骆驼在哈萨克民族中的文化形象进行比对分析,进一步探讨骆驼的民俗文化内涵,揭示骆驼对于哈萨克民族的生产生活所具有的特殊价值和文化意义,展现哈萨克游牧文化在丝绸之路文明中的作用,对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做出的贡献。

一、哈萨克民族谚语中骆驼折射的人文精神

哈萨克民族经历了漫长的畜牧生活时代,熟悉骆驼的独特价值和习性,关于骆驼的词汇在哈萨克语中也很丰富,哈萨克人根据骆驼的年龄,对不同成长周期的骆驼的称呼也不同,其中常用的称呼有bota(刚出生的小驼羔)、taylak(一至二岁驼)、buerexen(三岁公驼)、bura(成年公驼)、engyen(成年母驼)、nar(独峰驼),tuye(骆驼)一词是总称。[2]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骆驼全身都是宝,骆驼的奶称为“骆驼酒”(xubat),味道美,营养价值高,是上等的饮料;驼毛是制作高级毛料的原料,也是哈萨克人以物换物时主要的物品,在哈萨克谚语中就有“骆驼的毛是丝绸,骆驼的奶子是蜂蜜”(tuyeneng sute xarbat,june jebek)、“骆驼奶子能给人带来巨人般的能量”(xubat exseng huat kerer)[3]等句子,一方面说明骆驼为牧人提供了可靠的生活保障,另一方面还可以看出,骆驼在哈萨克人生产、生活中占据了极其重要地位。

骆驼体形高大、具有很强的忍耐力和承受力,在每年盛大的转场过程中,骆驼是哈萨克人首选的交通运输工具,在哈萨克民族,每个牧民家都有几只骆驼,搬迁时所有物品都驮在驼背上,在哈萨克谚语中就有许多反映骆驼搬家的句子,如“哈萨克人搬家,没有骆驼带队就没有意义”(tuyesez kuxte san joh)、“地面承载重力,骆驼承载重物”(nar jolenda juk halmas)、“漫漫长路,只有骆驼是最忠实的伴侣”(als sapar xekkende tuye adal joldaseng)、“队伍中最后的骆驼负载最重”(songhe tuyeneng juge auer)、“在遥远的路上,只能看见骆驼的脚印”(yet arhase hyanda tuye eze jatade)[4]这些谚语表达了牧人对骆驼的肯定与依赖,这种特殊的心理自然是由特殊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决定的。哈萨克人认为骆驼是财富的象征,如“想致富就养骆驼和羊,想体面就养马”(bayeymen deseng tuyemen hoy bah,sanem kelsen deseng jelhe bah)、“哈萨克人老了就养骆驼”(hazah karteyse tuye bahade)、“骆驼偿还邻居债务”(korxe hahesen tuye haytarar)[5]等,这些谚语都是哈萨克族经历了漫长的畜牧生活时代,熟悉了骆驼的独特价值和习性总结出来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哈萨克人在与骆驼朝久相伴的岁月中,通过对它不同角度的观察,总结了很多哲理,诠释了对生命的理解,如“小骆驼会学着大骆驼成长”(tuyege harap bota ueser)[6],引申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就是给骆驼带上金子,它也照样吃沙漠戈壁滩的荆棘,(alten alha tahsang da tuye haxar sortsng ha)[7]引申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骆驼可以忍受60天的饥饿,30天的饥渴”(tuye 60kun axtehha 30xuelge xedayde)[8],引申为通往成功的道路是艰苦的,只有不断地执著,才能实现目标,“驼首的骄燥不安,会给驼队带来灾难”(aramza bastahan kox ong bas)[9],引申为团队的领袖一定要沉着、冷静、认大局。以上这些句子从不同方面表达了哈萨克族人民对生活的态度,在浅显的语句中折射出深刻的生活哲理。

骆驼是沙漠之舟,有着坚韧不拔的毅力,有着藐视一切的高贵,骆驼吃苦耐劳的性格是哈萨克民族精神的象征,在俗化谚语中也有很多表现骆驼精神的句子,如;骆驼的英勇在穿行沙漠时,“好汗的英勇在保卫家园时”(tuye batrlehe xuelden otkende,erjegetteng erlege elen horhaoda korener)[10],引申为好男儿要甘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草原文化历练了哈萨克民族的隐忍、坚强、豁达的性格以及团结互助的民族精神。

在哈萨克族的民间文学中,骆驼象征着哈萨克民族的勇悍、顽强、无所畏惧,如在史诗《阿勒帕米斯》(alpames bater)中就把英雄比喻为“单峰驼”(nar)和“黑公驼”(kara bura),来讴歌阿勒帕米斯不畏强暴和勇于反抗侵略的精神[11]。在《加尼别克》(janebek)一书中,作者对这位哈萨克英雄是这样描述的,“二十岁的时候,他的四肢和肌肉就像公驼般强壮有力,没有人是他的对手”(jeyerma jasha kelgende buradayen julhende)[12],从这句话中,作者把这位哈萨克族英雄比喻成一头发怒的公驼,力大无比、气势盖人,把敌人杀得落荒而逃。通过以上的描述,我们可以知道,在世世代代的游牧生活中,哈萨克民族历尽千难万险,但依然对生活充满了希望,面对生活的种种磨难,草原民族也具备了骆驼的无畏、坚韧、踏实的气概,体现出浓郁的人文气息。

二、骆驼形象反映了哈萨克人原始信仰变迁的过程

古代的哈萨克人认为万物都是有生命的,是由神来主宰的,神有善、恶之分,哈萨克人信仰过原始宗教,原始宗教形式是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和信奉萨满教。在哈萨克族的原始信仰中,马、牛、羊、骆驼都各有其主宰的神。主宰骆驼的神是“奥依斯尔哈拉”(oysel hara),牲畜的平安兴旺,依赖于神灵恩施,因此,哈萨克族民族对牲畜的崇拜进一步发展为主宰牲畜神灵的顶礼膜拜。在20世纪60年代新疆各地区发现的大量岩画,有些是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作品,距今一万余年,这些岩石画中有原始人类用弓箭射猎骆驼,骑着骆驼,用绳子牵骆驼等画面,可见,人类从远古时代就与包括骆驼在内的野生动物有了密切关系。在当今的哈萨克宗教习俗中,一直流传着有关骆驼的萨满教巫师做法的歌。至今人们仍把萨满教巫师称为巴合斯(bahes),认为他是人与神的沟通者,是神与亡灵意志的传达者,受萨满教的影响,在哈萨克灵魂崇拜中就有“精(jen)、阿勒巴斯特(albaste)、撒旦(saytan)”等词语,在哈萨克民间传说中就有“精”等鬼怪形象,它们通常化身为各种动物夜间出行,常活动于肮脏或有垃圾等地方,“精”(jen)如果附身于人,那健康的人立刻会生病或死亡,凡到类似地方去的人必须不停地默念咒语或通读一段经文来保佑自己,让游离于此地的“精”们走开,为了打败邪恶的力量,牧民还需隆重地邀请草原上有威望的巴合斯(巫师)施展法力,试图借助其法力把附着于把人身的疾病和灾难赶走,为了驱赶“阿勒巴斯特(albaste)”“撒旦”(saytan),在祈祷仪式上,巴合斯(巫师)通过反复诵读经文或咒语,如“来吧,我的公驼,我在呼唤你,用你的力量赶走病魔吧”(oy,oy kok buram,xaherhanda kel buram,jende are ku buram)[13]等句子呼唤公骆驼,祈祷神灵把公驼凶悍、强壮的气势附着于自己的躯体,从而达到驱赶邪恶的灵魂的目的,“一群群骆驼都快过来吧,把你周围的同伴也带来,大家齐心协力赶走可恶的病魔吧……”(tuye,tuye tuyhen kel,toptarengde erte kel……)[14],巫师通过反复跳、唱、喊等的各种肢体语言配合,念诵咒语,让病人觉得仿佛一个怪物站在自己的面前,使附于躯体的病魔产生惧怕,并被赶走。

随着10至12世纪,阿拉伯占领了中亚,伊斯兰宗教文化传入了哈萨克民族,对哈萨克民族的风俗、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哈萨克的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不少与骆驼相关的句子,如在《加日帕赞》(jara pazan)中就有“先知(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骑着红色的骆驼来到人间”(payhampar menep tuyesen ombetene kelede)等诗句,哈萨克民族英雄哈班巴依(habanbay)在临终之时,就这样说过:“我死后,敌人会抢夺我的尸骨,你们要为我守灵三天三夜,三天过后,从麦加(伊斯兰教的朝圣地)的方向会飞来一个白骆驼,把我带走……”(men olgen song jaularem suyegemde orlamah,kozetep ux kun tureng dar,uxkunnen song mekeden ahpas atankelmek kun……)[15]以上的例子说明,随着历史的发展,哈萨克从原始信仰向宗教信仰转变的过程中,经历了萨满教和伊斯兰教的变迁,骆驼由萨满教的为人驱病消灾的神圣形象,变成了伊斯兰教文化中先知的坐骑,成为人们亲密的伙伴,使骆驼的形象进一步具体,生动,说明了哈萨克人对骆驼逐渐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的过程。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在哈萨克族成长的漫长历史时期,大自然以及繁衍在其间的动植物与他们的命运息息相关,通过骆驼在原始信仰到宗教文化的转变过程中,使我们对哈萨克族的草原文化特征有进一步的了解。

三、哈萨克文学作品中骆驼阐释的美学意义

从哈萨克民族美学角度上来说,骆驼是美丽的化身,在哈萨克的经典文学作品中,驼羔的眼睛始终以一种美丽、纯洁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在日常生活中,哈萨克人也擅长把少女楚楚动人的明眸比喻成骆驼的眼睛,在给孩子起名时通常多用“伯塔”(bota)“塔依拉克”(taylah)等骆驼的称呼来形容孩子温顺、乖巧、可爱的性格。哈萨克人之所以认为骆驼的眼睛是世界上最美、最传神的,是因为年幼的小驼羔的眼睛又大又黑,长而弯曲的睫毛,楚楚动人,让人怜爱,哈萨克人对小驼羔的怜爱之情可以从“刚出生的骆驼是娇贵的”[16]这句俗语中看出来。因为,小驼羔刚出生时十分羸弱,即便能站立,但两条后腿支撑力差,母骆驼不会像其他母畜一样把它孩子的胎衣舔干净,所以哈萨克人就像抚养摇篮里的婴儿一样精心照料小驼羔,经常抚摸它的小脚掌,掰开它的嘴吹气,往它的鼻孔灌酥油,用盐水洗它的眼睛,以期待它早日成长。在哈萨克文学作品中,就有许多以骆驼为形象的例子,例如,哈萨克斯坦著名的作家木合塔尔.阿吾左夫(muhtar auezob)在长篇小说《阿拜之路》(abay jole)中,就对达买江美若天仙的外表进行了这样的描述“达买江有一双水汪汪的的大眼睛,她那脉脉含情的眼神就像驼羔的眼睛一样楚楚动人”(damejan jauderahan ulken hara koz ayel ede.ah harase ayhen aneh bota kozdeng oze ede)[17]。在哈萨克族的许多诗歌中,类似的比喻也十分常见。如,哈萨克斯坦著名诗人伊利亚斯.江苏格骆夫(elyas jansugerob)在他的作品中就出现了这样的诗句,“你用那双楚楚动人的驼羔般的眼睛迷住了我,从你的眼神中我读懂了你心中淡淡的忧愁”(harayseng nege sulu butakozem,nebolde mong xalhanday hara kozeng)[18]。

除了擅长描写骆驼的眼睛外,哈萨克人还喜欢将模特的走姿比喻成驼羔步,因小驼羔刚出生时,由于后腿韧带肌肉没有完全发育好,走起路来总是借助全身扭动的力量迈开脚步。在草原上骆驼清辙如湖水的眼睛、温顺乖巧的气质,轻盈曼妙的走姿特别唯美,就好像是模特在走秀,因此,哈萨克人就把美女的走姿用“驼羔步”(bota tersek)来形容。从上述分析来看,哈萨克族传统的畜牧业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她的审美标准及其骆驼文化的内涵精神。

在哈萨克民间传说中,骆驼还是善良、温顺、纯朴的人民的象征,在哈萨克民间传说《伯兹恩干》[19](boz engen)中(母骆驼的名称)中就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富人养了一多年不能生育的母骆驼,有一天,母骆驼生下了一个头上长满黄金的小驼羔,因长相奇特,强盗们打起小驼羔的主意,终于有一天,他们趁母骆驼不在家的时机,偷走了小驼羔。 为了找到孩子,母骆驼的哀嚎声传遍了草原,它不停地呼唤孩子的名字,最后,母子终于团聚在了一起。这个故事在哈萨克族中家喻户晓,骆驼作为慈母的形象,其象征意义深入哈萨克民族灵魂深处,以这个故事为版本,哈萨克音乐家还创作了《伯兹恩干》乐曲,以“伯兹恩干”为曲调编写了一首永世流传的哈萨克民歌:

针对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在临床上非常重要,对于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以及术后康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许多患者术前缺乏相关的专业信息,因此担心手术的成败和术后功能的恢复,对手术产生恐惧和抗拒。针对这些情况,医护人员应耐心地指导和解释,详细介绍手术的优缺点及该科室的运作和发展优势,增强患者康复信心。

Jyegende jursem de boz dalaneng

Hulahema jetede bozdahaneng bozengen

Eyesengen botangda elengdeyde

Sahenxteng salhanda hozhap anen bozengen

Bozengen

Olpe_solpe tulhangnan

Jelkeldegen xudangnan

Aynalayen botaxeng bop bozengen

Aynalayen jaberhao janareng nan

Aynalayen jaterhao habaheng nan

Aynalayen japereh uerkexeng nen

Aynalayen jalpeyhan tabaneng nan

译文:

小驼羔无论走多远

都能听到妈妈呼唤声

母爱永远萦绕在我耳边

即使走遍千山万水

都不会忘记妈妈那牵挂的眼神

她用那温暖的绒毛为我遮风挡雨

踩着您宽大厚实的脚印

我迈开了人生的第一步

看着您挺拔的驼峰

我学会了坚强

……

小驼羔与母驼失散时发出的鸣叫声,就像和妈妈走散的孩子哭泣声,让人感到悲凉、心痛,在哈萨克的文学作品中,多以“像小驼羔的哭泣声一样”来形容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在哈萨克族文学创作中,骆驼作为一种形象,反映哈萨克民族根植于本民族社会生活土壤之中的人性之美,世世代代流传至今,绽放出奇特的光芒。

四、结语

在游牧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的今天,通过对骆驼内涵的认识和了解,使我们看到了哈萨克游牧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从对骆驼的文化认知中,我们可以发掘出游牧文化在哈萨克人民心中留下的印记。骆驼文化依存于游牧民族的社会生活,与哈萨克民族特定的历史,生活习惯、物产风貌、自然环境等密切相关。可以说哈萨克民族悠久的草原文化承载者就是骆驼,从骆驼身上散发出来的文化内涵,诠释了哈萨克民族的历史变迁、美学价值及人文精神,展现了一个具有豁达、隐忍、坚强精神的民族特征,从而对马背上的哈萨克民族崇尚的骆驼文化精神有更全更新的认识。

哈萨克民族的骆驼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蕴含的思想道德资源,实现了民族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可以说,哈萨克民族的游牧文化在丝绸之路文明中如一涓涓细流汇入大海,展示了不同的文化地理空间的衍变轨迹和匠心独运的文化内涵,作为人类忠实的朋友,骆驼不仅承载了众多的文化内涵,通过千百年来的长途跋涉,把丝绸之路文明传向了世界各地,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促进各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人类文明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民族历史文化价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3][4][5][6][7][8][9][10][16]努汗.哈萨克谚语集[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4.445,446,447,448,449,450,451,453,456,460.

[2]成燕燕.现代哈萨克语词汇学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133.

[11][12][13][14][15][19]哈萨克民间传说[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105,130,263,270,282,300.

[17]阿拜.阿拜诗歌集[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120.

[18]毕桪.哈萨克民间文学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256.

(责任编辑杨士宏责任校对包宝泉)

1001-5140(2016)03-0176-05

2016-02-25

巴荷夏·沙合曼(1973—),女(哈萨克族),新疆昌吉人,讲师,主要从事新疆少数民族双语研究。

K890

A

猜你喜欢

哈萨克哈萨克族骆驼
阿依努尔——献给一位哈萨克支教女孩
写作教学中融入哈萨克族民俗文化的策略研究
哈萨克族小学生识字策略探究
天马双翼(一):托忒文在哈萨克与清朝交往过程中的媒介作用
大骆驼
骆驼
民国时期哈萨克族在河西走廊的活动述论
哈萨克族谚语在数学分析课程教学中应用及实践
哈萨克民族医学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初探
中医哈萨克医结合治疗小儿遗尿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