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好家园共育的四个着力点

2016-02-19肖颖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6年1期
关键词:园所育儿共育

肖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教育部刚刚出台的《关于加强家长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强调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指出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一切都说明,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发展的两大环境,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那么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呢?笔者认为应该抓住四个着力点:理念、目标、节奏和互动。

理念一致是核心

陈鹤琴先生曾说:“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单独可以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加强信息交流。在新生报名前,园长与每位新生家长进行面谈,了解幼儿的情况及家长育儿观点,同时也简单地向家长介绍幼儿园如何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导下进行科学保教。通过召开新生家长会,引领家长学习《指南》,了解幼儿教育理念,把握孩子的成长规律。

组建形式多样的家长学校。邀请专家举办讲座,将科学育儿的观点、方法、策略、案例进行传递与分享;组织育儿沙龙活动,提供家长与家长之间进行育儿经验分享的平台;家长学校与园所办学特色(阅读)相结合,开展 “好书推荐会”“好书票选”等活动,让书香浸润着家长,让科学育儿观点不断形成和提升。

目标一致是关键

家园合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是目标的一致性,虽然在合作共育过程中需要考虑幼儿园和家庭双方的需求,但是家园共育的目标一定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家长对幼儿园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况,甚至双方产生冲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家长对幼儿园保教工作的不了解;另一方面,在家园合作上,家长往往处在“被支配”和“被指导”的地位,他们的主体意识得不到发挥,合理权力得不到保障。幼儿园应该让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及课程建设,让他们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既有了解又有参与,既有监督又有决策。这样既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需求,也可以促使家长增强对幼儿园的信任。

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是现代学校制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子系统,家长集体教育参与权的回归是家长委员会的本质所在。家委会的产生首先是由家长自荐,然后教师在候选人中进行选择,再进行公布。家长委员一年一选,不能连任,这就让更多家长能够参与幼儿园建设与管理。

成立家长自愿者联盟。根据园所的需要,在学期初面向全体家长招募自愿者联盟。如:家长护卫队,协助园所保安负责早上幼儿们入园时的安全;养护队,负责幼儿园花花草草的维护、打理;妈咪、爹的故事团,走进幼儿园讲好听的故事给孩子们听。

利用家长资源。家长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工作背景是幼儿园课程的宝贵资源,如大班开展“各行各业人们”主题活动时,邀请不同职业的家长来园进行展示,解答幼儿的问题。同时,在不影响家长工作的情况下,师生走出幼儿园,选择性地带孩子们去家长工作的场所进行参观与体验。

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各种互动活动,促进家园目标达成一致。如举办秋季亲子运动会,让家长参与班级班牌的设计、班级口号的征集、运动项目的比拼;感恩节活动,孩子每天为家长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坚持一个月,家长帮助幼儿记录每天完成情况。家长在参与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家长的参与还提高了幼儿学习与探索的积极性,丰富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大大提高了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水平,使得家园共育工作达到良好的效果。

节奏一致是原则

孩子的成长是有节奏和步调的,年龄段不一样,幼儿关注点就不一样。教师和家长既不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进行拔苗助长;也不能让孩子放养无度,错过成长的关键期。

迈向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小班幼儿刚从家庭走向幼儿园,还有诸多不适应,基于此,园所在角色区投放了大量玩具娃娃,同时也鼓励幼儿从家里带自己喜欢的毛绒玩具,让幼儿建立安全感。后期,幼儿可以给娃娃洗澡、穿衣服,学习简单的生活技能。为了帮助幼儿练习穿脱衣裤、独立吃饭,教师还把一些技巧编成儿歌,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通过定期组织幼儿进行生活自理比赛,让家长感受孩子的变化。

稳住成长的脚步。中班幼儿规则意识开始形成,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交往能力在活动中提高。因而,在班级活动区里,增加了大量棋类玩具,让孩子正确认识输和赢;在家里,提倡家长和孩子进行家规的制定,共同遵守约定,失约则会受到相应惩罚。

奔向小学的大门。大班幼儿社会需要的情感开始发展,孩子能客观地评价自我,手眼协调性明显增强,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在课程时间安排上,园所设置了课间十分钟,让孩子学会自主选择和安排;带领幼儿参观小学,并让孩子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描绘小学;邀请毕业生及家长回园,解答大班幼儿和家长对于小学的困惑;组织大班家长和幼儿进行毕业旅行,探访山区小学,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和珍惜。

多元互动是途径

搭建平台、多元互动是家园共育有效进行的基本途径,只有家园双方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成长,才能拧成一股绳,在教育儿童方面形成合力。一般而言,园所与家长进行沟通与互助的平台有网络和面对面两类。

网络平台。网络已成为快速、便捷的通讯方式,在家园共育过程中,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有了新的育儿知识或育儿小窍门,彼此都可以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班级博客、班级论坛等在网上进行沟通和探讨。在使用网络平台时,首先要有人管理。管理人员可以是教师,也可以请家长轮流担任,策划话题,组织讨论,避免无人参与而流于形式。其次,网络虽然不受地域时间等限制,但最好能有几个相对固定的时间进行交流与分享,便于聚集人气。最后,交流的话题尽可能从孩子入手,从家长当前遇到的问题入手。同时,教师或管理人员要引导家长不在群里随意评议孩子,特别是别人家的孩子。

面对面沟通。与网络沟通平台相比,面对面沟通是赋有情感的沟通与互助,话题也会更聚焦,分享交流也会更深入。这类沟通方式形式多样,可以是沙龙形式,让家长们围绕一个主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共享育儿的酸甜苦辣;也可以是俱乐部形式,让兴趣相同的家长秉着自愿、互助、互惠原则自主参加,定时活动。

猜你喜欢

园所育儿共育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偷偷摸摸育儿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幼儿园园所文化之浅析
幼儿园摇篮文化引领园所内涵发展
育儿Q&A
育儿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