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维度及项目教学模式探析
2016-02-18张丽
张丽
摘要:本文对校企合作的四个维度提出新的解读,以办学理念为核心,梳理四维动力下的校企合作新思路。结合具体课堂教学模式,大胆探索基于项目的教学设计的实效性。纵观国内外,校企合作作为高职院校的自身属性,其运行模式势必影响和决定着中国高职院校的未来发展趋势,因此探析新形势下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校企合作;合作维度;合作模式;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1-0023-03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已开展了许多实质性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不可否认,进步与问题同在,发展与挑战共存。就校企合作来讲,办学目的与各维度之间的关系需要梳理。明确办学理念与各方关系后,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模式上,就要明确职责充分协调,探索出一条高效的教学模式来,让教、学、研、产、评良性运作,使校企合作开花结果。
一、校企合作的四维动力审视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基本模式,随着国家对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视,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探索也逐渐走出新的路子,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地方上,本来就是立足于地域性就业需求的高职院校,其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也呈现出多样性特征。但校企合作的模式无论花样怎样繁多,其背后的四个维度——学校、企业、政府和学生是不变的,只有这四个维度都发挥出动力,校企合作才能良性运转。
但不可否认,有些校企合作也是仅仅流于形式,这背后的原因其实也不仅仅是学校办学不力,企业自身也有苦衷。因为对当前大多数处在爬坡阶段的企业来说,校企合作并不能直接带来效益,还要承担一些风险,甚至被占用生产设备影响自身的经济利益。校企合作的窘境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反应了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政府指导和干预的力度不足,管理法规的滞后和空白,都使得一些院校的校企合作只能是院校领导出面“拉关系给面子”而维系起来的。校企合作的关系主要靠“关系和信誉”建立、维系,缺乏合作办学的内在动力,不利于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过分单纯追求各种证书,忽视实践教学,偏离了校企合作的本质目标。
这样的背景下,也就不奇怪学生在去企业顶岗实习时,消极倦怠提不起兴趣了,因为他们也知道学不到多少实质性的知识,企业也不会培养他掌握最新的技术能力。这就使得学生的顶岗实习流于形式走过场,学校教的理论用不上,企业最新的技术操作不了,管理上出了问题也不知道找谁去理论,最后也就熬完实习期回校拿毕业证了事。
这种近乎走过场的校企合作要想振作起来,切切实实地走好校企合作之路,笔者以为还是得从“请进来,走出去”入手解决。一方面,要请企业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及教材和课程方面的建设,给学生进行专业和职业规划等方面的讲座等;另一方面,要积极到企业调研和学习,及时了解市场,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锻炼。
下面笔者以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创新学院”)为例,谈一谈如何发挥四个维度的动力,使校企合作打开新的局面的。下图是校企合作一种理想的概念图:
珠三角有着得天独厚的制造业基础,工厂林立,经济总量居于全国前列,而且这里的国际贸易往来频繁,能接触到最新的管理和技术。珠三角的高职院校要建立校企合作,可以说具有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只要能明确办学目标,启动“四维动力”,那么校企合作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其进入良性循环的大好局面。
“请进来,走出去”,企业技师也是学校的兼职教师,他们直接从一线生产来到教学课堂,带来的是最新的技术和理念。本校的双师型培训教师,主动走出去,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及时了解跟进时代浪潮。本校的实训楼虽然也能提供一定的实操教学实践,但设备的更新换代是很快的,学生操作起来没有真实的一线生产环境。实训课甚至成了检验理论的实验课,和一线生产早就脱节。而学校和企业的师资力量的“请进来,走出去”能在教学的指导层面保持先进性。企业技师不仅仅要走入高校的课堂,还要参与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
当然,这还是一般意义上的“请进来,走出去”教学模式。创新学院在国际交流方面也能大胆地“走出去”,如和马来西亚UCSI大学的深度交流访问,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马来西亚UCSI大学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校企结合办学模式,师资力量的壮大是永恒的主题,他们可以为创新学院的教师在学历提升、短期交流,尤其是教师间的交流合作方面提供优越便利的条件。而且特别提出为创新学院的教师设立奖学金,鼓励教师到UCSI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或者博士学位,为校企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长远利益来看,一些观念需要更新,“虽然在目前的现状下,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基本无利可图,但从企业的发展角度出发,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长远规划与企业产品及服务发展相关的学校进行校企合作。因为目前的校企合作正如企业前期的产品研发阶段,产出不多但潜力巨大,所以企业的眼光要长远,不能紧盯着当前所付出的几个小钱而忽视它的成长性。企业领导要转变思路将校企合作当作一种长期投资,用心经营,支持学校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及科研水平转而为企业服务。”
珠三角还有务实开拓的实干精神,这也是地域经济优势的基石。创新学院在和政府部门的协作,也充分说明了这点。虽然目前国家和政府部门的投入和政策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短板,但地方政府却能因地制宜,灵活创新,给予高校和企业许多支持。创新学院在与东莞厚街经济科技信息局的协作中,获得了厚街镇政府的大力支持,正努力构建起政、产、学、研一体的科研体制。政府为主导,学院与企业的配合就有了机制的保障。东莞厚街经济科技信息局也有收获,他们依托创新学院的专门研发机构,拓展课题,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构建本地知识产权战略植入企业,达到提升厚街企业的目的。
创新学院与东莞市金河田实业有限公司校企合作中建立“校中厂”“厂中校”, 努力尝试与企业、高校、政府合作办学,营造学院服务企业,企业服务学院,学院与企业共同服务学生的良性教学环境。这无疑是抓住了四维动力与办学目标的关系,在高校、企业、政府和学生之间,建立了相互促进和发展的互惠关系。
最后一个维度的动力就是学生的学习动力了。前面三者的动力最后都要在学生的学习动力上表现出来。学生动力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好不好,就看学生的动力足不足了,而且最后还要依靠学生的动力,来推动和实现校企合作真正的意旨。四维的动力都足了,校企合作的模式才能实现其目的:培养具备市场就业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校企合作中项目教学模式初探
毫无疑问,校企合作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课程模式。如何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模式,是实现校企合作的最后一个难点。那种课堂上老师满堂灌、实训室里开开机器、企业技师偶尔来讲一两堂、学生不明白当今技术前沿的教学,无疑是落后而低效的。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就是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体现出来。不管是英国的“汉堡式”还是德国的“双元制”,无不都是精心设计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模式是对什么叫校企合作的最好回答。我们先来看看国外成熟的教育模式:
欧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早、发展快、成熟度高,值得我们去借鉴和思考。笔者下面就项目教学模式的探究做一些阐述。
项目教学模式,是通过提供实践活动,帮助教师应用项目学习概念,开展教学实践。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教学创新和实效,倡导开发学生的高级思维潜能,着眼于课程活动的可操作性、趣味性和适用性,既注重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也注重结果的总结性评价。具体的教学模式阐述如下:
图2基于项目教学的校企合作系统
项目(或者以教学为主体的课题)由校企合作办公室的负责人组织发起,然后负责人直接联系相关院系责任人和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就要被“请进来”,和院系责任人一起做合作项目的导入教学设计。这充分体现了校企合作的特色,体现了高等院校的育人宗旨。项目教学的导入是学生真正学习的开始,导入的好不好,直接影响项目教学的后续工作。
项目的完成,依靠的是学生团队、双师型教师和企业技师的团结协作。三方努力的综合表现就是项目教学的核心,这包括知识的增进、研究能力的提高、团队合作的协调、职业技术的掌握等等。
项目教学系统的细则可以用五个方面来解读:教、学、研、产、评。这五个方面分工明确,却又彼此关联。尤其是“研”和“评”,这是企业从事一线生产时难以顾及的。“研”指的是研发,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很多生产型企业只注重生产实践并不愿大投入。但高职院校有理论课的优势,那么高职院校和企业在这点上可以互补,高职院校有了新的研发产品,可以先在企业试运行,通过工厂一线生产来检验产品的可行性和经济价值。“评”指的是高校和企业互评,单纯的反馈实习学生的表现,会流于形式,学生的实习积极性也不高。这种双向的评价机制可以避免懈怠应付,促进双方的持久合作。高校评价企业协作情况,企业对实习学生的表现给出鉴定和反馈等评价意见。这种评价也是一种监督的力量,对学生的实习和对企业的参与可以形成约束力。
最后,笔者想强调的还是政府的主导作用。要想取得更大的发展,政府的主导作用必须先行。只有政策扶持和法律法规的规范,校企合作才能顺利推进,才能拥有更大的创新平台。《职业教育法》《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的出台虽然弥补了我国职业教育的空白,但是,现在这种民间状态的校企合作,反映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总体上还是处在政策保障措施不力的窘迫下。再者,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校企合作中管理责任的明确,教学效果的评价,各方利益的承担份额,乃至政府对参与校企合作企业的优惠扶持政策都亟待出台和加强。任重而道远,但在美丽“中国梦”的大潮下,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一定会走出一条更宽阔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袁银枝.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困境及其突破[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2]冯建军.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问题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4).
[3]胡常胜.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不足的原因探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责任编辑: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