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量化体系探究

2016-02-18毛广玮彭晓波庄慧许冲陈洁

求知导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

毛广玮+彭晓波+庄慧+许冲+陈洁

摘 要:全面衡量学生的贫困情况和受益效果,准确、科学的认定贫困生等级并分配资助金额,让资助工作最大地发挥其助学成才的目的,一直是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当前资助体系的思考,提出了一套资助量化体系,为今后的贫困生资助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量化体系

收稿日期:2015-11-18

作者简介:毛广玮(1995—),男 ,江苏徐州人,徐州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本科在读。

随着我国“奖、贷、助、补、减、勤”六位一体的资助模式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高校贫困生得到了基本的学费和生活保障。[1]然而在实际的资助工作中,由于贫困生的认定门槛较低,不少家境宽裕的学生也得到了贫困生的资格,有失公平,在分配资助金额的问题上,辅导员老师往往也难以权衡,不免会落入“平均主义”“轮流主义”的窠臼中去。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了衡量学生贫困情况和受效益效果的量化体系。

一、贫困生量化体系的提出

贫困生量化体系由三个部分加权组成,涵盖了学生在校消费情况、道德品质、家庭状况、自身状况、在校表现等方面,使贫困生的认定和资助体系有了具体的标准,推进了资助工作的开展。

1.量化体系概述

贫困生基本情况总评的最终得分(G)是个人生活消费习惯情况评测得分(G1)、家庭和个人情况评测得分(G2)、个人在校表现得分(G3)的加权之和,其计算公式表示为:

G=G1×0.2+G2×0.7+G3×0.1

贫困生基本情况(G)的分值将作为资助金额分配的重要依据。其分值越高则代表学生受资助需求越高,资助效果最大。

2.个人生活消费习惯情况评测得分

个人生活消费习惯评测得分着重考查贫困学生在消费习惯、政治态度、道德品质等方面上是否具有符合社会时代特征的基本品质。

对个人生活消费习惯情况的测评是以民主测评为主,由班级学生评议小组和辅导员按照消费习惯、政治态度、道德品质三项分别打分。其中班级学生评议小组成员由未申请贫困生的班委成员、宿舍长担任,其结果汇总取平均分(P1),辅导员老师则根据班级评议小组测评分(P1)和学生的平时的具体个人表现,再次进行评议打分(P2)。最终个人生活消费习惯情况测评得分(G1)结果为:G1=P1×0.9+P2×0.1。

3.家庭和个人情况得分

家庭和个人情况得分(G2)代表了学生的贫困情况。主要包括学生的生源地、家庭成员健康、家庭收入经济来源等情况。家庭和个人情况得分(G2)同时也是认定贫困生等级的重要指标。

家庭和个人情况表将由申请学生自己填写。填写完毕后附上必要证明上交。

在辅导员老师的主持下,由班级评议小组召开会议,根据学生递交的各项证明核实其情况真实性。班级评议小组集体讨论个人情况概述,由集体最终讨论打分并得到最后分数(G2)。再由辅导员和班级评议小组根据最终得分(G2)和贫困生指标,确定贫困生等级。

4.个人在校表现得分

个人在校表现主要指的是学生在校的学业成绩。学业成绩是学生在校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个人在校表现得分(G3)由学业成绩得分(S1)所得到。

学业成绩得分(S1)是指学生参加所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我们按照课程的性质将课程分为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成绩评定采取百分制。

学业成绩测评采用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与公共基础课分别测评计分的方法进行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S1=∑X1iY1i/∑Y1i﹢∑X2jY2j×0.005

其中,X1i,X2j分别表示纳入测评的每门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和公共基础课成绩,Y1i,Y2j分别表示相应课程的学分,m,n为相应纳入测评的考试课程总门数。

个人在校表现得分(G3)得分的最终计算结果:

G3=S1。

二、贫困生量化体系的优点

1.贫困生量化体系的公平公正性

由于基层的监督体系的不完善和人情关系的泛滥,由乡镇、街道出示的贫困生证明信往往没有说服力,很难作为学生贫困的证明,失去了贫困生认定的公平性。[2]而贫困生量化体系中的家庭和个人情况评测得分(G2),将主要家庭困难情况量化,并要求学生提供相应证明,依靠班级非贫困生代表讨论并打分。这有效地衡量了贫困生的贫困情况且认定过程也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公平公正性。

2.贫困生量化体系的准确高效性

贫困生量化体系避开了贫困生当面诉说的这一认定环节,既避免贫困生在认定过程中的难堪,也大大提高了学生评议工作的准确性、客观性;而且在以往的认定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标准,认定的条件并不能涵盖所有的贫困情况。而贫困生量化体系提供了一定详细的指标,家庭和个人情况评测得分(G2)通过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相结合,统一了贫困生认定的标准,使得认定工作高效、科学、准确。

3.贫困生量化体系的客观可证性

新型贫困生量化体系用具体的指标和分值来衡量每一位学生的贫困程度、生活方式、在校表现等。名额不再由辅导员或班委决定,而是采取在辅导员监督下,由班级评议小组打分制的模式分配。这样的资助体系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能够让绝大部分的受资助群体信服,也能够使家庭十分困难、勤奋学习、艰苦朴素的贫困生脱颖而出。

4.贫困生量化体系对学生的激励性

资助工作的意义在于助学成才,让贫困学生能够顺利甚至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为了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努力学习,我们将学生的在校表现(G3)加权折入贫困生基本情况量化评定体系中,使得贫困生在家庭困境大致相等的情况下,有了一定的取舍依据。

三、贫困生量化体系的补充和完善措施

1.建立回访随访制度

在资助工作完成后,学院应建立起相应的贫困工作回访机制,由辅导员、学生工作处老师带队,骨干学生干部组成,对一些家庭十分贫困的学生,一些贫困情况争议较大的学生采取实地走访的方式,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了解资助工作是否改善了学生的求学条件。并根据实地走访后的情况,不断完善贫困生量化体系,对于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给予额外的关心和资助,帮助其完成学业;对于一些弄虚作假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处分。

2.建立受助贫困生生活学习档案

将受资助贫困生的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建立档案,并在资助一学年后,再次采集学生的学习生活信息。并通过对比信息后,表扬、勉励其中学习努力、勤俭节约的学生;关怀因家庭变故而影响在校学习生活的学生;而对荒废学业,不思进取,奢靡浪费的学生采取劝诫谈话,严重者取消贫困生资格,从而完成从资助的认定、发放到监督的完善体系。

资助工作本身是一项复杂繁琐但意义重大的学生工作,目前出现的虚假的贫困生证明、缺乏标准的认定体系、有限的资助名额等问题给资助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境。因此,学校必须建立起完善的资助体系。贫困生量化体系是对资助工作中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其需要不断地被实践所证明、所完善。

参考文献:

[1]李贵平.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发展性对策[J].教育评论,2014,(1): 72-74.

[2]张 煜.高校贫困生认定的量化体系初探——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1).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开展专利申请相关政策专项督查的通知》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国家资助定向招生农村娃上大学不再愁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大学生因穿耐克鞋被取消助学金
大学用话费查“装穷”贫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资格
肇庆市政协资助怀集62名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