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襄垣地区炕围画艺术的田野调查
2016-02-18史周盼徐
史周盼徐 犀
(1.2.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山西襄垣地区炕围画艺术的田野调查
史周盼1徐 犀2
(1.2.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在山西民间艺术炕围画界素有“南垣(襄垣)北代(代县),原平不赖”的说法。襄垣县的炕围画在上党地区乃至山西全省可谓独树一帜。它不仅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还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已于2008年被收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居住方式的变化,窑洞、土炕已逐步退出人们的生活舞台,依托土炕而存在的炕围画也濒临灭绝,炕围画老艺人们的生存空间也慢慢的变小。本文通过对炕围画的生存环境、炕围画制作的工艺流程、传承及保护来阐释并还原山西襄垣地区的炕围画艺术特色,唤起人们对这一非遗项目的记忆与关注。
襄垣;襄垣炕围画;制作工艺;传承及保护
一、山西省襄垣地区炕围画人文地理环境及历史概况
襄垣,雄踞太行西麓,位于晋地东南,上党①盆地之北。襄垣地理位置特殊,《通志》云:“襄垣内平坦、外高峻、襟山带河,上党一伟观,是河溯之咽喉,关、卡、岭、渡星罗棋布。”襄垣群峰耸立,较之有名的有:仙堂山、韩王山、紫岩山、赵王山、百谷山、五阳山、鹿台山、马鞍山等。襄垣地处浊漳河上游,风景优美,山河壮丽,历代文人历经襄垣时无不为襄垣的自然风光而吟咏、赞叹,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唐朝李隆基别驾潞州时,曾巡属县至襄垣,漳水上有赤鲤鱼腾跃。曾任礼部侍郎的潘炎撰写下《漳河跃鲤赋》”,[1]王维曾在此《临高台送友》,北宋诗人黄庭坚游览凉楼后,留下了《薄酒丑妇歌》,元好问留下《读书山居》等。久而久之,襄垣的人文气息越来越厚重,以襄垣为土壤生长的“乡土之花”炕围画也充满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襄垣是上党最早的古地。“县以城得名,两千年无改,谓赵襄子所筑也。”[2](615)在春秋末期因赵襄子筑城于此而始有襄垣之名。2009年,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评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襄垣在上党为奥区,其人文炳萃,照耀古今。”[2](34)从远古时期便有神农曾在此得五谷,后羿射九日而有五日坠落于此的传说,“百谷山”②、“五阳山”也因此而得名。县内文化遗址和古建筑多达百余处,著名的有铜鞮城、石勒城、仙堂寺、凉楼寺文庙大城店等。经统计,宋元以前地面著名建筑有70%在山西,而上党地区独占其50%,这其中有20%在襄垣县境内③,襄垣县志(乾隆版)记载“胜迹视它邑为胜”正说明了这一点。而历朝历代建如此多寺庙的原因襄垣县志也不止一处记载。“凡神之有关于国计民生者,必立庙祀之。盖欲人籍庙而依乎神,即依庙而庇乎人也。”“盖闻圣人以神道设教,凡庙宇之创建皆使人入庙思敬,生其严畏之心,敛其放逸之志,不敢得罪于鬼神也。”“从来忠孝节义可以垂法万世。”[3](621-627)因寺庙的增多可以教化人们,所以襄垣人崇拜英雄,颇好礼义。“木其栈,锦其瓦,琉璃其脊梁,栋榱题加以油彩。”[3](629)炕围画风格是继承了建筑彩绘的风格,所以寺庙的繁多为襄垣炕围画的风格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襄垣县志》云:“是以人杰地灵之区,必有辉煌殿宇以为一邑之伟观”。反推之,襄垣县庙宇众多,其名人也非常多。“中国第一个取经人(东晋高僧)法显和尚,汉代张良出身于下良镇子房沟村,唐杜如晦是西营城底人,房玄龄宰相是西营丰曲人……历朝历代出了尚书级官吏共计18人。”[1]“其实,襄垣人的血液中流淌的更多是燕赵人们普遍具有的粗犷、忠义、豪侠的因子。豫让的士为知己者死;明代监察御史连楹忠于朝廷,誓死报国;清代义士王全忠在家乡第一个起来反帝;抗战时期这里又成了太行根据地的一部分。”[4](19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种经过长期历史的积淀而形成独特鲜明地域性特色的县域文化,是这片土地的灵魂,孕育着襄垣土地的人文风貌,传统美德,为襄垣炕围画内容和形式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使得这乡土之花独具特色。
在文化建设中,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襄垣县占有三项:襄垣秧歌、襄垣鼓书、襄垣炕围画。省级非遗的名录有5个,市级非遗名录10个,县级非遗名录30个。④崔生遇虎、后羿射日、襄子粗布、民居脊饰、席编女红、凤火龙舞、挑高秧歌、民谣民谚等,这些文化遗产无不体现襄垣文化的厚重,民俗的丰厚。
二、山西省襄垣地区炕围画的发展历程
襄垣炕围画是主要分布于襄垣县以及相邻县区(沁县、沁源、武乡、屯留、长子、黎城、长治、潞城、壶关、平顺以至晋城、晋中等地)的一种具有实用性、综合性的民间美术形式,特别在古上党及周边地区的影响为大,在山西炕围画界素有“南垣(襄垣)北代(代县),原平不赖”之说。襄垣炕围画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全套型”组合式炕围画。它的组成结构包括中心炕围(边道、花边、池子、内心)、靠背、条屏⑤、地围等,而且将中堂⑥、燕窝赋予其中,形式种类较之其他地区丰富。绘画内容上一般选择农村群众喜闻乐道的题材与内容,形式上仿壁画绘法,风格上具有建筑彩绘之风。炕围画与炕有着直接的联系,地处华北高原的山西农村,为了抵御冬天的寒冷,家家都睡土炕,因为土炕与灶是相连。最初人们为了防止炕围墙面脱落损坏,蹭脏衣服被褥,便在炕周刷1尺高的矾水调和的细黄土或土质色粉,这便是最早的炕围。
由于炕围画产生在民间,在当时中国封建社会体制下,这种艺术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关于炕围画的创作者和使用者都没能留下充分的史实材料,因而我们无法确切地断定其产生年代。笔者于2016年8月2日去拜访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襄垣炕围画代表性传承人郝彦明。他说,襄垣县炕围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晋国大夫赵襄子筑城的时候。传说当时有个姓赵的匠人在墙上涂了一圈围子,后来又画上了竹圪节、富贵不断头、水草、鱼鸟等图样,这样就形成炕围画的雏形。这种做法在当时引起了一时的轰动,引来无数群众的围观。于是人们便纷纷效仿,在自家白墙上进行创作,不仅解决了墙皮脱落的问题,还美化了居室。从实用性到装饰性一点点的丰富。关于郝彦明老人的说法,历史上也没有详细的资料记载,我们也只能把它当做一种传说。第二种说法“根据人们通过绘制各种图案来装饰建筑室内环境的做法由来已久。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开始使用简单的矿物颜料来装饰公共祭祀场所,商周以来贵族们更是对居室装饰倾注了很大热情。秦汉以后人们对坐卧休憩之处的席间、枕边、炕围有了更为丰富装饰表现。唐宋以后城市的发展和市民审美情趣的提高,普通百姓的居室艺术装饰也逐渐普遍化。”[5]“2003年襄垣发现一座元代墓葬,其墓室壁面与棺床木上已有显著的炕围画特征。据此可推断最迟在元时襄垣民间就流行炕围画的这种艺术形式。”[6](164)据此,我们可以确定至少在元代就已经有了炕围画这种艺术形式。到了明清时期已走向成熟,地方戏曲兴盛,民间风俗浓烈。在内容上,早先是从封建家庭教育出发,画面多是二十四孝图及家训之类,随后有了喜庆性、欣赏性题材日渐丰富。
襄垣县现存最早的是下良乡红土坡村的一个废弃破旧的土窑洞里有一幅很早之前的炕围画。这幅画虽然不是经典之作,但据说是民国期间的作品。“在襄垣炕围画的传承谱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民间绘画高手,比如,明末清初有郝允中、苗滋荣、王锡聪;民国年间的王之采、连巨先、连根、李一平等知名艺人对周边地区的炕围画风格、发展都有相当大的影响。”[7]新中国成立后,
炕围画有了长足的发展(如图1)。
图1.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襄垣炕围画(襄垣县文化馆工作人员于2005年附近村落拍摄)
文革时期传统的炕围画受到了冲击。破旧立新,移风易俗,许多人把炕拆了换上了新式的床,旧的炕围画内容也被大多数人舍弃。在新的形势下,传承人郝彦明老人推陈出新,把炕围画的内容当做他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英雄人物,好人好事的舞台。雷锋、黄继光、董存瑞、焦裕禄、等人都是炕围画的重要人物。大池里还有《红灯记》、《看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风景画中画的是延安宝塔、井冈山革命圣地、遵义、古田、天安门等。花卉画的是梅兰竹菊。小池画五角星红星闪闪,忠字;同时大边的设计也配合着画的内容,红海洋、红旗漫卷、大海航行靠航手、毛主席语录卷云字、万物生长靠太阳等;小边改为红灯边,麦穗边,忠字边;接头改为三面红旗,车轮代表工人,麦穗代表农民,朵朵葵花向太阳等,具有明显时代特征。(如图2)
图2. 笔者2016年8月2日在郝彦明老人女儿家里拍摄老人绘的文革时期照片
文革之后的农村家庭,炕围画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也许这便是近现代襄垣炕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这时期的炕围在内容上比文革前丰富了许多,尤其是风景画,多取各地的名胜古迹,北京颐和园、天安门、十七孔桥、杭州西湖、苏州园林、桂林山水,以及由此变化而来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亭台楼阁、长桥曲栏、高楼耸立等构成的各种画面(如图3)。与百姓的日常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凡新建住宅、结婚嫁娶、旧房翻新都少不了炕围画。
图3.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襄垣炕围画(襄垣县文化馆工作人员2006年在襄垣附近村落拍摄)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到今天,窑洞、土炕已逐步退出人们的生活视线,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村里盖新房也不再盘炕了,炕围画的生存环境也逐渐的消失,依托土炕而存在的炕围画也濒临绝境,炕围画艺人的生存空间逐渐在缩小,许多炕围画的老艺人为了养家糊口做了其他行当。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从炕围画的产生、发展、衰落可以看出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需求也一直在变化。
三、山西省襄垣地区炕围画的制作工艺流程
图4. 襄垣文化馆于2015年月拍摄传承人郝彦明炕围画上浆裱纸工序
图5. 笔者2016年8月18日在传承人杨八河家里(襄垣县王桥镇西山底村)拍摄当地大白土
图6. 襄垣文化馆于2015年拍摄传承人郝彦明炕围画粉线工序
图7. 襄垣文化馆于2015年拍摄传承人郝彦明炕围画托样工序
图8. 笔者2016年8月2日在郝彦明女儿家里拍摄的夔龙硬架粉本
图9. 襄垣文化馆于2015年拍摄落黑工序
图1 0. 襄垣文化馆于2015年拍摄传承人郝彦明炕围画上软色工序
襄垣炕围画的制作工序复杂。在画炕围之前要处理墙面,先在炕周围刷一层胶水,然后上浆裱纸(白麻纸),目的是让颜色保存较长的时间,并且能使上的颜色不往墙里渗(如图4);接下来是打底,选用当地一种叫大白土的矿质白粉(如图5),浸泡成浆状沿炕围涂刷,干后用擂石打压墙面使其平滑。墙面处理好之后开始画的工序。1、下线:用粉线分区,根据炕围的粗细设计安排把线打好。(如图6)2、托样:把用香灰画好的“粉本”截头图案拓于墙上。(如图7、8)3、落黑(如图9),把炕围边框全部用墨线画好。4、开始着色:先上硬色遮底,把画面全部用硬色画好。5、矾炕围:把白矾磨成末状,加入开水搅匀,再按比例加入稀胶水,一段时间后就可以矾炕围,要矾三遍。目的是保证颜色鲜艳,提高颜色亮度。6、上软色:当炕围面上泛瓷光便可用植物颜料上软色。(如图10)7、行粉(当地人也叫开眼):把所有边线用白线画出,使画面具有立体感,其中有一部分用黄线画出,叫串黄,使画面清晰分明。8、齐边:把所有黑线再画一遍。9、上油:待颜色全干之后先用软一点的刷子蘸上胶矾水在画面上轻轻涂刷数遍,然后上油,使炕围画保持较长的时间,不怕积尘和潮气,有保护墙壁的作用。上油时防止各种烟与画面接触,否则就会使炕围失去光泽。上世纪50年代讲究“穷油富漆”。油指桐油,大多是贫困家庭用来装饰木器和家具,富裕的家庭用漆。70年代之后清漆慢慢普遍了,颜色也有许多种,操作起来也方便。 郝彦明老人说,现在科技发达了,社会上的新材料五花八门,颜料成为现在的炳烯颜料,具有防水等不褪色功能。现在他在善福村的家里打了一个夔龙硬架,用涂料打面,炳烯颜料画画,炕围不用上矾水就可以直接上漆,邻村的人看了都纷纷赞口不绝,说还是炕围好。(如图11)
图1 1. 笔者于2016年8月2日采访山西襄垣地区炕围画传承人郝彦明,与老人合影
四、山西省襄垣地区炕围画的传承与保护
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生活方式慢慢的发生着改变,窑洞、土炕已逐步退出人们的生活舞台,原有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依托炕而存在的炕围画也出现了断代。在拜访郝彦明老人时,笔者曾建议让老人也开一个炕围画班解决炕围画技艺在当今失传的问题,老人打趣道:“炕围画工艺程序复杂,现在的人们都怕麻烦,就是不要钱也没人学,而且这些在社会上根本立足不了。”笔者在田野调查中有着更为深切的体会,当问及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时,他们都了解炕围画,并能大概描述一些当时炕围画的内容和做法。问及三四十岁的中年人时,他们只是记忆中有小时候家里炕周围的画,画上的大致内容和做法也只有极少数人知晓。而当问到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时,他们都不知道炕围画是什么,何况现在几岁十几岁的孩子,他们更是不知道。郝彦明老人也慢慢的摸索,独辟蹊径,在城里的单元楼打上了炕围,城里人经常有人来观看,偶尔也有怀旧的老人们邀请郝彦明去他的家里打炕围,郝彦明老人也非常乐意,尽心尽力,因为老人知道这也代表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还在延续着。
“由于民俗艺术是历史的、发展的,随着科学认识和劳动实践能力的提高,民俗艺术在移风易俗之中会发生功能性的变异。”[8](202)原平有几个热心炕围画艺术的人于2013年5月组建了“原平炕围画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他们用电脑设计把现代元素融入了炕围画,把炕围画从墙上“移”到了绢上,做成纯粹的装饰画,各种长卷、小品、床头画、珍藏画,并有了精美的包装盒。(如图12)
图1 2. 原平的炕围装饰画——长卷[9]
图1 3. 2016年8月22日,笔者(右一)与襄垣县非遗保护中心协会会长(右二)张岳公于襄垣非遗体验馆合影
田野考察期间,笔者曾拜访过原襄垣县文化馆馆长、现襄垣非遗保护中心协会会长张岳公(如图13),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他认为:既然是非遗,肯定是历史的东西,或者适应当今形势,改变原来面貌,或者退出历史舞台。对于原平炕围画的创新,他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炕围画必须与炕联系在一起,原平炕围的创新形式,其实变成了纯粹的装饰品,虽然形式上长的像,但实际炕围画所具有的那种真实性,炕围画所包含的文化观念、人文精神和群众那种生活状态都丧失了。笔者认为张岳公馆长说的不无道理,只是炕围画的创作主体是人,是人民大众,人是动态的,他的行为、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随着周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而变化。既然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那么以炕为载体的炕围画必然也会发生变异。炕围画的实用价值虽已不复存在,但从郝彦明老人把炕围搬到高楼,以及原平制作的长卷、包装盒、珍藏画等足以说明,它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依然以另外一种形式延续。这种延续能够提醒、警示当今以及未来的人们,炕围画在历史上真正正正的存在过,当人们看到这些炕围画时,也能回想起具有传统意味的炕围画,以及当时的创作炕围画的主体人民大众。
注 释:
①上党,《释名》曰:“党,所也,在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党也。”上党地区主要指今天的长治市。
②百谷山,俗称老顶山,长治城东北5公里。 1993年被划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相传中华民族的先祖炎帝(神农氏)曾在这里“尝百草,制耒耜,教民耕种,始兴稼穑”。
③此数据来源于《襄垣系列丛书•文化研讨》中的“襄垣被誉为上党奥区的由来”。
④此数据来源于2015年3月16日襄垣文化局公布的《襄垣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
⑤条屏是古代屏风画演变而来,通常有四扇,六扇,八扇和十二扇之分。
⑥中堂,是我国国画装裱当中直幅的一种体式,因为通常悬挂在人们堂屋的正中墙壁上,所以称为中堂。中堂的作用有指导后世之人做人的道理,还有很好的风水作用。
[1]桑爱平.人文襄垣丛书[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
[2]路建伟点校.襄垣县志(乾隆•光绪版)[M].太原:三晋出版社,2009.
[3]路建伟点校.襄垣县志(民国版)[M].太原:三晋出版社,2009.
[4]冯潞.高台上的中国——一个山地国家的缩影(第2部)[M]太原:三晋出版社,2009.
[5]李玫.炕围画的美学风格在手绘墙画艺术中的传承与创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9(06).
[6]聂元龙.山西民俗摭拾[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
[7]姚太红.独树一帜的襄垣炕围画:大俗亦大雅[N]. 上党晚报,2011年4月21日.
[8]陶思炎.民俗艺术学 [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3.
[9]何玉梅.山西炕围画获“非遗”后 遇到问题一串[N].三晋都市报2014年10月12日。
【责任编辑 徐英】
Field Investigation on the art of Kang Wei Painting in Xiangyuan Area of Shanxi
SHI Zhoupan1Xu Xi 2
(1.2.Art college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10)
In the circle of Shanxi folk art of Kang Wei Painting, there is a saying that goes "South Yuan (Xiang Yuan) North Dai ( Daixian County), Yuanping is not at all bad”. Xiangyuan County's Kang Wei painting is unique in Shangdang region and even Shanxi province. Because of its unique artistic style and distinctive reg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t was the second batch to be enlisted into the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 in 2008.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living conditions, especially the changes in living style, caves and kangs were gradually withdrawn from the stage of people's lives. Thus, the Kang Wei paintings relying on the Kang are on the verge of extinction, and the living space of the old artists and craftsmen is also slowly becoming smaller. This paper aims to interpret and restore the ar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Xiangyuan Kang Wei painting of Shanxi, based on its environment, production process,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and to arouse people's memory and attention to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ject.
Xiangyuan; Kang Wei painting of Xiangyuan; craftsmanship; Heritage and protection
G122
A
1672-9838(2016)04-091-06
2016-11-10
文本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话语与民间文学的理论建构(1949-1966)”(项目编号:13CZW090)系列论文之一。
史周盼(1991-),女,山西省襄垣县人,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2015级艺术学硕士研究生。
徐犀(1985-),男,达斡尔族,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人,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见习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