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吸浆虫防治技术探讨
2016-02-18刘志超马红利
刘志超 马红利
小麦吸浆虫防治技术探讨
刘志超 马红利
我国小麦上发生的吸浆虫有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两种。麦红吸浆虫学名为Sitodiplosis mosellana(G6hin)、麦黄吸浆虫为Comtarinia tritci (Kiby)。均属双翅目,瘿蚊科,是世界性害虫。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害虫,为害小麦花器并吸食正在灌浆的小麦籽粒的浆液,造成瘪粒而减产,一般可造成减产10%—30%,严重的达50%以上,受害严重时几乎毁产,它的危害直接威胁着小麦的丰产丰收。
一、为害特点
1、破茧活动期。小麦拔节期,当春季气温开始转暖(10厘米地温高于10度时),又具有充足的土壤含水量(20%左右)条件下,处在圆茧休眠状态的越冬幼虫破茧而出,变为活动幼虫,随着气温的上升活动幼虫向土壤表层上升移动。一般3月中、下旬,小麦吸浆虫越冬幼虫进入破茧活动期。
2、幼虫化蛹期。此时小麦开始孕穗,上升到土壤表层的幼虫又具有适宜的水湿条件就开始化蛹。小麦吸浆虫化蛹盛期在4月下旬。
表4 清河县养分丰缺指标
高肥力夏玉米田的N:P2O5:K2O为1:1:1.4;中肥力夏玉米田为1:0.41:0.58;低肥力夏玉米田为1:0.38:0.30,说明随这肥力水平及产量的提高玉米对磷钾的需求增加,要实现高产必须适当增加磷钾肥用量。
三、讨论
与习惯施肥比较,推荐氮、磷用量分别降低20—40%、25—50%,氮、磷肥利用率分别提高4—8个百分点。清河县耕地面积50.6万亩,主要种植方式为小麦-玉米轮作。如能大面积推广氮肥、磷肥用量可降低20—40%。在保障产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避免了农田氮磷过高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威胁,环境效益显著。
(作者单位:清河县农业局)
3、羽化产卵期。此时小麦开始抽穗,土壤表层蛹即开始羽化,当天羽化后即开始交尾,开始在麦穗上产卵。其产卵历期为2—3天。一般在5月初即达羽化期。这个阶段所产的卵多属有效虫口,是造成小麦受害减产的主要虫源,必须及时喷药防治。
4、入侵为害期。此时小麦处于扬花盛期和灌浆初期,小麦吸浆虫的卵经3—7天已孵化为幼虫,幼虫即从小穗内外颖壳侵入子房为害。幼虫的口器刺破种皮,吸食还在灌浆的麦粒,造成瘪粒减产。幼虫大约在颖壳内生活15—20天即老熟。
5、越夏越冬期。在颖壳内吃饱睡足的老熟幼虫,遇下雨或露水时,爬出颖壳或麦芒上,借风力落入土表,通过土缝潜入土中,经2—3天即开始结圆茧休眠,在土中越夏越冬,直至次年或若干年。
二、调查方法
1、拔节后调查。从3月中、下旬小麦拔节后开始,选当地有代表性麦田,采用(10厘米×10厘米×20厘米)样方每块田对角线五点取样,取样时每1样点土样装入50目尼龙纱袋中封口,冲洗至无泥后倒出检查、计数。
2、抽穗期调查。一般采用目测,此时吸浆虫已经羽化,用手轻轻将麦株拨向两侧分开,目测检查起飞虫量,当平均捕网10次有成虫10—25头时,即为药剂防治期。
3、灌浆期调查,每块田5点取样,每点随机取10穗,剥穗查,调查穗粒数及每个籽粒上虫数,估算为害损失及防治效果。
三、防治方法
根据小麦吸浆虫发生为害规律,防治上要坚持“麦播期和蛹期土壤处理为主,穗期成虫补治为辅”的策略,严把“三关”,即麦播期、孕穗期(蛹期)和抽穗期(成虫期)的防治,力争把为害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1、麦播期防治。麦播前结合整地每亩用2.5%的拌撒宁(甲基异柳磷)颗粒剂2—3千克,兑细土10千克撒于地面,然后翻耕;也可用40%甲基异柳磷或50%辛硫磷200—300毫升,兑适量水,均匀喷在20千克细土或煤渣上制成毒土,于犁后耙前撒于地表,撒后立即耙平,可有效杀灭土壤中的吸浆虫休眠体,同时兼治地下害虫。
2、蛹期防治。蛹期防治适期预计在4月25—30日,成虫期防治在5月上旬(小麦抽穗到扬花前)。防治指标是每个土样(10厘米×10厘米×20厘米)有虫2头以上。
防治方法是(1)亩用5%毒死蜱粉剂600—900克,拌细土20—25千克,均匀撒在麦垄内。施药后要立即浇水,可提高防效。(2)亩用2.5%甲基异硫磷颗粒剂1.5千克,拌细土25千克,均匀撒于地表。
注意:撒毒土时不要带露水撒施,避免粘在麦叶上造成药害并影响药效的发挥,可用扫帚等工具将撒在麦叶上的毒土弹落在地面。
3、成虫期防治
防治指标是扒麦查看一眼可见成虫3—5头。
防治方法是(1)喷雾: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 —3000倍液。(2)熏蒸:亩用80%敌敌畏乳油100—200毫升,兑水1—2千克搅匀后,喷拌在25千克细土(麦糠)上,于傍晚前后把毒土(糠)撒于麦垄熏杀成虫。
注意:采用药物防治时,喷雾于上午9时前或下午5时后进行;在虫口密度大的田块,在2—3天抽齐穗时再喷药一次效果更好。
(作者单位:临漳县农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