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化生存异化现象及其对策研究
2016-02-18胡家保
胡家保
(福建工程学院人文学院 福建福州 350118)
大学生网络化生存异化现象及其对策研究
胡家保
(福建工程学院人文学院福建福州350118)
【摘要】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普及,大学生网络化生存异化现象日益突出。本文试图运用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对其进行审视、剖析,从而揭示其产生异化现象的根源所在,并寻求从网络法律法规监管、校园健康文化营造、心理健康与媒介素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等方面进行对策研究,以期构建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网络文化。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化生存;异化现象;对策研究
据《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网民中在校大学生比例高达38.9%,他们之中上网时间平均每天在4个小时以上的达51.6%[1]。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沟通交流、娱乐休闲、购物等一系列的活动都被置于互联网编织的“网”之中,网络化生存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生活方式,部分大学生网络化生存异化现象较为严重。
一、大学生网络化生存异化现象的表征
网络化生存异化,是人们频繁使用网络媒体工具进行生产、生活过程中,对网络媒介的依赖度越来越高,逐渐被这类“工具化”媒介丧失了对网络应有的批判意识与警惕心理,从而导致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积极性逐渐丧失消解,他们的生活与工作彻底被网络化生存异化变质。
(一)主体自我意识异化
由于网络信息的海量、自由包容度大,大学生得以在网络中酣畅淋漓地畅游,在传统伦理规范很难约束网络行为的情况下,其人格个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与张扬。这时人性的劣根性暴露无遗,现实与虚拟的交织、难分伯仲之间,容易产生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现象,出现心理危机,导致人格发生异化[2]。此外,思维意识能力也发生了异化,在网络生存化下当代大学生为完成课后作业、解决生活问题等日常事务都习惯性地第一时间“百度”寻求帮助,弱化了探索求知的思维过程,以致于其思辩意识变得越来越迟钝、理解的深刻性变得越来越肤浅。
(二)人际交往关系异化
在网络化生存语境下,虚拟网络交往则离开主体间面对面真实交往的场域,只有通过中介物或工具性媒介传达信息与情感,没有像现实场域里那些表情、语调、姿势等非语言符号用来交流的真切和体验丰富。虽然网络交往容易获得虚拟的回应,容易让人瞬间感到满足与安慰,但是他们也知道这种网络上建立的信任与情感是虚假的、脆弱的。而这种交往方式异化带来的是无尽的疏离感与孤独感,只有对现实生活选择逃避成了最好的出口,这已步入交往异化的严重境地。据悉,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症”发病率高达15%,人数达244万,其中一部分就是大学生。他们不愿意跟周围的人直接地交流,而宁愿一个人到网上去获得社会交往,一直倾向“龟缩在自己的网络世界之中”,最终渐渐地丧失了现实的社会交往能力,导致人际关系恶化。
(三)社会价值观念异化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互联网也不例外,如在网络泛滥着各式各样的黄、赌、毒、邪等腐朽落后文化、拜金主义、血腥暴力等有害信息不断滋生。网络化生存致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偏移或异化,不法分子或敌对势力们利用网络媒体传播虚假信息、西方民主、人权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文化迷惑大众、颠倒是非黑白。而面对庞杂的信息,很多大学生无所适从,无法正确地选择信息、驾驭信息,直接导致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变形,以致于他们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让其人性任意宣泄放肆,使得道德防线随之土崩瓦解。
二、解读大学生网络化生存异化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一)网络空间的开放性、虚拟性、匿名性为“异化”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网络新媒体搭建的网络空间打破了传统交往的时空和地域的限制,把人类的交往空间场域延伸得更广阔,具有史无前例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其以数字化、符号化的信息为中介使得信息交流传播形式上具有仿真虚拟性,加之其内容海量丰富、交往主体的隐蔽性、匿名性,网络空间成为广大学子倍受青睐的“第二生存空间”。但由于网络交往平台的“低准入、无边界、隐匿性和虚拟性”等特性,使得网络空间充斥着各类信息资源、鱼龙混杂、难以辨别,一些非法有害信息如黄、赌、毒层出不穷以及境内外非法邪教组织异常活跃,这些都为“异化”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二)大学生自我主体心智的“不成熟”成为异化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
大学生的心智发育和社会阅历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其自身特性容易受到网络上纷杂的不法信息诱惑或异化。当他们跨入大学门槛后,他们急切地渴望自由与独立以彰显自强,想摆脱家人严苛束缚,反对他人的说教,以自我为中心,具有很强的逆反性。他们的个性意识强,但情绪掌控能力差。他们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可以“随心所欲”宣泄现实中的情绪与不满,很容易成为信息的“受害者”,导致思想行为的异化。除此之外,他们这个阶段还表现为求知、好奇欲望强、明辨是非能力弱。由于网络信息海量、包罗万象给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大部分学生猎奇的欲望心理比较强,从而让他们容易产生对网络的非理性认识,把网络神话化、万能化。对于网络上纷杂的意识形态文化识别能力差、抗拒诱惑能力差。
(三)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迷失在“异化”阴霾之中
目前,我国各类大学对媒介素养教育不够重视,只有新闻传播类的学生对媒介素养教育有比较系统的认知与实践,而非传播类专业学生在此类通识知识教育引导上严重缺失,导致大部分学生对网络媒介信息接触获取、解读甄别、利用效力等方面的能力显得较差。由于大学生处于成长发展期,人生阅历不够丰富、与社会接触也不多、社会实践经验欠缺,对社会历史、政治文化的认识不够全面、成熟,对许多复杂社会问题、政治敏感问题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与深刻的解读,容易在认识问题上简单化、片面化,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理解认识缺陷[3]。加强媒介素养的教育引导,有利于帮助他们“拨云见日”洞悉媒介信息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避免被别有用心之人引入歧途落入“异化”的境地。
(四)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弱化导致大学生在“异化”面前无从抵御
而对于思政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大多数高校是“走过场、流于形式”,其讲授的知识大多较为陈旧,无法与社会新发展相融,大学生对这些课程不重视,也不感兴趣[4]。同时,对网络新媒体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进行一场思政教育新阵地的革命,而在传统课堂上涉及到网络道德、网络健康、网络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少之又少。对于学生个体中出现网恋、沉迷网络游戏等问题时也没有及时地进行个案分析与研究,纳入课程教育范畴。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弱化对于网络化生存一代的大学生来说,简直像失去了航灯导航的船只,它们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存在触礁的危险,在“异化”面前毫无防御之力。
三、面对大学生网络化生存异化的对策研究与思考
上述对大学生网络化生存异化的表征以及产生根源进行了深刻地阐述与剖析,我们将根据病灶病因,精准下药,要达到“治标治本”之功效,将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策加以解决,以期构建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网络文化。
(一)加强网络监管与控制、积极完善网络法律法规
网络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由网络先天特性如隐蔽性、开放性、虚拟性等引起的社会问题,只有依靠网络科技手段去规避风险、完善网络环境。对于网络传播控制的问题,我们要采取适应互联网特点的自由开放、因势利导的控制方针,强调使用技术手段和业界自律的控制方法。其次,我们还可以利用一定的技术屏蔽和“封杀”一些网站以防止有害信息在校园的传播,限制学校信息资源的用户群。最后,我们还要充分发挥网络记者和网络编辑的“把关人”作用和部分舆论“意见领袖”的作用,并在网站论坛中设立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相当管理权限的“版主”,对一些有害信息进行删剪。此外,刻不容缓的是加强网络立法,通过法律法规等制度机制来维护、净化网络环境,最大限度地降低其负面影响,构筑和谐、文明的网络人文生态环境。
(二)打造校园网络交互平台、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
高校是作为网络新浪潮革命的前哨,我们需要规避网络化生存异化蔓延的风险,就要积极打造一个属于高校学生的“网络专属地”,把学生从商业网络、利益平台中拉出来,构建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平台。日前,部分高校已在积极推进易班网络交互平台,其集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于一身的综合性互动社区平台,为在校师生提供了教育信息化一站式服务,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易班网络平台在部分高校的成功试点是我国高校网络平台构建的最好范例,大有可借鉴之处。在打造校园网络交互平台的同时,校园人文环境的营造也非常重要,比如开展丰富多样的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发挥他们的专业特色和优势、学科兴趣,引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取得成就感,可以摆脱对网络的过度依赖,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三)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媒介素养教育知识
网络时代的“信息风暴的冲击与爆炸”让大学生每天纠结于纷杂的“信息海”之中,有的过度焦虑、有的过度恐慌、有的过度依赖、有的无所适从。为此,我们要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给予高度的关注与重视,加强心理情绪变化的监控和预警,制定符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教育实施方案,培养他们抗击挫折、情绪处理等心理品质,并及时给予他们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增强他们对信息鉴别处理能力和面对信息异化的心理防御能力。同时,加快媒介素养教育知识的普及与推行。在大学里开设与媒介素养教育、舆论引导、传播学等相关人文社科类的通识课程,普及广大学生的舆论学、传播学等相关知识,充分认识网络新媒体的特性,提升对媒介信息鉴别力与处理能力[5]。
(四)加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现实和虚拟的世界里,境内外敌对势力和反华势力从来没有闲着,他们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四处宣扬“中国威胁论”、“颠覆中国政府形象”,并以欺诈的宣传方式蛊惑人心,宣扬所谓“人权与民主”以及普世价值等,以图掌控舆论导向,牵制广大网络民众[6]。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易受冲击的前哨,我们应该积极开展对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日常的思政教育管理之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我们要坚守“两课”这个这阵地,把网络信息与道德教育纳入“两课”教学之中,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邓思想理论为指导,倡导以民族富强、国家繁荣为核心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以奋发有为、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抵御敌对反华势力的意识形态与错误言论[7]。
由于人类对网络媒介的使用不当、理解不当、感知不当以及个体主观差异性的问题,在网络化生存时代中产生的异化现象层出不穷、愈演愈烈,结果造成了“工具的异化”。面对类似的课题我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任重而道远,而变化,我们需要因时因地的调整防御对策措施方案,以期在大学生的成长教育中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4年1月15日发布.
[2]张文雅.大学生网络交往异化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1 (1):54-55.
[3]童淑娟.大学生网络化生存与理想信念教育[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6):27.
[4]张维微,罗洪铁.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4月20日.
[5]王泽羽,杨玲.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来自传播学视角的全新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7):32.
[6]迟成勇,董陶陶.论西方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2-53.
[7]胡金敏,郭文玲,谢亚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9)32-33.
The Research on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Survival Alienation Phenomen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HU Jia-bao
(School of Humanities,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uzhou 350118, Fujian, 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of inform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currently the network survival phenomen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is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Fac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network survival aliena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use the communication science, sociology, psychology, education and other disciplines of knowledge background for reviewing and analyzing, and strive to observe the essence through the phenomenon, reveal the causes of alienation origin, seeking from the network regulations, the construction of healthy campus culture, mental health and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the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guidance and so on, which would be engaged in the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in order to constructing the positive, healthy and civilized campus network culture.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survival; The alienation phenomenon; The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G3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4860(2015)06-0067-04
基金项目:2013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A类项目编号(JA13662S):“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嬗变与效果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胡家保(1982—),男,四川绵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收稿日期:2015-10-25